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给孟尝君田文一把很好的交椅,百分百雷翻众玩家。老田当世雄立,生前为相,身后扬名,一直飙红,其名声是被历史用关注和支持养活、养大并养壮的。其实他迎风臭千里,熏了历史数千年,历史就晕了。
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考量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重量级人物,其地位和知名度的获得,并非源于他的政治水准、道德人格和天地良心,而是同其他政客尤其是与他并立于世的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等一样,是其占有了具有垄断地位的、相当稀缺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
强势群体获得垄断地位和稀缺资源,有尊贵DNA的人,必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势。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血亲社会,这样的社会一口气儿大行其道数千年,擢拔的主要是血亲而非人才。孟尝君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齐威王的孙子,齐宣王的侄子,齐闵王的堂兄弟,这种身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出仕优势;这样的达官贵人,别看都是满嘴仁义礼智信,可都是“男版狐狸精”。
长期混迹于险恶的官场,竭力想让世界听从自己的意志,孟尝君可以说为所欲为。稍有不如意,动辄翻脸不认人,不认宗亲,不认国王,不认祖国。
在其意识形态里,身份壁垒后面始终闪现着特权身影。他出身宗室相门,便认为“相门必有相”,一副宰相命中注定必为其家照单全收的嘴脸。
做太子前,他胆儿就很肥,很会玩手段,自负得忘乎所以,小小年纪以“忘公家之事”、“不见一贤者”来当面诘难其父,并以机警锋利的言谈博得田婴赏识,运气就来了,取得了太子地位,承袭了田婴的封爵,让田婴的其他40多个嫡子、庶子都一边凉快了去。作为一个被田婴认为克父而欲除之的庶子,田文拣了个大便宜,成了一个堂而皇之的既得利益者。
田文劈哩啪嚓大肆招揽“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并“舍业厚遇之”,得食客三千人。他是英雄不问出路,要打破身份藩篱,招贤纳士为国为民吗?用脚后跟去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司马迁以“好客自喜”论之,清李晚芳则撩起历史的超短裙,直截了当地称之为 “但营私耳”。其门客首推弹铗而歌的冯驩,此人头脑清醒,有才干,效忠其主,但为他讨债烧券买民心,为他留后手设狡兔三窟,并竭力为趋炎附势的门客们辩解,大讲趋势利己的市侩哲学,而孟尝君则“敬从命矣”,足以说明他们的人生哲学毫无二致。门客的言行或遭遇,无不折射出孟尝君的思想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招的门客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鸡鸣狗盗、杀人越货、冥顽暴戾之徒,孟尝君还能好到哪里去?以至数百年后,太史公还在《史记》里写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可见孟尝君所作所为遗患社会有多广、多深。
齐闵王派他入秦,秦王脑子一短路,拜他为相。他在那儿并不爽,不久被扣押,眼看成了砧板上的肉,终赖门客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逃出秦国。在逃离秦国的路上,经过赵国,平原君赵胜极尽地主之谊招待他。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达,原认为他魁伟出众,纷纷出来一睹他的风采,却大失所望,都忍不住笑着说他“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听后大怒,便与门客一起跳下车,“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仅仅因几句不礼貌的话,孟尝君便置两国外交于不顾,视百姓的性命如草芥,大开杀戒,剥夺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一个史上最大的恐怖分子的暴虐特性暴露无遗。人类自从有思想起,就想成为万物的主宰,奋斗了几千年才摆脱了野蛮,又奋斗了几千年才自我感觉进入了文明,可面对自尊的挑战,极端的虚荣心就变得凶狠残忍。如果他是一般平民,如果他不具王公贵族的身份,如果他没有这种王公贵族的身份所“豢养”出来的骄横霸道的属性,他能如此不可一世?
孟尝君归齐后任齐相,企图挟韩、魏对秦进行报复,免相后又怂恿秦国伐齐,后又出奔魏国,任魏相,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他如此首鼠两端,不择手段,卖国求荣,甚至联合外国对自己的宗室王和祖国齐国大打出手,没有别的,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权势。在身份社会,人的发展状况和人格状态均受身份限制,身份决定的国家、民众和个人的命运,远远地超出了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底线,所滋生的虚伪、贪婪、骄横、暴虐、凶残和无耻,毁了一切命运。
这一点儿都不好玩。孟尝君田文死后,几个儿子为了身份,相争爵位,齐魏两国趁机联合灭掉了他的封地薛邑,他绝嗣再无后代。
活该!
站在民众的立场上,考量这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重量级人物,其地位和知名度的获得,并非源于他的政治水准、道德人格和天地良心,而是同其他政客尤其是与他并立于世的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等一样,是其占有了具有垄断地位的、相当稀缺的社会资源、政治资源和经济资源。
强势群体获得垄断地位和稀缺资源,有尊贵DNA的人,必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位势。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血亲社会,这样的社会一口气儿大行其道数千年,擢拔的主要是血亲而非人才。孟尝君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齐威王的孙子,齐宣王的侄子,齐闵王的堂兄弟,这种身份,具有“得天独厚”的出仕优势;这样的达官贵人,别看都是满嘴仁义礼智信,可都是“男版狐狸精”。
长期混迹于险恶的官场,竭力想让世界听从自己的意志,孟尝君可以说为所欲为。稍有不如意,动辄翻脸不认人,不认宗亲,不认国王,不认祖国。
在其意识形态里,身份壁垒后面始终闪现着特权身影。他出身宗室相门,便认为“相门必有相”,一副宰相命中注定必为其家照单全收的嘴脸。
做太子前,他胆儿就很肥,很会玩手段,自负得忘乎所以,小小年纪以“忘公家之事”、“不见一贤者”来当面诘难其父,并以机警锋利的言谈博得田婴赏识,运气就来了,取得了太子地位,承袭了田婴的封爵,让田婴的其他40多个嫡子、庶子都一边凉快了去。作为一个被田婴认为克父而欲除之的庶子,田文拣了个大便宜,成了一个堂而皇之的既得利益者。
田文劈哩啪嚓大肆招揽“宾客及亡人有罪者”,并“舍业厚遇之”,得食客三千人。他是英雄不问出路,要打破身份藩篱,招贤纳士为国为民吗?用脚后跟去想都知道是不可能的。司马迁以“好客自喜”论之,清李晚芳则撩起历史的超短裙,直截了当地称之为 “但营私耳”。其门客首推弹铗而歌的冯驩,此人头脑清醒,有才干,效忠其主,但为他讨债烧券买民心,为他留后手设狡兔三窟,并竭力为趋炎附势的门客们辩解,大讲趋势利己的市侩哲学,而孟尝君则“敬从命矣”,足以说明他们的人生哲学毫无二致。门客的言行或遭遇,无不折射出孟尝君的思想性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招的门客大多是一些趋炎附势、鸡鸣狗盗、杀人越货、冥顽暴戾之徒,孟尝君还能好到哪里去?以至数百年后,太史公还在《史记》里写道:“吾尝过薛,其俗闾里率多暴桀子弟,与邹、鲁殊。问其故,曰:‘孟尝君招致天下任侠,奸人入薛中盖六万余家矣。’”可见孟尝君所作所为遗患社会有多广、多深。
齐闵王派他入秦,秦王脑子一短路,拜他为相。他在那儿并不爽,不久被扣押,眼看成了砧板上的肉,终赖门客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逃出秦国。在逃离秦国的路上,经过赵国,平原君赵胜极尽地主之谊招待他。赵国人听说孟尝君贤达,原认为他魁伟出众,纷纷出来一睹他的风采,却大失所望,都忍不住笑着说他“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听后大怒,便与门客一起跳下车,“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
仅仅因几句不礼貌的话,孟尝君便置两国外交于不顾,视百姓的性命如草芥,大开杀戒,剥夺了那么多人的生命,一个史上最大的恐怖分子的暴虐特性暴露无遗。人类自从有思想起,就想成为万物的主宰,奋斗了几千年才摆脱了野蛮,又奋斗了几千年才自我感觉进入了文明,可面对自尊的挑战,极端的虚荣心就变得凶狠残忍。如果他是一般平民,如果他不具王公贵族的身份,如果他没有这种王公贵族的身份所“豢养”出来的骄横霸道的属性,他能如此不可一世?
孟尝君归齐后任齐相,企图挟韩、魏对秦进行报复,免相后又怂恿秦国伐齐,后又出奔魏国,任魏相,联合秦、赵等国攻破齐国。他如此首鼠两端,不择手段,卖国求荣,甚至联合外国对自己的宗室王和祖国齐国大打出手,没有别的,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身份和权势。在身份社会,人的发展状况和人格状态均受身份限制,身份决定的国家、民众和个人的命运,远远地超出了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底线,所滋生的虚伪、贪婪、骄横、暴虐、凶残和无耻,毁了一切命运。
这一点儿都不好玩。孟尝君田文死后,几个儿子为了身份,相争爵位,齐魏两国趁机联合灭掉了他的封地薛邑,他绝嗣再无后代。
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