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34(2008)02-0170-01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笔者认为,短也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并不排斥某些重要事件的报道、深度报道需要有较长的篇幅,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和报纸一样,应以短新闻为主,让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
1947年6月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提出:“一条新闻每条在200字左右,专稿在1000字左右。”理由是:短,才能使新闻条数多;短,才能使报道的覆盖面宽广;短,才能使人易记易理解;短,才能使新闻节目多样化。决定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有些领导机关、部门和单位不问效果,按文章长短来定新闻价值。似乎内容越重要,文章越要长;文章越长,内容就一定重要。甚至把文章长短作为一种规格,相互攀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每一个工作着的人来说,根本没有时间去视听那些不着边际、拖泥带水的报道。
二、内部因素,编辑和记者的认识有误。有些编辑口头上重视短消息,实际工作中短消息上不了内容提要,并且放到新闻节目尾巴了。致使一些记者总认为短消息单薄,说明不了问题,是雕虫小技;写大特写、长篇通讯、专题报道方显英雄本色。因为看不起短消息,自然不去下苦功夫。于是,简洁成了简陋,使短新闻越来越差。还有的记者写特写、写通讯时,往往追求艳丽的词藻,大段大段的铺陈和描写,以致一篇只需三五百字就可以拿下来的新闻,抻成一两千字甚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以真实的细节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内容,为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中央电视台在组织这次对2008年南方雪灾的系列报道时,使用了郴州市大面积积雪、武警官兵就地而卧、和客运站、火车站旅客大量滞留、多名救灾抢险人员英勇牺牲等细节画面,生动而感人地向观众表达了大雪无情人有情的新闻主题,成功地运用细节报道使得全国的观众都身处其境般的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耳闻不如一见”,从这个角度看,新闻画面比声音会让受众觉得它有着比声音更为可靠的真实性,但与此同时,任何画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画面必须在声音的辅助下方能实现对客观现实完整真实的反映。
2 具有鲜明生动的特征。细节报道必须通过声音、画面、音像等多种手段将细节报道中所涵载的信息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才能从整个报道基调上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就声画两者的难度比较而言,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来看,显然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因此,努力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画面信息的鲜明生动,就是要求每条新闻(以1分钟的新闻提供10个镜头为标准)能够提供,个左右的“可看性镜头”,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充分的信息享受。也是在这次雪灾的报道中,在报道广大武警战士为了维持车站秩序每日只能休息两个多小时时,中央电视台将画面牢牢地定格在了一名半躺在地上打盹的年轻战士的脸上,疲惫的神情结合起前面报道的终于踏上回乡列车的大批旅客激动兴奋的画面,叫人久久难忘。
3 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单纯性,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涵载信息时表现出来的简洁、完善、集中的特征,这一特征可引导观众准确感受信息而不产生歧义。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像时,至关重要的是对“形”的发现与把握,如何将散乱的人、事、物组成一段(时间内)有序的画面,并显现出它的单纯性,使新闻的主体信息得以突现。格式塔构成原理认为:视觉对于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心理上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以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当然,这种视觉活动过程,遵循着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则、类似原则、图底原则、共同命运原则、完形倾向性原则、闭合原则等等,连续的特性组织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若物象组织结构中不具备紧张的内力(视觉力、心理力),就不存在“完形压强”,对视觉来说,就“不起眼”,印象较为淡漠。
简洁完美的形象,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高度复杂的式样、人们熟悉的物体或其他能够迅速识别和认识的视觉式样等等,它们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变化性(无规律性)较低。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确的形象,被称之为“简约合宜”的形象。如前文提及的电视记者对疏散旅客时武警战士疲惫神态的特写镜头就充分体现了“简约合宜”的原理,及其信息传播的单纯性。电视记者采访时,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其新闻现场的条件(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总是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或“形”加以感觉,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追求一个“完形”。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逐步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视觉力求以简单、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实践告诉我们,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集中在某一局部或某个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才会使我们的报道深深地印入人们的脑际。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特技制作的这一细节,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创新,而且在新闻主题意义的发掘上,体现出内容的深刻与新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所不能的电脑及数字特技技术,使得电视新闻语言的细节形式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笔者认为,短也是新闻的生命。我们并不排斥某些重要事件的报道、深度报道需要有较长的篇幅,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和报纸一样,应以短新闻为主,让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
1947年6月新华社总社语言广播部提出:“一条新闻每条在200字左右,专稿在1000字左右。”理由是:短,才能使新闻条数多;短,才能使报道的覆盖面宽广;短,才能使人易记易理解;短,才能使新闻节目多样化。决定短消息唱响新闻的主旋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外部因素,有些领导机关、部门和单位不问效果,按文章长短来定新闻价值。似乎内容越重要,文章越要长;文章越长,内容就一定重要。甚至把文章长短作为一种规格,相互攀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对每一个工作着的人来说,根本没有时间去视听那些不着边际、拖泥带水的报道。
二、内部因素,编辑和记者的认识有误。有些编辑口头上重视短消息,实际工作中短消息上不了内容提要,并且放到新闻节目尾巴了。致使一些记者总认为短消息单薄,说明不了问题,是雕虫小技;写大特写、长篇通讯、专题报道方显英雄本色。因为看不起短消息,自然不去下苦功夫。于是,简洁成了简陋,使短新闻越来越差。还有的记者写特写、写通讯时,往往追求艳丽的词藻,大段大段的铺陈和描写,以致一篇只需三五百字就可以拿下来的新闻,抻成一两千字甚尽可能地反映事实的过程,更主要的是要以真实的细节反映客观事实的本质内容,为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判断提供最直接的依据。”中央电视台在组织这次对2008年南方雪灾的系列报道时,使用了郴州市大面积积雪、武警官兵就地而卧、和客运站、火车站旅客大量滞留、多名救灾抢险人员英勇牺牲等细节画面,生动而感人地向观众表达了大雪无情人有情的新闻主题,成功地运用细节报道使得全国的观众都身处其境般的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
“耳闻不如一见”,从这个角度看,新闻画面比声音会让受众觉得它有着比声音更为可靠的真实性,但与此同时,任何画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画面必须在声音的辅助下方能实现对客观现实完整真实的反映。
2 具有鲜明生动的特征。细节报道必须通过声音、画面、音像等多种手段将细节报道中所涵载的信息鲜明生动地表现出来,才能从整个报道基调上更好地集中观众的注意力,提高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的声画是以时序运动的方式传播信息,声画传播的滚动性无疑增大了受众对信息感知与存储的难度。就声画两者的难度比较而言,从画面含义的模糊性和播音语言逻辑表述的明晰性来看,显然画面信息具有更大成分的不可知性。因此,努力结构电视新闻画面的突现性,是电视记者、编辑提高电视新闻信息质量的重要内容。画面信息的鲜明生动,就是要求每条新闻(以1分钟的新闻提供10个镜头为标准)能够提供,个左右的“可看性镜头”,以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众充分的信息享受。也是在这次雪灾的报道中,在报道广大武警战士为了维持车站秩序每日只能休息两个多小时时,中央电视台将画面牢牢地定格在了一名半躺在地上打盹的年轻战士的脸上,疲惫的神情结合起前面报道的终于踏上回乡列车的大批旅客激动兴奋的画面,叫人久久难忘。
3 具有信息传播的单纯性。细节对于信息传播的单纯性,是指电视新闻的画面因素涵载信息时表现出来的简洁、完善、集中的特征,这一特征可引导观众准确感受信息而不产生歧义。电视记者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像时,至关重要的是对“形”的发现与把握,如何将散乱的人、事、物组成一段(时间内)有序的画面,并显现出它的单纯性,使新闻的主体信息得以突现。格式塔构成原理认为:视觉对于简洁完美形象的追求,心理学家称之为“完形压强”,心理上追求一种平衡以改变在探索中紧张的心情,以免除各种猜想和想入非非。当然,这种视觉活动过程,遵循着一系列的原则,例如相近原则、类似原则、图底原则、共同命运原则、完形倾向性原则、闭合原则等等,连续的特性组织成为一个相对完善的结构。若物象组织结构中不具备紧张的内力(视觉力、心理力),就不存在“完形压强”,对视觉来说,就“不起眼”,印象较为淡漠。
简洁完美的形象,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图形、高度复杂的式样、人们熟悉的物体或其他能够迅速识别和认识的视觉式样等等,它们的不确定性和随机变化性(无规律性)较低。在特定条件下视觉刺激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简单明确的形象,被称之为“简约合宜”的形象。如前文提及的电视记者对疏散旅客时武警战士疲惫神态的特写镜头就充分体现了“简约合宜”的原理,及其信息传播的单纯性。电视记者采访时,根据视觉的选择原理及其新闻现场的条件(光线、距离、物象、环境、时间)等要素,总是先寻找出其中容易捕捉的单纯构造或“形”加以感觉,以把握物象的主要特点,追求一个“完形”。而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对其加强、减弱或修正,再逐步加深或淡化,这就是单纯性的基本特性。视觉力求以简单、符号的形式表现深刻而丰富的内容,通过精炼集中的形式和易于理解的秩序,传达预想的意义。
实践告诉我们,宽泛的视野、空泛的描述是无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集中在某一局部或某个点,作具体、细致的描述,才会使我们的报道深深地印入人们的脑际。更值得一提的是,电子特技制作的这一细节,不仅是传播形式的创新,而且在新闻主题意义的发掘上,体现出内容的深刻与新颖。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无所不能的电脑及数字特技技术,使得电视新闻语言的细节形式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