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村,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我们不时会看到课堂上部分学生要么酣睡、传纸球、看网络小说;要么节节课交头接耳说个没完没了;你推我搡犹如在自由市场,旁若无人;老师滔滔不绝、有条不紊地讲个不停,好比香港电影《逃学威龙》的翻版……这些“不管”虽然不具有普遍性,但却有其广泛性,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薄弱学校。要努力改变这些不正常现象,教师需要作深入的反思。
1.教师不但要研究学科教学,更要研究学生管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同时,教师也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教学研究之中,很少能坐下来思考、研究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那些非班主任教师更是如此。这就使得我们在文化课教学上得心应手,而“对后进生”或“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显得有点黔驴技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就不听话了,甚至开始与教师作对了,课堂上制止了这个说那个,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搞得手忙脚乱。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我们上学那会儿是如何听老师、父母的话,如何一心一意刻苦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学习外地外校的一些教育管理的方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与本校有经验的老教师多交流、探讨、学习,细心观察揣摩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对症下药,收到预期的效果。
宽严有度,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我是为了他,才这样严格要求的,但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照样与我作对。” “某某在上学时很捣蛋,走上社会以后像变了个人一样,见了老师常打招呼,很有礼貌。”其实这些调皮学生本质上并不坏,有时候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这些调皮学生也是很“讲义气”的,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宽严有度,让他们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确实做得不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是把自己当朋友对待,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时的教育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长要更好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待人接物的教育。父母的教育特别是在模仿性最强的幼儿期,不但有先入为主,而且是言传身教,影响终身,所以一定要抓好。当然,这个问题在城市来说有其自身的优势,绝大多数家庭孩子的启蒙老师做得比较好的。在农村,相对来说就有很大的问题。许多年轻父母纷纷奔赴城市务工,将教育的重担全部落在爷爷奶奶的身上,造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们对孙子要什么给什么,慢慢养成他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固执任性,娇气孤僻,好逸恶劳,虚伪冷漠,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或是被老师批评之后,个别孩子回家后总说出一些让家长容易激动起来的话,进而使家长与老师之间产生误解,发生矛盾。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年轻的父母们在计划外出的时候,能否留下一位来培养这颗希望的种子,让他茁壮成长。
3.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必要的惩戒是必不可少的。
制度本身就是有强制性。对于不遵守者,就可给予相应的“惩戒”,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意识。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时不时也想触摸“火”。当他被家长有意识设计用火“烫”一下之后,一定会遇“火”退避三舍的,这就是“惩戒”的作用。所以说,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惩戒比给她学习法律知识条文更容易培养承担责任的意识。当然,这不是否定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性,而是对“违法”所承担责任的一种体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惩戒”一定要有教育意义,要科学,不能不规范,不科学,更不能是教师信口开河式的惩罚。
总之,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并且“学校、家庭、社会”都尽职尽责,定能改变目前管理滞后于学生发展的现状。(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第六中学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中学)责任编辑 丁洪刚
1.教师不但要研究学科教学,更要研究学生管理。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和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上。同时,教师也是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教学研究之中,很少能坐下来思考、研究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特别是那些非班主任教师更是如此。这就使得我们在文化课教学上得心应手,而“对后进生”或“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显得有点黔驴技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就不听话了,甚至开始与教师作对了,课堂上制止了这个说那个,按下葫芦浮起了瓢,搞得手忙脚乱。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我们上学那会儿是如何听老师、父母的话,如何一心一意刻苦学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可以通过报刊、网络,学习外地外校的一些教育管理的方法。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与本校有经验的老教师多交流、探讨、学习,细心观察揣摩问题学生的心理需求,以便对症下药,收到预期的效果。
宽严有度,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老师们说“我是为了他,才这样严格要求的,但是好心当成驴肝肺,学生不但不领情,反而变本加厉,照样与我作对。” “某某在上学时很捣蛋,走上社会以后像变了个人一样,见了老师常打招呼,很有礼貌。”其实这些调皮学生本质上并不坏,有时候可能只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对他的关注。这些调皮学生也是很“讲义气”的,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宽严有度,让他们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确实做得不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真的是把自己当朋友对待,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这时的教育必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家长要更好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任老师。这是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绝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怎样做人,怎样待人接物的教育。父母的教育特别是在模仿性最强的幼儿期,不但有先入为主,而且是言传身教,影响终身,所以一定要抓好。当然,这个问题在城市来说有其自身的优势,绝大多数家庭孩子的启蒙老师做得比较好的。在农村,相对来说就有很大的问题。许多年轻父母纷纷奔赴城市务工,将教育的重担全部落在爷爷奶奶的身上,造成了大量“农村留守儿童”。而爷爷奶奶们对孙子要什么给什么,慢慢养成他们唯我独尊,自私自利,固执任性,娇气孤僻,好逸恶劳,虚伪冷漠,粗心大意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或是被老师批评之后,个别孩子回家后总说出一些让家长容易激动起来的话,进而使家长与老师之间产生误解,发生矛盾。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当年轻的父母们在计划外出的时候,能否留下一位来培养这颗希望的种子,让他茁壮成长。
3.在正确引导的同时,必要的惩戒是必不可少的。
制度本身就是有强制性。对于不遵守者,就可给予相应的“惩戒”,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才能逐渐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意识。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有很强的好奇心,时不时也想触摸“火”。当他被家长有意识设计用火“烫”一下之后,一定会遇“火”退避三舍的,这就是“惩戒”的作用。所以说,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相应的惩戒比给她学习法律知识条文更容易培养承担责任的意识。当然,这不是否定学习法律知识的必要性,而是对“违法”所承担责任的一种体验。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教授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是脆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惩戒”一定要有教育意义,要科学,不能不规范,不科学,更不能是教师信口开河式的惩罚。
总之,学生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只有发挥全社会的力量,并且“学校、家庭、社会”都尽职尽责,定能改变目前管理滞后于学生发展的现状。(作者单位陕西省城固县第六中学陕西省城固县第二中学)责任编辑 丁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