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归来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s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们要守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诫命,使你们胆壮,能以进去,得你们所要的那块地,并使你们的日子在耶和华向你们列祖起誓、应许给他们和他们的后裔的地上得以长久;那是流着奶与蜜之地。”
  ————《圣经旧约》
  很久以来,一直悄悄地把对那块“应许”之地的向往搁置在心里,像对待一个不真切的美梦,既然没有实现的可能,不如暗自体味、欣赏。却没有想到,一个意外的机会,竟让这个夙愿瞬间实现,那份窃喜至今摇曳在心里,不时散发出沁人的芬芳。
  以色列,一块流淌着奶和蜜的地方……当你站在八福山的山坡上,面对加利利湖一望无际的水域,当太阳将所有的光芒全部倾注于湛蓝的地中海,当死海的熠熠之光盈满你的眼帘,那一刻,你分明看见了,那片满眼的、盈盈的“蜜”和微沸的“奶”,就在那里,在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沧桑,永不泯灭地警示着每一个灵魂: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丧失主权,只有拥有自己的家园,才有民族的尊严。
  以色列之行收获巨大,需郑重感谢同行的一对老夫妇,他们像一脉温泉,将旅途中如烟的温情升腾,使人性中散漫着的那些温暖、善良的因子,弥香全程,更仰仗他们游历中的态度、精神、学养、品味和课题式的跟踪,让我能如此深刻地洞察犹太民族灵魂的真正模样,触摸到以色列国家血脉的真正温度,得以将他民族自觉意识强大的震撼力,嫁接到我们当下的生活、心态、意识中,唤起潜藏在骨子里,对人性更入骨的思考与选择。
  选择游历以色列的人,都有借助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的肩膀,抵达现代文明殿堂的夙愿。但是,时间有限,如若不是心中氤氲着历史的“芳香”,既便手持“地图”,也是一个“迷路”人。因为,这里历史古迹的文化含量太多、太重,若蜻蜓点水、囫囵吞枣,寡淡无趣也辜负了“应许”之地的神圣,可若锱铢必看、精雕细刻,又没有那么多充裕的时间。所以,取舍便成为最大难题,矛盾中用给自己下一个“应允”,让纠结变成再次启程的藉口,遗憾之心方得到些许的安慰。
  此文谈及的古城、古迹、事件,都是最能代表猶太民族、以色列国家历史、希伯来文化发展轨迹、脉络等重要节点性历史事实,清楚了解他们的渊源,便能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以色列国家的起源、发展进程等问题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耶路撒冷的“冷”
  穿越近万公里的路途,就是为了一睹这座三千年古城的“真容”,了解三教圣地今昔盛况,所以,放下行李,未容喘息,便急不可待地站在了耶路撒冷面前。
  放眼看去,这座由乳白色巨石围建的三千年古城,在凛冽的寒风中,像一个威严、清冷的壮汉,巍峨、强悍中透着隐忍、包容,磅礴、壮观中又蕴含着些许的孤寂、静寞。它饱经风霜的表情,在冬日的落阳中,散发出“铁锈”般生冷的气息。那冷,让人不寒自栗,让人清醒、自抑;那冷,发自肺腑、源自骨髓。它将我逼退几步,用距离拉开思考的纬度。
  是的,耶路撒冷怎能不冷?!那冷,源自它绵延了几千年的历史肌理,源自千年巨石上斑驳的长矛剑痕,源自新巴比伦铁骑践起的腥风血尘,源自蒙古人的无情的刀光剑影……如此噬骨的寒,怎能让耶路撒冷不“冷”?!
  曾几何,历史上除了中国之外,历代国王大军奔向这里的脚步,没有一个不带疯狂和残忍,没有一个不带着毁灭的贪欲,他们刀起刀落的残暴、荒诞,也没有一次不将犹太人送入绝望的地狱,没有一次不让他们求生的希望降到尘埃。但身体的灭亡,却催生了灵魂的永生,“哭墙”、“苦路”,便是孕育在苦难里的“种子”,成就着犹太人的希望,也成就了全世界追求和平、自由的希望。
  耶路撒冷古城,是犹太人首位国王大卫的杰作,其数丈高、绵延几十公里的城墙,抵挡了外族人无数恶意的进攻,成为保护城内居民的首个壁垒。欲了解古城的全貌,登上高高的城墙,将城内景致一收眼底,不啻为最好的选择。
  果然,当我们站在城墙的最高处,便看见了锡安山金色大殿最美的身姿,它在夕阳的映照下,散发着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光泽。
  城墙的走势西高东低,由雅法门分别向两侧延伸而去。雅法门,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上门框的城门。据说是当时的统治者,为了讨好德国人,将门上方的墙信全部拆去,以保证德国信使高大的依仗队能顺利进城。所以,当你站在雅法门的门前时,会看见世界上一个最不像门的门。
  城墙的高度,基本高于里面的大部分民宅,与城墙平衡、或高高耸立的建筑,是城内大大小小的千余所教堂。每当旭日东升,薄雾笼罩,宣礼曲响起,整个古城的上空缭绕着悠远、绵长的宣礼曲……那一刻的耶路撒冷,简直美到了极致,周身氤氲着圣洁、高贵的宗教气息。
  雅法门右手边是大卫王的宫殿,这个靠着自己勇猛、智慧,多次击败异族入侵而盛名的国王,对自己的生活也极其用心,尽管历经了几千年风霜的洗礼,宫殿里已经处处是残墙断壁、破石损柱,却仍然可见剧院、美术馆、桑拿等奢华生活的陈迹。大卫王宫殿内每晚上映的“以色列挽歌”,堪称一绝。历史以投影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古老的石墙断壁上,犹太人砥砺前行的艰辛身影活灵活现……现代光影技术,将人们送进时光隧道,在穿越历史时空中,感受犹太民族悲苍的过往……悠哀的音乐结束、光影消失,游人仍然静坐在黑暗中,品鉴往昔岁月余韵。
  耶路撒冷古城墙,供游人游览的东、西两段城墙加起来,有二十多公里,我们用去了3个多小时的时间,才紧凑地将城墙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瞭望台、出击口、休息垛简单游览了一圈,虽然艰辛,却感慨颇多。城墙之路狭窄而陡立,五步一台,四步一阶,不肖一刻,便腿酸腰怠,但也只能向前、向前、再向前。因为,中间没有下城墙的路,前方路途遥远却充满希望,回头没有惊喜心智也不甘,咬牙前行是唯一出路。走完全部城墙后,整个人已经举步维艰,饥肠辘辘。为了犒劳自己的坚强毅力,我们坐进一家情调上好的餐厅。
  餐厅温暖如春,窗外寒风凛凛,看着川流不息的行人,忽然觉得,耶路撒冷用“冷”的姿态,透析着一种新态度,是以色列人历经沧桑后的一种淡然与通透。   “哭墙”不衰
  哭墙,是以色列之“眼”,它见证着犹太人几番生死变迁的始末。在犹太人眼里,“哭墙”是他们唯一能与“神”最直接交流的地方,是心中的圣地,是心灵的归属与再出发之地。世界上所有犹太人,都会汇集到这里,所有犹太人的历史,又都从这里走向世界。
  “哭墙”之所以神圣,因为它是两代圣殿的遗址,书写着犹太人遥远而繁盛的辉煌,也记录着以色列不堪回首的屈辱。它是首个犹太国国王大卫之子所罗门建的所罗门圣殿(第一圣殿)的一部分。自从耶和华供奉在圣殿后,圣殿便是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攻陷圣城,圣殿被毁,城内三千多犹太上层人士,被赶至新巴比伦地区(现在的伊拉克)。被迫迁到那里后,他们被剥夺了使用希伯来语的权力,致使希伯来文化沉寂近五十年,直到波斯皇帝巨鲁士灭了新巴比伦后。巨鲁士对被迫迁居在此的犹太人报以同情的态度。说,你们愿意就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园。犹太人成群结队地返回耶路撒冷后,倾其所有精力做了两件事情,重建圣殿和着手编写圣经,耶路撒冷进入第二圣殿时代,此时的“残墙”成为第二圣殿的一部分。
  饱受流离之苦的犹太人,深深了解一个民族丧失主权、精神无力、文化没落的灾难性结局,回归家园后,他们举全国之力,一边重建圣殿,一边用希伯来文撰写《圣经旧约》。重建圣殿,是重塑民族的精神佳皋,撰写《圣经》,是想用文字记录下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彼时的那两个举动,对犹太人意义及其重大,那是重拾民族自尊、重建民族文化的壮举。当时参与书写《圣经》的人,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他们秉持着对民族、宗教的无比虔诚之心,将书写民族历史视为自己的殊荣和幸运。他们每每遇到书写“神”字时,必定洗净双手,以示恭敬;遇到书写“耶和华”三个字时,必定沐浴更衣,以示其虔诚、庄重,他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传递着一种态度:犹太民族的历史是用鲜血、生命、尊严书写的,犹太人也必定会倾尽身心之力爱之、护之。那些有形的圣殿,可能会面临历史的各种考验,但无形的历史圣殿、犹太人绵重的思想、文明發展史,将以文字、文化的方式,在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历史的留下浓重的笔墨。
  公元70年,罗马大军攻陷了耶路撒冷,为了显示自己的神威,他们将圣殿犁为了平地,残存“哭墙”再次陡立风中,哭泣民族苦难。从此,犹太民族开始了两千多年,没有国家、没有主权,在全世界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向全世界宣布了以色列独立宣言,1967年,犹太人彻底结束了几千的流亡生活,重新回到了这块“应允”之地。经过几番洗礼的“哭墙”,被重新垒建成现在的样子,不仅成为世界各地犹太人,哭诉自己流亡之苦的精神家园,也成为世界各族人民,缅怀犹太人历史的重要地点。
  “哭墙”又称为西墙(是圣殿西侧的一段墙),左边是男墙部分,右边是女墙部分。进入男信徒进入男墙区前,需在带头上小帽,以示对神的尊重。女信徒进入女墙区前必须穿戴整齐,遮发、不露脚,以示虔诚。“哭墙”缅怀区内,供有大量不同文字的《圣经》,方便全世界信徒祷告。一些信徒,手持《圣经》,备着水、食品,整天在此,与神交流。
  游人进入该区前,需经过严格的安检。大量持枪军人在安检口、游览区执勤,随时随地对可疑人士进行盘查甚至搜身。也有便衣警察和管理人员,随时出现在你身边提醒你不合乎规定的行为,或者指着你正在闪光的相机督促你快点离开。
  我们用整个下午的时间,徘徊在“哭墙”周围,任自己完全徜徉在纯净的信仰时光中,体悟那些虔诚信徒们凝重、痴迷的状态,看着他们抚摸圣墙、如痴如醉的神情,仿佛灵魂与之化为了一体,精神从未离开对祂的依傍。
  “哭墙”,啼出的是民族的悲愤,留下的是民族精神再出发的动力。如今,任犹太人的脚步广行天下,而一旦心念唤起,足尖所向之地,必定是“哭墙”的方向。
  “十字军”的“胜利”
  1095年,地中海附近的拜占庭帝国,受到突厥人的袭击,国王阿里克赛一世,向西欧的天主教教皇乌尔班二世求救。此时西欧早已垂涎地中海沿岸富庶的一切,便借“匡正”的名义,带着军队迈开向东的脚步。因军队佩戴“十字”标示,史称的“十字军”。1096年,“十字军”开始了长达两个世纪的东征。
  “十字军”东征围攻的第一个城市就是耶路撒冷。那一天耶路撒冷上空的哀号声,一直绵延至今……十几万伊斯兰教徒的性命,丧失在“ 十字军”快意的屠刀下,“哭墙”见证了耶路撒冷第三次被屠。“十字军”东征的历史长达两个世纪,历经八次大规模战役,但只有对耶路撒冷的围攻,夺得了胜利。可是,那是怎样的“胜利”啊?!
  “十字军”一个军官写给教皇的信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骑马走在城内,尸体遍布街巷,血染马腿到膝。仅在一个寺院避难的一万多伊斯兰教徒,当场便无一幸免。教皇读者那封带着血腥气的信,不寒而颤。这场由救援引发的“匡扶”战争,以“正义”的名声将耶路撒冷血洗,也再次使犹太人沦落为背井离乡的难民。
  今天回视“十字军”东征事件的始末,会理智地认识到,那哪里是一个孤立、单纯的“援助”事件,它分明裹藏着统治者对宗教、政治、财富的拳拳野心,暴露的是教皇荒诞、暴虐、贪婪的真实面孔。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教皇面对“十字军”屡战屡败的窘境,竟然用更加荒诞的行为给自己恶行开脱,组建儿童“十字军”——成年人罪孽太深,上帝不降福予他们,儿童圣洁,可以夺取最后的胜利。于是,成千上万的孩子被逼拿起长矛,加入战争行列。可想而知,这些天真可爱的孩童,面对成人的铁矛利剑,该遭遇怎样悲惨的命运,于是,大量孩子被杀、被俘,甚至被贩卖、被凌辱、被奴隶。
  战争的余虐,波及可能是一个城池、一个民族、一个宗教,但人性贪欲的恶,已经演变成了文化、历史,乃至整个人类、自然的灾难。
  离开耶路撒冷时,我选了一盘《宣礼曲》CD,想把它写入灵魂,也想把“哭墙”、“苦路”的真谛,涅磐成精神的家园,以纪念耶路撒冷——这块我灵魂深深倚偎过的地方。
其他文献
王学森,1990年生,山东德州人。有小说、诗歌、文学评论多篇发表于《滇池》《名作欣赏》《海南日报》等。现于南京师范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自相识碧薇三五年来,越发感到她内心的虚空,着实令人牵念。只有进入她的诗语,才真正了解到其内心的出处——她正以“损耗”的方式完成诗人的自我绽放。她将对世界的问答、疑惑、否定都变成具有独立情感的文字,也在一次次的反视中逐渐瘦削、割裂、通透
期刊
同学甲  他终于像一粒脱靶的子弹  在偏离方向的方向  消失的無影无踪  其实开始不断有消息传来  说他毕业后闯天下去了  他娶了大学同学里那个土家族女孩  原以为他们会过的像他高中范文里写的  那样  阳光恣意流淌青春无限绵长  他介入传销的传言来过以后  没有更多的消息来自于这个昔日温暖的人  后来有消息说他离婚了  房产全给了前妻  有老乡无意漏嘴提起他返乡时瘦的不像  样子  也有说他混烂
期刊
风中听竹叫  我经常从那丛老竹路过  每次都能听到竹子在叫  只是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今天我从竹子路过  坐在竹子下听竹叫  一扇古老的门吱呀打开  我听到撕心裂肺的呜咽  我见到痛不欲生的少年  竹子节节生长  骨头节节拔断  他在疼痛中呜咽  我听到风烛残年的老人  我听到风雨飘摇的帝国  我听到风中飘逝的誓言  我听到风吹云散的爱恋  人生总是疼痛多过幸福  我坐在竹子下听竹叫  再也不忍心
期刊
德福巷  一条吃酒喝茶的巷子  有什么好寫的呢  一个把所有的化妆品  都涂在脸上的女人  有什么好写的呢  一张像新闻发布会背景板一样  贴满了著名LOGO的招牌  有什么好写的呢  我打德福巷走过  那夜色里的容颜  如雪茄的明灭  暧昧的灯盏  是寂寞者在寂寞的磷面擦出的磷火  而一条霓虹闪烁的巷子  是大城情调里的小小窗扉  文艺青年们的跫音  从下午就开始敲叩  我打德福巷走过  偶尔在
期刊
我的文学创作是从诗歌开始的,我在中学时代就有一个“草帽诗人”的称号,因为我在1999年写的一首诗《我》:我/戴着破草帽/窥天下,最初我就有天下的观念,我觉得就是要给这个世界秩序。现在回想我的创作经历,大概是一个文学发展的缩微历史。2003年我开始大量写作诗歌,《亚欧大陆地史诗》主要在这个时期完成,还写作《大诗主义宣言》,发起大诗主义运动,一直到2008年去职远游,恰如农业时代的抒情文学;2008年
期刊
社区警务室的老王,是个出了名的“啬皮”(注:意即吝啬)。平时从不参与同志间的“聚一聚”活动,你想让他掏一分钱出来那可是比登天还难啊!在我们这个被人称为“一根纸烟能走完全城”的小县,所有常住人口就两万多,机关单位人员就是那么几个,低头不见抬头见基本都认识。上班时间每天在街上吃早餐大家都有个习惯,基本都是谁来得早谁就主动给后面来的付了饭钱。可是老王却不这样,每次进店时手里都拿着一沓零钱,要过餐后先将自
期刊
杨碧薇,1988年生,云南昭通人。著有诗集《诗摇滚》《坐在对面的爱情》。现居北京。  冰柜里的果冻  她的小乳房,一半的蜜在回旋  来自我。我指尖,八音盒的发条在跳动  炉芯里的火棍,把煤屑往沙漏的出口  再捅一捅  时钟响了四声,穿堂风踮脚走过房间  我们忽明忽暗  用不尽的盛夏,毫不心疼,浪费在  电车后座、公交车厢、树木与阳光的协议地带  晚上,我们在楼梯口抽烟  一个看东,一个看西,说无关
期刊
带你回去  睡前的半支烟已经就位,给暗处  捅了一個窟窿。墙壁上其实没有窟窿  你无力挥动的手,也不是向谁道别  从今夜起,我就带你回去  摒弃靠前的选择,从这一头  走到那一头,你可以走丢自己  也可以捆绑自己  喝下这碗汤,我亲手熬制,像药  混合了油盐酱醋,我就带你回去  回到你自己的手臂中去  为你解开几十年的脚镣  出走还是回归  怎么也得像外乡人,带点东西  趁国庆,回到故乡  怎么也
期刊
老毕一大早就赶到局里,急匆匆直扑牛科长而来。  哟,来得够早哇!什么事儿,说!牛科长沏着茶随口道。  老毕便跟牛科长窃窃私语。一副严肃认真的样子,头发支楞八角,像从鸡窝里钻出来似的。  牛科长玩味地倾听,一边狡黠地笑着,小眼睛快速眨动。我说老毕啊,你可得弄准成了,别净想着立功,此事非同小可!牛科长庄重得像牦牛。  你就把心放肚儿里吧,我老毕办事一向有根儿!老毕自信地拍着胸。  牛科长缓缓点着头,拍
期刊
那年的秋  那年的秋天是一个无尽的深渊  苔藓的追逐是一次命运的抛离  哭泣的岩石遁着一个消亡的时代  眉月耷拉着醉透的红颜  一个季节可以繁花似景  可以荒凉的一簇大漠孤烟  去了的记忆麋集在斜阳的屋里  花的冁然生出悲哀的空响  今年的秋一如常态  可以收获成熟可以逃逸伤害  一镜古老的河面,风吹  吹出了皱纹,吹痛了暮色  赏荷  六月,碧盘滚珠  薄薄光影里,有袅袅梵音传来  打开夏天,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