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心扉?独抒性灵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llmmtt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堂写真
  这是一堂真实的情境作文课!上课的地点在校园的庭院。
  校园的庭院里有两棵树,一棵金黄的银杏,一棵是火红的鸡爪槭。这两棵树成了初冬校园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了全校师生们关注的亮点。
  作文课上,我带着学生走进了庭院,一睹这两棵树的风采。尽管天气有些阴沉,不时地还飘些雨丝,但两棵树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学生们一下子围在树旁,仔细端详起来。有的仰起头,不住地夸赞:“好漂亮的银杏树啊!好美的鸡爪槭!”有的弯下身子,一个劲儿地捡拾地上的银杏叶;还有的则歪着脑袋,在静静地观赏……看来学生们对这两棵熟悉的树还是充满着喜爱和好奇。
  我立刻招呼孩子们到我身边,我对大家说:“你们仔细看看这两棵树,它们的样子有什么不一样?”有几个学生便迫不及待举起手,我示意他们把手放下,带些神秘的语气,对他们说:“现在不用回答,只要静静地看,可以在心里说。”学生们立刻安静下来,一个个都看得很专注,似乎在与这两棵树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一番静默后,我启发道:“当学校新大楼落成后,这两棵树便来到了庭院,这里便成了它们的家。还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便与它们为伴,如今已经上六年级了,当我们再次看到它们,真的感到好亲切呀!可以说我们是看着它们成长起来的,同样它们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这两棵树固守庭院,相依相伴,聆听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感受着校园的勃勃生机。当我们现在静静地面对它们,你最想跟它们说些什么呢?”
  望着同学们有些心领神会的表情,我又深情地说:“当陶醉在这美妙的意境中时,我们想象的羽翼也翩然张开。清晨,它们热情地迎来朝霞;傍晚,它们深情地送走夕阳。春天,它们洋溢活力;夏天,它们枝繁叶茂;秋天,它们展示成熟,冬天;它们孕育希望。它们共同经历过昨天的风风雨雨,也一起憧憬着明天的灿烂辉煌……两棵树带给我们的是美妙的联想,此时此刻,你们联想到什么呢?当我们经过一番观赏、沉思、想象后,你们还觉得它们只是两棵树吗?它们之间会是怎样的关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最后,我向学生揭开了这堂课的真正目的:“今天,我们就以银杏和鸡爪槭两棵树为话题写一篇习作,写出你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拟一个自己喜欢的题目,会写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会!”
  二、教后反思
  这篇习作学生在课堂上准时完成,自始至终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穿行在学生的座位间,我第一次发现学生写作文是如此的陶醉与享受。当我打开学生的习作阅读时,内心更是充满了欣喜与激动!习作的题目:“姊妹树”“温情两依依”“恋人”“凝望”“牵手”……新颖而生动,唯美而诗意。文章选取的角度,独具匠心,有的注重描写两棵树的风姿,有的侧重记叙两棵树的传奇经历,有的讴歌一段美丽的情愫,有的书写一种美好的意境……文章的语言更是耐人寻味,或幽默风趣,或洋溢诗情,或蕴涵哲理……习作中所体现的细腻的笔触,丰富的联想,流畅的文思,恰当的描写,真挚的情感,绝非无病呻吟的套作瞎编之作可比。他们将自己的感情蕴涵其中,浓浓的主观情愫渗透其中,书写内心深处的灵动。可以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孩子个性的展现、心灵的绽放。要不是亲眼看着他们现场写作,我都无法相信这一篇篇习作是出自我们的学生之手,一堂作文课竟能写出如此生动优美、流淌诗情、溢满思想的佳作。
  习作《恋人》有这样一段话:“银杏,一身金黄,在冬日的瑟瑟寒风中安详地等待、守候,他虽然与鸡爪槭相隔不到五步,但那一条羊肠小径却阻隔了爱的交织,那区区几米,让两个恋人隔路相望,深爱着鸡爪槭的银杏大概愁黄了一身绿衣吧!而那鸡爪槭,那千古不变、至死不渝的热情,那火一般的红色,那传统的中国红,如此端庄、华艳,在枯朽的世界里格外引人注目,丝毫没有残败之色,只是经受不住日月光华的摧朽,那蓬勃的华盖也稀稀落落,脚下是一片凋零的伤感。但或许在那深深的泥土中,埋藏着它们爱的秘密!也或许在那寒冬的冻土中,两个恋人的根已经温暖地交织在了一起……”字里行间荡漾着美丽的想象,充盈着睿智的哲思,一个花季少年有如此唯美而又浪漫的情怀,如此老练而又隽永的语言,我真是惊叹!
  习作《比翼鸟·连理枝》中写道:“那泛着清香的泥土味的大地,正在显现着一幅如诗如画的连理图。也许,它们并不能如那两情相悦的比翼鸟般在空中用羽翼划出一道又一道的羽痕;也许,它们俩不能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般化作一对翩翩蝴蝶,融情于花,寄情于景,诉说一个真正的凄美神话。但它无疑是一曲校园中最美的诗歌!”比喻之恰当,联想之丰富,思想之深刻,语言之老练,也让我钦佩!
  读着这些充满诗意而哲思的作文,我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浸染和洗礼,心似乎也随着那一颗颗纯真无瑕的童心在跳跃;读着这些流淌着儿童智慧的作文,我更深切地感悟到“儿童真是天然的缪斯”的真实含义。
  谁说学生在生活、情感、思维、思想等方面一片“贫瘠”,只要给他们提供真实鲜活的情境,给他们去仔细观察,让他们去独立思考,他们就能敞开心扉,独抒性灵。
  回顾以往的作文课,我总是对写作内容和技巧作详细指导,结果全班同学的行文思路局限在同一模式之中,压抑了学生的天性,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学生难以写出富有个性化的习作来。而这堂情境作文课,我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思考,摆脱定式限制,倡导自由表达,真正还以学生作文的本色。这次作文教学实例,给予我深刻的启示。
  1.从儿童出发
  要让孩子写出灵动、有生命力的文字,就要尊重儿童的视角,把儿童当作有独立价值的人。尊重儿童的视角,还给孩子观察的权利、思考的权利、表达的权利。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灵活的头脑去思考,用敏锐的童心去洞察,享受大千世界的丰富多彩,品味缤纷生活的个中之味。正因为儿童有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他们才会给两棵极其普通的银杏树与鸡爪槭赋予“恋人”的美好称谓,引发“比翼鸟”“连理枝”的美好联想,书写那般美妙的意境,流淌如此深邃的思想。
  其实,教师对儿童习作的态度,就是一种导向、一种影响、一种唤醒、一种激励,学生的心灵世界就是一座等待喷发的火山,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和点燃,必将呈现星火燎原的美好景象。
  2.守护纯真的童心
  追求作文高效课堂,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作文,让学生的真情自然流淌,让童心自由飞扬。生活是习作的源泉,教师要努力寻求一种方法,开启学生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从记忆里发掘已有的生活经验,捕捉新鲜、独特的感受和思绪,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有感可发、有情可抒。想象是习作的羽翼,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想象的潜能。适时精当的追问能调动学生想象的潜能,促其神思飞扬,使其灵性得到了生成和发挥。教学中要努力寻求一种策略,引领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使学生的思维在想象中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新形象。习作的表达应该顺乎学生的天性,摆脱程式化的束缚,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倾吐。儿童就是儿童,每一个儿童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只有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儿童,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做到既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和影响学生的写作,又要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儿童。这样,才能放飞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自信、大方,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心态。自信、大方地说话,不单单是心态问题,更是一种能力。“自信、大方地说话”的内涵扩展开来,应该是指孩子们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下,说话表情自然,姿态得体,语音清晰响亮,内容明白有序。它是一项需要培养和不断学习实践的能力。  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要着眼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孩子良好的综合素质打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讲话,能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说话
毕业季,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在该校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16分钟的真情演讲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学子,随即他的演讲内容通过各个媒体的广泛传播,在街头巷尾引起了热议。   “根叔”一下成了红人、名人。“根叔校长热”成为了当下高等学校的流行元素,在受到学生们追捧的同时,其他高校的校长们也纷纷模仿,像接力棒一样被不断传递。“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无声黑白。”此乃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在北京大学本科生毕业典
摘 要 论述了excel文件、数据的几种保护策略,详细地叙述其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及操作方法。  关键词 Excel 工作簿 工作表 VBA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6)05—0056—02
“嘿,机会终于来了!”听说部队马上就要打大仗了,“侦查”想:咱们决不会打那种无把握之仗,打仗前必然要对敌人的兵力部署、明碉暗堡等情況进行详细侦察。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我坚决要求上战场去,说不定,还可捞个功臣当当呢!  他“沙沙沙”地很快就写好了请战书,然后冒冒失失跑到团长跟前,将请战书往团长面前一递:“报告团长同志,二等兵‘侦查’前来向您请战。我会搞侦察。这次,我坚决要求跟随侦察小分队上前线去执行
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在矛盾中彼此对立,但它们并非孤立地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教学中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两者不可偏废。提倡并注重过程的教学,并不等于可以忽视教学的结果。重视过程与重视结果是一种动态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过程与方法,就是要求我们重视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经历、体验和探索。既要看到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又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准确把握过程与结果的相对权重,把注意力
晚清名士王闿运被视作促成齐白石由民间画师向画坛巨匠转变的关键人物之一,但这位齐白石敬重一生的老师并非向他传授任何具体的书画技艺,而是将其拉入湖湘文人圈的“培养皿”中,使之自然生长。木匠与经学大师的相遇  1899年1月,37岁的齐白石经人介绍,拿着自己的诗文、字、画、印章,前去拜访本地名士、时年66岁的王闿运 (湘绮)。齐白石走后,王闿运在当月20日的日记 (《湘绮楼日记》) 中记道:“看齐木匠刻
摘 要:作文源于生活,要写出优秀的文章,就离不开对生活的感悟。我们要让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  关键词:作文教学;有效性;生活;真情实感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学生愁,老师怕批,费时效率低的现象,经常使师生陷入尴尬的境地。作文是学生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新课标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
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堂的第一要务。只有这四方面的能力提高了,才能正确地理解、掌握并灵活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作文教学发挥着它不可忽视的作用,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它,除了教书育人,它还会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们能够“我耳听我音,我口说我心”,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此,我把从教以来的粗浅认识总结如下:   一、作文教学必须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  
最近,怪怪妞不仅爱上了读书,而且还读上了瘾。她走路时,手里会捧一本书,埋首苦读。有一次,她一头撞到树上,头也不抬就连连道歉。闹出这样的笑话后她不知悔改,继续向前,又一头碰到树上后,她还颇为生气地说:“你这人,怎么不知道躲一躲?”树当然不会躲她,也不会回答啦!  还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怪怪妞才想起只顾看书,忘了上厕所了,于是急匆匆往教室外跑,一不小心与人撞了个满怀,她佯装道歉:“对不起,树撞猪上了,
相比南宋偏安一隅的政治局面,明代版图的扩张,让武状元的地域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更具说服力。  就考试内容和侧重点而言,明代几乎是宋代的翻版,即相当重视文化课成绩。以乡试 (省考) 为例,明代规定要考三场:第一场考骑马射箭,以三十五步为准;第二场考跑步射箭,以八十步为准;第三场笔试,或问古兵法,或问时务。  由于文化科目的比重仍然很大,明代出文状元的地方,也盛产武状元。整个明代有武状元52人,其中籍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