区域社会史之我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xibaoga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历史的研究中我们總是力求于秉笔直书,却因为“人”作为历史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而变得十分困难,如何能做到客观、理性的还原历史,便是困扰研究者最大的问题。区域社会史作为一种新的视角,将“小历史”与“大历史”结合起来,从而在旧有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历史。
  关键词:区域社会史;长时段;宗族
  作者简介:尚丝丝(1990-),女,汉,陕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2
  历史最迷人的地方莫过于给人一种“穿越感”,在书本和传说中寻找出一颗颗珍珠,再用一条细细的线索系成一串,回到百年甚至千年之前,去寻找、去追忆,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会是今天的我?而区域社会史,则是运用一种新的视角,将“区域”跟“人”联系在一起,作为一个与人相关的分析工具,便可更加轻易地将我们拉回“历史现场”去看那些鲜活的人和事。
  一、连续的故事
  任何事物的发生都不可能是凭空出现或离去,必然有其前因才会产生后果。因此,传统史学中刻意的用朝代割裂历史是有不妥之处的,事物的发展之连贯很难找到一个特别的点将其划分开来,更多的是一种连续性的时间段。根据前人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朝代的灭亡不一定会立刻反映在地方上,地方上的转变是在缓慢中进行转型的。科大卫讨论过一个宗族或一个庙宇超越人的生命周期的问题,从中不但可以发现中国人做生意的某些习惯,也许还可以追述到其他更长、更悠久的文化传统。风俗的变化当然更慢了[1]。在陈春声先生的《从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文章中可以看到,明清之际东南沿海地方社会的动乱与“转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王朝的更替并没有轻易改变和割裂地方,其变化是一个缓慢而连续的过程。而小历史与大历史的叙说中也曾写到“我们在山西介休源神庙内,看到那里关于水利的碑刻是从宋代一直到晚晴的,这种情况在华北地区是相当普遍的,是历史的真实。”[2]从种种迹象可以表明,区域社会史的研究正是通过对一个“区域”长时段的观察与探究,在连续中寻找其因果关系和形成这种状况的文化变迁过程从而解释历史的。
  因此,当我们“穿越”回过去,让历史活起来时,就会看到历史的连续性远远超过一个人的生命周期,甚至于一个朝代的始、终。他的发展不因刻意的节点而中断,更多的是一个漫长的周期,并在缓慢中演变。
  二、始终存在的国家
  陈春声先生曾经谈到过关于“地方特点”何以常常成为假问题。似乎在谈论到区域社会史时我们便很容易陷入“特点”二字,追究这个地方与别的地方有多么大的不同,是不是在整个大社会环境中显得“特立独行”似乎变得顺理成章,否则便不具备研究的意义。可是地方到底能否跳出国家的典章制度,能否跳出“正统”而独立发展确实很让人疑惑。毕竟王朝的教化很多时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印记。笔者以为,不论是对地方神明、户籍、宗族的研究,都能看到国家在地方上的影子,例如珠江三角洲北帝的崇拜,从某个姓氏的神最终变为一个区域所崇拜的神明,不正是在“统一化”的过程中上升为王朝权力的象征再反作用于地方的建制吗?而户籍和宗族所寻找的“正统性”“合理性”也是王朝教化深入人心的印证。这一点在刘志伟先生的论述中有过表明“……那些明代初年在老三角洲定居下来、并拥有新三角洲开发霸权的地方势力,在他们解开沙田开发历史新一页的时候,利用种种国家制度和文化象征,把自己在地方上的权利和王朝正统性联系起来,在控制地方经济资源、运用政治权利、重新定义地方文化等等方面,都拥有一种特殊的垄断性地位……”[3]。而《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中也曾写到,到了嘉靖以后,同书说:“明中叶前后,由于建祠之风盛行,福建沿海各地的依附式宗族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在规模较大的聚居宗族中,祠堂已被视为不可缺少的统治工具。”[4]
  可以想象,当退回到历史发生的时期,在王朝的政令深入到每一片土地,国家用军队强制力和文化软实力维护着各区域间的统一,特别是当人们将自身与王权相联系,在正统性上寻找与自身相关联的蛛丝马迹并进行刻意维护从而可以获得特权或认同时。国家的概念便早已悄然融入地方,国家与地方便在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三、“抱团”的人们
  就像在村子中一个再怎么优秀的外乡人都很难得到村人的认同一样,放到历史的大环境中,“抱团取暖”的人们也比比皆是。例如在赵世瑜的《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中宦官们大力修建的钢铁祠,《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陕西洪洞大槐树传说解析》中的“若问家从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的集体性历史记忆,刘志偉《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中宗族正统性的建立与维护。对于如何“抱团取暖”人们大多会通过宗族、神化、户籍等方式来解决。
  《洪武礼制》中规定在里社祭祀时所发的誓词如下:凡我同里之人,各遵守礼法,毋恃力凌弱,违者先共制之,然后经官。或贫无可赡,周给其家。三年不立,不使与会。其婚姻葬丧有乏,随力相助。如不从众,及犯奸盗诈伪,一切非为之人,并不许入会[5]。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族是在不断完善和壮大的,其礼法也越发系统化,而对于其所存在的地方,宗族的影响远不止向内规范这么简单,更多的是一种向外的权利。在刘志伟的《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中,在对于沙田运营的研究时,提出过宗族对于文化资源的运用,及“祖先”的权利。特别是提到“这种祖先的权利来自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历史中形成的政治与文化议程,并且需要运用这个议程的文化象征,通过具体行动来产生和维护……根据正统的礼仪规范组成宗族也就是成员一致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6]便是很好的印证。因此,宗族成为一大群人“抱团取暖”的有利团体,在地方与国家的互动中,人群不断寻找自身存在的“立足点”。   不论是神明崇拜中,对于乡村秩序的表达、自身群体价值的追寻还是神话传说中对于身份起源的证明,都是借助于神化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国家通过对崇拜体系的干涉,也能更好地将价值观灌输人民间,从而达到维系统一,例如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中曾提过关于神明正统化的过程,敕封的结果是很多被封的地方神列入了国家祀典,由地方官定时致祭,政府甚至要拨用公费维持庙宇和祭祀。反之,没有列在祀典的神,常常有被认为是邪神淫祀的可能。明朝明確把没有列入国家祀典的祠庙视为“淫祠”,其与合法的庙宇的分别,其实只在于有没有朝廷敕封的匾额。朝廷对民间神的敕封,包含对民间信仰的承认,也是对信仰团体接受的根据。国家的承认无疑是神明正统化的依据,神被列入祀典,以后就会在地方志和其他地方文献中被记录下来,再通过有关神信仰的书籍(如《三教搜神大全》一类)加以宣传,神的法力便从地方环境升格到国家的范围[7]。
  我国自商朝开始就有了人口登记制度除了用以稽查人口,征课赋税,调派劳役外,其本身也是作为一种身份的认同。被户籍记录在内的则是拥有正统性合法身份的象征,同时意味着具有潜在的“特权”。“无籍之徒”往往得不到公正的对待从而导致两方人群的矛盾和争夺,这一点在刘志伟先生的《明代广东地区“盗乱”与里甲制度》和陈春声先生的《“倭乱”到“迁海”——明末清初潮州地方动乱与乡村社会变迁》中都有过体现。
  参考文献:
  [1]陈春声.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M]. 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08-01.
  [2]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三联书店,2006,(7):8-9.
  [3]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M]专历史研究,2003,(3):24-28.
  [4]科大卫,刘志伟.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態基础[M]历史研究,2000,(9):11-15.
  [5]张卤校刊《皇明制书》卷7《洪武礼制》.
  [6]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M]专历史研究,2003,(5):6-9.
  [7]科大卫,刘志伟. 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M]历史研究,2000,(11):3-10.
其他文献
摘 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给宋朝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词坛。词人纷纷南渡,饱受流乱之苦,相应的词作内容与写作风格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张元幹、朱敦儒、李清照作为南渡词人中的代表,其生活经历与具体词作中使用的意象变化,可反映出该时期社会变化对作品风格产生的具体影响。词人经历南渡之苦,作品风格由婉约绮丽转而深沉悲凉,由抒写个人情怀上升到家国抱负。从而开扩了宋词的境界,拓展了宋词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  1951年,美国出版界一本奇特的小说让美国人为之欢呼,那就是由美国一位产量不高的作家名之曰塞林格所创造的《麦田的守望者》。故事说的是一个年仅十六岁、名叫霍尔登*考尔菲尔德(Holden Caulfield)的美国中学生,他是一个厌世、叛逆但是内心极其敏感的男孩子,因为他成绩不好,他被赶出了
摘 要:导演用真实的故事将对于爱情感悟的古老命题表现了出来,也没有过多的剪切拼凑,只是用简洁的镜头展现出这对老人晚年生活的情节片段。纪录片2014年在韩国上映,打败了同期的《星际穿越》,23天便有超过两百万人观影,成为韩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独立电影,该片获得了480万1873观影人次。活着时间的长短与对人生的感悟和最终结局接受程度之间或许存在着必然联系。如此坦然的接受。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爱情
摘 要:随着电子信息的发展,人们已经越来越习惯了在电子屏幕前阅读了。走到街上去,随处可见的,便是各种各样拿着手机的面孔。那些面孔,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捧着不尽相同的电子产品,沉浸在毫无营养的网络快销文化中,看的如痴如醉,无法自拔,似乎没有什么能比这更有趣了。阅读古诗词,我们能从忙碌的生活中暂停出来,感受文学的悠远,穿越千年的时光,与古人秉烛长谈,疏放情绪,获得灵魂的真正宁静。这是薄弱的网络文化所
摘 要:《江边记》是张稼文先生的一本半自传体性质的成长小说。借用江边“男孩”第三人称这一故事主角,它采用一种更加平实朴素的叙事笔调及一种客观冷静的立场,以作者自己青春期在滇西澜沧江峡谷边的成长经历为蓝本,用文学的手法书写的作者由少年至青年的成长蜕变。  关键词:故事;生活;非虚构  作者简介:范明娟(1979-),女,汉族,河南南阳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
摘 要: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是居斯塔夫·福楼拜的代表作品,树立了福楼拜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学术地位。《包法利夫人》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乡下少女爱玛悲剧的一生。爱玛无视身为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期待浪漫却过于理想化的爱情。她的两度偷情最终使她债台高筑,爱情和理想都化作泡影,最终服毒自尽。  本文试从爱玛的悲剧,福楼拜的悲剧以及二者的相互关系对比中讨论福楼拜和爱玛理想主义的异同以及小说的
摘 要:《赎罪》为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二战前英国乡下一位13岁的少女布里奥妮,她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女孩。但她说了一个谎言,指控一个无辜的少年强奸,并使他蒙冤入狱,遭受耻辱。许多年后,已经是成功作家的布列奥妮年岁已高,但却不得不再次面对她的谎言给别人造成的伤害。本文将从布里奥妮内心“秩序”的毁坏和新秩序的难以重建出发讨论这部小说中的“赎罪”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赎罪;秩序
摘 要:《白马部落》是作家陈霁所著的非虚构作品,作者用人类学田野方法——参与观察、深入访谈——进行资料搜集,用文学方式还原白马地区在近一个世纪之中的变化,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从某种角度看,作家的文学创作与民族志相似,也起到文化摹写的作用。《白马部落》在故事中动态地塑造人物,有记录变迁、以小见大、反映地方性知识的作用,在人物故事中展现了白马与外界的横向关联与纵向变迁。  关键词:《白马部落》;人物;
摘 要:将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特点概括成三个词就是复调、纪念与苦难。复调即她的写作技巧,纪念即纪实的叙事方式,苦难即她对人类当下未来命运的核心关怀。这三个特点融合她的作品中,震撼了世界,也在文学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阿列克谢耶维奇;复调;纪实文学;对人的关怀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  她的作品给
摘 要:严歌苓《女房东》通过出色的细节描写,讲述了一对房客与房东之间微妙的感情经历,使故事读来质地充盈,圆润饱满。具体表现在故事情节的细节描写与语言使用的细节审美上。男房客对女房东的情感表现,像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模棱两可的结尾,更是令人深思。  关键词:《女房东》;细节;语言  作者简介:赵倩(1993-),女,汉族,甘肃省白银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15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