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联动:绘本习作的密钥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tong12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地运用绘本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能够使图画与文字、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融感悟、理解、积累、运用为一体。在众多的绘本习作课堂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教者为学生铺设了一条情感之路,引领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感悟和发现,在发现中不断地表达和创造。这样一来,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思维拓展了,想象大胆了,表达深刻了,语言精彩了。因而,利用绘本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那么,如何实施绘本习作的教学呢?
  一、立足点——简单与平实
  绘本画面精美,文字洗练,情节生动,充满着童真童趣,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教师的引导点拨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激起强烈的表达冲动。所以,绘本作文教学无需搞得那么复杂,“简单才是成熟的美丽”。请看一位教师以《铁丝网上的小花》为文本执教高年级绘本习作课的主要教学流程:
  一、走近封面,感受故事背景
  1.出示封面,板书课题。
  2.读读封面的图画,想说什么?
  二、捕捉细节,感受战争残酷
  1.阅读第一页的文字和图画,读懂了什么?
  2.继续共读故事,你有什么想说的?
  3.出示绘本图画,引导学生情境想象:你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请写下来。
  4.继续阅读,引导学生想象女主人公面对苦难和阻力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并说一说。
  5.阅读余下的段落,出示图画,引导学生捕捉细节,并以“看着那朵凋谢的小花,我想说”为开头,引导学生练习写话。
  三、总结
  纵观这一教学过程,我们发现教者在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文本的同时,还特别注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绘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而且巧妙而适时地为学生呈现了一个个广阔的写话空间,以使学生胸中所积蓄的情感、感受能够得到宣泄。在我看来,这堂绘本作文教学课,目标是简明的,过程是简化的,手段是简朴的,点拨是简练的,“习作”在课堂上静悄悄地生长着。课堂上,教者只是以“想说什么”“读懂了什么”“看、听、想到了什么”等问题来推进着教学,简简单单、平平实实、清清爽爽,沉浸其间的学生却迫不及待地开始了“思想与文字的自由舞蹈”,情动而辞发,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语言在他们的笔下汩汩流淌:
  春天在歌唱,战争也终于结束了。曾经囚禁犹太人集中营的铁丝网上爬满了青藤,周围开遍了小花儿。在这充满生机与新意的春天里,铁丝网上却挂着一朵已经凋谢的花儿。罗斯·布兰奇这个小女孩如花一般的生命也永久地凋谢了。她在纳粹灭亡的前夜牺牲了,但她的精神永存。她的善良与纯洁就如小花儿一样!她还那么小,却要抑制住恐惧,坚持秘密地为那些犹太孩子送着面包。为了帮助他们,她自己却越来越瘦。小花凋谢了,挂在铁丝网上,布兰奇也永远地离开了,但那遍地的花儿在
  春天里开放了,是那样得圣洁
  无比……
  你瞧,从学生富有智慧和真情的文字表述上看,这样的教学,简单中孕育着丰富,非但没有湮灭学生的才情,反而赋予了学生更多的灵性和悟性,让他们在言语实践的舞台上跳出了美妙的舞蹈,在言语发展的天空里自由地振翅高飞。
  二、着力点——观察与讨论
  绘本色彩丰富、文字简洁而意丰,细细读来,你会发现,它的情节、情感和想象也是无比丰富的,所有的这些都释放着无限的张力,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所以,作为绘本习作的执教者而言,其首要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画面、品味文字,以把握故事内容、捕捉细节、活跃想象、体悟情感。唯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为习作奠定扎实而深厚的基础。还是让我们来欣赏《铁丝网上的小花》绘本习作课上的一则教学片段:
  师(出示故事第1页,讲述):我的名字叫罗斯·布兰奇。我住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上,这里的街道都是窄窄的,还有一些老喷泉,房子都很高,房顶上落满了鸽子。有一天,来了第一辆卡车。很多男人离开了小镇。他们都穿着和士兵一样的服装。冬天来临了。
  师:听老师读了这段文字,请再细细读读这页的图画,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看到画面上离我们最近的是一个小姑娘,是布兰奇吗?她头上戴着一个大红色蝴蝶结,手里拿着一面印有纳粹标志的小旗子。看她的眼神,应该是在向车上的士兵们挥手。我猜想,布兰奇应该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只是看大家都这样做也跟着做了。
  师:你读图很细致,说得很好。很多男人离开了小镇,奔赴战场。“冬天来临了”是一语双关啊。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看到画面中孩子们大多都拿着一面小旗,画面左上方的墙壁上还垂下来一面很大的纳粹旗子。而且,我注意到了画面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很瘦的,唯独站在左上方高处的那个穿军大衣的男人很胖,我断定他一定是坏人。不然,怎么会在那样的年代中还那么胖呢?
  生(会心地微笑):潘天成说得有道理!我也赞同。我关注的是画面的色彩,整体很灰暗。唯独希特勒旗子和小姑娘头上的蝴蝶结很显眼,很鲜艳!
  师:大家已经很会读图画书了,善于捕捉画面中的细节,并且和文字联系起来,互为补充,阅读收获很丰富!
  绘本是一种图画与文字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阐释的特殊阅读材料。教者把握了这种特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绘”与“本”结合起来,通过对人物外貌、体型、情态以及画面背景、色调等细节的捕捉,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学中,教者不停顿地引导学生对绘本进行“观察”和“讨论”,观察重在引导发现,讨论重在引导交流。正是在这样的“观察”和“讨论”中,学生透过文字和画面进入到了一个新奇美妙的境地,他们徜徉其间,流连于此,于切己体察中加深了理解,积蓄了情感。这样,到了说写训练的环节时,学生才能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才能觉得“说话写话”不是一种负担,产生“一吐为快”的感觉。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学生们精彩纷呈、各具个性的表达。   三、落脚点——想象与创造
  绘本在语言的叙述或画面的设置上,会留有一定空间,召唤读者去想象、去创造。因此,作为教者而言,必须敏锐地捕捉到 “绘”与“本”的“空白”之处,在学生获取丰富的阅读感受、身临故事情境的基础上,趁势引导学生去想象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此说
  写可谓水到渠成。然而,绘本中隐含着那么多的可说可
  写之处,我们又该做怎样的取
  舍呢?
  不妨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位老师的做法。在读到“囚禁犹太人的木屋”这一情节时,学生产生了丰富的内心感受,此时,教师以“站在这冰冷的长长的木屋前,你看到了、听到了、想到了什么”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片段写话,意在让学生体会“二战期间犹太人的痛苦生活”,让学生“和小布兰奇的心贴得更紧”;在学生谈到“布兰奇明显消瘦”的情节时,此时教师以“在这段日子里,我们可以想见布兰奇这样做一定遇到过很多苦难和阻力。她是怎样坚持下来的呢?大家能否通过自己的想象说一说”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小布兰奇的纯真善良和不求回报的善行。在学生关注到“凋谢的花”这一催人泪下的细节,知道小布兰奇牺牲时,此时教师以“天终于晴了!大自然终于显现出它勃勃的生机。可是,我却不能不注意到倒下的铁丝网上,那朵凋谢的小花呀!看着它,我想说”为话题引导学生写作片段,冀望学生明白一切善良勇敢、具有爱心和同情心、乐于助人的心灵和生命,如春天里满山遍野的番红花一样艳丽地绽放,永远都不会消失。
  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利用绘本情节预留的想象空间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内容的择取上,一是要择取那些最能打动学生心灵的地方,以有利于他们情感的喷发;二是要择取那些能够密切“读”和“写”之间联系的地方,这样“读”会因“写”而深刻,“写”会因“读”而流畅,既加大阅读的深度,又提高语言组织和运用的能力;三是择取那些易于培养学生想象的广阔性、丰富性、生动性和合理性的地方,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绘本习作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注意到以上所述“三点”之间的联动,就能够在实践中摸索出更多更好的策略和方法,使绘本习作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注:《铁丝网上的小花》是一本不厚的绘本,却又很沉很沉。绘画者意大利画家罗伯特·英诺森提以一种超级写实的画法向我们述说了二战期间,一个发生在德国小镇的令人悲痛的故事。一个名叫罗斯·布兰奇的小女孩,很偶然地在郊外看到了一群瘦骨嶙峋的人——那是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犹太人。接下来的日子里,布兰奇坚持偷偷省下自己的食物,冒着生命危险给集中营里的孩子送去吃的,可有一天却倒在了罪恶的枪口下。这本书讲述的故事关于战争、大屠杀,却又分明让读者感受着纯真、善良和爱心。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怎样教”的问题,却忽视了“教什么”的问题。无论散文、说明文、寓言、诗歌……用同一模式教学,学生真正和文本本身接触的机会很少。事实上,不同文体,特点不同。教学前我们应充分考虑根据文体特点来设计教学思路。  一、紧扣文体特点,根据学生学情制订教学目标  文本本身是教学的工具,对于不同文体的文本,教学的侧重点也应不同。人教
疫情让家长能够停下脚步参与孩子成长的每时每刻.在这段时光里,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第二实验幼儿园通过微信、抖音家园“云”互通,实时关注幼儿健康成长,幼儿园的“炉边时光”品格教育课程体系也见证了家长朋友陪伴孩子的精彩瞬間。  摄影报道/魏然
北京市通州区梨园学校的前身是梨园中学,2014年增设小学部后改称为梨园学校。我正式就任学校校长职务时,学校小学部有78.9%的专任教师是教龄3年以内的年轻教师;中学部因几年前早已满编的缘故没有办法补充青年教师,有71.7%的专任教师年龄在40岁以上,且大多集中在44岁至48岁年龄段之间,这也成为学校发展的潜在阻力。面对学校的现状,我主要通过实施“转岗”策略不断激发教师的发展动力,努力打造一支新时代
2013年6月3日,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順利开班。我和孟纪军有幸成为了同学。在半年的研修学习中我们切磋交流、碰撞辩论,孟纪军睿智沉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个性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识文先辨体,解文先理序”。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他正在做基于“文体”的教学研究。四年过去了,孟纪军带领他的团队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关注文体,聚焦表达”教学主张渐趋明晰,并在学界引起了一
我一直到现在都坚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草根老师,只有扎根一线才会有生命力。这些年,我发表过一些文章,上过一些课,做过一些讲座,上过一些封面,也得到过这样或者那样的一些荣誉,更得到过一些专家和学者的赞誉。或许有人会说我是幸福的,但我始终认为:我的幸福是拥有一间自己喜欢的教室,我愿自己的幸福在教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与我多年的经历与思考是分不开的。  曾经迷失的岁月  我曾经很苦恼,苦恼我的教学热情
“自从建起心理健康室,学生遇到考试焦虑、亲子关系僵化、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學校就能得到较好的纾解和指导。”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华埠中学心理辅导教师苏爱香说。  如今的华埠中学心理健康室,可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共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据悉,像华埠中学这样的标准化心理健康室,开化县目前已建成60个。开化县共投入600万元用于中小学标准化心理健康室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标准化心理健康室从小学、初中到
班会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引导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任务。然而如今的学生,普遍厌倦了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对于目的明确、直接、外显的教育方式会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面对此种形势,唯有在班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班会的作用。  教育目的“隐于动”  正如“大隐隐于市”一样,越是热闹的地方越能体
专业引领:唤醒文体意识  《第一次抱母亲》是四年级的一篇课文,为上好这堂课,我事先做了大量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揣摩教学语言。课堂上我使出浑身解数,在人文性上下足了功夫,结尾一首阎维文的《母亲》触动了学生情感之弦,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潸然泪下。为此,我喜不自禁。  后来我加入了句容市“孟纪军教师工作室”,工作室的研究主题是“关注文体,聚焦表达”。孟老师提出:“课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体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93岁的陈俊武院士便是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工程公司”)的“镇院之宝”。老人家一辈子笃定科技报国的信念,在去年刚刚被中宣部评选为“时代楷模”。尽管现在只是担任洛阳工程公司技术委员会的名誉主任,但是93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每周至少3天来到单位打卡上班。作为中国催化裂化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回想起这几十年来的攻关经历,陈俊武不无感慨地表示:“30多岁参与了催化裂化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但是,语文教材不像数学例题那样主题鲜明、巩固练习层层深入,也不像英语教材学单词、学句型那样任务清晰,它是以一篇篇课文呈现的。语文教师应以这例子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又该学什么?  薛法根老师提出的组块教学变革了备课方式,摒弃线性的环节设计,采用了板块式设计。在教学内容的研制过程中,深入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