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课堂中,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自由展现自己个性的空间,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创作充满童趣的作品,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由联想,展开创造性的翅膀,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造力;个性;好奇心;联想;理论;实际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偏重于感性的,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理性教育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向前发展。现今,美术的基础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传授方式和照图画画方式,而忽略了一些至关重要的艺术元素,甚至埋没了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的个性表达和自由尝试留下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作画,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画出充满童趣的画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达到美术教育创新的目的。下面就在美术教学中的感受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提倡标新立异,不默守陈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儿童绘画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艺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设立了美育课程,那么美术可教不可教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么教,教和学是否具有创造性。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师,在教育上,即便是最出色的老师,也并不是要求你将自己所学所知倾囊相授,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位园丁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及时的帮助。教师即要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克服把美术教育作为单向灌输、束缚学生能动性的弊端;把美术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教育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能促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教育中,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等。以绘画而言仅现今的教材中就可以分为十几个画种,每一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好奇”。从美术教学实践来看,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提问题,但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习惯于跟着老师走。美术老师要善于引导、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学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去探索,并力求获得认知。当学生们看到国画大师齐白石,仅用墨色就画出晶莹透亮生动可爱的虾,徐悲鸿大师仅用数笔就画出造型生动气势雄壮的奔马,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学生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墨才能表现物象,同时也会触类旁通,想到用这种技法去表现别的物象。因此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创造性的培养。
三、评价中保护学生独特的想法
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积极地创作自己的作品,在看学生的创作作品时,教师应要多角度去衡量学生作品是否有创造力,是否有自己的个性及独到之处,这就需要建立起美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是否体现创造性、体现儿童个性作为重要标准,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在美术教学评价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与教师的标准是有区别的。有许多的学生绘画技巧虽然很熟练,但并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有些学生技法虽不熟练,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谁更具有创造性,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每个儿童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刻意地要求他们模仿别人的画,刻意地要求他们把结构画得如何完整、形象是如何逼真,那样就根本谈不上让儿童去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绘画作品,我们应该让儿童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积极的创造本能。
四、 鼓励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鼓励学生多方面联想,在联想过程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性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应提供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在制作课上,我根据靠垫的基本外形,请学生们进行联想,可以得出靠垫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比如用卡纸设计图案,用折纸和订书机制作简易的靠垫,学会了基本方法,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靠垫设计不同的造型,从而做出各种各样的靠垫。由联想升发到创造性的想象,学习的进步就更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想象思维跟双手精细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个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将处于沉睡状态。”很显然,当前应改变小学美术课过分倾重传统式灌输法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使之与日益成熟的心智合二为一,让他们在这方面继续保持童心、童趣和旺盛的活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上教育者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规律,才能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和谐、自然,既能顺利完成美术素质教育的任务,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由联想,展开创造性的翅膀,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造力;个性;好奇心;联想;理论;实际
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是偏重于感性的,是以体验为核心的情感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理性教育有较大的差异。小学美术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专业的艺术人才,而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向前发展。现今,美术的基础教育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传统的传授方式和照图画画方式,而忽略了一些至关重要的艺术元素,甚至埋没了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传授基础理论和技法的同时,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给学生的个性表达和自由尝试留下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作画,学生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画出充满童趣的画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达到美术教育创新的目的。下面就在美术教学中的感受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使他们能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提倡标新立异,不默守陈规,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儿童绘画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讲也是艺术。在我们学校教育中,从幼儿园开始就设立了美育课程,那么美术可教不可教已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怎么教,教和学是否具有创造性。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师,在教育上,即便是最出色的老师,也并不是要求你将自己所学所知倾囊相授,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位园丁的智慧、洞察力和判断力,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及时的帮助。教师即要教给学生绘画的技能、技巧,克服把美术教育作为单向灌输、束缚学生能动性的弊端;把美术教育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教育全过程,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解放出来,实现教育过程的个性化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 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奇是创造活动的原动力,能促使学生对未知的东西进行主动的尝试和探索。好奇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对新异事物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美术教育中,教学内容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能充分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运用科学合理及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表现欲望和创作的冲动。美术一般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等。以绘画而言仅现今的教材中就可以分为十几个画种,每一个画种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各不相同,却都能画出赏心悦目的作品,这些不同足以引起学生强烈“好奇”。从美术教学实践来看,孩子天性好奇,喜欢提问题,但在课堂上学生又往往习惯于跟着老师走。美术老师要善于引导、保护好儿童的好奇心,学生一旦对客观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在好奇心的趋势下,就会在头脑中产生许多问号而积极去思考、去探索,并力求获得认知。当学生们看到国画大师齐白石,仅用墨色就画出晶莹透亮生动可爱的虾,徐悲鸿大师仅用数笔就画出造型生动气势雄壮的奔马,好奇心油然而生。有了好奇心,学生必然会去探究如何用墨才能表现物象,同时也会触类旁通,想到用这种技法去表现别的物象。因此保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學生创造性的培养。
三、评价中保护学生独特的想法
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中积极地创作自己的作品,在看学生的创作作品时,教师应要多角度去衡量学生作品是否有创造力,是否有自己的个性及独到之处,这就需要建立起美术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把是否体现创造性、体现儿童个性作为重要标准,贯穿于美术教学过程中。在美术教学评价时,必须考虑到学生与教师的标准是有区别的。有许多的学生绘画技巧虽然很熟练,但并不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有些学生技法虽不熟练,却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他们谁更具有创造性,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呢?每个儿童的性格、爱好都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理解能力,表现能力也不一样。如果我们刻意地要求他们模仿别人的画,刻意地要求他们把结构画得如何完整、形象是如何逼真,那样就根本谈不上让儿童去反映自己对生活的感知,创造出有鲜明个性的绘画作品,我们应该让儿童在一个自由、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他们积极的创造本能。
四、 鼓励从多个角度展开联想、发展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状态或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生长,促进发展。鼓励学生多方面联想,在联想过程中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是培养创造性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应提供各种机会训练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如在制作课上,我根据靠垫的基本外形,请学生们进行联想,可以得出靠垫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比如用卡纸设计图案,用折纸和订书机制作简易的靠垫,学会了基本方法,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给靠垫设计不同的造型,从而做出各种各样的靠垫。由联想升发到创造性的想象,学习的进步就更快。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大脑里有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想象思维跟双手精细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如果没有这个结合,那么大脑的这些区域将处于沉睡状态。”很显然,当前应改变小学美术课过分倾重传统式灌输法而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能力,并使之与日益成熟的心智合二为一,让他们在这方面继续保持童心、童趣和旺盛的活力。
小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在美术教学上教育者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掌握教学规律,才能驾驭整个教学过程,使课堂气氛和谐、自然,既能顺利完成美术素质教育的任务,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进行自由联想,展开创造性的翅膀,最终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