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022-02
人身,这个复杂的有机体,是心身统一的复杂结构,因此,漫长而短暂的人生包括生理人生和心理人生两个部分。在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变革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社会各阶层观念的冲撞,政治、经济转型期的矛盾,人们在感受物质世界丰富的同时呈现的精神世界的不匹配,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自然灾害的频发等,使得关注心理人生即学习心理学的人数愈来愈多。那么,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也从来没有人公开讨论过的问题,既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相关,更与心理学的队伍能否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然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内容。笔者作为长时期从事医学心理学工作的一名医生、一名教师,在多年的临床和心理学教学工作中,尤其在负责"5.12"汶川大地震一个地区的心理救助的工作中,愈来愈深深地感受到,对这一问题有探讨的必要,论证的必要,明确的必要。据此,作为一名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通过长时期的反复思考后,特论证和明确以下观点:
1 助己
学习心理学的人员可分为业余学习者(不以心理学工作为职业)和专业学习者(以心理学工作为职业)两类。不论是哪一类人员,都必须也应该把"助己"作为学习心理学的第一目的。正如身体没有百分之百的健康一样,心理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健康。或者,我们可以说,心理的百分之百健康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把心理的最不健康确定为0分(理论分数),把心理的最健康确定为100分(理论分数),那么,通过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运用,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地向100分靠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因为,这个世界上,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换句话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两类人员的首要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习心理学的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认为心理学"神秘"而好奇,或是单纯的想增加一些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帮助,或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巨大想以此萌生,或是作为挣钱的第二手段,或是因为自己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工作需要,凡此种种,大都没有明确的把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第一目标。在此情况下,如果是出于帮助别人以外的目的而学习心理学也就罢了(当然也不好),如果是出于帮助别人、以此萌生、甚或自身就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那他注定是不能真正干好的,原因很简单,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高。
这就像一个吸烟的人,边吸烟边向别人讲解吸烟的危害一样,只能是一幅讽刺画。而且,对于专业心理学工作者而言,由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甚至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极有可能让受你帮助的人误入歧途,这就是专业心理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不像一个单纯治疗病人身体上的疾病的医生,即使这个医生自身身体有病,他也可以治好别人身体上的病,但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就不高的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来说,那是很难治好别人的"心病"的,甚至很有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因此,助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須是学习心理学的首要目的。对此,我们必须十分的清醒。
2 助家
助家,这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即学习心理学的人应该有能力把自己的家庭经营成健康家庭。因为,家庭是一种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群体,从整体角度看,家庭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功能、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休息与娱乐功能等,因此,家庭的健康有助于社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个体角度看,家庭的健康有助于社会细胞即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太多的事例表明,处于不健康家庭的成员,夫妻双方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消极的变化;对于子女,消极的影响更为严重,在"知、情、意"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方面将最大概率的出现极为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终身的,有的还沦落为社会的罪人。有心理学家认为,甚至这种影响将"遗传"下去。家庭的作用如此重要,但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正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尤其是现在,由于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生活和休闲娱乐等方式的改变,人口政策的影响、婚姻法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冲击、竞争的加剧、老年社会的出现等造成的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的交织,严重的影响着"围城"里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其人格特征。离婚率的增加、不健康家庭(破碎家庭、留守家庭等)子女发展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毫不夸张的说,家庭健康与否,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才会有家庭治疗师的出现。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家丑不可外扬"等),人们认识的落后,家庭治疗的普及率低等,造成一方面不少家庭需要做家庭治疗,另一方面,本来就为数很少的家庭治疗师却在坐"冷板凳"。笔者在这里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家庭治疗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认为,所有学习心理学的人,在理解人的心理和人际沟通方面都应该比别人更胜一筹,都应该把经营好自身的家庭作为学习心理学的第二目标。否则,你一方面在为别人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自己的家庭却不健康,难道这不是另一幅讽刺画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离婚一定是坏事,对于那种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婚姻,离婚,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对促使离异者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成长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就像一个人患了某种外科疾病,保守治疗不行时,还是应手术治疗,现实中那些和睦的再婚家庭就是例子。但总的观念应该是,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经营好自身的家庭。
3 助工作
这里指的工作,是指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外的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广义的工作(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员,指咨询和治疗以外的工作,如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形式的工作、同事间的合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等)。因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不与复杂的事物打交道,不与各种各样的心理(包括自身的心理)打交道。而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正确的运用就可以对你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缺乏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就必然影响你的思维。这样看待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既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念,也是有什么样的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功能的生物学观念。换句话讲,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人(包括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这样那样的一些东西,或者在认知方面,或者在情绪方面,或者在意志方面,或者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方面,或者在自我意识方面,或者在人际沟通方面等。这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构成了各项工作的复杂性。掌握或强化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或强化一个内容,就必然助你扩大思维,较好的面对工作中的一切人和事,为更好的工作增加一个砝码。
从心理学的分支角度看,应用心理学本来也包括很多方面,如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谈判心理学、军事心理学、人际沟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这些,都是前期学者们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掘、分析、整理、研究出来的朵朵浪花。从历史的角度充分的证明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广泛性。因此,我们说,助工作,也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目的,换句话说,学习心理学的人,更应该以积极和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中复杂的人和事,包括荣誉和利益,物质和精神,从而让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更有层次。在改革开放以后,某些部门和企业就明确要求其内部的干部职工要学习心理学,也是助工作的一个有力佐证。
4 助人
学习心理学的第四个目的应该是助人。笔者在这里指的是一般意义即非专业性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助人,换句话讲,一个具有学习心理学的正确目的的人,在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历练以后,他应该较好的具有了尚实际、有理想、重家庭、建知交、重客观、崇新颖、择善而从、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能包容、富幽默、悦己信人等优良的心理特征,有了这些特征,他就有了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而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个社会人都在受着别人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别人。因此,具有以上良好心理行为特征的人必将在无意中影响着别人,这叫无意助人。另一种情况是有意助人,即当你周围的人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时,如在认知事物方面的不健康,在处理家庭问题上的方法欠缺,在健康信念方面的错误,在行为方面的不适当,在人际沟通方面的矛盾,在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观念不对等,你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别人。
当然,这种帮助是纯建议性质的,纯义务性质的。但我们不能小看了这种帮助的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由于认识的欠缺,他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会主动去看"心理医生",在此情况下,你作为他身边的熟人或朋友,对他提出一个正确的建议,正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你可能仅仅是一名学习心理学的爱好者而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即使你是心理咨询师,对你身边的熟人和朋友,也不适宜建立专业上的咨询关系)。一项正确的建议,它的作用必将是巨大的,而且,助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提高和升华。不论你是哪种心理学学习者,都应有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素质。这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目的的第四个层次。
5 助专业
这是指把心理学专业作为自身的职业选择和已经是这个专业领域中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的目的。对这样的群体,理所当然的应该有这样的目的,而且应该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虽然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有心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痕迹,但现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而且还因"文革"而中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被国家认定为职业也是很短的时间,对于通过国家考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其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素养高也是少数。同时,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有密切的关联。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在哪里呢?那就是:要胜任好这项工作,它不仅要求你有较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完整的社会人文知识体系,有健康积极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了这些,才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人,进一步理解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從这个角度讲,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终身的过程。在这里,还值得提出的是,目前从事精神科诊疗工作的大夫,由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规范的、严格的心理学学习背景,治疗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还是从生物医学角度去思维。这样的专业人群,面对日益增多而且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等,又怎能不把"助专业"作为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呢?
以上的"5助",对于学习心理学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说,第1至第3的"助",是应该依次明确的三个基本目的,"第4助",则是这类人员的"高层次目的"。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包括精神科大夫)而言,第1至第4的"助",是基本目的,"第5助"才是"高层次目的"。而这5个"助"的关系,原则上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即是说,学习心理学,你连自身都"助"不好(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又怎能"助家"(把自己的家庭经营成健康家庭)?连自身的小家都经营不好,又怎能真正"助"好自身的工作?只有把前面3个自身份内的事"助"好了,非专业人员才有能力去追求高层次目的(第4助)。对专业人员,则应把"前4助"都依次做好,再去追求自身的"高层次目的",(如图所示)。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
当然,就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而言,以上的"5助"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上楼梯"的关系,即是说,几个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去实现和发展,但在学习心理学的目的的理念上,这样理清和明确,对心理学学习者是十分必要的;对促进心理学队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一定是有积极意义的。
人身,这个复杂的有机体,是心身统一的复杂结构,因此,漫长而短暂的人生包括生理人生和心理人生两个部分。在日益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变革中,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多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社会各阶层观念的冲撞,政治、经济转型期的矛盾,人们在感受物质世界丰富的同时呈现的精神世界的不匹配,生存和发展的压力,自然灾害的频发等,使得关注心理人生即学习心理学的人数愈来愈多。那么,学习心理学的目的应该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也从来没有人公开讨论过的问题,既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相关,更与心理学的队伍能否健康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必然包含着很多深刻的内容。笔者作为长时期从事医学心理学工作的一名医生、一名教师,在多年的临床和心理学教学工作中,尤其在负责"5.12"汶川大地震一个地区的心理救助的工作中,愈来愈深深地感受到,对这一问题有探讨的必要,论证的必要,明确的必要。据此,作为一名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的医学心理学专业人员,通过长时期的反复思考后,特论证和明确以下观点:
1 助己
学习心理学的人员可分为业余学习者(不以心理学工作为职业)和专业学习者(以心理学工作为职业)两类。不论是哪一类人员,都必须也应该把"助己"作为学习心理学的第一目的。正如身体没有百分之百的健康一样,心理也没有百分之百的健康。或者,我们可以说,心理的百分之百健康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把心理的最不健康确定为0分(理论分数),把心理的最健康确定为100分(理论分数),那么,通过不断地学习心理学知识,并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运用,可以使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地向100分靠近,但永远不可能达到。因为,这个世界上,事物是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追求完美本身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换句话讲,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两类人员的首要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习心理学的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们或是认为心理学"神秘"而好奇,或是单纯的想增加一些知识,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些帮助,或是因为这个市场的巨大想以此萌生,或是作为挣钱的第二手段,或是因为自己是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工作需要,凡此种种,大都没有明确的把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第一目标。在此情况下,如果是出于帮助别人以外的目的而学习心理学也就罢了(当然也不好),如果是出于帮助别人、以此萌生、甚或自身就是专业心理学工作者,那他注定是不能真正干好的,原因很简单,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不高。
这就像一个吸烟的人,边吸烟边向别人讲解吸烟的危害一样,只能是一幅讽刺画。而且,对于专业心理学工作者而言,由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甚至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极有可能让受你帮助的人误入歧途,这就是专业心理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他不像一个单纯治疗病人身体上的疾病的医生,即使这个医生自身身体有病,他也可以治好别人身体上的病,但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程度就不高的心理学专业工作者来说,那是很难治好别人的"心病"的,甚至很有可能加重"病人"的病情。因此,助己,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須是学习心理学的首要目的。对此,我们必须十分的清醒。
2 助家
助家,这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第二个目的,即学习心理学的人应该有能力把自己的家庭经营成健康家庭。因为,家庭是一种最重要的初级社会群体,从整体角度看,家庭发挥着多方面的社会功能,如经济功能、生物功能、抚育功能、赡养功能、感情交流功能、休息与娱乐功能等,因此,家庭的健康有助于社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从个体角度看,家庭的健康有助于社会细胞即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有太多的事例表明,处于不健康家庭的成员,夫妻双方的心理、生理都会产生消极的变化;对于子女,消极的影响更为严重,在"知、情、意"和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等方面将最大概率的出现极为消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终身的,有的还沦落为社会的罪人。有心理学家认为,甚至这种影响将"遗传"下去。家庭的作用如此重要,但家庭成员间的人际关系作为人际关系的一种,它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正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尤其是现在,由于文化的多元化,社会生活和休闲娱乐等方式的改变,人口政策的影响、婚姻法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冲击、竞争的加剧、老年社会的出现等造成的社会转型期多种矛盾的交织,严重的影响着"围城"里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及其人格特征。离婚率的增加、不健康家庭(破碎家庭、留守家庭等)子女发展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毫不夸张的说,家庭健康与否,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家庭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才会有家庭治疗师的出现。但是,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家丑不可外扬"等),人们认识的落后,家庭治疗的普及率低等,造成一方面不少家庭需要做家庭治疗,另一方面,本来就为数很少的家庭治疗师却在坐"冷板凳"。笔者在这里想表达的,并不仅仅是家庭治疗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认为,所有学习心理学的人,在理解人的心理和人际沟通方面都应该比别人更胜一筹,都应该把经营好自身的家庭作为学习心理学的第二目标。否则,你一方面在为别人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自己的家庭却不健康,难道这不是另一幅讽刺画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认为离婚一定是坏事,对于那种问题已十分严重的婚姻,离婚,也是一种治疗手段,而且,这种手段对促使离异者和家庭其他成员的成长也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就像一个人患了某种外科疾病,保守治疗不行时,还是应手术治疗,现实中那些和睦的再婚家庭就是例子。但总的观念应该是,一个学习心理学的人,应该尽最大努力去经营好自身的家庭。
3 助工作
这里指的工作,是指除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外的各行各业各种形式的广义的工作(对于从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人员,指咨询和治疗以外的工作,如完成领导安排的其它形式的工作、同事间的合作、科研工作、教学工作等)。因为,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不与人打交道,不与复杂的事物打交道,不与各种各样的心理(包括自身的心理)打交道。而心理学的应用范围很广,正确的运用就可以对你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缺乏心理学的知识结构,就必然影响你的思维。这样看待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既是"存在决定意识"的哲学观念,也是有什么样的形态,就有什么样的功能的生物学观念。换句话讲,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就有什么样的思维。在现实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一些人(包括心理学专业工作人员)缺乏这样那样的一些东西,或者在认知方面,或者在情绪方面,或者在意志方面,或者在人格倾向性和人格特征方面,或者在自我意识方面,或者在人际沟通方面等。这一切形形色色的东西,构成了各项工作的复杂性。掌握或强化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让自身的知识结构增加或强化一个内容,就必然助你扩大思维,较好的面对工作中的一切人和事,为更好的工作增加一个砝码。
从心理学的分支角度看,应用心理学本来也包括很多方面,如管理心理学、营销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谈判心理学、军事心理学、人际沟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这些,都是前期学者们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发掘、分析、整理、研究出来的朵朵浪花。从历史的角度充分的证明了心理学知识的应用广泛性。因此,我们说,助工作,也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目的,换句话说,学习心理学的人,更应该以积极和健康的心态面对工作中复杂的人和事,包括荣誉和利益,物质和精神,从而让自己的工作干得更好,更有层次。在改革开放以后,某些部门和企业就明确要求其内部的干部职工要学习心理学,也是助工作的一个有力佐证。
4 助人
学习心理学的第四个目的应该是助人。笔者在这里指的是一般意义即非专业性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助人,换句话讲,一个具有学习心理学的正确目的的人,在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历练以后,他应该较好的具有了尚实际、有理想、重家庭、建知交、重客观、崇新颖、择善而从、爱生命、具坦诚、重公益、能包容、富幽默、悦己信人等优良的心理特征,有了这些特征,他就有了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而由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每一个社会人都在受着别人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别人。因此,具有以上良好心理行为特征的人必将在无意中影响着别人,这叫无意助人。另一种情况是有意助人,即当你周围的人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时,如在认知事物方面的不健康,在处理家庭问题上的方法欠缺,在健康信念方面的错误,在行为方面的不适当,在人际沟通方面的矛盾,在对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观念不对等,你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别人。
当然,这种帮助是纯建议性质的,纯义务性质的。但我们不能小看了这种帮助的意义,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时,由于认识的欠缺,他不会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更不会主动去看"心理医生",在此情况下,你作为他身边的熟人或朋友,对他提出一个正确的建议,正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你可能仅仅是一名学习心理学的爱好者而非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即使你是心理咨询师,对你身边的熟人和朋友,也不适宜建立专业上的咨询关系)。一项正确的建议,它的作用必将是巨大的,而且,助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得到提高和升华。不论你是哪种心理学学习者,都应有这样的认识和这样的素质。这应该是学习心理学的目的的第四个层次。
5 助专业
这是指把心理学专业作为自身的职业选择和已经是这个专业领域中的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的目的。对这样的群体,理所当然的应该有这样的目的,而且应该有更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虽然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中有心理学发生发展的历史痕迹,但现代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而且还因"文革"而中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被国家认定为职业也是很短的时间,对于通过国家考试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人员,其严格意义上的专业素养高也是少数。同时,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还与这项工作的特殊性有密切的关联。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在哪里呢?那就是:要胜任好这项工作,它不仅要求你有较完整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应该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较完整的社会人文知识体系,有健康积极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有了这些,才能帮助你进一步理解人,进一步理解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
從这个角度讲,心理学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然是一项长期的过程,终身的过程。在这里,还值得提出的是,目前从事精神科诊疗工作的大夫,由于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规范的、严格的心理学学习背景,治疗心理、精神疾病主要还是从生物医学角度去思维。这样的专业人群,面对日益增多而且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等,又怎能不把"助专业"作为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呢?
以上的"5助",对于学习心理学的非心理学专业人员来说,第1至第3的"助",是应该依次明确的三个基本目的,"第4助",则是这类人员的"高层次目的"。对于学习心理学的心理学专业人员(包括精神科大夫)而言,第1至第4的"助",是基本目的,"第5助"才是"高层次目的"。而这5个"助"的关系,原则上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关系。即是说,学习心理学,你连自身都"助"不好(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又怎能"助家"(把自己的家庭经营成健康家庭)?连自身的小家都经营不好,又怎能真正"助"好自身的工作?只有把前面3个自身份内的事"助"好了,非专业人员才有能力去追求高层次目的(第4助)。对专业人员,则应把"前4助"都依次做好,再去追求自身的"高层次目的",(如图所示)。
学习心理学的目的
当然,就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和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而言,以上的"5助"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只是"上楼梯"的关系,即是说,几个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同时去实现和发展,但在学习心理学的目的的理念上,这样理清和明确,对心理学学习者是十分必要的;对促进心理学队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也一定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