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共识”催生“荣昌现象”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1月18日,广东东莞市仔猪贩运户李融军遇到一件“怪事”:他从重庆荣昌贩运到广东销售的200余头仔猪,在经过四川泸县动物检疫站时,检疫人员竟没有对仔猪进行出入境检疫,而是在查验荣昌县开出的动物检疫证明无误后,便迅速通关放行。整个过程不到10分种。这让他颇感意外。
  当检疫人员告诉他,早在一年前,包括荣昌和四川泸县在内的渝西川东八区县就互认动植物检疫结果时,李融军十分感慨:“一证通八关,这在全国都是绝无仅有的,像这样的好事我还是头一次遇到。”
  “动植物检疫结果互认和无障碍通行,这只是八区县消除区域壁垒的一个缩影。”荣昌县委书记夏泽良说,“早在2007年12月,地处四川和重庆接壤处的重庆荣昌县、大足县、双桥区、潼南县和四川隆昌县、泸县、安岳县、内江市东兴区,就在荣昌签署了《经济社会发展协作框架协议》,拉开全面合作发展、打造特色经济板块的大幕。这就是闻名川渝的‘荣昌共识’。”
  
  ■ 区域壁垒隔断兄弟情
  
  重庆直辖后,荣昌县吴家镇燕子坝村和相邻的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石子镇旱地坝村,虽近在咫尺,但两村之间的公路多年来一直未能贯通,成为“断头路”。
  “由于行政区划的壁垒,造成渝西川东八区县间留有大量‘断头路’,仅荣昌县到川东各区县的‘断头路’就有27条;八区县间‘断头路’超过100条。这严重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夏泽良说。
  市场壁垒,也让八区县饱尝商品不能自由流通之苦。
  “通关难,难通关,通关如闯鬼门关。”荣昌县养猪大户唐泽乾说,“这是前几年流行在农副产品贩运户中的一句顺口溜。”
  在2007年以前,川渝之间生猪等鲜活农副产品运输,在经过动物检疫站时手续十分繁杂。如果手续稍有问题,哪怕千里迢迢,贩运户都得返回本县补办,既浪费了时间,又带来了损失。
  荣昌县每年有近100万头仔猪和其他鲜活农副产品销售到四川或经过四川销售到其他地方,而相邻的川东区县每年也有100万头肥猪、鸭、羊及蔬菜等产品运往荣昌或重庆其他地区。“荣昌的仔猪虽便宜但拉不过来,四川这边的肥猪价格低又拉不过去。”四川省隆昌县金鹅镇方冲村村民刘定权说,“那时,猪儿外销好难哟。”
  区域壁垒,让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受到极大制约。渝西川东八区县幅员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占川渝总量的1.8%、5.87%、3.8%,但是,该地区财政收入与地区幅员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所占比重极不相称,八区县财政收入只占川渝总量的1.6%。发展相对滞后,700万人民渴望发展。路在何方?这亟须八区县决策层破题。
  
  ■ 八兄弟吹响“集结号”
  
  荣昌县的决策层认识到,区域之间既是竞争关系,更是合作关系,合作必共赢,互斗则都亏。为此,荣昌县委书记夏泽良发出倡议:渝西川东八区县山水相连、紧密相依,荣则共荣,损则共损。彼此分开得太久,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聚变”而不是“裂变”。
  荣昌县决定主动向周边区县伸出“橄榄枝”,诚邀他们相约荣昌,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2006年下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荣昌县党政领导分别率领参观考察团,先后走访另外七个区县,交流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体会。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的想法与其他七区县党政领导的思路竟然不谋而合。
  2007年4月25日,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协作研讨会在荣昌举行。各方热情高涨,讨论热烈,形成发展共识。2007年12月7日,渝西川东八区县共同发表“荣昌共识”,签订“1 10”合作协议。八区县的合作由共识上升到实质性行动。协议包括1个框架协议和10个分类协议,涉及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警务联勤、检察工作、法院司法、旅游、林业、交通、畜牧等10个领域的合作。
  
  ■ “荣昌共识”实现兄弟共赢
  
  2008年11月15日上午,在川渝两地众多媒体记者的见证下,燕子坝村和旱地坝村一条仅2.7公里长的村级公路终于通车!
  “这是渝西川东八区县合作打通的第一条断头路,也是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取得成效的第一个成果。”荣昌县交通局一负责人说。“2.7公里,我们盼了20年。”旱地坝村3组村民张成学感慨地说。
  目前,由于行政体制原因遗留下的多条“断头路”已经打通或正在打通。荣昌已与大足、隆昌、安岳、东兴4个区县签订打通6条出境公路的协议。
  “5年内,八区县将投资25亿元,打通所有的‘断头路’。”夏泽良说,“八区县将共同争取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150亿元的‘成都—安岳—大足—重庆’高速公路,同时力争在2009年之前,贯通‘潼南新胜—安岳护龙、安岳努力—荣昌吴家—大足铁山’等10条‘断头路’。”
  一脉活则全身活。便捷的交通,将使八区县的市场连成一片。“公司今年在四川内江、泸县等地购买4万吨竹笋,1万吨大蒜,作为原材料,下一步,我们准备在四川内江、隆昌和重庆大足建分厂。”2008年11月10日,重庆市龙头企业包黑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包传彬说,“隆昌、内江、泸县竹笋种植面积较大,但公司加工能力不足,导致笋贱伤农。在县里的引导下,我们主动到四川收购竹笋,解决了农民竹笋难卖的问题。”川渝之间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更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快速路。自2007以来,八区县每年通过绿色通道运输的生猪就有500万头,惠及农户上百万户。四川泸县喻寺镇仔猪协会万绪荣说,仅运输成本降低一项,当地近100万养猪农户每年每户可以增收100多元。四川省隆昌县蔬菜办介绍,从隆昌发往荣昌等重庆地区的蔬菜每天30车左右,绿色通道的开通,每天可节约过路费近2万元,全年可节约700多万元。
  如今,“荣昌猪”不仅仅是荣昌的品牌,也是八区县的品牌。依托荣昌畜牧资源和科研优势,选育优良猪种,由荣昌输出到其他七区县饲养,育肥后再回购到落户于荣昌的江苏雨润集团等企业进行加工,使“荣昌猪”的科研、饲养、加工、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八区县的农民和企业都从中受益。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八区县带来数亿元的收益。
  在旅游方面,八区县正策划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龙头,将安岳石刻、潼南大佛寺、荣昌路孔古镇、隆昌古宇湖等旅游景点纳入总体规划,打造“观石刻、游古镇、赏古湖”旅游精品线路,推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同时,在交通、水利、环保、能源等方面正策划一批实实在在的合作项目。
  渝西川东八区县的老百姓更是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家住四川安岳县周礼镇的马某,前不久因急病住进荣昌县某医院,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凭着他在安岳县加入的新农合医疗保险,竟然可以在荣昌报账。像他一样幸运的人,仅去年以来便有400余人次,报账金额超过47万元。
  “科学发展,不能光顾自己发展,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快才是真的快。”夏泽良说,作为“荣昌共识”的倡导者和推动着,荣昌已经尝到共赢的甜头。2007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县级财政收入的增速均列全市第3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列全市第4位……在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位中,荣昌由2006年的第69位跃升为2007年的第60位。至2008年底,全县“十一五”规劃主要指标提前两年完成,一些专家将这种通过开放合作实现的超常规发展概括为“荣昌现象”。
  而今,由“荣昌共识”催生的“荣昌现象”,其影响已不局限于渝西川东八区县。“渝西川东八区县合作,使成渝经济区在‘面’上的影响凸显出来。原来的成渝合作效应主要体现在成都和重庆两个‘点’上,后来的成渝沿线合作也只主要体现在‘线’上,而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效应将是一个‘面’的概念。”众多区域经济专家深入考察“荣昌现象”后,高度评价荣昌的科学发展新理念,“荣昌不仅为川渝合作树立了样板,而且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区域合作探索闯出了一条新路。”
其他文献
重庆已初步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建制镇镇区”的等级结构。1个市域中心城市,即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南岸区、渝北区、北碚区、巴南区等9个行政区构成重庆都市区。6个区域中心城市,即万州区、涪陵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黔江区等6个行政区。25个县域中心城市,是指除都市区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外,其余4个区、21个县(自治县)的党政机关所在地的区县域城区(城
在70年来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中,位于重庆北碚区童家溪镇的伍达畜产品有限公司却生意兴隆。这个欧洲人眼中的“肠衣大王”应对危机的法则是:切实思考并踩准节拍,迅速行动,永不放弃。    ■ 危机来临,蛰伏不动;机遇来了,一跃而上牢牢抓住它    重庆伍达主要生产盐渍猪肠衣,出口德国、波兰等欧盟国家。  肠衣,通俗的说就是我们平常所吃的脆皮肠、烤肠外面那层肠皮。像伍达这样做肠衣出口的企业,全国有几千家
淘汰整合落后产业  淘汰整合落后产业——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加减法,而是一次破茧化蝶的生死考验。  重鋼巧做“加减法”,实现了脱胎换骨;重庆水泥产业通过整合,实现了从“零敲碎打”到“强筋壮体”;嘉陵化工厂在环保搬迁中起死回生,由“小虾米”变成了“大块头”。这些故事彰显出的经济思想就是:腾笼换鸟,在搬迁中升级;脱胎换骨,用新技术革新;扶优扶强,在兼并中整合。    一面是新建一座钢城,一面是关停12家钢
2009年9月,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  一位身高约一米三、身体稍胖的残疾青年,吃力地用拐杖交替点击路面,支撑着身体艰难前行……  他叫谢江海,24岁,是三峡学院2008級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二级残疾的他,却用双拐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男儿有泪不轻弹    幼年时一场大病让谢江海双腿萎缩,从此,拐杖成了他终身的“伴侣”。  身残志坚的谢江海坚信知识能改变一切。经过勤学苦读,他参加了200
“周医生,我妈又犯病了,呼吸困难,你快来救救她!”一天凌晨,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周月华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原来是永兴村的谭德芬老人哮喘病又犯了,病人连咳带喘,情况危急。  谭德芬是个慢性支气管哮喘病人,并发肺气肿和肺心病,经常在深夜发病,如果不及时抢救,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周月华看了看时间,才凌晨3点。这时丈夫艾起也被惊醒了,他什么话也没说,就开始穿衣服,然后到屋外发动摩托车。左腿
说话慢条斯理的重庆巧绣郎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维俊,搞了一项特殊的发明——一次性马桶卫生坐垫。凭这项发明,他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产品不仅销往国内各大酒店,还飘扬过海,卖到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小小的马桶垫,哪来这么大的市场?  2006年1月的一天,一直在重庆、湖北等地从事酒店一次性用品市场生意的周维俊到武隆仙女山上洽谈业务。酒店老板向他讲了一件烦心事:一个客人蹲在马桶上方便,把马桶踩坏了。按
“中国人通过食品進行化学扫盲——从大米里认识了石蜡,从火腿肠里认识了敌敌畏,从辣椒酱里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认识了福尔马林,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从奶粉中知道了三聚氰胺……”这条网络上曾经流传的消费者自嘲的“段子”,令人谈食色变。从一定意义上说,食品安全已成为国人的一大心病。  令人欣慰的是,《食品安全法》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新法有什么新意?老百姓该如何用好这部法律?我们离吃得放心还有多
最近笔者拜訪一位市级部门的领导,发现他的办公桌上摆了厚厚一叠卡片,内容全部摘自《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这位领导说,这些卡片不仅办公桌上有、公文包里有,连床头柜上都有,“没想到当年参加高考时摸索出的‘背功秘诀’,现在还能派上用场”。最近一段时间,重庆很多领导都在做同一门功课:逐字、逐句、逐段地理解甚至背诵3号文件。  有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政
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既是一项伴随我们党执政全过程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事关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常规工作,因此必须注重创新。重庆从内容、形式和体制三大创新入手,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效果。    内容创新:既开“公共课”,又设“专业课”和“选修课”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重庆党员干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地感受到本领恐慌!针对重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实际,我们创新地将“公共课”与“专业课”、
鄧小平75岁健步登黄山,80多岁能在大海中畅游1个多小时,享年93岁。讲究饮食营养,主张食补不药补,是邓小平健康长寿的原因之一。  邓小平身边工作人员曾对他一日三餐做过记录:早餐常吃鸡蛋、馒头、稀饭、泡菜,午餐、晚餐常是两素一荤一汤。每天7点钟起床,早餐7点半,午餐12点,晚餐6点半,到点就开饭,几十年一直如此。  除了请客,邓小平从不主动点菜,也从不挑食。厨师做什么,他就吃什么,只要营养平衡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