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谈谈如何把握地方课程的本土性、时效性、活动性等特点,使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彰显“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 地方课程课乡土身边体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政策发生重大变革,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全新课程形态走进中小学课堂,给广大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设计、把握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灵动有趣,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辞海》云:“灵动”即“灵活”,意为“敏捷、不呆板;善于应变、不拘泥”。在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打造“灵动”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灵活重组教材
地方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地方”。它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反映地方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生活实际需要灵活、大胆、科学地重组教材。
衢州市的地方课程有七年级的《东南阕里》、八年级的《薪火相传》和九年级的《三衢新貌》,其内容都选取本地自然、人文方面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如结合七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东南阙里》的专题一、二、三、五的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重组这些内容,联系衢州的旅游与美食,专门介绍衢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边“玩”边“吃”,形成《游衢州、品美食、谋发展》这样一个新的课题。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能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这四个专题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以衢州的生态游和文化游为主线,选取衢州不同区域的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例如衢州柯城的孔氏南宗家庙、烂柯山;衢州龙游的龙游石窟;衢州常山的国家地质公园;衢州开化的钱江源;衢州江山的江郎山等地,并结合各区域的特色美食及饮食文化。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者从不同渠道搜集的资料,以此了解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和饮食文化。
教师在重组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灵活地处理内容的详略,更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在介绍衢州特色美食时,有学生介绍现在衢城最流行的小吃“三头一掌”。教师顺势向学生介绍,引导学生思考:
衢州人吃兔头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
20世纪50年代,在衢州有一家以加工兔子为主业的冷冻厂,毛皮、兔肉都加工出口了,剩下的兔头成了下脚料,低价卖给老百姓(当时卖三分钱一斤),有的甚至被丢弃。但是精打细算的衢州人却兴起了吃兔头之风,还想出许多独特的烹调方法,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摸索,互相交流心得,并且积极地向其它美食“取经”、学习,终使其色香味俱全,堪称神州美食的一绝。甚至,吃的时候还发明了一套程序和顺口溜,让人别有一番感受。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从中感受到衢州人身上具有的俭朴、坚韧、开放、兼容等优秀品质,作为衢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立足身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课程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方专题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前言中提到:“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考虑到师生学教过程的实际情况,本册教材对历史资料呈现较多,而对现实的地方性知识和问题呈现比较单薄,希望师生能努力从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从小处着手,增加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参考观察、调查研究、探讨问题,以及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力。”所以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和书本,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彰显课程活力。
衢州市三个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都涉及同一个主题:“孔氏南迁,使衢州成为孔子大宗的第二家乡,儒风浩荡对衢州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上,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对家乡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九年级的地方课程《三衢新貌》的专题七《儒风浩荡》,专门介绍孔氏南迁后儒家思想对衢州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对家乡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校园中,学生就能发现有许多与儒家文化相关的痕迹:学校里的孔子像、随处可见的儒家的名言谨句、举办儒学大讲堂、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祭孔大典,等等;走出校园,学生也能从衢州市的各项建设和活动中寻找儒家文化的印迹:衢州市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有11所学校立孔子铜像等。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儒家文化。
此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参观孔氏家庙,将教材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使课程不拘泥形式而灵动生趣。
三、立足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
地方课程是一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的课程,“知识——情感——行动”是一个升华过程,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验。体验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能使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地方课程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情感化为实际行动提供支撑和动力。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专题三第七课《物阜民丰话饮食》时,有一部分是介绍衢州特色小吃与美食文化,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或传统小吃。如衢州有“百年老字号”之称的邵永丰麻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品尝邵永丰麻饼,然后让学生边品尝边讨论、思考:邵永丰麻饼为何成为“百年老字号”,它的魅力何在?并出谋划策:如何让邵永丰麻饼家喻户晓,让这“百年老字号”重放光彩?这样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品尝,更直接地感受到邵永丰独特的传统风味,从而更为衢州有如此美食感到自豪,更积极地为它出谋划策,树立为家乡发展做努力的主人翁意识。
再如,在八年级的地方课程《薪火相传》第六单元《孝敬篇》时,教师可以先展示衢州本地的省级文明保护单位——周宣灵王庙的图片,继而向学生介绍周宣灵王中供奉的孝子周雄孝敬母亲的细节,感悟古人之孝;再审视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有去真正关心了解吗?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方面的行动,同时配以音乐《懂你》渲染气氛,在音乐中学生的情感被激起,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在这一环节中,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说教,学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孝”不仅需要用语言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践行,从而使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调动到行动的落实,层层铺垫,水到渠成。
“灵动”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泥,即内容上的不拘泥、形式上的不拘泥、设计上的不拘泥、活动中的不拘泥、情感中的不拘泥;“灵动”课堂的高效就在于它为学生而“动”、为地方为“动”、为生活而“动”,一切只为了学生的需要、情感的积累、行动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课程实施建议,2003.10.
[2]中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中国教育报,2008-3-28.
关键词: 地方课程课乡土身边体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政策发生重大变革,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全新课程形态走进中小学课堂,给广大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设计、把握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灵动有趣,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辞海》云:“灵动”即“灵活”,意为“敏捷、不呆板;善于应变、不拘泥”。在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打造“灵动”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灵活重组教材
地方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地方”。它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反映地方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生活实际需要灵活、大胆、科学地重组教材。
衢州市的地方课程有七年级的《东南阕里》、八年级的《薪火相传》和九年级的《三衢新貌》,其内容都选取本地自然、人文方面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如结合七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东南阙里》的专题一、二、三、五的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重组这些内容,联系衢州的旅游与美食,专门介绍衢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边“玩”边“吃”,形成《游衢州、品美食、谋发展》这样一个新的课题。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能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这四个专题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以衢州的生态游和文化游为主线,选取衢州不同区域的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例如衢州柯城的孔氏南宗家庙、烂柯山;衢州龙游的龙游石窟;衢州常山的国家地质公园;衢州开化的钱江源;衢州江山的江郎山等地,并结合各区域的特色美食及饮食文化。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者从不同渠道搜集的资料,以此了解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和饮食文化。
教师在重组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灵活地处理内容的详略,更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在介绍衢州特色美食时,有学生介绍现在衢城最流行的小吃“三头一掌”。教师顺势向学生介绍,引导学生思考:
衢州人吃兔头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
20世纪50年代,在衢州有一家以加工兔子为主业的冷冻厂,毛皮、兔肉都加工出口了,剩下的兔头成了下脚料,低价卖给老百姓(当时卖三分钱一斤),有的甚至被丢弃。但是精打细算的衢州人却兴起了吃兔头之风,还想出许多独特的烹调方法,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摸索,互相交流心得,并且积极地向其它美食“取经”、学习,终使其色香味俱全,堪称神州美食的一绝。甚至,吃的时候还发明了一套程序和顺口溜,让人别有一番感受。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从中感受到衢州人身上具有的俭朴、坚韧、开放、兼容等优秀品质,作为衢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立足身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课程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方专题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前言中提到:“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考虑到师生学教过程的实际情况,本册教材对历史资料呈现较多,而对现实的地方性知识和问题呈现比较单薄,希望师生能努力从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从小处着手,增加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参考观察、调查研究、探讨问题,以及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力。”所以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和书本,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彰显课程活力。
衢州市三个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都涉及同一个主题:“孔氏南迁,使衢州成为孔子大宗的第二家乡,儒风浩荡对衢州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上,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对家乡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九年级的地方课程《三衢新貌》的专题七《儒风浩荡》,专门介绍孔氏南迁后儒家思想对衢州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对家乡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校园中,学生就能发现有许多与儒家文化相关的痕迹:学校里的孔子像、随处可见的儒家的名言谨句、举办儒学大讲堂、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祭孔大典,等等;走出校园,学生也能从衢州市的各项建设和活动中寻找儒家文化的印迹:衢州市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有11所学校立孔子铜像等。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儒家文化。
此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参观孔氏家庙,将教材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使课程不拘泥形式而灵动生趣。
三、立足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
地方课程是一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的课程,“知识——情感——行动”是一个升华过程,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验。体验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能使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地方课程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情感化为实际行动提供支撑和动力。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专题三第七课《物阜民丰话饮食》时,有一部分是介绍衢州特色小吃与美食文化,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或传统小吃。如衢州有“百年老字号”之称的邵永丰麻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品尝邵永丰麻饼,然后让学生边品尝边讨论、思考:邵永丰麻饼为何成为“百年老字号”,它的魅力何在?并出谋划策:如何让邵永丰麻饼家喻户晓,让这“百年老字号”重放光彩?这样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品尝,更直接地感受到邵永丰独特的传统风味,从而更为衢州有如此美食感到自豪,更积极地为它出谋划策,树立为家乡发展做努力的主人翁意识。
再如,在八年级的地方课程《薪火相传》第六单元《孝敬篇》时,教师可以先展示衢州本地的省级文明保护单位——周宣灵王庙的图片,继而向学生介绍周宣灵王中供奉的孝子周雄孝敬母亲的细节,感悟古人之孝;再审视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有去真正关心了解吗?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方面的行动,同时配以音乐《懂你》渲染气氛,在音乐中学生的情感被激起,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在这一环节中,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说教,学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孝”不仅需要用语言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践行,从而使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调动到行动的落实,层层铺垫,水到渠成。
“灵动”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泥,即内容上的不拘泥、形式上的不拘泥、设计上的不拘泥、活动中的不拘泥、情感中的不拘泥;“灵动”课堂的高效就在于它为学生而“动”、为地方为“动”、为生活而“动”,一切只为了学生的需要、情感的积累、行动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课程实施建议,2003.10.
[2]中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中国教育报,200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