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lipps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注重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验能力,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审视初中科学新课程实验教学通常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然后再把实现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这样实验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能在实验教学中采用边学边实验,大胆对实验方法进行改革,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究性,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是一条有效的改革途径。
  一、改课堂演示为学生实验,培养操作能力
  课堂演示实验一般是教师演示,学生是观众。由于学生处于被动的旁观者地位,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较好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某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边学边实验,即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将演示实验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己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新知,获得必要的感性体验,从而自己总结出结论的过程。
  例如,学习“浮力”时,每人桌上发了一块形状规则的正方体木块、金属、石头等,让学生将木块投入烧杯的水中。然后设法将木块按入水中,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向上托的力”,这样,对课本关于“浮力”的定义就领会更深一点了。再引导学生做实验,并增加了在用弹簧秤称金属块、石头块在空气中的重量后,让学生用手向上托物体,观察弹簧秤读数也会减小,接着分别将金属块、石头块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秤直接来测量,即F浮=G空-G水。
  二、改进实验操作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最主要的是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要立足于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其实在平时的学生分组实验或者教学演示实验中,可以对教科书中设计的许多实验的地方加以改进。
  例如,燃烧条件实验改进的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NH4NO3,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剧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然;再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然,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们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三、改验证实验为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以往学生实验,教师把实验目的、步骤、方法及注意点等详细而周密地告诉学生,甚至将实验的现象、结果也公布于众,学生只需“照方抓药”做一下实验就可以了。而科学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空间进行探究。
  例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这一内容时,出示了下列一段问题材料:小李、小张、小王三位同学骑车自东向西而行,到达目的地以后,小李说今天东风,小张说今天是西风,小王说今天没有风。再配上一段插图,以便让材料更加生动、直观。看到这些材料学生的思维就活跃起来,探究活动非常积极,也提出了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有些学生提出:什么是风,东风、西风怎么定义?也有学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小王对,有人认为小李对,还有赞同两个答案的,甚至三个答案的等。通过学生各自的探究活动,思维更加活跃,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习的内部机制更加健全。
  四、强化实验过程指导,培养科研方法
  在开展分组实验时,教师除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强调有关实验实事项,注意的问题外,在实验中应加强指导。如帮助学生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要求,观察学生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纠正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出现的错误。
  例如,在电学实验中,教师要反复强调,安培表、伏特表的连接特点及“+”“-”接线位置,让学生学会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使测量值的误差大,又避免量程过小致使电流表烧坏。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在“电流的测定”、“电压的测量”、“电功率的测定”等实验中都会使用到。指导学生正确测量有关的物理量及取得实验数据,提示学生科学地实事求是的实验,不得拼凑或自行填写数据,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测定实验数据,分析处理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的概验,掌握好物理规律,最后从各方面得到提高。
  五、开发课外家庭实验,发挥实验功能
  新课程倡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为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课外实验是学生在课外自行设计、自己寻找实验器材、自己动手进行的实验,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探究的机会,能加深学生对科学知(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35页)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例如“加压能使气体液化”这一节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如下的课外小实验进行验证的。找来一个喝水用的有盖的软塑料杯(或矿泉水瓶),在里面装入一半的热开水,然后迅速将盖子拧紧。杯子内壁便模糊起来,这样不利于观察,于是可以将杯中的水摇一下,让杯壁清晰起来,然后,迅速挤压瓶壁。这样便可以马上看到容器上方出现了“白汽”。而“白汽”的出现正是由于水蒸气受到挤压而液化成了小水珠。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六、运用媒体技术辅助,提高实验效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见到,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
  例如,单细胞生物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单细胞生物用肉眼看不见,学生难以理解,而相应的仪器操作对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又要求太高。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先播放一段有关衣藻、草履虫、变形虫等的录像或电影片段,学生看到衣藻、带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的情境,产生了极大兴趣。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再播放多媒体实验教学片断展开讲解,这样既弥补了学生无法动手实验的缺陷,又生动细致地进行了原有的实验教学,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接受,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证明,初中科学的实验教学改革,不仅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查询、分析、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学生主动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而且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樟子松是耐寒、耐旱的优良针叶品种.在降雨量只有400毫米的沙地或荒山上都能适应,它根系发达枝叶繁茂,抗风抗虫作用强,因此在榆林市大力发展樟子松苗木,不但可以加快造林绿化速度,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日前宣布,他们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成功开发出模拟人脑整体神经电路的算法,可在下一代超级计算机上应用.新算法不仅节省内存,也能大幅提高现有超级计算机
马铃薯稻草覆盖栽培技术,集秸杆还田、免耕和无公害等优点于一体,具有省工、省力、低成本、高效益、病害轻、无草害、薯块整齐、表面光滑、薯块鲜嫩、破损率低、商品性好等优点
【正】作文是小学生最头疼的事,双休日,不布置作文,他们欣喜若狂。难道我们的孩子写作能力真的退化了?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作文、作好文?我思索着:必须从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人手
农机具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影响、农机手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农机具的寿命损耗。通常情况下,为了避免发生农机具的故障应当加强对农机具进行有效的保养。只有
【正】我堂弟家有一只狗。 那只狗非常小,比铅笔盒稍 大一些,全身雪白雪白的,是只 狮头狗,可爱极了!有一次我去 弟弟家玩,小狗摇头晃脑地向我 走来,走到我脚前,舔我的脚指 头,
一、试验目的“金正大”控释肥能够精确控制养分释放,可根据作物需肥时间及数量精确供应养分。通过田间试验,进一步验证“金正大”控释肥在油菜作物上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其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谷歌公司演示了量子霸权--一台可编程量子计算机超越了最快的经典超级计算机。该量子系统只用了约200秒就完成了经典计算机大约需要1万年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国内大宗商品产量无法满足经济增长需求的情况下,我国必须要大量进口大宗商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