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矿工,7年修出一条山路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t5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雨无阻从不间断瞒着家人用心良苦
  
  双红社区隐藏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层层叠叠的大山里。这里进出只有一条绵延的公路,民房都是依山而建,大部分房子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物,每排房子之间的距离狭小,只容两人并排通过。如此环境,让邻里关系更加密切。
  这里现有 1800 多名居民,绝大多数是木城涧矿区的职工。木城涧煤矿于 1952 年建成投产,是京煤集团所属最大的生产矿井,很多矿工在这里度过了大半辈子,王振明就是其中一员,他在这里已经生活了 52 年。在双红社区,人们对王振明有着一致的评价——好人。
  
  悄悄修起的山路
  山里没有遛弯的地方,矿区的居民想散步都往山上走。住在矿区对面山上北岭地区的人要来上班,很多人也选择翻山过来,比坐车可以节省半个多小时。“本来没有路,来回有人上山就踩出了一条小路来,但每逢下雨、下雪,山路就滑得不能走,还经常有人摔倒。”王振明的邻居付大姐对记者说。后来,人们发现小路上开始有人用石头修起了台阶。奇怪的是,从来没有人看见修路的人是谁。
  “做点好事,非得嚷嚷吗?”王振明今年已经 78 岁了,从 7 年前开始,就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每天带着镰刀、斧头等工具上山,在社区后面的南山上悄悄地修出了一条有 700多级台阶的山路。
  11 月 28 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来到王振明的家,老人身子骨硬朗,十分健谈,完全看不出年近八旬。室外已是寒冬,他的家里却生机盎然 :摆放着很多盆绽放着的菊花,还有精心喂养的一大缸金鱼和一只鹩哥。一看便知,老人非常热爱生活。
  王振明祖籍河北,1955 年应征入伍,在部队里立过功,当年得到的奖状至今仍挂在家里的墙上。1959 年退伍后,王振明被分配到门头沟当了一名矿工,直到退休,他在井下整整工作了 29 年。
  2003 年,王振明患脑血管疾病,病愈后,为了锻炼身体,他开始每天爬山。看到山路难走,他便有了修路的念头。“谁也不知道,连老伴也没告诉。我每天上午伺弄花,下午就跟老伴说是散步,就上山了。大的镐头不方便拿,我就藏在旁边的草窠里。小的工具我拿布一包,往腰里一别,谁也看不出来。”修路时,怕被邻居看见告诉老伴,他遇见人就躲到一边,装作是在遛弯。
  “您为什么不告诉老伴呢?这是好事啊。”记者问老人。“没别的,就是怕她担心。”
  “那个路,晴天的时候刨不动,我就专挑下雨的时候修,好把大石头埋进去。刨坑或者搬石头的时候,摔个跟头是常有的事儿。不过我身体好,没关系的。”老人轻描淡写地说。“路修好了,别人走着方便,我走着也方便嘛。”几年下来,光镰刀、斧头等工具,他就用坏了 20多件。
  修路的7年,老人三言两语就说完了,在他看来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路不好,就修好它,有什么好说的呢?他更有兴趣的是教记者怎么种花。“这周围的邻居,几乎家家都有我的花。谁跟我要花,我都送给他。”老人自豪地说。修路、养花,对老人而言,是一个道理。
  
  家人的支持
  直到 2010 年,王振明上山修路的事情,才被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发现。王振明的 4 个女儿 1 个儿子聚在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一开始,我们都反对,就怕他在山上摔了或者有什么危险。”王振明的小女儿王金梅对记者说。“但他不听劝啊。有一天中午,我担心他又去修路了,回家来看他,果然没在家。那时候是夏天,草长得老高,我到处找,特别怕他摔在什么地方了。终于找到了,看他在那儿搬一块大石头呢,我的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子女们看劝阻没有用,逐渐转变为支持王振明老人修路了。“我女儿给我特意买了个小镐头,还配了手机。让我保证,打电话让下山,我就得下山。”老人笑着说。而这一切,都是瞒着老伴张秀兰悄悄进行的。
  “他怕我担心,修路的事,我一点也不知道。”76岁的张秀兰说。要不是有媒体了解到王振明的事迹,打电话到家里,张秀兰仍然被蒙在鼓里。“来电话说我们家有人修路,要采访,我说我们家没那样的人啊,你打错了!”
  让王振明没有想到的是,老伴得知他修路后,非常支持。“我们俩一辈子没吵过架,他喜欢做什么,只要是没有危险就让他去做呗。”张秀兰说,“何况这是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平常我们老两口在社区走,年轻人都过来搀扶我们。这几年,我买菜就没自己拿回来过,路上碰见谁都帮你把菜送家来。我们山里人淳朴。不像住楼房的城里人,可能对门住着,相互都不认识。我们这儿都是住了一辈子的老街坊,谁家有事招呼一声就都到了”。
  王振明和张秀兰两位老人的恩爱在当地也是出了名的。得知记者要去采访王振明老人,一位居民对记者说:“你可得看看他们家的鸟!老太太花 1000 多块钱给老爷子买的!我们山里的老太太都节俭,她一个月退休工资也就 1000 多,可是她舍得给老爷子买只鸟!”当记者
  问起张秀兰老人,她笑了起来。“老伴原来自己在鸟市上花 700 块钱买了一只鹩哥,特别喜欢,每天逗鸟 ,还教它说话,可没过几天,喂鸟的时候不小心给放跑了。鸟飞了,他挺难过。我看路边面馆那家有只鸟,就去和人家商量,能不能卖给我。人家听说是这么回事就同意了。那家人买鸟的时候花了 1050 元,我就给了他 1100 元,那个面馆的老板隔三差五地还过来看看这只鸟。”
  在他们家最显眼的位置上,摆放着两位老人 1957 年拍的结婚照。照片中,两个几乎没有交谈过的年轻人,经组织介绍走到了一起。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们在点滴的生活里,创造着相濡以沫的爱情。“我父母的感情特别好,这么些年做什么事,都是相互支持的,从来没红过脸。也给我们这些孩子树立了榜样,我们是个特别团结和谐的大家庭。”小女儿王金梅说。
  
  “我的路还没修完”
  记者跟随王振明老人来到那条2011 年 10 月,王振明在清理道路。他修建的山路上,很快就气喘吁吁起来,而老人依旧步伐矫健。走到山顶,记者用了半个多小时,而老人说他平时十几分钟就走到了。“你们城里的年轻人体力都不行啊,前几天来了个小姑娘,才 20 多岁,下山的时候腿都直哆嗦。我说要不然我把你搀下来吧。”老人得意地说。从山腰到山顶,老人还修了4个面积约七八平方米的“观景台”,供路人歇息、观景。
  “这是一点点刨出来的”,王振明回忆说,修整出这么大一块平地,他要一镐一镐刨出石块,将地修平整,再垫上石头。有的石块上百斤,王振明搬不动,就先挖坑,再给石块开“滑道”,顺着滑道让石头一点点向下滚。往往,一块石头他就得折腾大半天。
  “最心疼的是有人上山拉柴火的时候,就把我这个路给破坏了,我还得捡小石子一点点堆回去。现在好了,都知道是我在修路,很多年轻人路过会帮我搬搬石头。冬天没法修,我就只是维护维护。等到明年夏天,我还得接着修。”
  如今,老矿工们的下一代都搬到山下去住了。只有一些恋旧的老人和外地新来的矿工还生活在这里。王振明的孩子们也都搬到山下了,尽管他们都想让老人也搬到山下就近照顾,但老两口坚持不肯下山。“我们俩身体都还挺好的,不想和孩子们一起生活,我们单独过更自在。
  再说,我的路还没修完呢。”
  王振明老人静静地守护着他的山路,也守护着人与人之间那份质朴的情感。守望相助、不计回报,老人生活中最简单的信条,却在今天变得如此稀缺而珍贵。
  
  编辑: 李雪 美编: 陈思璐 编审: 张勉
  
其他文献
1860年八月初八卯正二刻,咸丰皇帝出逃热河之前,吃了一顿早餐。在膳底记档里,是这样记载的:  【同道堂】进早膳,用黑漆膳棹摆,金银鸭子一品、猪肉丝炖海带丝一品、鸭子白菜一品、羊肉片炖冬瓜一品、羊肉片炖大罗卜一品、栗子炖鸡一品,猪肉丝煨翅子一品、大炒肉焖酱扞白一品、炀鸡蛋一品、油(火查)炒菠菜一品、豆豉豆腐一品、祭神肉片盘一品、煽猪肉片盘一品、祭神肉片汤一品、大馒头一品、蒸饼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
一头率性的卷发,戴着超酷的墨镜,身材如同年轻人般健硕——今年71岁的阿尔·帕西诺,即使已经满脸皱纹,也仍然是影迷眼中全球最帅的老男人。  2011年9月,第六十八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这位好莱坞老牌巨星荣获“电影制作人荣誉奖”,年逾古稀的他带来了自编自导自演的新作品《莎乐美猜想》。在这部结合了纪录片与剧情片风格的电影中,帕西诺刻画了19世纪英国戏剧家奥斯卡·王尔德的曲折生平。     表演“教皇”  
[开开心心——阅读]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河面腾起了迷迷蒙蒙的烟雾,田野披上了轻薄柔软的纱衣。  明明穿著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环顾,四处寻觅——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脱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吐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了桑叶。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啊,桑叶,你躲在哪里?躲在哪里?  忽然,他看见有个
抛下百姓对“国酒”的情感,穿上“奢侈品”的外衣    近几年,每逢新年临近,茅台就会成为一时的新闻话题,“国酒”茅台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话题酒”。而这次的话题,不只是涨价那么简单,似乎要从量变发展成质变了。近日有媒体报道,茅台集团旗下贵州天朝上品酒业(国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袁进表示,飞天茅台3年内零售价或将突破5000元一瓶,两年后茅台还将向国际评选组织申请“奢侈品资格”。尽管袁进本人、集团相
【摘要】一个人从小到大,无论在学校还是到社会,作文总是伴随着他。我们要说话、交际、写报告、通书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这些都离不开作文。可以说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教育部对孩子写作能力的重视,充分体现在了最新的部编本教材中,教材特意单独加置了“写作”的单元,增加了写作训练的比重。那么,怎样的作文指导,对小学生的能力提升最有帮助呢?我想,应以“新课标”为依托,“新教材”为载
那是一个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培训班的时代。所有农家孩子的暑假几乎都一样,除了帮父母劳动,就是在坡上放牛,一切活动都是与自然打交道。间或有些暑假作业,也都是在雨天里抽空去做的,大人们从来不过问,他们又不懂,问了也白搭,因此暑假的学业压力——没有。  但劳动的压力是伴着山里人一生的。鸡鸣而出,星起而息,起早摸黑,吃冷饭,喝凉茶。白天困了,就在柳树下摇摇蒲扇打个盹,没有闲时与忙时。我们这些孩子,也全被
《破绽在哪儿》参考答案  其中一個家伙利用对方是左撇子,他只要在左手握杯饮咖啡的那一侧涂上毒液,就会使对方上当;另一个家伙饮咖啡前吃的口香糖里很可能含有解药,所以自己喝了没事,对方喝了就毒性发作了。那名望风的犯罪团伙成员请在图中找。
据国家公务员网公布数据,职位平均40:1的竞争比令人望而生畏。不止考公,各类考证热潮由来已久,CPA、CFA、司法、雅思、职业资格证……各类证书引得职场人前赴后继。朋友圈英语学习打卡刚刚降温,成人Python(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已经袭来,似乎知识更新速度总是快于学习速度。与此同时,为了弥补学历缺陷,成人学历教育也蓬勃兴起,成人自考、MBA等学历已成为部分职场人“更上一层楼”的必要条件。  考证热
北京南城的小街里,阳光温暖懒散,汽车斗折蛇行地前进。敲门进屋,王钟津正在刷锅,招呼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坐下后,她也盘腿而坐,丈夫张广柱则靠在沙发上。  这是寻常巷陌里的寻常人家,张广柱64岁,王钟津61岁,膝下有女儿,还有一个8岁的外孙;但他们又是不寻常的,3年来他们进行着环球之旅,并以“花甲背包客”为名撰写博客,广为人知,西亚、中东将是他们的下一站。    环球游只为幸福生活  2007年在虎跳峡徒
南阿尔卑斯山的仲夏,美丽而明亮。两个星期以来,我每天都为了夏天即将结束而忐忑不安,我将这种不安视为所有美感的附属品,那样的不安,带着某种神秘感,就像某种味道强烈而特别的佐料。一旦有任何雷雨征兆,更是格外令我担心,因为自八月中旬开始,即使是小雷雨都可能一发不可收拾:它可能持续几天不停,即使雨后天气放晴,但夏天也早已随之消失了。在阿尔卑斯山南麓,夏日在雷雨中挣扎,然后轰轰烈烈地匆匆死亡,迅速消失,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