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成果,我国作为文化大国,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作为切入点,分析造成其空间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以此作为了解我国文化出现、发展、传播的理论依据之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带状分布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特色、价值,由各群体、团体、个人创造、继承、保持的各类技能、工艺、表演等非物质的文化产物。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00余种。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历程、规律,对我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带状分布
带状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具体而言,是指自我国东北辽东开始,沿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广东、广西地区,这一带状空间里分布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带状空间里,浙江、江苏南部、山东、山西、河北大部、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辽宁、安徽、江西、广西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61%以上。
(二)河畔分布
河畔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出现在水源附近,并沿水流密集分布。
调查中,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主要水系在其流域空间内往往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黄河为例,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沿黄河河道周围,分布着超过5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河道两岸十分密集。同样,长江、钱塘江等水系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也具有类似特征。
(三)团状分布
团状分布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出现成团集中的情况,包括浙江中东部以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河北中东部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有团状分布的特征。
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為密集,其以四省交界处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密集分布地区的总面积几乎与河南全省面积相当。浙江中东部地区的团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之类似,总体看上,几个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团几乎占据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四分之一。
(四)边疆分布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密度较之浙江、山东有所不如,但总数上依然超过了重庆、安徽、辽宁等省、市[1]。
以云南省为例,其境内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均带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征,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结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周恩来曾在建国初期亲自到云南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又比如西藏地区,藏族民族特色下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尊重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格萨尔王》史诗以及热贡文化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因素
人口迁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往往受到战争和政治影响。在迁移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带到被迁移地,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比如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是受到徽剧、昆曲、秦腔、汉调等各种表演艺术影响形成的。清乾隆五十五年,爱好南方文化的乾隆帝下令各地的著名戏班进入北京进行表演,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在北京城内,徽剧戏班又与湖北汉调戏班、江苏昆曲戏班、陕西秦腔戏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京剧。京剧的形成明显是受到小范围专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此外,西晋时期,大量汉族人涌入南方也大大丰富了南方的地方文化,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人口迁移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带状、团状特征有一定的影响[2]。
(二)水源因素
水源因素在人类文明史上非常重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水源,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畔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传承性,比如农业文化。我国最早稻米种植出现在今浙江宁波河姆渡一带,南方地区如今的稻米种植也仍旧十分繁盛,学者普遍认为稻米种植文化是沿着钱塘江向上游和下游传播的,因为早期人类的生活完全无法离开水源。我国最早的小米种植、野兽驯养等农业文化被认为出现在半坡一带,该文化随着黄河流域逐渐向下游传播,渐渐影响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如今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浙江钱塘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带有明显的河畔分布特征,这是水源因素影响的突出体现。
(三)交流因素
交流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传播意义非凡,很多带有继承性的文化是在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本质上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文化都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是对黄河文化的细化和具体化。黄河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治的中心地带,比如西周时期,四方诸侯到黄河一带朝见周天子,各地的商贸活动也往往在当时的都城洛邑周边进行,交流十分频繁,鲁国礼仪文化得以传至巴蜀、楚国,晋国军事文化渗透至吴越,这突显了交流对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影响。
(四)交通因素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这是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影响。
中原、江南等地交通便利,因而地区文化特色渐渐消弭,而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交通较为闭塞,与中原汉族交流不多,其民族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比如前文所说的藏族热贡文化、傣族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疆分布特色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有直接关系。
总结:
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部分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了造成其各项特征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水源、交流、交通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在文化历史上得到了明确的印证。后续工作中,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更好的进行文化生产、发展、传播的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徐伟.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05:1104-1112.
[2]李航.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陈思羽(1988.5.28-),女,汉族,籍贯:辽宁兴城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教育,研究方向:美术学。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带状分布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特色、价值,由各群体、团体、个人创造、继承、保持的各类技能、工艺、表演等非物质的文化产物。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00余种。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历程、规律,对我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带状分布
带状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具体而言,是指自我国东北辽东开始,沿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广东、广西地区,这一带状空间里分布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带状空间里,浙江、江苏南部、山东、山西、河北大部、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辽宁、安徽、江西、广西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61%以上。
(二)河畔分布
河畔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出现在水源附近,并沿水流密集分布。
调查中,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主要水系在其流域空间内往往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黄河为例,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沿黄河河道周围,分布着超过5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河道两岸十分密集。同样,长江、钱塘江等水系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也具有类似特征。
(三)团状分布
团状分布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出现成团集中的情况,包括浙江中东部以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河北中东部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有团状分布的特征。
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為密集,其以四省交界处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密集分布地区的总面积几乎与河南全省面积相当。浙江中东部地区的团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之类似,总体看上,几个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团几乎占据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四分之一。
(四)边疆分布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等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密度较之浙江、山东有所不如,但总数上依然超过了重庆、安徽、辽宁等省、市[1]。
以云南省为例,其境内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均带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征,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结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周恩来曾在建国初期亲自到云南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又比如西藏地区,藏族民族特色下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尊重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格萨尔王》史诗以及热贡文化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因素
人口迁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往往受到战争和政治影响。在迁移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带到被迁移地,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比如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是受到徽剧、昆曲、秦腔、汉调等各种表演艺术影响形成的。清乾隆五十五年,爱好南方文化的乾隆帝下令各地的著名戏班进入北京进行表演,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在北京城内,徽剧戏班又与湖北汉调戏班、江苏昆曲戏班、陕西秦腔戏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京剧。京剧的形成明显是受到小范围专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此外,西晋时期,大量汉族人涌入南方也大大丰富了南方的地方文化,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人口迁移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带状、团状特征有一定的影响[2]。
(二)水源因素
水源因素在人类文明史上非常重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水源,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畔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传承性,比如农业文化。我国最早稻米种植出现在今浙江宁波河姆渡一带,南方地区如今的稻米种植也仍旧十分繁盛,学者普遍认为稻米种植文化是沿着钱塘江向上游和下游传播的,因为早期人类的生活完全无法离开水源。我国最早的小米种植、野兽驯养等农业文化被认为出现在半坡一带,该文化随着黄河流域逐渐向下游传播,渐渐影响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如今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浙江钱塘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带有明显的河畔分布特征,这是水源因素影响的突出体现。
(三)交流因素
交流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传播意义非凡,很多带有继承性的文化是在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本质上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文化都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是对黄河文化的细化和具体化。黄河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治的中心地带,比如西周时期,四方诸侯到黄河一带朝见周天子,各地的商贸活动也往往在当时的都城洛邑周边进行,交流十分频繁,鲁国礼仪文化得以传至巴蜀、楚国,晋国军事文化渗透至吴越,这突显了交流对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影响。
(四)交通因素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这是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影响。
中原、江南等地交通便利,因而地区文化特色渐渐消弭,而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交通较为闭塞,与中原汉族交流不多,其民族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比如前文所说的藏族热贡文化、傣族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疆分布特色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有直接关系。
总结:
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部分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了造成其各项特征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水源、交流、交通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在文化历史上得到了明确的印证。后续工作中,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更好的进行文化生产、发展、传播的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戴其文,刘俊杰,吴玉鸣,徐伟.基于区域视角探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资源科学,2013,05:1104-1112.
[2]李航.基于空间格局分析的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陈思羽(1988.5.28-),女,汉族,籍贯:辽宁兴城人,沈阳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教育,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