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饭”不香,是“米”之过吗?——对课堂生成之源的思考
如果“香米饭”是香浓浓的语文课堂,那么“米”就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巧妇”就是一位好老师了。 一位老师在执教《江雪》,放手让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你对这首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吗?”一生满脸疑惑地问道:“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于是课堂出现了似乎精彩又令人尴尬局面:“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老师若有所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学生一脸茫然,这时一生突然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老师始终没有打破这一僵局:“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还在兜圈子:“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结冰的。”老师恍然大悟:“喔!是这样,你们明白了吗?”学生齐答:嗯……有点明白了…… 看到这案例,我心中始终“亮”不起来,课堂中老师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往往是生成的智慧点。但学生提出疑问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显得无奈,任由学生牵着鼻子,没有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面对生成,这位教师无所适从。 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朱子荆认为:“千、万、孤、独,两两对说,亦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自己被贬,精神受打击。“钓雪”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二、思考:没有优质“米”,“炊”出来的“米饭”怎能有香?——对教学预设的反思
富有智慧的生成却流失的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所致。仔细分析,这种机智缺失的背后,那是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执教《江雪》一文的老师没有能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创造精彩,是因为她没有走进作者创作背景,缺乏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如果一堂课是一锅香饭。教学预设不到位,就相当于没有“优质米”,没有优质的米。炊出来的“饭”怎么会香呢?这个“优质米”靠的是“巧妇”对教学预设的精心“加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前预设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生了如指掌,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精彩的“动态生成”往往来自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我们除准备好预案之外,还有更为丰富隐性的预设,那就是对教材的解读,对自己设计的解读,对学生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彩的生成呼之欲出。
三、审视:寻找“优质米”.备好“优质米”.炊出“香米饭”——对教学预设的重新审视
(一)解读教材——寻找“下锅优质米”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这个“用”字的内涵多深哪!如何“用”,我想首先就是解读教材,读懂作者,读懂文本的主人公,读懂作者所赋予的语言文字,“言为心声”,与文本中的主人同喜同悲,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1.与作者相遇。小学阶段选人的课文大多数是文学精品,鲜活生动的故事。很多出自著名儿童作家之笔,这些儿童作家在创作时都寄托了一定的思想,但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设法通过作品走近作者,感悟作品,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之意,表达之情,言后之思。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很多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秋天的怀念》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教学时紧紧扣住“好好儿活”一词,并作为自读研究的主题,抓住四件事和母亲的四句话及—个景色描写,引导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在“怀念”的情意心中感受‘‘母爱”的思绪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秋天的怀念”中提升母爱的认识,获得“自己”的思考——我们学生该怎样“好好儿活”。
2.与背景相遇。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创作背景,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创作背景,就能高瞻远瞩,驾驭课堂。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的散文诗《匆匆》,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能进一步领略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还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3.与原著相遇。小学课本中有些题材是选自名家的小说,编者只是提取其中一部分供小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要走进原著,了解原著的故事内容,解读原著中的主人公,教学中才不会断章取义,才能心有帷幄。小学教材中很多都是名著名篇,如教学《草船借箭》要读《三国演义》,教学《少年闰土》读读《故乡》,这些经典作品如果老师在课前能读读原著,上起课来,更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分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4.与编者相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是编者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宪法”,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的,其中大有讲究。我们要解读单元组合方式、解读文本呈现方式、解读课后练习意图、解读“综合性学习”、解读从说到写科学合理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解读探究与积累运用融为一体的“语文园地”。如果能站在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材,就会看得更高、更远,就会有另一种发现。当然有时必须根据编者意图扩大视野与高度,要由一份教学内容生发开去,链接起与之相关的文本,形成同类型的或同主题的素材库,放大教材的资源,从而使教材内容在丰富背景的衬托下获得全新的视野和意义解释。
此外,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还要以三种眼光去解读文本:一是读者的眼光,二是儿童的眼光,三是教师的眼光。带着这三种眼光解读教材,我们才有了用心与文本进行反复对话的灵气,才能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二)解读设计一淘好“下锅优质米” 前面说到要深入解读教材,这个过程是把教材读厚。“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文本意义的一场‘精神盛宴”’(周益民语)。但在教学时,我们要跳出对教材的解读,做到深入浅出,设计预案。对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材,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假想自己就是学生的角色,作为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容易理解的地方?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会和作者有共鸣?哪儿会有疑惑?在对教材进行专业解读后,接下来就要基于儿童的心理维度,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设计,使儿童乐于接受。谈到这,不妨用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来加以说明。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板块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板块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板块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人,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从名师身上我们悟到了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些特征。 1.构建“板块式”程序。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开放的、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师生在课堂上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为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反之,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就语文教学来说,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召唤结构”,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讲究“留白”艺术。简简单单教语文,是目前语文界的共识。教学设计的流程要简约,要留给学生空间,就像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得到一些启示?一节课时间常数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
3.设计精妙的细节。“细节”是我们老师的“课外功夫”。众多名师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材细节之处的挖掘。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经典。要把握好经典,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如果老师能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三)解读学生——为“优质米”寻“巧炊之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性的生命体存在,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等都具有个性,才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教材得到充分解读,那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关注学情的解读,有“优质米”还要“巧炊之妇’,-—-老师对学生人文的解读。
1.关注已有。如果你上课所预设的问题,学生早就在预习中所知,那可想而知,你的课堂对学生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相反,如果你预设的内容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几人能进入你的境界呢?我们在解读学生时,要关注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我们教学预设的重要前提。
2.关注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我们为孩子们发掘教材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因此,提前将学生、教师、情景归人视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假想出现的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进行处理。通过解读学生的兴趣点,要能够找到那些看似平常,但是又能够牵动文本全身的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对文本内在的联系发生惊奇,对某个教学点预备多种方案。如周益民老师在执教《大海啊,故乡》时,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就是要面对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四、理性回归:重新审视教学预设
记得孙双金老师执教古诗《春望》。为了突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孙老师大胆突破,补充了诗人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春望》作对比性教学。两首诗,一忧一喜;教学方法上,一详一略,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孙老师说为了备好这一课,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里。他查阅了12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他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人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这首诗的内涵意蕴,他课前上百遍地反复吟诵这首诗,直到读着读着自己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说:“老师们看到的是精彩的教学场面。实际上,一节课教学效果好,不是因为上课老师一时的灵感,而是老师长期积淀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 新的语文课堂在注重学生生成性的同时,对预设的要求更加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素养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
如果“香米饭”是香浓浓的语文课堂,那么“米”就是教师在课前的教学预设,“巧妇”就是一位好老师了。 一位老师在执教《江雪》,放手让学生提出了一个具有挑战性问题:“你对这首诗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吗?”一生满脸疑惑地问道:“老师。这位老翁为什么那么冷的天还要去江中钓鱼?”于是课堂出现了似乎精彩又令人尴尬局面:“我知道。因为那老翁爱吃鱼”,“我认为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我想,那老翁钓鱼是要去卖的”。老师若有所思:“这是你的理解,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学生一脸茫然,这时一生突然站起来:“老师,现在江面结着冰,不可能钓鱼的”。老师始终没有打破这一僵局:“是吗?有没有不同意见?”学生还在兜圈子:“那有什么,可将冰凿破呀!”“有时天冷,河面不一定结冰的。”老师恍然大悟:“喔!是这样,你们明白了吗?”学生齐答:嗯……有点明白了…… 看到这案例,我心中始终“亮”不起来,课堂中老师让学生质疑,因为质疑往往是生成的智慧点。但学生提出疑问并一个接着一个提出不同见解时,教师显得无奈,任由学生牵着鼻子,没有巧妙地召唤潜藏在字里行间的人文内涵。面对生成,这位教师无所适从。 一个精彩的生成资源就这样流失了,因为老师没有深入地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五言绝句《江雪》是柳宗元诗歌代表作之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朱子荆认为:“千、万、孤、独,两两对说,亦妙。寒江鱼伏,钓岂可得,此翁意不在鱼也。”“独钓寒江雪”中的“钓”字是诗眼——那是安史之乱后的中唐,苛政猛于虎,“唐赋”沉重地压榨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自己被贬,精神受打击。“钓雪”是诗人愤怒的、反抗的呼声!透露出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后的不屈精神和悲愤心情。
二、思考:没有优质“米”,“炊”出来的“米饭”怎能有香?——对教学预设的反思
富有智慧的生成却流失的现象,在当今语文课堂中屡见不鲜。有些老师认为这是教师缺乏教学机智所致。仔细分析,这种机智缺失的背后,那是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是老师对教材解读的能力。执教《江雪》一文的老师没有能把握时机,引导学生创造精彩,是因为她没有走进作者创作背景,缺乏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如果一堂课是一锅香饭。教学预设不到位,就相当于没有“优质米”,没有优质的米。炊出来的“饭”怎么会香呢?这个“优质米”靠的是“巧妇”对教学预设的精心“加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固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课前预设是一堂课成功的第一步,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对学生了如指掌,老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精彩的“动态生成”往往来自于教师课前的教学预设,我们除准备好预案之外,还有更为丰富隐性的预设,那就是对教材的解读,对自己设计的解读,对学生的解读。只有这样,才能有精彩的生成呼之欲出。
三、审视:寻找“优质米”.备好“优质米”.炊出“香米饭”——对教学预设的重新审视
(一)解读教材——寻找“下锅优质米”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老师要用教材教。这个“用”字的内涵多深哪!如何“用”,我想首先就是解读教材,读懂作者,读懂文本的主人公,读懂作者所赋予的语言文字,“言为心声”,与文本中的主人同喜同悲,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1.与作者相遇。小学阶段选人的课文大多数是文学精品,鲜活生动的故事。很多出自著名儿童作家之笔,这些儿童作家在创作时都寄托了一定的思想,但时间、空间、阅历、气质都是横跨作者与读者间的鸿沟。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设法通过作品走近作者,感悟作品,了解、体会作者的创作之意,表达之情,言后之思。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作者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1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后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很多小说记述他在初残后工作于街道小厂时的经历。《秋天的怀念》是他怀念母亲的文章,教学时紧紧扣住“好好儿活”一词,并作为自读研究的主题,抓住四件事和母亲的四句话及—个景色描写,引导学生在“秋天”的回忆中,理解‘‘母爱”的内涵——“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在“怀念”的情意心中感受‘‘母爱”的思绪一“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在“秋天的怀念”中提升母爱的认识,获得“自己”的思考——我们学生该怎样“好好儿活”。
2.与背景相遇。每篇课文都有它的创作背景,如果我们掌握了它的创作背景,就能高瞻远瞩,驾驭课堂。如人教版第十二册的散文诗《匆匆》,朱自清写于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当时是“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当时的作者刚刚二十出头,大学毕业,正是大展宏图之时,但社会的动荡,令作者感到前途渺茫,作者不甘心就此碌碌无为,但又找不到奋斗的目标,心情特别压抑,因此写下了这篇散文。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了解这一背景,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而且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面,同时能进一步领略朱自清先生朴实而又细腻的文笔,在头脑中留下优美的语言,留下美好的情感。还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学生能站在作者所处的环境中去想作者所想。与作者产生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作者当时孤独无助,寂寞彷徨的思想感情,不再游离于作品之外。
3.与原著相遇。小学课本中有些题材是选自名家的小说,编者只是提取其中一部分供小学生阅读,作为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就要走进原著,了解原著的故事内容,解读原著中的主人公,教学中才不会断章取义,才能心有帷幄。小学教材中很多都是名著名篇,如教学《草船借箭》要读《三国演义》,教学《少年闰土》读读《故乡》,这些经典作品如果老师在课前能读读原著,上起课来,更能准确地把握人物特点分析,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4.与编者相遇。目前使用的实验教材是编者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宪法”,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编写的,其中大有讲究。我们要解读单元组合方式、解读文本呈现方式、解读课后练习意图、解读“综合性学习”、解读从说到写科学合理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解读探究与积累运用融为一体的“语文园地”。如果能站在编者的角度重新审视教材,就会看得更高、更远,就会有另一种发现。当然有时必须根据编者意图扩大视野与高度,要由一份教学内容生发开去,链接起与之相关的文本,形成同类型的或同主题的素材库,放大教材的资源,从而使教材内容在丰富背景的衬托下获得全新的视野和意义解释。
此外,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还要以三种眼光去解读文本:一是读者的眼光,二是儿童的眼光,三是教师的眼光。带着这三种眼光解读教材,我们才有了用心与文本进行反复对话的灵气,才能用心去感受、理解文本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把握文本的人文精神。
(二)解读设计一淘好“下锅优质米” 前面说到要深入解读教材,这个过程是把教材读厚。“课堂是教师基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共同分享,创造文本意义的一场‘精神盛宴”’(周益民语)。但在教学时,我们要跳出对教材的解读,做到深入浅出,设计预案。对这篇课文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理解教材,教学的角度把握教材。假想自己就是学生的角色,作为学生,对这篇课文理解到什么程度?哪儿是容易理解的地方?哪儿是难懂的地方?哪儿会和作者有共鸣?哪儿会有疑惑?在对教材进行专业解读后,接下来就要基于儿童的心理维度,对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设计,使儿童乐于接受。谈到这,不妨用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堂设计来加以说明。
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对《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就是一种为生成的预设。
板块一:学生默读课文,发现并提出问题。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说地球像一叶扁舟?
▲为什么说地球是渺小的?
▲为什么要用很小很小来形容人类的活动范围?
根据学生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哪些问题书上没有答案、哪些问题之间有联系、哪些问题需要重点思考。
板块二:引导学生自主释疑。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读书并寻求答案,组织学生汇报,在随机汇报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以下几点:
▲为什么说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为什么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
▲为什么人们要随意毁坏地球资源?
以上问题可以通过引导点拨,集中到对课文第4自然段的感悟上去:
1.读第4自然段,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
2.补充阅读材料《地球上的一天》。
板块三:从向地球母亲诉说的角度切人,引导学生写话并朗读。 地球!我亲爱的母亲 你的孩子 从名师身上我们悟到了为生成的预设具有下面—些特征。 1.构建“板块式”程序。越来越多的研究与实践表明,开放的、板块式的教学结构为师生的学习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师生在课堂上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为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基础。反之,直线式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就语文教学来说,教材中大量文学作品的出现,以其特有的“召唤结构”,为教学的丰富性和不确定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到会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出现哪些不同的发展方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相对简单,一节课的教学板块以3-4个为宜。
2.讲究“留白”艺术。简简单单教语文,是目前语文界的共识。教学设计的流程要简约,要留给学生空间,就像西洋的油画画布上布满油彩,而中国画常有大块的“留白”,我们是不是可以从两种画法的不同中得到一些启示?一节课时间常数是有限的,要在有效的时间里让学生质疑问难、探究尝试、拓展开放,就必须留有余地,不能安排得满满当当,更不能下课铃响了还要“拖堂”。
3.设计精妙的细节。“细节”是我们老师的“课外功夫”。众多名师在课堂中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学生如沐春风,怡然自得,为什么?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材细节之处的挖掘。王崧舟老师的《草船借箭》一课,因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而成为经典。要把握好经典,以便引导学生去感悟,去学习,去运用。如果老师能对文章的妙处和特色理解了,成竹在胸了,课堂上便会自如地引导学生去感悟。
(三)解读学生——为“优质米”寻“巧炊之妇”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作为开放的、创造性的生命体存在,各自的知识、经验、思考等都具有个性,才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教材得到充分解读,那我们的教学设计还要关注学情的解读,有“优质米”还要“巧炊之妇’,-—-老师对学生人文的解读。
1.关注已有。如果你上课所预设的问题,学生早就在预习中所知,那可想而知,你的课堂对学生会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相反,如果你预设的内容超过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学生在课堂上会有几人能进入你的境界呢?我们在解读学生时,要关注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我们教学预设的重要前提。
2.关注兴趣。孩子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孩子会怎么理解文本的价值?我们为孩子们发掘教材中最有价值的闪光点展开、深入教。因此,提前将学生、教师、情景归人视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假想出现的不同情况,寻找对策进行处理。通过解读学生的兴趣点,要能够找到那些看似平常,但是又能够牵动文本全身的点,也就是让孩子们对文本内在的联系发生惊奇,对某个教学点预备多种方案。如周益民老师在执教《大海啊,故乡》时,设计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你们觉得大海是小伙子还是大姑娘?是老奶奶还是老爷爷?是大胖小子还是丫头片子?课堂现场孩子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扣住文本侃侃而谈。这样的教学设计,就是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就是要面对学生,走进学生心里。
四、理性回归:重新审视教学预设
记得孙双金老师执教古诗《春望》。为了突出诗人的忧国忧民情怀,孙老师大胆突破,补充了诗人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与《春望》作对比性教学。两首诗,一忧一喜;教学方法上,一详一略,形成鲜明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孙老师说为了备好这一课,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里。他查阅了12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他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人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为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这首诗的内涵意蕴,他课前上百遍地反复吟诵这首诗,直到读着读着自己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他说:“老师们看到的是精彩的教学场面。实际上,一节课教学效果好,不是因为上课老师一时的灵感,而是老师长期积淀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多么富有哲理的话语。 新的语文课堂在注重学生生成性的同时,对预设的要求更加提高了,它要求预设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素养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