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地方课程的“灵动”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方课程是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超越了学科课程的逻辑体系,是一门集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与自主性于一体的课程。本文从课堂教学出发谈谈如何把握地方课程的本土性、时效性、活动性等特点,使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彰显“灵动”的魅力。
  关键词: 地方课程课乡土身边体验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课程政策发生重大变革,明确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地方课程作为一种重要的全新课程形态走进中小学课堂,给广大的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设计、把握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灵动有趣,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社会参与的能力。
  《辞海》云:“灵动”即“灵活”,意为“敏捷、不呆板;善于应变、不拘泥”。在地方课程的课堂教学中要打造“灵动”课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灵活重组教材
  
  地方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地方”。它在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反映地方特点、增强课程的地方适应性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教师要立足乡土,充分发掘本土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当地生活实际需要灵活、大胆、科学地重组教材。
  衢州市的地方课程有七年级的《东南阕里》、八年级的《薪火相传》和九年级的《三衢新貌》,其内容都选取本地自然、人文方面的实际状况,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处理和使用教材。
  如结合七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东南阙里》的专题一、二、三、五的部分内容,教师在教学重组这些内容,联系衢州的旅游与美食,专门介绍衢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和特色美食,边“玩”边“吃”,形成《游衢州、品美食、谋发展》这样一个新的课题。这样灵活地处理教材既能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将这四个专题的内容有机地结合,以衢州的生态游和文化游为主线,选取衢州不同区域的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例如衢州柯城的孔氏南宗家庙、烂柯山;衢州龙游的龙游石窟;衢州常山的国家地质公园;衢州开化的钱江源;衢州江山的江郎山等地,并结合各区域的特色美食及饮食文化。教师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旅游经历或者从不同渠道搜集的资料,以此了解不同区域的旅游特色和饮食文化。
  教师在重组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要灵活地处理内容的详略,更关键的是要充分发掘本土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进行情感熏陶。比如,在介绍衢州特色美食时,有学生介绍现在衢城最流行的小吃“三头一掌”。教师顺势向学生介绍,引导学生思考:
  衢州人吃兔头是怎样流行起来的呢?
  20世纪50年代,在衢州有一家以加工兔子为主业的冷冻厂,毛皮、兔肉都加工出口了,剩下的兔头成了下脚料,低价卖给老百姓(当时卖三分钱一斤),有的甚至被丢弃。但是精打细算的衢州人却兴起了吃兔头之风,还想出许多独特的烹调方法,通过一次次的尝试、摸索,互相交流心得,并且积极地向其它美食“取经”、学习,终使其色香味俱全,堪称神州美食的一绝。甚至,吃的时候还发明了一套程序和顺口溜,让人别有一番感受。
  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从中感受到衢州人身上具有的俭朴、坚韧、开放、兼容等优秀品质,作为衢州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二、立足身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彰显课程活力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方专题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前言中提到:“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考虑到师生学教过程的实际情况,本册教材对历史资料呈现较多,而对现实的地方性知识和问题呈现比较单薄,希望师生能努力从我们的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从小处着手,增加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参考观察、调查研究、探讨问题,以及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力。”所以在地方课程的教学中不能拘泥于形式和书本,而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起来,彰显课程活力。
  衢州市三个年级的地方课程教材都涉及同一个主题:“孔氏南迁,使衢州成为孔子大宗的第二家乡,儒风浩荡对衢州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设计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建构上,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对家乡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比如,九年级的地方课程《三衢新貌》的专题七《儒风浩荡》,专门介绍孔氏南迁后儒家思想对衢州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乡土,感受儒家文化的内涵和对家乡方方面面的影响。在校园中,学生就能发现有许多与儒家文化相关的痕迹:学校里的孔子像、随处可见的儒家的名言谨句、举办儒学大讲堂、每年都组织师生参加祭孔大典,等等;走出校园,学生也能从衢州市的各项建设和活动中寻找儒家文化的印迹:衢州市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举办国际孔子文化节、举办国际儒学论坛、衢州有11所学校立孔子铜像等。通过接触和了解,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身边的儒家文化。
  此外,教师还可带学生参观孔氏家庙,将教材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使课程不拘泥形式而灵动生趣。
  
  三、立足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化为实际行动
  
  地方课程是一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的课程,“知识——情感——行动”是一个升华过程,在这当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体验。体验能真正地激发学生的家乡自豪感,能使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建设努力奋斗。地方课程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要利用这一平台,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为情感化为实际行动提供支撑和动力。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的地方课程《东南阙里》的专题三第七课《物阜民丰话饮食》时,有一部分是介绍衢州特色小吃与美食文化,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或传统小吃。如衢州有“百年老字号”之称的邵永丰麻饼,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品尝邵永丰麻饼,然后让学生边品尝边讨论、思考:邵永丰麻饼为何成为“百年老字号”,它的魅力何在?并出谋划策:如何让邵永丰麻饼家喻户晓,让这“百年老字号”重放光彩?这样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通过亲自品尝,更直接地感受到邵永丰独特的传统风味,从而更为衢州有如此美食感到自豪,更积极地为它出谋划策,树立为家乡发展做努力的主人翁意识。
  再如,在八年级的地方课程《薪火相传》第六单元《孝敬篇》时,教师可以先展示衢州本地的省级文明保护单位——周宣灵王庙的图片,继而向学生介绍周宣灵王中供奉的孝子周雄孝敬母亲的细节,感悟古人之孝;再审视我们自己:“关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有去真正关心了解吗?我们平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方面的行动,同时配以音乐《懂你》渲染气氛,在音乐中学生的情感被激起,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在这一环节中,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说教,学生就能真切地体会到:“孝”不仅需要用语言表达,更需要用行动来践行,从而使情绪的渲染、情感的调动到行动的落实,层层铺垫,水到渠成。
  “灵动”课堂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拘泥,即内容上的不拘泥、形式上的不拘泥、设计上的不拘泥、活动中的不拘泥、情感中的不拘泥;“灵动”课堂的高效就在于它为学生而“动”、为地方为“动”、为生活而“动”,一切只为了学生的需要、情感的积累、行动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课程实施建议,2003.10.
  [2]中国教育部.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3]成尚荣.地方课程培养具有本土情怀的学生.中国教育报,2008-3-28.
其他文献
新课改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习惯了“灌输式”教育的初中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这种改变,从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中获得较大的收益。所以许多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的教师可能都曾为或正为这个普遍的问题而烦恼。许多初中化学学科成绩优异者,进入高中阶段,就栽了跟头甚至一蹶不振。虽然有的同学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还是不能取得成功。我
摘 要: 渠道管理课程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特征,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目前,四川理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专业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脱节的现象,市场营销专业的渠道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单一陈旧,师资不足,实践时间与企业要求矛盾等突出问题,集中表现在原有的实践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能力、素质培养与就业的要求。因此,整合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和运作方法,构
摘 要: 红军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本文是对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读书感悟。文章从了解长征历史、长征胜利的意义和本书涉及的汉语事物的英语表达三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读书心得,目的在于牢记长征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的英雄传奇,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 英文版《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历史 长征胜利的意义 汉语事物的英语表达    时至今
摘 要: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是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促使整个课堂一气呵成。因此,教师应追求导入技巧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作者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了导课技巧的探究,从形式及方法上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课堂导课 技巧    如果我们把一节精彩的英语课比作一场华美的演出,那么独具匠心的导入就是演出的序幕。导课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新课程改革中,处于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在这些转变中,需要教师做的具体工作。  关键词: 数学教师 教师角色 角色转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和《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启动,数学教育的诸多因素,如数学教育理念、数学教学内容、数学教学方法、数学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管理等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适应这些要求和挑战,每位教师应尽快转变自己的角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巧设情境、提供探索、发现机会、互教互学、联系生活实际、多样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有效学习 促进途径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过于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质
摘 要: 随着高中英语教改的不断推进,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基础。本文以词汇教学为例,探讨了英汉语言对比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探讨对比法教学的应用性问题,为进一步深化这一教学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对比法英语教学 词汇教学 对比途径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以下简称《新课标》)要求课程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
高效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努力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我校许多教师在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脱节的顽症,实现课上与课下相结合、教案与学案相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讲授引导相结合,达到“以人为本、教学合一”,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摘要: 计算机教学是绝大部分院校都开的一门课程,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由于培养目的特殊性和生源的特点,要从应用的角度去培养计算机的应用型人才。本文从现有的高职培养的模式和课程上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设想。  关键词: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普及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广泛使用到计算机,它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发展。为适应
摘 要: 文章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提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应担负学生未来生活的导师、课程教学的研究者、新理念新知识的学习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等角色的观点,为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出谋划策。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教师角色 角色定位    一、学生未来生活的导师  1.引导。教师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帮助他们运用新的信息技术获取知识,帮助他们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