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会呼吸的痛,它让老师、学生、家长都纠结不已。为了让作文不再沉重,我们应该立足课堂,在阅读教学中捕捉语言实践训练的“点”,从写好随文练笔开始,降低习作的难度,让学生的情智之花在读写结合中欣然绽放。
一、领悟构思,仿一仿
课文是精挑细选的范文,很多课文文质兼美,构思独具匠心,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表達方法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大大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
《白杨》一课,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长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而是将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可以仿一仿,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由该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联系到生活中也具有这种特点的人。
《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然后,试着写一处景物,注意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并使用过渡语言。
“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形式多样的模仿练习,铺就了学生作文道路上的一个个台阶,让我们牵着学生的小手拾级而上!
二、观察插图,写一写
我们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带给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思维,唤起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结合插图拓展练笔,学生就不会有“无米之炊”的困惑。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使风火山隧道顺利贯通。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知道了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最后的那幅插图,图上画的正是建设者欢庆隧道贯通的场面。这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画面动起来。当时,应该有声音,比如,欢呼声、鞭炮声、广播里传出的音乐(或许是国歌,或许是激励过建设者们的某一首歌)、敲锣打鼓声……当时,建设者的各种神态:是怎样的笑容?是喜极而泣?抑或是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当时,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除了使劲挥舞手中的旗帜,可能把手都拍麻了,可能把头上的帽子掷向空中,也可能会紧紧相拥……画面里的人物会说些什么呢?通过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建设者昂扬向上的精神,把插图写成一段话,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练笔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转换方式,改一改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总是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本册中《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展现的是一幕幕生动而鲜活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一个故事,用手中的笔写出声音,写出色彩,写出诗中人物的神态与动作,让诗中的人物离我们更近些。
教材中有些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能给学生强烈的感染力。如《再见了,亲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作者是以志愿军与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告别的口气写的,前三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先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再追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把现实情景与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我想“友谊”是双向的情感,朝鲜人民对待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于是,学完课文,我让学生转换口气,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中某一个人的口气写一段《再见了,亲人》。以大娘的口气就称呼“孩子”,以小金花的口气可以叫“志愿军叔叔”,大嫂则以“志愿军兄弟”相称,让学生运用前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想象具体的场景,描述志愿军在战场上奋不顾身保护朝鲜人民的事例,体会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亲情、真情、深情,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悟仿中创新,日积月累,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四、拓展延伸,续一续
《桥》一文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把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就像电影播到此处,用一个画面定格住了,却给人无限的遐思:这个老太太祭奠时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呢?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画面往后延伸,续一续这篇小说,注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刻画。
此外,有的课文在行文中有“留白”,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补一补,有些课文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写心灵感悟。总之,语文课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参考文献:
沈勤学.读写语文,情智飞扬[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9).
编辑 赵飞飞
一、领悟构思,仿一仿
课文是精挑细选的范文,很多课文文质兼美,构思独具匠心,对学生语言的积累和表達方法的学习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大大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
《白杨》一课,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的介绍;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长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而是将戈壁滩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的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课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可以仿一仿,引导学生抓住某一事物,由该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联系到生活中也具有这种特点的人。
《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在篇章布局、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十分鲜明。结构上采用了先概述再分述最后又概括总结全文的方法。开头“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和结尾“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既首尾照应,呼应课题,又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非洲风情文化的赞美之情。课文不仅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过渡也十分自然,如,过渡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和“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顺畅自然。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然后,试着写一处景物,注意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并使用过渡语言。
“学别人的文章,说自己的话。”形式多样的模仿练习,铺就了学生作文道路上的一个个台阶,让我们牵着学生的小手拾级而上!
二、观察插图,写一写
我们的语文教材图文并茂,配有大量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带给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思维,唤起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教师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入情入境地去欣赏、品味、体验,结合插图拓展练笔,学生就不会有“无米之炊”的困惑。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使风火山隧道顺利贯通。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知道了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最后的那幅插图,图上画的正是建设者欢庆隧道贯通的场面。这只是一个静止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画面动起来。当时,应该有声音,比如,欢呼声、鞭炮声、广播里传出的音乐(或许是国歌,或许是激励过建设者们的某一首歌)、敲锣打鼓声……当时,建设者的各种神态:是怎样的笑容?是喜极而泣?抑或是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当时,他们会有怎样的举动?除了使劲挥舞手中的旗帜,可能把手都拍麻了,可能把头上的帽子掷向空中,也可能会紧紧相拥……画面里的人物会说些什么呢?通过观察画面,展开想象,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建设者昂扬向上的精神,把插图写成一段话,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练笔处在特定的情境中,内容又与课文紧密相连,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转换方式,改一改
古诗词语言高度凝练,总是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本册中《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三首古诗词,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浓郁的生活情趣洋溢在字里行间,那充满灵气的诗句里展现的是一幕幕生动而鲜活的生活场景。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一个故事,用手中的笔写出声音,写出色彩,写出诗中人物的神态与动作,让诗中的人物离我们更近些。
教材中有些课文感情真挚,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能给学生强烈的感染力。如《再见了,亲人》,课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作者是以志愿军与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告别的口气写的,前三个自然段写法大体相同:先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再追忆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所做的事,最后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把现实情景与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课文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我想“友谊”是双向的情感,朝鲜人民对待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为朝鲜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于是,学完课文,我让学生转换口气,以大娘、小金花、大嫂中某一个人的口气写一段《再见了,亲人》。以大娘的口气就称呼“孩子”,以小金花的口气可以叫“志愿军叔叔”,大嫂则以“志愿军兄弟”相称,让学生运用前三个自然段的结构,想象具体的场景,描述志愿军在战场上奋不顾身保护朝鲜人民的事例,体会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亲情、真情、深情,体会中国人民志愿军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学生在悟仿中创新,日积月累,相信学生的作文能力定会有所提高。
四、拓展延伸,续一续
《桥》一文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课文先写老汉将一个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把他排到队伍的最后;又写小伙子让老汉先走,而老汉把小伙子推上了桥,但就在这时木桥塌了,他们被洪水吞没了;最后写洪水退了以后,一个老太太来祭奠两个人,一个是她的丈夫,一个是她的儿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就像电影播到此处,用一个画面定格住了,却给人无限的遐思:这个老太太祭奠时会说些什么?会有怎样的举动呢?教学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把画面往后延伸,续一续这篇小说,注意人物外貌、神态、动作的刻画。
此外,有的课文在行文中有“留白”,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补一补,有些课文有较强的感染力,可以让学生抓住文中感受最深的一两点来写一写心灵感悟。总之,语文课堂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
参考文献:
沈勤学.读写语文,情智飞扬[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9).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