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呵护”计划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76155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新癌症数据统计显示,在全球180多个国家中,有140个国家乳腺癌已经成为该国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在中国,全国每年超过18万的乳腺癌新发病例。乳腺癌严重危害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健康。
  乳腺的发育贯穿女性的一生,其过程可以人为地分为胚胎期、新生儿及幼儿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妊娠哺乳期及绝经期,除了胚胎早期外,乳腺的发育和生理变化和雌激素、孕激素、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催乳素等均衡调节相关联,保证了女性乳腺具有成熟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异常都可以导致乳腺相应临床异常或疾病,甚至发生乳腺癌。
  研究证实,除上述激素变化外,与女性乳腺癌相关的危险因素还包括基因、环境、饮食等其他因素。换而言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这些因素只要导致乳腺正常发育过程改变,也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那么,女性朋友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乳房,远离乳腺癌威胁?本刊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谈谈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应该怎样关爱自己的乳房健康。
  一生的“呵护”计划
  ——让你的乳房更健康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 邵志敏
  儿童期:避免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中
  在胚胎发育的第5~6周时,就开始了原始乳腺的发育,孕16周时就开始形成乳头等结构。在胚胎前6个月,原始乳腺的发育不受性激素或其他激素调节。随后,在母体胎盘激素的作用下,形成乳腺导管结构。出生后,母体胎盘激素的浓度在新生儿体内逐渐降低并消失,一直到青春期前,乳腺都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男孩和女孩的乳腺基本上无本质生理和解剖的差异。因此,此阶段因激素原因改变而导致今后乳腺癌发生概率增高的可能性非常低,更多的是来自于外源性环境的损伤或者改变。
  在外源性环境因素中,人们研究最多的是放射线损伤对乳腺癌发生的影响。众所周知,放射线可能损伤机体的DNA,在青少年时期则尤为敏感。有数据显示,在长崎和广岛原子弹爆炸时的幸存者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接受放射性治疗产后乳腺炎的女性,以及因胸腺增大而行放射线治疗的女婴,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亦增高。暴露于放射线的年龄越小,将来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大。
  呵护重点:家长要保护好孩子的乳腺,尽可能不要让孩子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环境中。但诊断疾病需要做的胸片、CT等检查,家长也不能盲目避讳,该做的检查还是要做。目前,针对不同年龄的儿童究竟多少剂量的放射线会导致DNA畸变还没有定论,手机等电器产品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引起孩子今后乳腺癌的发生,也没有详细的数据。
  少女期:控制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乳腺发育:8~10岁开始
  女性青春期第一个表现或特征是乳腺发育,然后是腋毛、阴毛,身体长高,内外生殖器的发育,再到青春期的标志——月经初潮。我国女孩平均在12~15岁进入青春期,城市女孩则提早2~3年。一般乳腺发育要比月经初潮早2~3年,可在8~10岁开始。
  青春期是性功能走向成熟的成长阶段。在雌激素、泌乳素、生长素等的共同参与下,乳腺由原来青春期前相对静止期过渡到迅速发育期。乳腺导管和周围间质增生,导管伸长,分支,出现管腔,从而初步形成小叶结构。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脂肪组织、乳腺内的纤维结缔组织数量增多,质地变软,乳腺内的血管增生。由于乳腺的体积增大较为迅速,女孩可以感到局部疼痛和胀痛,属于生理现象。
  体内性激素的变化可以直接导致乳腺发生生理和外形改变,并关系着乳腺癌的危险性。对青春期少女影响最大的是初潮的年龄。初潮年龄越小,乳腺癌患病概率越高,每推迟一年,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减少20%。其次,青春期女孩的饮食和体重也与今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青春发育前期的女孩要注意控制营养摄入,以减慢其卵巢成熟的启动,推迟月经初潮年龄的到来。
  呵护重点:有资料显示,少年时期高热量饮食(包括高脂肪饮食)使生长发育加速以及月经提前,从而导致中年以后体重增加,最终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我们不赞成为了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人为推迟月经初潮。但青春期少女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降低今后乳腺癌的风险,是值得推崇的。
  青春期女性:绝大多数乳腺“不适”为生理性的
  1.摸到乳腺“肿块”:不要盲目手术
  青春期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极低的,绝大多数乳腺的不适均为生理性的。由于此时乳腺发育较快,或卵巢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等原因,乳腺的发育可呈现出不均一性,即表现为部分区域的乳腺相对成熟,而部分区域相对幼稚,从而表现出部分区域有肿块感或局限性增厚感,质地较韧,属于生理现象,可在将来的发育中消失,或者在下一次月经周期开始的一周内出现质地变软、肿块感不明显的表现。女孩可在不同的月经周期间随访,不要误以为乳腺肿瘤而盲目手术。
  2.乳腺小叶增生:不要过度治疗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的增生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月经来潮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月经过后,乳房胀满疼痛缓解,乃至消失,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又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对乳腺小叶增生,青春期女孩不要恐慌,更不要盲目地服用药物。
  性成熟期:关注月经周期长短
  乳腺和子宫一样,同样可以出现与子宫同步的周期性变化:①在卵泡期,雌激素水平上升,促使乳腺导管伸展,管周的小叶内纤维组织增生、水肿,同时雌激素有组胺样作用,可导致乳腺小叶内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②进入黄体期后,体内孕激素、泌乳素相继增高,在雌激素、孕激素和泌乳素的协同作用下,小叶内乳腺腺泡内腺上皮细胞肥大、增生,细胞内出现脂质样分泌颗粒,并有少量分泌现象,乳腺进一步充血,至月经前3~4天更为明显。此时患者感到双乳胀痛,体检乳腺增厚;③在月经期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迅速降低,乳腺结构回复到排卵期状态。乳腺随着月经周期的周而复始重复着上述的规律性变化。   月经周期的长短是比较公认的乳腺癌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20~39岁期间,月经周期短的女性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较大,这可能源于月经周期短的女性黄体期相对较长,而雌激素和孕激素在黄体期中均为高水平。相反月经周期较长的女性,则无论月经是否规律都会降低乳腺癌的危险性。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显著增长的背景下,乳腺癌的高发年龄呈现“后移”趋势,绝非年轻化的趋势。在临床上,30岁以下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若乳腺出现可疑增厚、大小改变,甚至疼痛不适,不要轻易把这些症状认定为乳腺癌的前兆,从而陷于担忧。一般地说,若无明显的恶性证据,医生大多会嘱咐这些女性随访观察。
  呵护重点:通常,女性的月经量及其周期是比较恒定的,如果出现了异常,就说明生殖系统有不正常的现象。对此,女性千万不能忽视。必要时,可以去专科医院请医生诊治。
  年轻女性乳房中触及的小肿块,大多是纤维腺瘤
  纤维腺瘤常见于青年女性,约占乳腺良性肿瘤的3/4,好发于18~25岁,可能的发病原因与性激素水平失衡有关,如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升高,导致乳腺导管上皮和间质成分异常增生,形成肿瘤,临床表现为同侧在乳房内生长缓慢的肿瘤,表面光滑,质韧实,边界清楚,活动。目前,纤维腺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对于已婚未受孕者,可怀孕前手术切除;对于体积较小的纤维腺瘤,可采用微创手术方式。
  生育期:提倡足月妊娠和母乳喂养
  妊娠期间体内最明显的变化是雌激素、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等激素的水平提高。在怀孕初期,乳腺在高浓度雌激素的作用下,增生,分支增多,乳晕色素沉着。在孕激素的作用下,新的乳腺小叶形成,小叶内腺泡增多。在催乳素作用下,乳腺腺上皮细胞(初乳细胞)合成和分泌初乳,并可部分分泌到腺泡腔内。可见,在整个妊娠哺乳期间,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女性的乳腺组织也产生了巨大的生理性变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将直接影响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1.未育者更易患乳腺癌
  女性如果从未怀孕或从未生育,或者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其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生育过的女性高2~4倍。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未生育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比生育过的女性大,而女性第一胎正常妊娠年龄越小,一生患乳腺癌的概率也越小,但是,这些危险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40岁以后患乳腺癌的女性中,而非年轻的乳腺癌患者。研究还发现,高产次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小,上海市进行的肿瘤病例对照研究提示,足月分娩次数越多,乳腺癌的相对危险度越低。另外还有调查显示,两次足月妊娠间隔时间越短,一生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越小。
  2.未哺乳者,乳腺癌风险高
  长时间母乳喂养可以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目前30多项研究均提示:长时间母乳喂养能减少乳腺癌的危险性,因为在哺乳过程中,产妇体内激素的改变以及乳腺正常生理的改变均可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呵护重点:当今,城市生活节奏较快,晚婚晚育,甚至不育的女性越来越多,但是,从预防乳腺癌的角度出发,我们仍推荐每一位女性适当提早生育年龄,提倡足月妊娠、提倡足够的母乳喂养,从而减少今后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妊娠哺乳期乳腺癌较凶险
  对于已经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女性,此时的乳腺在临床体检上表现为体积增大,质地变韧,若内有肿块则不易触及,往往导致一些病变不能及时发现。一旦诊断为妊娠哺乳期乳腺癌,一般属于晚期,来势凶猛,侵袭性强,容易发生远处转移,治疗上比较棘手。
  中年期:定期接受乳房专业检查
  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乳腺细胞暴露于内外环境的时间也越来越长,累积的乳腺癌发病风险也越来越高。根据我国癌症统计资料显示,40岁以后乳腺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递增而显著上升,并在50~60岁达到第一个发病率高峰。因此,每一位成熟的女性都要掌握乳腺自查的基本方法,以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呵护重点:中年期女性需要定期注意到自己乳房的形态,从而呵护关爱自己的乳房。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乳房自查表明了女性对乳房健康的重视,但是,仅仅注重自查远远不够。首先,即便是乳腺专科医生进行的乳房体检,也只能发现一部分的乳腺癌。其次,普通人群的乳房自查只能发现乳房肿块,或者乳头溢液等现象。有时候早期的肿瘤非常小,通过手摸根本无法发觉,而只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上表现为单纯的钙化灶或者结构上的异常。因此,女性定期进行乳房专业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发现早期乳腺癌。目前,乳房专业检查包括自我体检、专业医师体检、乳房B超以及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
  乳腺自检方法: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系统检查有无肿块。注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压或是挤捏。检查时手指并拢,以指腹部接触乳房,并选择轻、中、重不同力度进行触诊,切记不可用手捏抓乳房,一般左手检查右乳房,右手检查左乳房,进行腋下淋巴结检查也就以手放平角之,不可提抓腋下组织或腋下皮肤。检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
  检查时间:月经正常的女性,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此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最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绝经期:不随意使用激素替代疗法
  女性进入绝经期后,卵巢功能不断减退,乳腺导管、小叶、腺泡结构逐渐出现萎缩,其中,以小叶的萎缩最为明显,乳腺间质纤维化,脂肪组织增多,乳腺下垂,体积变小。此时,体内雌激素水平日益降低,若外源性雌激素的摄入增加,或者体内可代谢转化为雌激素的其他激素的水平高,易导致乳腺癌的发生。
  绝经女性体内总雌激素含量越高,乳腺癌发生风险就越高。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中,乳腺癌患者体内总雌激素水平较健康女性高15%~24%。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补充外源性的雌激素,或在育龄期长期使用避孕药,均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此外,老年女性身体的肥胖程度和乳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一项大型全国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包括绝经前和绝经后)中,BMI≥24千克/平方米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比BMI<24千克/平方米的人增加4倍。60岁左右女性,增加10千克体重,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80%。最新数据还显示,肥胖与乳腺癌死亡率有着独立相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肥胖女性(WHO定义:BMI?≥30千克/平方米),预后更差。
  呵护重点:从绝经期开始,随着乳腺组织慢慢地退化,对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越来越高,更容易通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而发现乳腺癌。平时,老年女性不要随意补充含有外源性激素的食品、保健品或药品;必须使用含雌激素类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和严密观察下进行。要保持正常的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不要忽视体育锻炼,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轻松健康的心态。
  邵志敏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外科主任兼乳腺外科主任,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组首席专家,复旦大学乳腺癌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亚洲乳腺癌协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诊疗特长:乳腺癌、乳腺疾病。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张先生是位不育患者。那天,他按医嘱做了精液化验。当他拿到精液化验单时,看到报告的结果上写着:精子浓度为1×106/毫升(每毫升100万)。张先生事先了解过一些辅助生育的知识,他看了这个数字后暗自庆幸,甚至沾沾自喜:尽管自己的精子没有达到正常标准,但毕竟还有这么多精子,生育后代只需要一个精子应该问题不大吧,至少还可以通过二代试管婴儿实现生育目的吧……  医生的话  随着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2013年来临了。在过去一年里,大家在健康方面有哪些得失呢?是否应该好好总结总结?展望新年,在这方面又有哪些打算和决定呢?是否希望能听听名医名家的指点?  为此,我们特别在新年来临之际,邀请了国内8位名医名家,总结个人多年从医的思想、智慧、心得和经验,作为一份新年的健康礼物送给广大读者。  这些赠言涉及饮食、防病、不良习惯、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如能悉心阅读,定会受益终身。我们也希望有心的读者能把这
专家简介  陶凯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普外科主任、胃肠外科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青年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委员、胃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近年来,我国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但生存率仍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治疗随意和不规范是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各个专科
如果你担心市售酸奶中添加的糖、增稠剂和果味调料,自制酸奶确实是个很好的选择。自制酸奶不但很简单,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健康要求,制作出比超市出售的更称心如意的酸奶。如:不加糖可以做无糖酸奶,用低脂牛奶就可以做成低脂酸奶,而在自制酸奶中加入各种水果,那才是真正的水果酸奶。  不过,对于自制酸奶,不少人还存在一些困惑或误区。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需要注意的细节。  自制酸奶不凝固或凝固慢,很可能
生活实例   50岁的陈先生是一名私营业主。7年前一次饮酒后,他出现右足趾关节处红肿痛,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痛风,先给予秋水仙碱治疗,症状很快好转,后又给予降尿酸药别嘌醇治疗。陈先生认为别嘌醇副作用太大,且自己右足趾关节处红肿痛已缓解,便自行停用别嘌醇。由于工作需要,陈先生平时不太重视饮食控制,痛风每年发作2~-3次,每次他均是使用止痛药和秋水仙碱短期治疗。   2年前,陈先生体检发现血压升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论坛发的帖子  我是一名女性,曾经患过性病,吃了一段时间的药。但是,由于工作很忙,我没有坚持治疗。其实,我一直没有感觉到太多的不适。现在,我已结婚几年了,和丈夫商量后打算要孩子。但我听说患过性病,可能会留下不孕不育等后遗症,而我自己当时也的确没按医生的嘱咐坚持用药。因此,我现在非常担心,自己的怀孕、生育能力会不会受到影响呢?有没有可能存在不孕的问题呢?  类似这位读者的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南北饮食结构和习惯差别很大。不同的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饮食休闲文化。但同时,也造成了疾病谱的南北差异。这说明,饮食是与健康、疾病密切相关的。  例如,我国膳食和癌症的发病有很突出的特点。以食道癌为例,上世纪80年代,河南临县和其他发病最低的县比,发病率相差400多倍。河南临县有独特的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人们喜欢吃腌制、发霉的食物。再比如广东人高发的鼻咽癌,很多报
1、合理调整营养,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年期体内新陈代谢的需求下降,饮食要做到低热量、低脂肪、低盐、低糖。同时一日三餐要定时,减少吃零食。适当补充钙,因为更年期雌激素减少,可导致胃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建议要吃含钙量高的牛奶,如果不能喝牛奶,如对牛奶过敏,可以补充钙剂。另外,饮食上还要补充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这对防止人体衰老有好处。  2、多进行户外活动。室外空气比较好,尽量做脚着地的
跟随自然食养食疗  “吃在当地,吃在当季”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体现。千百年来,中国传统饮食养生学倡导“因时、因地、因人,’的“三因制宜”饮食理论,提出了“四时食养”和“区域饮食”。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气候、地质、风俗习惯等不同,慢慢也就形成了当地与众不同的饮食风俗。  大地教你就地低碳 “吃在当地”更适合当地居民千百年来的饮食习惯,如四川的麻辣、淮扬菜的清淡等;同时大大减少
干果是果实成熟后经过自然风干、晒干或者烘干,带有果肉的果品。最常见的是桂圆、荔枝干、莲子、红枣、柿饼、葡萄干等,干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及特有的功效成分,经常食用对增强人体体质、预防疾病有很多好处。  干果:休闲小食品 营养又保健(一)  莲子  上海市营养学会 蒋家騉  莲子是莲蓬里的果实,又名莲蓬子、藕实,莲心、莲实、莲米等。莲子是民间普遍认可的营养佳品。中老年人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