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就是引领孩子们与文本中一个个人物形象作零距离的对话和倾吐心声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0-001
语文教师承载着这样的任务,不光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经常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第11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后,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仍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还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自己的祖国,从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强烈的爱。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国情谊的文章,是一篇饱含主人翁挚热情感的文章,那发自内心的呼喊,只有用心才能体会。
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我回顾课堂环节,有以下几个环节处理得较好:
一、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肖邦的一腔爱国之情
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教者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揣摩其绝妙之处。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抓住“回首望了望”这个细节,感受肖邦的内心情感,想象此情此景他会说些什么。
师: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想一想,肖邦在心里会说些什么?你能帮他说一说吗?出示小训练: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说:……
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发言:
生1:“祖国啊,今日我就要离您远去,去异国他乡追寻我的梦想。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亲爱的祖国母亲,不管我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您的,我会永远将您记在心中。”
生2:“祖国母亲,即使我身在异国他乡,可我的心却还在您这里,我会永远记住您的。祖国母亲、老师、同学们,我会永远想念你们的,再见了。”
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俨然他就是肖邦,在说话中,在朗诵中,肖邦的一腔爱国之情也深深感染了同学们,他们在和肖邦作零距离的对话,在对话中,孩子们也深深走进了文本和课堂。
二、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
语文课巧妙地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自觉体验的能力,丰厚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到:“肖邦得知华沙爆发的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文中没有对肖邦悲愤欲绝的样子作细致深刻的描写,我抓住“悲愤欲绝”这个词,让学生想象肖邦悲愤的样子,他内心会想些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描述到:他可能会痛哭流涕;他可能会茶饭不思;他可能会寝食难安,他可能会拍案而起……在一幅幅画面的描述中,学生明白了肖邦悲的是起义失败,波兰人民又将陷入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愤的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暴行,在讨论中,在描述中,学生感受到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们走进了肖邦的内心世界,有的义愤填膺,有的眼含泪花……
三、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引导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感
这篇课文中一些词用得很精妙,可谓匠心独运,体会这些词的含义,除了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感悟肖邦的情怀,更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课文第5自然段中写道: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
师:作者在这时用了“终于”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通過对“终于”一词的品味,学生体会到了肖邦废寝忘食地工作,没了时间的概念,他与敌人作斗争的最佳方式就是音乐,他要通过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波兰人民的哭喊与抗争,“终于”这个词写出了肖邦的无限爱国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对肖邦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四、抓住课文的矛盾处引发思考,体会肖邦的炽热情怀
在课文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老师描述:寒来暑往,18年过去了。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引读并出示课件: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老师反复读了这段话,我觉得这句话中有矛盾,你能找出这一矛盾之处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生1:既然是弥留之际,应该是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的,怎么还能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呢?
师:你善于发现问题,老师相信你一定更善于思考并解决问题。
生1:我觉得并不矛盾,肖邦虽身处异乡,但他心系祖国,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活着不能回到祖国,死了也要委托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安葬,他要长眠于祖国的地下。这个“紧紧”是他拼尽了力气,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生2:肖邦未能活着回到祖国,未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这是肖邦死不瞑目的深深的遗憾。“紧紧”可看出肖邦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生3:读了这句话,我感悟到肖邦很伟大,很了不起,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国家,正是由于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在弥留之际还想着受苦受难的祖国。
师:是啊,肖邦的爱国就体现在他忍痛离国时的满怀悲愤,体现在师生送别时对祖国的无限依恋,体现在彻夜工作时对祖国日夜的思念,更体现在与世长辞前的深情嘱托。同学们,让我们满怀着对肖邦的敬意,再次齐读这段话。
抓住文本这一矛盾处引发的思考,是帮助学生理解肖邦临终遗嘱的关键突破,在讨论中,在争辩中,孩子们深深地被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做到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文本,在文本的关键处点拨引导,想象说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去思考,去创造,去表现,让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与书中人物进行有效对话,才能更好地体会情感,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论坛,2009年版第1期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课文课程标准研制组,2005年第一版
关键词:语文教学; 阅读; 有效对话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80-001
语文教师承载着这样的任务,不光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更要教会学生读懂课文的方法,经常训练学生品词析句,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苏教版第11册的一篇课文,文章讲述了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后,音乐家肖邦流落异国他乡仍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还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自己的祖国,从而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强烈的爱。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爱国情谊的文章,是一篇饱含主人翁挚热情感的文章,那发自内心的呼喊,只有用心才能体会。
阅读是一种对话,阅读教学更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广泛而深入的对话过程。我回顾课堂环节,有以下几个环节处理得较好:
一、抓住细节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肖邦的一腔爱国之情
文章中每一细节描写都蕴含新意,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教者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品味,揣摩其绝妙之处。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是重点段落,我让学生抓住“回首望了望”这个细节,感受肖邦的内心情感,想象此情此景他会说些什么。
师: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想一想,肖邦在心里会说些什么?你能帮他说一说吗?出示小训练: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说:……
学生经过片刻思考后,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发言:
生1:“祖国啊,今日我就要离您远去,去异国他乡追寻我的梦想。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亲爱的祖国母亲,不管我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您的,我会永远将您记在心中。”
生2:“祖国母亲,即使我身在异国他乡,可我的心却还在您这里,我会永远记住您的。祖国母亲、老师、同学们,我会永远想念你们的,再见了。”
接着,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俨然他就是肖邦,在说话中,在朗诵中,肖邦的一腔爱国之情也深深感染了同学们,他们在和肖邦作零距离的对话,在对话中,孩子们也深深走进了文本和课堂。
二、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走进肖邦的内心世界
语文课巧妙地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自觉体验的能力,丰厚学生的内心世界,课堂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到:“肖邦得知华沙爆发的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失败后,悲愤欲绝。”文中没有对肖邦悲愤欲绝的样子作细致深刻的描写,我抓住“悲愤欲绝”这个词,让学生想象肖邦悲愤的样子,他内心会想些什么?通过想象,学生描述到:他可能会痛哭流涕;他可能会茶饭不思;他可能会寝食难安,他可能会拍案而起……在一幅幅画面的描述中,学生明白了肖邦悲的是起义失败,波兰人民又将陷入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愤的是沙皇俄国的侵略暴行,在讨论中,在描述中,学生感受到了肖邦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与热爱,他们走进了肖邦的内心世界,有的义愤填膺,有的眼含泪花……
三、抓住课文的关键字词引导体会,感受作者的情感
这篇课文中一些词用得很精妙,可谓匠心独运,体会这些词的含义,除了能帮助学生读懂文本,感悟肖邦的情怀,更能体会出作者的情感世界。
例如课文第5自然段中写道: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他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
师:作者在这时用了“终于”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通過对“终于”一词的品味,学生体会到了肖邦废寝忘食地工作,没了时间的概念,他与敌人作斗争的最佳方式就是音乐,他要通过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波兰人民的哭喊与抗争,“终于”这个词写出了肖邦的无限爱国之情,也写出了作者对肖邦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四、抓住课文的矛盾处引发思考,体会肖邦的炽热情怀
在课文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老师描述:寒来暑往,18年过去了。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引读并出示课件: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指导学生读句子。
师:老师反复读了这段话,我觉得这句话中有矛盾,你能找出这一矛盾之处吗?老师相信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都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生1:既然是弥留之际,应该是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的,怎么还能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呢?
师:你善于发现问题,老师相信你一定更善于思考并解决问题。
生1:我觉得并不矛盾,肖邦虽身处异乡,但他心系祖国,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活着不能回到祖国,死了也要委托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安葬,他要长眠于祖国的地下。这个“紧紧”是他拼尽了力气,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重视。
生2:肖邦未能活着回到祖国,未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这是肖邦死不瞑目的深深的遗憾。“紧紧”可看出肖邦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生3:读了这句话,我感悟到肖邦很伟大,很了不起,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国家,正是由于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在弥留之际还想着受苦受难的祖国。
师:是啊,肖邦的爱国就体现在他忍痛离国时的满怀悲愤,体现在师生送别时对祖国的无限依恋,体现在彻夜工作时对祖国日夜的思念,更体现在与世长辞前的深情嘱托。同学们,让我们满怀着对肖邦的敬意,再次齐读这段话。
抓住文本这一矛盾处引发的思考,是帮助学生理解肖邦临终遗嘱的关键突破,在讨论中,在争辩中,孩子们深深地被肖邦炽热的爱国情怀所感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教学时,教师只有做到充分挖掘教材,把握文本,在文本的关键处点拨引导,想象说话;通过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体验,不断地调动、激发学生的研读兴趣,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去感悟,去思考,去创造,去表现,让他们与文本,与作者,与书中人物进行有效对话,才能更好地体会情感,也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教师论坛,2009年版第1期
[2]巢宗祺,雷实,陆志平.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课文课程标准研制组,2005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