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jjww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后来“放宽政策”,学生随教师所问,举手获准后可以发言。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接在教师讲话之后插话(提问或释疑),就会被规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笔者认为这种一概而论地斥“插嘴”为异端的做法是欠妥的。
  记得我讲《囚歌》这首诗,讲到“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这一句时,我话没说完,一位同学就插嘴说:“什么是活棺材?”我先一楞,这正是我接下去要问的问题,他既然提出来了,我便接过来问:“这正是我要问的问题,你能回答吗?”他摇了摇头,认真地和同学们一起思考,忽然又一学生插嘴叫道:“叶挺当时在坐牢,活棺材是不是指这牢房?”同学们经他一提醒,便纷纷举手,这个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像这两位同学这的插嘴,正是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表现。
  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大多数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的主动发言。教师应善待这种“插嘴”。笔者认为多几次这样的插嘴,课堂气氛将会因之而活跃起来。远比那些这时脑子里也许还在想着如何坐好才能受到老师表扬,张着嘴等着老师“喂知识”,甚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室外事的学生要好得多。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让课堂出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场面。我们要打破陈规,允许学生“插嘴”,自觉参与讨论,畅所欲言,课堂教学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多一点活跃,少一点沉闷。教师要保护这种“插嘴”,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作者单位:068155河北省隆化县疙瘩营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磨刀不误砍柴功,磨好“预习”这把刀,将事半功倍。预习作业要不要做,回答是肯定的,不 仅要做,而且要做好,要有成效。上学期,我们的预习作业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朗读课文三遍,家长在预习本上签字。第二,学生摘录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下来。第三,学生质疑,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结果学生做下来,效果一般。这学期,我经过考虑,对预习作业进行调整和尝试,是这样布置的:(1) 今年不再用练习本,课前要求学生还是要朗读
期刊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文可以熏染人们高雅的心灵生活,可以使我们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但是,谈起语文学习总使人有种“欲说还休”之感。因为语文总给人艰难、枯燥之感。其实不然,学习语文是容易的,它是我们的母语,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它、学习它,终能自然天成,学习语文自有其规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达到“知而好,好而乐”的境界。这个培养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人谓之“知之,好之
期刊
《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教学策略,巧妙地使学生在在意和不在意中悄然经历“渴望创新——敢于创新”的过程,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渴望创新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好的情境可以诱发起因
期刊
教学质量是衡量教师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学生心态,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把握学生心态,提高教学质量呢?笔者从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别的不说,我还是谈谈自己当学生的感受吧。从小学到高中,只换了两三个
期刊
深化小学语文改革必须走整体改革的道路,整体改革是近年来教学改革走向综合性,整体性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整体改革不能割断历史,更不能否定过去,整体改革的内容虽有一定的重复,问题是这些改革是否赋予新意,有新的发展。    一、对小学语文整体改革要有全面的认识    1、什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性  由识字、写字、阅读、说话和作文诸多因素通过科学的排列组合,纵横联系,构成了语文学科的整体性。  2、语文教学
期刊
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进入小学则是系统的学习语言的开始。笔者认为,一年级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首先,要求做到“正确地听”。这主要体现在听话的姿势和态度上,即要求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说话的对方,集中注意力,不插话,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说完。其次,要求做到“主体地听”,即要
期刊
“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会轻轻地对你说,读下去吧,愿它带给你更多快乐,愿知识之舟载着你的心远航。”这段话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的编者们写给所有八年级学生的。这本书也正如编者们所写的,如:涓涓春水,似兰桂之香,带给了广大师生一份新的惊奇。  品读这本书一年了,有一点疑问提出来与编者们探讨。虽是字词,但我认为,它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历程中,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也关系到学生辨别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形成。  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合格人才。这种人才除了要有强健的体魄,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如何帮助学生养成健全人格,这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从班风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关系中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健全人格 班风 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需要越来越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合格的人才至少应该是合格的公民。这
期刊
对学生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理解下一代人的思想感情,理解他们的烦恼、欢乐、狂妄、忧愁、困惑、,的确需要耐心,需要一种敏感的体验。而且光有善良也是不够的,还需要智慧;光有理智也是不够的,还需要真情。有时,严厉的岢责会成为一堵墙,把你的心灵与他们隔开。有时一个热切期盼的目光,几句热情的鼓励却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   以前我一直以为后进生除了接受书本有限的知识外,根本没有能力接受更多属于书本以外
期刊
学生的情商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影响极大,关注学生情商培养,树立学生健全人格,成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一、引导学生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首先,要面对现实,坦然接受。要学生明白:人生在世不能事事一帆风顺,样样顺心。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恢复心理平衡。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称心,抱怨、忧虑是毫无用处的,不妨面对现实,坦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