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增强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1.出示儿歌。
2.学生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中的数量。
3.师生对口令。
师:口令对得这么快,有规律吗?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中的数量关系?
(开始学生只会用具体的数来表示青蛙的“只数”与嘴的“张数”的关系,如,10只青蛙10张嘴,50只青蛙50张嘴等,经师生交流,可将10、50等具体的数抽象成“几”,并概括成“几只青蛙几张嘴”。)
(设计说明:此情境旨在让学生说出“几只青蛙几张嘴”,进而思考这个“几”能否用一个符号把它一般的表示出来。由此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巧算年龄,探究新知。
师:老师知道有些同学今年10岁,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学生思考后无法回答,因为不知道老师和学生相差几岁。)如果我告诉你,你们1岁时老师15岁,你们2岁时老师16岁。你发现你们的岁数和老师岁数有什么关系吗?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
〔学生从老师补充的条件知道老师比学生大14岁,如果用字母m表示学生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岁数是(m+14)岁。〕
师:m可能是几?可能是200吗?
(适当渗透“取值范围”,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
师:如果老师m岁,那么,同学们的岁数怎样表示呢?
(此问有一定难度,可通过交流解决。)
(二)儿歌引趣,探究新知。
1.出示(青蛙)儿歌。
2.学生读儿歌。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让你接着往下编儿歌,应该怎样说呢?
(学生试编,相互订正。)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
〔小组讨论。选择有代表性的说法:a只青蛙b条腿、a只青蛙a×4条腿……(板书)〕
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谁说的能更准确地表示出青蛙只数和青蛙腿条数的关系?
(得出结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由青蛙的只数就可确定腿的条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a可以表示那些数?
3.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86页摆三角形的练习。
(三)联系定律,探究新知。
1.回忆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师:这里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随着学生对数的认识而逐步扩大。)
师:还可以怎样写这些运算定律?
(自学数学书第86页的内容。)
师:下面的说法(课件出示)对吗?对的就在括号里画“√”。
(1)h×7写作7h。( )
(2)1×d写作d。( )
(3)8+a写作8a。( )
(4)a+a写作2a。( )
(设计说明:本部分为本节课重点。依次选用猜(算)年龄、读儿歌及回忆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等学生熟悉的数学事实,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数学高度的概括性和简约性。)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四(1)班有50人,四(2)班有x人,两个班一共有______人。
2.淘气有a元钱,买《数学大王》用了5元,还剩______元。
3.《数学大王》每本3元,李老师买了b本,一共用了______元。
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请同桌同学互相举例说一说。
(设计说明:精选较少的题目,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数学问题,加强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理解。)
四、拓展延伸,完善认知
“代数学之父”法国数学大师韦达是最早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以后,解决了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五、归纳小结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反思】
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次飞跃,也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规律、计算公式及数量关系都必须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后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基于以上认识,我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上,帮助学生完成了认知上的飞跃。
1.创设情境,实现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和谐统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研读教材后,我把很有风趣的儿歌(数青蛙)、快乐游戏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身体验数学的奥妙。
2.以和谐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为此,教师就应创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我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探究青蛙的只数与青蛙腿的关系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生生和谐的团队精神在学习中得以体现。教学中,我不断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自主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和谐性。和谐课堂能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享受成功。教学中,我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感受、疑问和大家一起交流。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简写和略写等内容,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学,通过同桌讨论——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巩固,使知识得以有效内化,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一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2.使学生经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的抽象性与概括性,增强符号感。
3.培养学生用字母表示数的数学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题
1.出示儿歌。
2.学生读儿歌,初步了解儿歌中的数量。
3.师生对口令。
师:口令对得这么快,有规律吗?谁能用一句话表示出这首儿歌中的数量关系?
(开始学生只会用具体的数来表示青蛙的“只数”与嘴的“张数”的关系,如,10只青蛙10张嘴,50只青蛙50张嘴等,经师生交流,可将10、50等具体的数抽象成“几”,并概括成“几只青蛙几张嘴”。)
(设计说明:此情境旨在让学生说出“几只青蛙几张嘴”,进而思考这个“几”能否用一个符号把它一般的表示出来。由此引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一)巧算年龄,探究新知。
师:老师知道有些同学今年10岁,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学生思考后无法回答,因为不知道老师和学生相差几岁。)如果我告诉你,你们1岁时老师15岁,你们2岁时老师16岁。你发现你们的岁数和老师岁数有什么关系吗?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
〔学生从老师补充的条件知道老师比学生大14岁,如果用字母m表示学生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岁数是(m+14)岁。〕
师:m可能是几?可能是200吗?
(适当渗透“取值范围”,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概念。)
师:如果老师m岁,那么,同学们的岁数怎样表示呢?
(此问有一定难度,可通过交流解决。)
(二)儿歌引趣,探究新知。
1.出示(青蛙)儿歌。
2.学生读儿歌。
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如果让你接着往下编儿歌,应该怎样说呢?
(学生试编,相互订正。)
师:你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概括出这种关系?
〔小组讨论。选择有代表性的说法:a只青蛙b条腿、a只青蛙a×4条腿……(板书)〕
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谁说的能更准确地表示出青蛙只数和青蛙腿条数的关系?
(得出结论:第二种说法是正确的,因为由青蛙的只数就可确定腿的条数。)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a可以表示那些数?
3.练一练。完成教科书第86页摆三角形的练习。
(三)联系定律,探究新知。
1.回忆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及乘法分配律。
师:这里的字母可以是哪些数?
(随着学生对数的认识而逐步扩大。)
师:还可以怎样写这些运算定律?
(自学数学书第86页的内容。)
师:下面的说法(课件出示)对吗?对的就在括号里画“√”。
(1)h×7写作7h。( )
(2)1×d写作d。( )
(3)8+a写作8a。( )
(4)a+a写作2a。( )
(设计说明:本部分为本节课重点。依次选用猜(算)年龄、读儿歌及回忆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等学生熟悉的数学事实,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方法,初步领悟数学高度的概括性和简约性。)
三、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四(1)班有50人,四(2)班有x人,两个班一共有______人。
2.淘气有a元钱,买《数学大王》用了5元,还剩______元。
3.《数学大王》每本3元,李老师买了b本,一共用了______元。
师: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请同桌同学互相举例说一说。
(设计说明:精选较少的题目,让学生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数学问题,加强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认识、理解。)
四、拓展延伸,完善认知
“代数学之父”法国数学大师韦达是最早系统使用字母来表示数的。自从韦达系统使用字母表示数以后,解决了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五、归纳小结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后,你有什么新的认识?
【反思】
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次飞跃,也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的重要基础。所以,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规律、计算公式及数量关系都必须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在经历体验、探索后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基于以上认识,我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学习上,帮助学生完成了认知上的飞跃。
1.创设情境,实现学生生活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和谐统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研读教材后,我把很有风趣的儿歌(数青蛙)、快乐游戏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拉近了学生和文本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情境中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身体验数学的奥妙。
2.以和谐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为此,教师就应创设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去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如我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在探究青蛙的只数与青蛙腿的关系中,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生生和谐的团队精神在学习中得以体现。教学中,我不断满足学生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3.自主学习,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与和谐性。和谐课堂能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享受成功。教学中,我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把自己真实的感受、疑问和大家一起交流。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及简写和略写等内容,我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自学,通过同桌讨论——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再辅以适当的练习巩固,使知识得以有效内化,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作者单位 昆明高新一小
◇责任编辑:李瑞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