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签字的历史场景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sof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经两年的风风雨雨,22轮的斗智斗勇,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终于落下帷幕。1984年12月19日下午5时30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字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隆重举行。当时,接待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组织安排联合声明签字仪式的相关事宜由外交部礼宾司承办。我时任礼宾司接待处处长,协助唐龙彬司长做一些具体工作,签字前后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让我至今难忘。
  我们深知此次签字仪式的重大意义。任务下达后,我们就满怀激情地投入准备工作,并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中国礼宾的最高水平,使我们的礼宾安排无愧于这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签字仪式,无愧于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这次签字仪式出席规格之高,参加人数之众,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出席仪式的除了作为签字人的中国国务院总理和英国首相外,中方还有中顾委主任邓小平、国家主席李先念等领导人,以及参加历次中英会谈的同志;英方自然是代表团全体成员。香港有100多名知名人士前来观礼。加上到现场采访的200多名中外记者和相关工作人员,总人数近500人。仪式在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人民大会堂是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们曾在这里亲历过数不清的签字仪式。这些仪式一般都在河北厅、福建厅、新疆厅、北京厅、安徽厅举行,只有较大规模的签字仪式才在西大厅举行,西大厅是一个呈狭长形的大厅,南北长而东西窄。过去在这里举行的签字仪式,往往只需占用大厅的一头。对于这次超大规模的签字仪式,以往的方案显然不行,这正是礼宾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天上午,唐司长让我到他的办公室商量此事。我们俩竟想到了一块:“为什么不可以充分利用西大厅的长度呢?”我们的思路豁然开朗,决定将签字桌放置在大厅的中部,正对西大厅的正门,北边安排香港各界观礼团,南侧安排媒体记者。为此,我和同志们专门去了一趟大会堂实地考察,与大会堂的同志一起具体落实签字仪式的现场布局,确定签字桌的具体位置、观礼团和记者站位用的阶梯架的数量、摆放位置等等。
  另一个让我们操心的事是签字笔。以往在签字仪式现场出现过签字笔不下水,书写不畅,此次绝不能出现类似情况,务必保证签字笔书写流畅。为此,礼宾司致函上海市外办,请其协助找英雄金笔厂专门为此次签字仪式制作两支台式签字金笔。厂家如期地把签字笔送到北京,接待处的同志作了几种不同的试验:注入墨水后马上书写、几小时后书写、第二天书写。每次注水前,都把签字笔洗了又洗。试验证明签字笔书写流畅符合要求。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场组织工作。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反复在脑子里“过电影”,思索着仪式的每一个细微环节,一环扣一环,做到滴水不漏,万无一失。“一切为了现场”,这是礼宾司最流行的一句话。再好的计划,再细的事前准备,如果现场不落到实处,或者指挥失当,一切都等于零。现场如战场,要求礼宾官在现场充分发挥“交通警”的职能。只有指挥得当,才能保证签字仪式准时而井然有序地进行。
  签字仪式之前的一项重要活动是邓小平同志在福建厅会见撒切尔夫人和杰弗里·豪外交大臣。我们安排中方不参加会见的领导同志在东大厅等候;香港观礼团由港澳办的同志引领提前到达现场熟悉环境,并进行站位预演,随后安排他们在北大厅休息等候。中外记者更是早早地来到西大厅,摄影记者忙于抢占有利地形,架设摄影器材。会见结束后,撒切尔夫人和杰弗里·豪外交大臣等由礼宾官引导到新疆厅稍事休息。在东大厅等候的中方领导同志则被请到福建厅与小平同志会合。离签字仪式还有几分钟的时间,礼宾司同志迅速进入“临战状态”。我穿梭于各个厅室之间,对准备工作作最后的检查。小平同志会见一结束,我即招呼在北大厅等候的各方人士到西大厅站位。就绪后,我通过步话机向唐司长报告,唐司长随即请中方领导人步出福建厅,中方另一名礼宾官也接到通知引领撒切尔夫人、杰弗里·豪外交大臣等同时步出新疆厅。正像事先设计的那样,双方不前不后地在长廊的中心点会合。这时,北大厅的大幕拉开,双方领导人经北大厅步入西大厅签字仪式现场、各就各位,仪式开始。闪光灯闪烁不停,将这一庄严的时刻载入史册。双方交换文本后,全场掌声雷动。一些参加观礼的香港人士感动得热泪盈眶。双方发表讲话后,小平同志和李先念主席笑容满面地走到撒切尔夫人面前,举起盛有香槟的酒杯,热烈祝贺中英双方刚刚完成了一件影响深远、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签字仪式结束后,两支英雄签字笔成为记者们追逐的“明星”,摄影记者更是把两支笔摆放在一起照个不停。后来它们作为历史文物由礼宾司送交历史博物馆珍藏。
  签字仪式庄严隆重,虽不事铺张,但其历史意义万古流长。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圆满地解决了中国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也为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小平同志“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胜利。它向世人宣告: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百年屈辱史行将结束,香港将回到祖国的怀抱。现在每当我看到签字仪式的全景图,回想起那庄严的时刻,依然激动不已。
  
  (责任编辑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督导事业也在快速发展。围绕着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大职能,教育督导体系基本形成,监督指导作用日益凸显,教育督导改革亮点频出。其中,学科督导便是亮点之一,尽管在实际执行中可能有不同的架构,但本质均是通过学科督学的专业权威在区域内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监督、评估、引领和服务等督导工作。  在各地的探索中,北京市海淀区的学科督学制度呈现出尝试早、制度全、效果好的特点。201
自从我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海峡两岸关系以来,就在不经意间和台湾许多人士或多或少有了些许联系,诸如连战、蒋纬国甚至于李登辉以及某些民进党人等,现在回想起来,颇为感慨。    连战隔海赠横幅    一年的一天下午,那时我已经离退有好几年了,来自台湾的安徽寿县老乡戴德斌先生忽然来电话,约我在海淀区的新兴宾馆会面。这位戴先生曾经是“两蒋”(蒋介石、蒋经国)的少将侍卫官,我们是在两岸学术交流交往中认
胡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近半个世纪,桃李满天下;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主编的《中国革命史讲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等著述在国内
王大珩,应用光学专家,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大珩,原籍江苏苏州,1915年生于日本东京。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  20世纪50年代,王大珩创办了中国科学院仪器馆,以后发展成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领导该所早期研制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并使该所成为国际知名的
编者按: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于2006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将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要原则,并以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什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为此,我们采访了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党委书记
胡乔木生于1912年,今年是他诞辰95周年。他呕心沥血,竭忠尽智,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共产主义美好的理想奋斗了一生,我非常地崇敬他,怀念他。  胡乔木是我的叔叔,这里就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谈点感受和体会。    一、着魔地忙碌    叔叔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忙,正像他的诗《希望》中描写的一样:“啊我的生命,它多么仓促!博动的心脏,着魔地忙碌。”  叔叔的忙,是一种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一件事接着一件事,
进入新世纪,随着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日益明显,收入分配问题受到关注。在继续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成为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命题。我曾发表几篇文章,研讨收入分配问题,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渐淡出,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鼓与呼。现在看来,我的观点和中央在这一问题上最终决策的精神是一致的。这里我想梳理一下改革开放新时期收入分
- 编者按 -  2020年5月19日,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总督学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北京市一体化德育研究咨询总顾问、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先生不幸逝世。为缅怀陶西平先生,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特整理了其在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建设方面的思想与成就,以飨读者。  陶西平先生对教育充满深情,毕生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德树人,行为示范,具有很高的教育威望,他教育政策水
近几年,日本的右翼势力与一些政要经常发表讲话,在否定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史、否定南京大屠杀史的同时,也否定日本强征慰安妇及其罪恶。本文仅以日军在南京一地实施慰安妇制度8年的血铸的事实,反驳日本右翼势力与日本一些政要的荒谬言论。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所进行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同时也是一场大奸杀。在短短的40多天时间内,日军强奸中国妇女达2万多人次。这不仅暴露了日军的凶残无耻,而且造
在集团化办学的进程中,实现规模与质量双赢的可持续优质发展,是一七一中学教育集团的首要目标。因此,集团确立了“提升内涵,品牌增值”“让每一所学校都优质,让每一位教师都幸福,让每一个孩子都出彩的无边界的教育公平的命运共同体”的定位,以此作为建立现代教育治理结构与体系的基本出发点。  在组织价值上,倡导看齐意识。注重发挥集团理事长的领导作用,凸显教育家办学的最大成果,落实“文化认同,人心归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