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通过对19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个人诗歌及信件的文本分析,探究了其坚守个人信仰,自主选择人生及坚持诗歌创作自由的反叛精神。
关键词:质疑宗教;反叛男权;避世创作
Abstract:The thesis is to prove Emily Dickinson is a rebel against traditional religion, patriarchic society to seek for he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in writing her poems based on texts’ analysis of her poems and letters to her relatives and friends.
Key words:questioning;rebelling;secluding
19世纪中期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出生在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从未皈依宗教;二十多岁时邂逅已婚牧师,与之恋情无果,选择避世修行,终身未嫁;创作的1775余首现代主义诗歌,生前只发表了7首,其余都是在诗人辞世后由其亲友整理时发现并公诸于世而得以发表的,其全部诗作均没有题目,大量破折号及大写字母的运用、简短凝练的文字使其作品内涵丰富,深邃神秘。狄金森在质疑宗教、反叛男权、避世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深邃、独特和富有传奇色彩。
一、质疑宗教
狄金森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深受宗教和传统文化影响——新英格兰清教主义,传统悠久的加尔文教,“公理教会”以及附近哈佛镇流行的“唯一神教派主义”(宫桂梅,2011)。狄金森的家庭宗教传统很深,其祖父、父亲都是三位一体教的信徒,恪守基督教教规。狄金森虽在加尔文教的氛围中长大,但她从小就对传统的基督教持批评态度,对宗教教义产生怀疑,对带有惩罚意味的宗教教条和某些神学家倡导的“神是有目的存在”的宗教解释感到不满,对宗教仪式更是不屑一顾(顾晓辉,2001)。在写给导师T.W.Higginson的信中,她坦承:“除了我,他们都很虔诚,每天清晨向他们的神祷告。”
1846年狄金森在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因反叛宗教信仰而带来的危机(何昱熹,2009):她拒绝出席福音教派活动,讨厌那里心胸狭隘的教师,因为他们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把学生分成“基督徒”,“可教化的”,“无可救药的”,而狄金森则被归类为“无可救药的”,致使她被孤立,承受思想压力,甚至是来自朋友姐妹们的压力,但她却在思想斗争和自我反思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精神信仰和灵魂追求(岳凤梅,2004)。
10年后在给好友Mrs.J.G.Holland的信中,她仍然质疑上帝,讽刺道:“如果玫瑰不凋谢,严霜不降临,无人沉睡,我也不必醒来,那另一个天堂也不必存在——如果上帝夏至,目睹我所见——我想他会认为他的乐园是多余的存在。别告诉他,虽然他跟人们早就说过,我倒是想看看,没有铁锤,没有石头,没有工人,他会给我们建造一个怎样的乐园。”
1858年狄金森还在给编辑Samuel Bowles的信中说谈到上帝的残酷:“上帝不像我们那样小心谨慎,他甚至不给我们朋友,就怕我们忘了他!我觉得,灌木丛中天堂的美好偶尔也会被我们掌控的天堂所取代。”
同年她还在49号诗写中到:“I never lost as much but twice,\And that was in the sod.\Twice have I stood a beggar\Before the door of God! \Angels—twice descending\Reimbursed my store—\Burglar! Banker—Father! I am poor once more!”,仅有两次站在上帝面前祈求寻回遗失在草丛里的东西,上帝就两次派天使下来补偿,像窃贼一样无耻,像开银行的一样吝啬,像父亲一样冷漠。于是狄金森在324号诗表明自己不会去教堂,坚持选择走自己的信仰之路。
“Some keep the Sabbath going to church\I keep it,staying at home...”有些人总会在安息日去教堂,而我总会待在家。
“Some keep the Sabbath in Surplice\I just wear my Wings...有些人总会在安息日穿上白袈裟, 而我则戴上飞行章。
“So instead of going to Heaven, at last\ I’m going, all along.” 所以最终我不会上天堂,只走自己的路。
1861年,狄金森甚至在给表姐妹Louise and Frances Norcross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上帝冷漠的愤怒:“无法摆脱的痛苦成为折磨人的恶魔。如果天使真的有良心,这些痛苦也会让他们感同身受,但是天堂却如此冷酷!他从未善待与我,造成一切苦痛的上帝也从未接受我渺小的祈求。这又不会有损他的荣耀,除非他心中只有他自己。我确认他只爱他自己。”
狄金森尽管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她还是坚持自己独立观察体验和感悟反思这与生俱来的权力(戴丽丽,文爱军,2009),逐渐认识到宗教的虚伪做作与冷酷无情从而摈弃宗教传统,反叛宗教形式,建立并坚持自己对天堂、地狱、救赎、永恒的理解和信仰(顾晓辉,2001)。
二、反叛男权
尽管19世纪的社会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的深刻变革,但生活在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却被限制在家庭中——伺候丈夫,抚养子女(张晓冬,2006),而19世纪中期的新英格兰女性也只被禁锢在家庭内部,没有个人自主权,更不会期待享有个人发展权(丁小雨,2010)。狄金森也不例外,尽管接受了短暂的学校教育,她还是在17岁时因母亲病重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归家庭,承担起护理母亲,照管花园,烘焙面包的繁琐家务重担。然而狄金森并没有接受禁锢于家庭的主妇般命运,而是投注于观察、思考和记录自己对家务活动空间里各种事物的感悟,默默进行自己的詩歌创作(丁小雨,2010)。 直到1855年春,狄金森才开始和母亲妹妹出门远行,在费城邂逅了已婚牧师Charles Wadsworth,并被他的才华所倾倒,尽管平生只见过两次面,恋情无果,可他却成为她一生的眷恋;1877年,狄金森与法官Otis Phillips Lord志趣相投,情投意合,可最终还是以拒绝了他的求婚而“遗憾告终”(王金娥,2012)。无论是遇到至爱,还是情意相投的灵魂伴侣,狄金森始终忠于自己对于灵魂自由、人格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因为婚姻于她而言只是禁锢思想自由的牢笼和沦落为下等奴隶的宗教仪式(戴丽丽,文爱军,2009)。单身未婚给予了她更大的个人选择空间(Wendy Martin,2008)。
刘守兰在为Wendy Martin主编的《艾米莉·狄金森》一书导读中同样指出“尽管她幼时也有许多好友,然而随着姑娘们婚嫁后的渐渐离去,性格倔强的狄金森最终选择终生与诗为伴,以摆脱社会和家庭对她的过度限制,求得心理和艺术上的独立和自治”;“她渴望爱情,却又保持对人格独立的不懈追求,不愿用牺牲女性的独立和自治去换取爱情和婚姻,她以高傲的姿态抵制了习俗,把每一位朋友看作一个独立的“世界”,而她则是和他们并列的另一个世界,她能为优游其中而感到骄傲。”
Sandra M. Gilbert, Susan Gubar在她们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中指出“她似乎已经推测到,正是婚姻这种慢耗,使这些女性中的多数停滞不前,因为婚姻会通过消除“有些野蛮、勇敢而自由的”女孩对能量与想象力的“最初展望”,而将她转变成一位女性和妻子。”
1863年狄金森在732号诗中通过宣言阐释:
“She rose to His Requirement——dropt\The Playthings of Her Life\To take the honorable Work\Of Woman, and of Wife...”
当她为满足他的要求而站起来,担负起女人和妻子的光荣职责,就得丢掉她一生的爱好和追求。
1866年狄金森在1072号诗中再次强调:“The Wife—without the Sign!\Acute Degree—conferred on me—Empress of Calvary!...Born—Bridalled—Shrouded—\In a Day—\Tri Victory\ “My Husband”—women say ——...Is this—the way?”妻子,没有冠名权!却被迫承受这个沉重的名号——骷髅地女王!……出生,出嫁,死亡,……甚至无权享受胜利的荣光,这公平吗?
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狄金森想必有些自觉的感受到可以通过放弃女性性这个需要自我放弃的概念,来避免放弃自己艺术的必然。或者换句话来说,她想必做出过决定,在初始阶段,她可以通过拒绝承认自己是女人,来解决作为女人的问题(Sandra M. Gilbert, Susan Gubar,1976)。
三、避世创作
1862年狄金森在看到Higginson4月给《大西洋月报》一篇名为《致年轻投稿者》的文章后受到鼓舞,写信随寄了四首诗给Higginson并问道:“我写的东西还活着吗?”;“您觉得它还在喘气吗?”;“如果有问题,您的直言不讳将是我的万分荣幸”。言语之间透露出的小心翼翼,谦虚谨慎表现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发表的不确定。
10天后诗人随第二封信又寄出了三首,却说到:“多谢您的手术,没我想象的那么痛。按照您的要求又寄了几首,也许跟之前没有太大不同。都是我的原创,如果加以修改,可能会变无趣乏味。”诗人用“外科手术”指代诗歌修改,用“无趣乏味”指代修改后的感受,表明了作者坚持诗歌的原创和独创,不愿迎合诗歌写作与发表的传统主题和形式。
6周后的第三封信表明诗人接受了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注定无名的命运,尽管她在余生一直自称是Higginson的学生,但从未期望老师或是他人视自己为诗人(Thomas H.Johnson,1961)。多年后,她还感谢他在1862年挽救了自己,因为他自那以后的多年通信中没有强迫她出版诗歌,而出版对她而言,正如写于1863年的709号诗所表明的,是“思想的拍卖”。
1876狄金森在给表姐妹Louise and Frances Norcross的信中写到:“默默无名真的是天才最大的需要”。对她而言跟出版出名比,思想的独立,创作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她在1862年所写的384号诗中早就所表明的那样:“No Rack can torture me—\My Soul—at Liberty —\|Behind this mortal Bone\There knits a boulder One—”,没有拷问台可以折磨我,我的灵魂是自由的,血肉之躯下,有颗勇敢无畏造就的心。
随着狄金森对宗教的质疑和自我信仰的确立,对男权社会的认识加深和不婚选择的坚持,她开始深居简出,将自己隔离于教堂活动和世俗生活之外(王金娥,2012),避世修行,感悟沉思,默默进行着自己的诗歌创作。
1870年,Higginson拜访了狄金森,并在《大西洋》中谈及狄金森对其所问问题“是否从未想过有求职或是下楼见客的需要”的回答:“我从未想过要考虑在未来的生命中有丝毫的这种需要”以及“如果有阅读的东西让我感到浑身冰冷而且连炉火都無法温暖我的话,我知道那就是诗歌;如果肉体上感觉好像头顶被拿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歌。”可见诗歌已成为狄金森的个人信仰(王金娥,2012)。
狄金森虽然生活在美国文学后浪漫主义时代,但她坚持在自己独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中进行诗歌创作,尽管她诗意栖居在自己的闺房,但其主题都是跟人类息息相关的宗教,自然,爱情,生命,死亡和永恒(张伯香,1998),通过大量的破折号,独创的标点和大写运用创立自己的写作风格,运用意象,停顿,断语及神秘莫测的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胡荫桐,2009)。如她在1862年所写的448号诗中所标明的那样:“...Poet...\Distills amazing sense\From ordinary Meanings —\And Attar so immerse\...Of Pictures,the Discloser—\The Poet —it is He—Entitles Us—by Contrast—\To ceaseless Poverty—”诗人蒸馏奇妙感受,从微不足道的意义,到浓郁的玫瑰精香;是诗人赋予我们权利,通过对照,揭露无尽贫困的真相。她甚至还在540号诗中宣称:“I took my Power in my Hand—And went against the World—”我将自己的权利握在手中,对抗世界。 狄金森通过对宗教的质疑,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信仰自由追求;对不婚及避世修行的选择对抗世俗男权社会传统对女性的禁锢,对诗歌发表的不屑坚守诗歌的自由创作,为后世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创作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宫桂梅.矛盾的心理与叛逆的思想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体现[J].品牌,2011(4).
[2]顾晓辉.上帝与诗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哲学观[J].四川外国语学报学报,2001(1).
[3]何昱熹.艾米莉·迪金森自然诗中蕴含的矛盾及成因[J].世界文学评论,2009(2).
[4]岳凤梅.艾米莉·迪金森的反叛[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5]Emily Fragos.Emily Dickinson Letters[M].Everyman’s Library,2011.
[6]Johnson T.H.The Comp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New York:Hachette Book Group,1960.
[7]戴莉莉,文爱军.神化的构建——迪金森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9(6):29-32.
[8]张晓冬.解读埃米莉·迪金森的隐居之谜[J].滁州学院学报,2006(10).
[9]丁小雨.阁楼中的沉思——艾米莉·迪金森的哲学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1):56-59.
[10]王金娥.孤寂的風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49,69.
[11]Wendy Martin.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Emily Dickins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12]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葩著,杨莉馨译.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736,739.
[1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534-541.
[14]胡荫桐.美国文学新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6-57,61,114-119.
作者简介
陈虹,女,讲师,英语言文学硕士,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
关键词:质疑宗教;反叛男权;避世创作
Abstract:The thesis is to prove Emily Dickinson is a rebel against traditional religion, patriarchic society to seek for her independence and freedom in writing her poems based on texts’ analysis of her poems and letters to her relatives and friends.
Key words:questioning;rebelling;secluding
19世纪中期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出生在传统的基督教家庭却从未皈依宗教;二十多岁时邂逅已婚牧师,与之恋情无果,选择避世修行,终身未嫁;创作的1775余首现代主义诗歌,生前只发表了7首,其余都是在诗人辞世后由其亲友整理时发现并公诸于世而得以发表的,其全部诗作均没有题目,大量破折号及大写字母的运用、简短凝练的文字使其作品内涵丰富,深邃神秘。狄金森在质疑宗教、反叛男权、避世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反叛精神深邃、独特和富有传奇色彩。
一、质疑宗教
狄金森出生在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镇深受宗教和传统文化影响——新英格兰清教主义,传统悠久的加尔文教,“公理教会”以及附近哈佛镇流行的“唯一神教派主义”(宫桂梅,2011)。狄金森的家庭宗教传统很深,其祖父、父亲都是三位一体教的信徒,恪守基督教教规。狄金森虽在加尔文教的氛围中长大,但她从小就对传统的基督教持批评态度,对宗教教义产生怀疑,对带有惩罚意味的宗教教条和某些神学家倡导的“神是有目的存在”的宗教解释感到不满,对宗教仪式更是不屑一顾(顾晓辉,2001)。在写给导师T.W.Higginson的信中,她坦承:“除了我,他们都很虔诚,每天清晨向他们的神祷告。”
1846年狄金森在Mount Holyoke Female Seminary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因反叛宗教信仰而带来的危机(何昱熹,2009):她拒绝出席福音教派活动,讨厌那里心胸狭隘的教师,因为他们根据学生的精神状态把学生分成“基督徒”,“可教化的”,“无可救药的”,而狄金森则被归类为“无可救药的”,致使她被孤立,承受思想压力,甚至是来自朋友姐妹们的压力,但她却在思想斗争和自我反思中逐步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精神信仰和灵魂追求(岳凤梅,2004)。
10年后在给好友Mrs.J.G.Holland的信中,她仍然质疑上帝,讽刺道:“如果玫瑰不凋谢,严霜不降临,无人沉睡,我也不必醒来,那另一个天堂也不必存在——如果上帝夏至,目睹我所见——我想他会认为他的乐园是多余的存在。别告诉他,虽然他跟人们早就说过,我倒是想看看,没有铁锤,没有石头,没有工人,他会给我们建造一个怎样的乐园。”
1858年狄金森还在给编辑Samuel Bowles的信中说谈到上帝的残酷:“上帝不像我们那样小心谨慎,他甚至不给我们朋友,就怕我们忘了他!我觉得,灌木丛中天堂的美好偶尔也会被我们掌控的天堂所取代。”
同年她还在49号诗写中到:“I never lost as much but twice,\And that was in the sod.\Twice have I stood a beggar\Before the door of God! \Angels—twice descending\Reimbursed my store—\Burglar! Banker—Father! I am poor once more!”,仅有两次站在上帝面前祈求寻回遗失在草丛里的东西,上帝就两次派天使下来补偿,像窃贼一样无耻,像开银行的一样吝啬,像父亲一样冷漠。于是狄金森在324号诗表明自己不会去教堂,坚持选择走自己的信仰之路。
“Some keep the Sabbath going to church\I keep it,staying at home...”有些人总会在安息日去教堂,而我总会待在家。
“Some keep the Sabbath in Surplice\I just wear my Wings...有些人总会在安息日穿上白袈裟, 而我则戴上飞行章。
“So instead of going to Heaven, at last\ I’m going, all along.” 所以最终我不会上天堂,只走自己的路。
1861年,狄金森甚至在给表姐妹Louise and Frances Norcross的信中表达了自己对上帝冷漠的愤怒:“无法摆脱的痛苦成为折磨人的恶魔。如果天使真的有良心,这些痛苦也会让他们感同身受,但是天堂却如此冷酷!他从未善待与我,造成一切苦痛的上帝也从未接受我渺小的祈求。这又不会有损他的荣耀,除非他心中只有他自己。我确认他只爱他自己。”
狄金森尽管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她还是坚持自己独立观察体验和感悟反思这与生俱来的权力(戴丽丽,文爱军,2009),逐渐认识到宗教的虚伪做作与冷酷无情从而摈弃宗教传统,反叛宗教形式,建立并坚持自己对天堂、地狱、救赎、永恒的理解和信仰(顾晓辉,2001)。
二、反叛男权
尽管19世纪的社会经历了从经济、政治到文化的深刻变革,但生活在父权社会中的女性却被限制在家庭中——伺候丈夫,抚养子女(张晓冬,2006),而19世纪中期的新英格兰女性也只被禁锢在家庭内部,没有个人自主权,更不会期待享有个人发展权(丁小雨,2010)。狄金森也不例外,尽管接受了短暂的学校教育,她还是在17岁时因母亲病重不得不中断学业回归家庭,承担起护理母亲,照管花园,烘焙面包的繁琐家务重担。然而狄金森并没有接受禁锢于家庭的主妇般命运,而是投注于观察、思考和记录自己对家务活动空间里各种事物的感悟,默默进行自己的詩歌创作(丁小雨,2010)。 直到1855年春,狄金森才开始和母亲妹妹出门远行,在费城邂逅了已婚牧师Charles Wadsworth,并被他的才华所倾倒,尽管平生只见过两次面,恋情无果,可他却成为她一生的眷恋;1877年,狄金森与法官Otis Phillips Lord志趣相投,情投意合,可最终还是以拒绝了他的求婚而“遗憾告终”(王金娥,2012)。无论是遇到至爱,还是情意相投的灵魂伴侣,狄金森始终忠于自己对于灵魂自由、人格独立和自我实现的追求。因为婚姻于她而言只是禁锢思想自由的牢笼和沦落为下等奴隶的宗教仪式(戴丽丽,文爱军,2009)。单身未婚给予了她更大的个人选择空间(Wendy Martin,2008)。
刘守兰在为Wendy Martin主编的《艾米莉·狄金森》一书导读中同样指出“尽管她幼时也有许多好友,然而随着姑娘们婚嫁后的渐渐离去,性格倔强的狄金森最终选择终生与诗为伴,以摆脱社会和家庭对她的过度限制,求得心理和艺术上的独立和自治”;“她渴望爱情,却又保持对人格独立的不懈追求,不愿用牺牲女性的独立和自治去换取爱情和婚姻,她以高傲的姿态抵制了习俗,把每一位朋友看作一个独立的“世界”,而她则是和他们并列的另一个世界,她能为优游其中而感到骄傲。”
Sandra M. Gilbert, Susan Gubar在她们合著的《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书中指出“她似乎已经推测到,正是婚姻这种慢耗,使这些女性中的多数停滞不前,因为婚姻会通过消除“有些野蛮、勇敢而自由的”女孩对能量与想象力的“最初展望”,而将她转变成一位女性和妻子。”
1863年狄金森在732号诗中通过宣言阐释:
“She rose to His Requirement——dropt\The Playthings of Her Life\To take the honorable Work\Of Woman, and of Wife...”
当她为满足他的要求而站起来,担负起女人和妻子的光荣职责,就得丢掉她一生的爱好和追求。
1866年狄金森在1072号诗中再次强调:“The Wife—without the Sign!\Acute Degree—conferred on me—Empress of Calvary!...Born—Bridalled—Shrouded—\In a Day—\Tri Victory\ “My Husband”—women say ——...Is this—the way?”妻子,没有冠名权!却被迫承受这个沉重的名号——骷髅地女王!……出生,出嫁,死亡,……甚至无权享受胜利的荣光,这公平吗?
在其艺术生涯的早期,狄金森想必有些自觉的感受到可以通过放弃女性性这个需要自我放弃的概念,来避免放弃自己艺术的必然。或者换句话来说,她想必做出过决定,在初始阶段,她可以通过拒绝承认自己是女人,来解决作为女人的问题(Sandra M. Gilbert, Susan Gubar,1976)。
三、避世创作
1862年狄金森在看到Higginson4月给《大西洋月报》一篇名为《致年轻投稿者》的文章后受到鼓舞,写信随寄了四首诗给Higginson并问道:“我写的东西还活着吗?”;“您觉得它还在喘气吗?”;“如果有问题,您的直言不讳将是我的万分荣幸”。言语之间透露出的小心翼翼,谦虚谨慎表现出诗人对于诗歌创作和发表的不确定。
10天后诗人随第二封信又寄出了三首,却说到:“多谢您的手术,没我想象的那么痛。按照您的要求又寄了几首,也许跟之前没有太大不同。都是我的原创,如果加以修改,可能会变无趣乏味。”诗人用“外科手术”指代诗歌修改,用“无趣乏味”指代修改后的感受,表明了作者坚持诗歌的原创和独创,不愿迎合诗歌写作与发表的传统主题和形式。
6周后的第三封信表明诗人接受了自己作为一名艺术家注定无名的命运,尽管她在余生一直自称是Higginson的学生,但从未期望老师或是他人视自己为诗人(Thomas H.Johnson,1961)。多年后,她还感谢他在1862年挽救了自己,因为他自那以后的多年通信中没有强迫她出版诗歌,而出版对她而言,正如写于1863年的709号诗所表明的,是“思想的拍卖”。
1876狄金森在给表姐妹Louise and Frances Norcross的信中写到:“默默无名真的是天才最大的需要”。对她而言跟出版出名比,思想的独立,创作的自由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她在1862年所写的384号诗中早就所表明的那样:“No Rack can torture me—\My Soul—at Liberty —\|Behind this mortal Bone\There knits a boulder One—”,没有拷问台可以折磨我,我的灵魂是自由的,血肉之躯下,有颗勇敢无畏造就的心。
随着狄金森对宗教的质疑和自我信仰的确立,对男权社会的认识加深和不婚选择的坚持,她开始深居简出,将自己隔离于教堂活动和世俗生活之外(王金娥,2012),避世修行,感悟沉思,默默进行着自己的诗歌创作。
1870年,Higginson拜访了狄金森,并在《大西洋》中谈及狄金森对其所问问题“是否从未想过有求职或是下楼见客的需要”的回答:“我从未想过要考虑在未来的生命中有丝毫的这种需要”以及“如果有阅读的东西让我感到浑身冰冷而且连炉火都無法温暖我的话,我知道那就是诗歌;如果肉体上感觉好像头顶被拿掉了,我知道那就是诗歌。”可见诗歌已成为狄金森的个人信仰(王金娥,2012)。
狄金森虽然生活在美国文学后浪漫主义时代,但她坚持在自己独特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中进行诗歌创作,尽管她诗意栖居在自己的闺房,但其主题都是跟人类息息相关的宗教,自然,爱情,生命,死亡和永恒(张伯香,1998),通过大量的破折号,独创的标点和大写运用创立自己的写作风格,运用意象,停顿,断语及神秘莫测的韵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胡荫桐,2009)。如她在1862年所写的448号诗中所标明的那样:“...Poet...\Distills amazing sense\From ordinary Meanings —\And Attar so immerse\...Of Pictures,the Discloser—\The Poet —it is He—Entitles Us—by Contrast—\To ceaseless Poverty—”诗人蒸馏奇妙感受,从微不足道的意义,到浓郁的玫瑰精香;是诗人赋予我们权利,通过对照,揭露无尽贫困的真相。她甚至还在540号诗中宣称:“I took my Power in my Hand—And went against the World—”我将自己的权利握在手中,对抗世界。 狄金森通过对宗教的质疑,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信仰自由追求;对不婚及避世修行的选择对抗世俗男权社会传统对女性的禁锢,对诗歌发表的不屑坚守诗歌的自由创作,为后世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创作树立了典范。
参考文献
[1]宫桂梅.矛盾的心理与叛逆的思想在艾米莉·迪金森诗歌中的体现[J].品牌,2011(4).
[2]顾晓辉.上帝与诗人——试论美国女诗人艾米莉·迪金森的哲学观[J].四川外国语学报学报,2001(1).
[3]何昱熹.艾米莉·迪金森自然诗中蕴含的矛盾及成因[J].世界文学评论,2009(2).
[4]岳凤梅.艾米莉·迪金森的反叛[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5]Emily Fragos.Emily Dickinson Letters[M].Everyman’s Library,2011.
[6]Johnson T.H.The Compete Poems of Emily Dickinson[M].New York:Hachette Book Group,1960.
[7]戴莉莉,文爱军.神化的构建——迪金森的女性主体意识探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9(6):29-32.
[8]张晓冬.解读埃米莉·迪金森的隐居之谜[J].滁州学院学报,2006(10).
[9]丁小雨.阁楼中的沉思——艾米莉·迪金森的哲学观[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1):56-59.
[10]王金娥.孤寂的風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49,69.
[11]Wendy Martin.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Emily Dickins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8.
[12]桑德拉·吉尔伯特,苏珊·古葩著,杨莉馨译.阁楼上的疯女人:女性作家与19世纪文学想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736,739.
[13]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534-541.
[14]胡荫桐.美国文学新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56-57,61,114-119.
作者简介
陈虹,女,讲师,英语言文学硕士,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