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拟法庭教学法作为实践性教学方式中一种有效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法学教学中,笔者在充分肯定模拟法庭教学法作用的前提下,从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关系的全方位思考、确定和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开展的环节与步骤、明确模拟法庭是法学的模拟等方面对该教学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教学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开始由注重理论教学向也注重实践教育转变,大学的法学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笔者根据自己在此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体会,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谈谈关于搞好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模拟法庭教学的优越性
在大学课堂里积累了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之后,开设模拟法庭课程会给学生理论知识之外的很多收获。
(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波西格诺在《法律之门》一书中写到,法律教育应该以“一种超越的范式,不仅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思想,还是从人们的自觉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是从我们所理解和介入的、产生人类现实的日常斗争中生发出来的。这种规模的教育是批判性的、人本的和自我发展的法律学习的目标”。平时法学本科中大部分课堂都是以传授法学理论、提供法学范式为目的的,但是,法律并不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条文,而是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律实施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一系列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法律现象。
在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学生走出格式化的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中,在和小组内外成员讨论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自由、更广阔地去讨论,更切实更可感地去探索。保持对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敏感,对有分歧的观点持开放态度,理解他人的观点,诚实面对自己的偏见、陈词滥调或利己主义倾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求真思考、公正思考和独立思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并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来思考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寻求社会纠纷的公正解决方法。
(二)法律综合素质的培养
模拟法庭同时还使学生掌握了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缩短了法学教学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顺畅的表达,清晰准确的思维、沉着冷静的心理和更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在模拟法庭师生、生生互动的运作过程中,学生进行案情讨论、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主持庭审、在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在这些准备过程中,学生定会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恨少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切实的接触、准备、参与到诉讼过程中去,不再停留在纯理论记忆阶段,努力过后才发现自己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也是学生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指引。
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并训练了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有利于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个性能力,培养综合法律素质。
二、模拟法庭教学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关系的全方位思考
在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时,除了法律分析之外,如果能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社会关系全方位思考,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只靠法律就可以完美解决的,而现在我认为自己就基本处在认为法律便基本可解决纠纷的阶段。但只有做到立足于法律进行全方位思考,思维超越法学范畴,深刻分析社会生活,才是符合社会生活现实的,而不仅仅只是另一种理想化、片面化的现实模拟教学。
(二)确定和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环节与步骤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序、有步骤地进行,避免随意性。模拟法庭的教学过程包括案例选择、集中讨论案例、角色确定、材料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正式开庭、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等环节。
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的结合,这是保证模拟法庭教学成功的前提,集中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与认识,为准确把握案例增强角色意识奠定基础,角色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同时兼顾能力培养的原则确定角色,注意角色分配的轮换,使学生对司法实践中的角色全方位接触。准备材料则要以准确理解案件为基础,从案件出发根据实际需要,完整、细致、符合法律规定地去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过程中,老师可给以适当指导,正式开庭之后,老师一定要注重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则要做到客观公正。
(三)向学生明确模拟法庭是法学的模拟而不是文学或艺术的模拟
在模拟法庭过程中,为了避免各方出现明显失误,实践中学生有时会私下提前演练甚至安排剧本。模拟法庭的确需要适当的表演与修辞,这样做诉讼流程必然看起来完美,但这明显不是模拟法庭的初衷。提前安排剧本这一现象老师应在课堂上多加强调、予以指引。担心如果模拟法庭开庭后一方准备不足而被另一方“打压”,这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准备不足可能面临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庭审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0(2)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1)
[3]杨琴,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程龙,关于模拟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08
关键词: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教学
近年来,我国法学教育开始由注重理论教学向也注重实践教育转变,大学的法学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中,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模拟法庭实验作为独立的课程开设。笔者根据自己在此教学过程中的经历与体会,以一个学生的视角谈谈关于搞好模拟法庭教学的若干问题。
一、模拟法庭教学的优越性
在大学课堂里积累了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之后,开设模拟法庭课程会给学生理论知识之外的很多收获。
(一)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波西格诺在《法律之门》一书中写到,法律教育应该以“一种超越的范式,不仅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思想,还是从人们的自觉生活中成长起来的世界观,这一世界观是从我们所理解和介入的、产生人类现实的日常斗争中生发出来的。这种规模的教育是批判性的、人本的和自我发展的法律学习的目标”。平时法学本科中大部分课堂都是以传授法学理论、提供法学范式为目的的,但是,法律并不仅仅只是几个简单的条文,而是包括立法、司法、执法、法律监督、法律实施以及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等一系列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法律现象。
在模拟法庭的过程中,学生走出格式化的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中,在和小组内外成员讨论合作的过程中能够更自由、更广阔地去讨论,更切实更可感地去探索。保持对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机会敏感,对有分歧的观点持开放态度,理解他人的观点,诚实面对自己的偏见、陈词滥调或利己主义倾向。这种批判性思维的求真思考、公正思考和独立思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并在正确的世界观的指导之下来思考社会问题和法律问题,寻求社会纠纷的公正解决方法。
(二)法律综合素质的培养
模拟法庭同时还使学生掌握了运用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缩短了法学教学与法律工作实践的距离,通过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顺畅的表达,清晰准确的思维、沉着冷静的心理和更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在模拟法庭师生、生生互动的运作过程中,学生进行案情讨论、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主持庭审、在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在这些准备过程中,学生定会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恨少也正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切实的接触、准备、参与到诉讼过程中去,不再停留在纯理论记忆阶段,努力过后才发现自己的缺失,而这种缺失也是学生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指引。
通过模拟法庭的训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切实得到了提高,并训练了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有利于发挥其聪明才智和个性能力,培养综合法律素质。
二、模拟法庭教学的建议
(一)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关系的全方位思考
在模拟法庭案例分析时,除了法律分析之外,如果能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法律、政治、经济、社会伦理等社会关系全方位思考,会达到更好的效果,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实践中案件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只靠法律就可以完美解决的,而现在我认为自己就基本处在认为法律便基本可解决纠纷的阶段。但只有做到立足于法律进行全方位思考,思维超越法学范畴,深刻分析社会生活,才是符合社会生活现实的,而不仅仅只是另一种理想化、片面化的现实模拟教学。
(二)确定和完善模拟法庭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环节与步骤
模拟法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序、有步骤地进行,避免随意性。模拟法庭的教学过程包括案例选择、集中讨论案例、角色确定、材料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正式开庭、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等环节。
案例选择要注重典型性与现实性、可操作性的结合,这是保证模拟法庭教学成功的前提,集中讨论案例,可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与认识,为准确把握案例增强角色意识奠定基础,角色分配是一个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同时兼顾能力培养的原则确定角色,注意角色分配的轮换,使学生对司法实践中的角色全方位接触。准备材料则要以准确理解案件为基础,从案件出发根据实际需要,完整、细致、符合法律规定地去准备。汇总讨论、法庭演练过程中,老师可给以适当指导,正式开庭之后,老师一定要注重庭后总结,教学验收成绩评定则要做到客观公正。
(三)向学生明确模拟法庭是法学的模拟而不是文学或艺术的模拟
在模拟法庭过程中,为了避免各方出现明显失误,实践中学生有时会私下提前演练甚至安排剧本。模拟法庭的确需要适当的表演与修辞,这样做诉讼流程必然看起来完美,但这明显不是模拟法庭的初衷。提前安排剧本这一现象老师应在课堂上多加强调、予以指引。担心如果模拟法庭开庭后一方准备不足而被另一方“打压”,这正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如果在司法实践中如果准备不足可能面临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庭审的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杨成,论地方高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改革[J],前沿,2010(2)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反思及定位[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6(1)
[3]杨琴,模拟法庭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程龙,关于模拟法庭缺陷的分析和未来的展望[J],法制与社会,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