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畅游书海,撷英拾贝,快乐习作呢?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作了以下的探索和实践。
一、畅游书海,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成为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前提。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呢?笔者认为把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作为一个桥梁,让学生在优秀儿童作品中畅游,来充实他们的习作内容是条捷径,丰富阅读内容不是盲目地让学生见书就读,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导他们去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喜好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远离低俗垃圾、快餐作品,走上良好的阅读之路。例如: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故事,情节构图都很简单,但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孩子想一想的东西,能够抓住四年级学生的眼球。
(2)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习作学习中会出现不同的需要,他们有的精于描写人物,却疏于写事;有的善于叙事,却短于写说明文。总之他们都有自己的短板,自己的难题,需要不同的营养及时地补给。
(3)了解学生的爱好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由于他们对过去知识经验的认识和体验不同,所以他们的爱好也会不同。因此,我们要细致地去观察,了解学生有过的愉快积累,对哪种新事物有着积极的意识倾向,然后向他们建议或提供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内驱力,产生阅读的愿望。
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被学生接受后,他们的情感世界将随之丰富起来,精神世界将随之深邃起来。他们会产生倾诉的想法,产生表达的欲望。而倾诉的对象除了好友之外,笔和本子将成为他们舒展的另一片天地,他们会自觉地把心中的真情款款道来。
二、撷英拾贝,领悟方法
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一扇感悟真善美的大门,是一座语言文字构筑的美丽城。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吸取营养,获得人格熏陶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回报呢?那就得撷拾。撷拾就是取宝,撷拾的方法很多,比如:做阅读剪贴,摘抄好词佳句,撰写感悟批注等。坚持这样做,学生将获得意想不到的阅读回报,并陶醉在这种收获的喜悦和幸福中。
(1)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随时为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服务。
(2)记。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做笔记。在阅读时,随手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評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片断摘录下来,这样真正地让好词、好句、好方法长久地储存在大脑中,慢慢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方便学生习作时运用自如。
三、汇聚成舟,提高技巧
习作是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持续的课外阅读中形成这些能力,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各种机会,引导他们进行读后交流,把在课外阅读中的所见、所思都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创造性地展示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品析能力,提高习作技巧。
(1)朗读比赛。朗读是内化内容、形成能力的有效形式,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品读能力。平时利用主题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好一篇课外读物,在班上进行朗读比赛。为了取得良好成绩,他们会反复品味、体会、琢磨文段的遣词造句。在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对习作技巧的领悟将越来越深入,最后必将形成自己的能力,体现到习作中去。
(2)心得交流。有人说,对他人的赏析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提高。因此,我们还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心得体会交流。这种形式不仅能看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毕竟,同龄人的经验最容易被同龄人所接受。
(3)课本剧表演。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活动主题都能体现时代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只要教师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地去博览群书,在感悟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撷英拾贝,汇聚成舟,教师再为他们扬起一道风帆,学生就能顺利抵达习作的彼岸。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杨芳小学)
一、畅游书海,激发兴趣
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就成为提高习作能力的一个前提。如何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呢?笔者认为把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作为一个桥梁,让学生在优秀儿童作品中畅游,来充实他们的习作内容是条捷径,丰富阅读内容不是盲目地让学生见书就读,而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导他们去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需要。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喜好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远离低俗垃圾、快餐作品,走上良好的阅读之路。例如: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推荐《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故事,情节构图都很简单,但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孩子想一想的东西,能够抓住四年级学生的眼球。
(2)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在习作学习中会出现不同的需要,他们有的精于描写人物,却疏于写事;有的善于叙事,却短于写说明文。总之他们都有自己的短板,自己的难题,需要不同的营养及时地补给。
(3)了解学生的爱好需要。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由于他们对过去知识经验的认识和体验不同,所以他们的爱好也会不同。因此,我们要细致地去观察,了解学生有过的愉快积累,对哪种新事物有着积极的意识倾向,然后向他们建议或提供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让他们产生阅读的内驱力,产生阅读的愿望。
当阅读成为一种需要被学生接受后,他们的情感世界将随之丰富起来,精神世界将随之深邃起来。他们会产生倾诉的想法,产生表达的欲望。而倾诉的对象除了好友之外,笔和本子将成为他们舒展的另一片天地,他们会自觉地把心中的真情款款道来。
二、撷英拾贝,领悟方法
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是一扇感悟真善美的大门,是一座语言文字构筑的美丽城。怎样才能让学生从中吸取营养,获得人格熏陶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回报呢?那就得撷拾。撷拾就是取宝,撷拾的方法很多,比如:做阅读剪贴,摘抄好词佳句,撰写感悟批注等。坚持这样做,学生将获得意想不到的阅读回报,并陶醉在这种收获的喜悦和幸福中。
(1)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质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随时为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服务。
(2)记。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学会做笔记。在阅读时,随手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評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好句子、片断摘录下来,这样真正地让好词、好句、好方法长久地储存在大脑中,慢慢转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和想法,方便学生习作时运用自如。
三、汇聚成舟,提高技巧
习作是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在持续的课外阅读中形成这些能力,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各种机会,引导他们进行读后交流,把在课外阅读中的所见、所思都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创造性地展示出来,从而培养他们的品析能力,提高习作技巧。
(1)朗读比赛。朗读是内化内容、形成能力的有效形式,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品读能力。平时利用主题活动的时间,让学生准备好一篇课外读物,在班上进行朗读比赛。为了取得良好成绩,他们会反复品味、体会、琢磨文段的遣词造句。在朗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他们对习作技巧的领悟将越来越深入,最后必将形成自己的能力,体现到习作中去。
(2)心得交流。有人说,对他人的赏析就意味着对自己的提高。因此,我们还十分重视组织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心得体会交流。这种形式不仅能看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也有利于学生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毕竟,同龄人的经验最容易被同龄人所接受。
(3)课本剧表演。活动形式以阅读教材为载体,寓教育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活动主题都能体现时代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有所提高。
只要教师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自主地去博览群书,在感悟中学习,在学习中运用,让学生在书海中畅游,撷英拾贝,汇聚成舟,教师再为他们扬起一道风帆,学生就能顺利抵达习作的彼岸。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三江口杨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