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死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生命意识形态,是将死亡视为生命存在的本质规定及最终归宿。鲁迅较早感悟到了个体存在的终极命运所在地,并从死亡限界看到人生的有限性。从对死的参悟中获得生的力量,以此确证生命的存在性。他通过对“死后”的推衍来探究生命的意义和本体价值,在弃“旧我”的同时逐步认知自我。鲁迅所发现的死亡意象是对自我和世界的体验、认知,以表达生命哲理为意义,集中体现了对个体、社会、民族困境的反思,并以达到理想审美境界的兼有荒诞性、象征性特征的的表意之象。
关键词:死亡意识;梦境;象征;精神危机;叙述
《死后》完成于1925年7月,开始发表在《雨丝》周刊上,而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死后》约有2000余字,属《野草》中篇幅较长的文章。其独特之处是通过平实且略带嘲讽的语言,借助梦境形式,巧设出肉身死后还存有意识的情形。彰显出的精神特征是对生和死重要人生命题的关注,作者将生、死抬到历史高度进行咀嚼、体验,同时在精神上承载起生死重担,以某种隐喻或抽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历史中间物的观念。
一、对梦境的主动选择
“梦”是《野草》里最吸睛的字眼,借着奇幻的梦境表现对实际生活的感触,这是《野草》中许多篇章所采用的构思形式。《死后》的画面就是一个象征性梦境,鲁迅的死亡意识是通过梦中一系列意象的描述表达出来,其主体意象就是作者预设了一种身体死后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的情形。以梦幻描绘为中介,实现了对生命存在问题上的由个人至整个人类的现实意义的开拓。
《死后》是鲁迅借助梦境对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一次总批判。作品叙写了“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后的五段经历。第一段经历是来自重载的“独轮车”发出的令人心烦的轧轧声及“切切嚓嚓的人声”。这里不单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表明“我”对当时这种嘈杂纷乱的社会环境的厌恶。其后是“我”刚死,身边就陆续围拢来一批陌生的、无所事事的看客。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切入点就是揭露麻木的看客心理,而围观便是他文学创作中不断显露的意象。第三段是无聊的看客刚走,便引来了“马蚁”“青蝇”等不速之客的骚扰。以此为喻揭露那些所谓的文人政客在革命者身上舐皮论骨的卑劣行径。第四段则是“我”虽死,但也能招致收殓的人责备。在这里,“我”既无任意生存的权利,也无任意死掉的权利。第五段经历更是让人感到“气闷”:“我”入殓时衣角皱起,可收殓者并未将至拉平,给“我”平添了许多的烦扰。文中“我”死后的的五段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作者在现实中的经历。
《野草》中写梦境是当时政局所逼,也是迫于当局者禁锢群众思想的无奈之举。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梦境表现出来,一方面规避了当局对进步知识分子的迫害,另一方面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起到自我觉醒、唤醒民众的积极作用。说梦者与做梦者的合一,能够加强文学心理意识方面的主观性。通过体验把自我意识上升到生命本体独立人格的层次上,深刻揭示“个人”孤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脆弱荒芜,还有矛盾及灵魂间难以消除的搏斗。可以说,《野草》中对“梦”的大胆艺术探索是鲁迅“个人”生命最大化的体现。
二、隐匿于灵魂深处的尖锐痛苦的精神危机
《死后》中对收殓情景的相关描述,如“我被向上一举,又往下一沉”,“丢进棺材,盖上棺盖,胡乱钉上两个钉”,借着突现收殓过程的草率,寄寓了作者对路毙者的深切同情。在叙写收殓“死者”的同时,作者还记录了收殓者的片言只语,“怎么要死在这里?……”极简短的语句却呈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揭露了那个造成民众既不能任意生存,也无法任意死掉的黑暗社会,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极大义愤,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彻底否定。
死后即使“我”被任意处置,却也动弹不得,这使我不禁生发感慨:“可惜我久无纸笔,就算有了也无法写,就算写了也无地方发表。”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悲剧命运。作者丧失了作为一名合格战士的基本条件和权利。他无法像先前一样,利用手中的纸笔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充实自己的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而对书铺小伙计的刻画,又是文本另一重要的片段。小伙计一见面就问好,意在拉近彼此的关系,好将对方的注意引到他的生意上。表面上看确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商人的剥削本质,但如果对该情节作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就会有更深刻的发现。鲁迅一生都在“叛逆”传统,但“死后”却被迫躬行他先前所憎恶,反对的一切,拒绝他先前所崇尚、主张的一切,这无疑增加其命运的悲剧色彩。鲁迅是一个特别强调实际行动的人,而此时他却无可措手,不能行动,心中的痛苦与绝望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鲁迅一生都致力于揭露、鞭挞封建吃人者的罪恶和封建文化的虚伪。同时,而他也具备直面现实的怀疑精神,这使他坚持启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反思与质疑的特质。鲁迅已深刻意识到启蒙绝不会一帆风顺,启蒙者也绝不是振臂一呼就可应者云集的大英雄,他们恰恰是容易蒙屈受辱、孤寂终生的失败者。《死后》更倾向于将意象设为启蒙者在启蒙中的痛苦与无奈,这是启蒙思想先驱鲁迅在努力进行精神启蒙过程中的切身体验。
三、死亡意识的生动呈现
鲁迅是世纪之交最早感受现代生命哲学悲凉气息的“孤独者”,踽踽独行走向死。《死后》呈现出的是他对希望与绝望、新生与死亡的独特思考,显现了鲜明独特的死亡意识及观念。无论是对死亡或是死亡现象的认知,都是为了关照责令生存的模式,所有对于“死”的认识最终都将以最强的推动激活“生”的力量,改善生命状态,以更合理的方式发展。
在《死后》中,他坦然,没有对欲望世界的留恋,没有世俗的羁绊,。作者一面把握个体生命“死”的悲凉、孤独,一面又深知,他的生命早已融入社会与民族之中,他的“死”,并不能以呼吸的停止,肉体的消散而结束。对他自己而言,希望“死”后干净、安静。他一直以为,“死”是自然的,不足惜的。而且认为“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他不怕“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只是预设、担忧“死”后被人利用,觉得“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沽名获利之工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在《死后》中作者实现了对死的观照和参悟中获得生的意志和力量,从而确认了生命的存在性。对于作者来说,死亡虽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在人的生命存在中,死亡并不是只在最后的终点形态出现一次,相反死亡是先行进入并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之中的。体验着死亡,埋葬了旧我,又循环往复,重塑着新我且继续经历不为人知的死亡,以致最后还带有些许报复的意味。就算到了最后,“我”也不会选择和解,为的是绝不赠与仇敌丁点喜乐,为此“我”甚至在快意中要哭出来了。这梦境中的奇想其实也是是作者真实心境的显露。这就将死的战斗意义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鲁迅即使死了也要和敌人斗争的彻底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四、结语
《死后》以全新的现代意识和绝妙的精神世界释放出巨大的魅力。通过书说“梦”这一巧妙形式,突显其作为主体的独特性,并借之独特强调了主体内在精神要素的重要作用。鲁迅对生死看得极其透彻。他不畏死,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强调生的意义。以《死后》为依托,传达的是他对群众的又一重大期望——真切希望民众可感受、领悟存在的意义,并且真正活出生的价值。对鲁迅死亡人学进行探究时应该注意到到,死亡本身不是真正的目的,而通过死亡来揭示生存的真谛才是目的所在。”这也正是鲁迅一再突出强调的人学思想。建立主体人格的现代意识,是自新世纪开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而伟大先驱鲁迅早已沿着这一思路于其创作中展现出民族精神的再造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的精神: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欧阳凡海.鲁迅的书[M].北京:文献出版社,1942.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4]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英]安东尼·史蒂文斯.人类梦史[M].杨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6]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7]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关键词:死亡意识;梦境;象征;精神危机;叙述
《死后》完成于1925年7月,开始发表在《雨丝》周刊上,而后收入散文诗集《野草》。《死后》约有2000余字,属《野草》中篇幅较长的文章。其独特之处是通过平实且略带嘲讽的语言,借助梦境形式,巧设出肉身死后还存有意识的情形。彰显出的精神特征是对生和死重要人生命题的关注,作者将生、死抬到历史高度进行咀嚼、体验,同时在精神上承载起生死重担,以某种隐喻或抽象的方式表达自己历史中间物的观念。
一、对梦境的主动选择
“梦”是《野草》里最吸睛的字眼,借着奇幻的梦境表现对实际生活的感触,这是《野草》中许多篇章所采用的构思形式。《死后》的画面就是一个象征性梦境,鲁迅的死亡意识是通过梦中一系列意象的描述表达出来,其主体意象就是作者预设了一种身体死后只是运动神经的废灭,而知觉还在的情形。以梦幻描绘为中介,实现了对生命存在问题上的由个人至整个人类的现实意义的开拓。
《死后》是鲁迅借助梦境对他所处社会环境的一次总批判。作品叙写了“我梦见自己死在道路上”后的五段经历。第一段经历是来自重载的“独轮车”发出的令人心烦的轧轧声及“切切嚓嚓的人声”。这里不单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更是表明“我”对当时这种嘈杂纷乱的社会环境的厌恶。其后是“我”刚死,身边就陆续围拢来一批陌生的、无所事事的看客。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切入点就是揭露麻木的看客心理,而围观便是他文学创作中不断显露的意象。第三段是无聊的看客刚走,便引来了“马蚁”“青蝇”等不速之客的骚扰。以此为喻揭露那些所谓的文人政客在革命者身上舐皮论骨的卑劣行径。第四段则是“我”虽死,但也能招致收殓的人责备。在这里,“我”既无任意生存的权利,也无任意死掉的权利。第五段经历更是让人感到“气闷”:“我”入殓时衣角皱起,可收殓者并未将至拉平,给“我”平添了许多的烦扰。文中“我”死后的的五段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作者在现实中的经历。
《野草》中写梦境是当时政局所逼,也是迫于当局者禁锢群众思想的无奈之举。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梦境表现出来,一方面规避了当局对进步知识分子的迫害,另一方面抒发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起到自我觉醒、唤醒民众的积极作用。说梦者与做梦者的合一,能够加强文学心理意识方面的主观性。通过体验把自我意识上升到生命本体独立人格的层次上,深刻揭示“个人”孤独的生存状态、精神世界的脆弱荒芜,还有矛盾及灵魂间难以消除的搏斗。可以说,《野草》中对“梦”的大胆艺术探索是鲁迅“个人”生命最大化的体现。
二、隐匿于灵魂深处的尖锐痛苦的精神危机
《死后》中对收殓情景的相关描述,如“我被向上一举,又往下一沉”,“丢进棺材,盖上棺盖,胡乱钉上两个钉”,借着突现收殓过程的草率,寄寓了作者对路毙者的深切同情。在叙写收殓“死者”的同时,作者还记录了收殓者的片言只语,“怎么要死在这里?……”极简短的语句却呈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揭露了那个造成民众既不能任意生存,也无法任意死掉的黑暗社会,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极大义愤,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彻底否定。
死后即使“我”被任意处置,却也动弹不得,这使我不禁生发感慨:“可惜我久无纸笔,就算有了也无法写,就算写了也无地方发表。”这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悲剧命运。作者丧失了作为一名合格战士的基本条件和权利。他无法像先前一样,利用手中的纸笔选择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并以此充实自己的生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意义。
而对书铺小伙计的刻画,又是文本另一重要的片段。小伙计一见面就问好,意在拉近彼此的关系,好将对方的注意引到他的生意上。表面上看确实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商人的剥削本质,但如果对该情节作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就会有更深刻的发现。鲁迅一生都在“叛逆”传统,但“死后”却被迫躬行他先前所憎恶,反对的一切,拒绝他先前所崇尚、主张的一切,这无疑增加其命运的悲剧色彩。鲁迅是一个特别强调实际行动的人,而此时他却无可措手,不能行动,心中的痛苦与绝望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鲁迅一生都致力于揭露、鞭挞封建吃人者的罪恶和封建文化的虚伪。同时,而他也具备直面现实的怀疑精神,这使他坚持启蒙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伴有反思与质疑的特质。鲁迅已深刻意识到启蒙绝不会一帆风顺,启蒙者也绝不是振臂一呼就可应者云集的大英雄,他们恰恰是容易蒙屈受辱、孤寂终生的失败者。《死后》更倾向于将意象设为启蒙者在启蒙中的痛苦与无奈,这是启蒙思想先驱鲁迅在努力进行精神启蒙过程中的切身体验。
三、死亡意识的生动呈现
鲁迅是世纪之交最早感受现代生命哲学悲凉气息的“孤独者”,踽踽独行走向死。《死后》呈现出的是他对希望与绝望、新生与死亡的独特思考,显现了鲜明独特的死亡意识及观念。无论是对死亡或是死亡现象的认知,都是为了关照责令生存的模式,所有对于“死”的认识最终都将以最强的推动激活“生”的力量,改善生命状态,以更合理的方式发展。
在《死后》中,他坦然,没有对欲望世界的留恋,没有世俗的羁绊,。作者一面把握个体生命“死”的悲凉、孤独,一面又深知,他的生命早已融入社会与民族之中,他的“死”,并不能以呼吸的停止,肉体的消散而结束。对他自己而言,希望“死”后干净、安静。他一直以为,“死”是自然的,不足惜的。而且认为“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他不怕“生前的被攻击和被冷落”,只是预设、担忧“死”后被人利用,觉得“一瞑之后,言行两亡,于是无聊之徒,谬托知己,连死尸也成了他们沽名获利之工具,这倒是值得悲哀的。”
在《死后》中作者实现了对死的观照和参悟中获得生的意志和力量,从而确认了生命的存在性。对于作者来说,死亡虽然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但是在人的生命存在中,死亡并不是只在最后的终点形态出现一次,相反死亡是先行进入并存在于人的生命意识之中的。体验着死亡,埋葬了旧我,又循环往复,重塑着新我且继续经历不为人知的死亡,以致最后还带有些许报复的意味。就算到了最后,“我”也不会选择和解,为的是绝不赠与仇敌丁点喜乐,为此“我”甚至在快意中要哭出来了。这梦境中的奇想其实也是是作者真实心境的显露。这就将死的战斗意义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了鲁迅即使死了也要和敌人斗争的彻底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四、结语
《死后》以全新的现代意识和绝妙的精神世界释放出巨大的魅力。通过书说“梦”这一巧妙形式,突显其作为主体的独特性,并借之独特强调了主体内在精神要素的重要作用。鲁迅对生死看得极其透彻。他不畏死,在此基础上又着重强调生的意义。以《死后》为依托,传达的是他对群众的又一重大期望——真切希望民众可感受、领悟存在的意义,并且真正活出生的价值。对鲁迅死亡人学进行探究时应该注意到到,死亡本身不是真正的目的,而通过死亡来揭示生存的真谛才是目的所在。”这也正是鲁迅一再突出强调的人学思想。建立主体人格的现代意识,是自新世纪开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举措,而伟大先驱鲁迅早已沿着这一思路于其创作中展现出民族精神的再造主题。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的精神:我所认识的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欧阳凡海.鲁迅的书[M].北京:文献出版社,1942.
[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4]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5][英]安东尼·史蒂文斯.人类梦史[M].杨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
[6]傅正谷.中国梦文学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7]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