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保障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实现人人得以有效成长的课堂教学,教师热衷于设计“教师上课”的条条框框,看似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实质只是让学生陷入老师的“圈套”,达成老师预想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提示、提问、解释、指令、评说等所使用的教学语言表达对学生是否进入主动认知,提升反思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引导学习主动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早就摈弃了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灌输的思想观念,转而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否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感受学生的学习情绪,需要不断进行斟酌和反思,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语言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活动。
一、反思具体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不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引导同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说什么,怎么说,详细说还是简略说,都需要从实际课堂教学中去总结、反思和调整。
1、提示性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示
分析艾德莱斯纹样的取材特点,发现有些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则运用强烈的艺术变形,不那么容易辨认。尽管给学生出示的图案都相对直观易认,但有些图案脱离学生认知经验的就比较难回答。
(2)增強疑问的提示
学生在观察分析纹样特点时,是否能联系到这种独特的工艺,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提示,触发学生的疑问。比如提示有些比较抽象的图案,梳子,同学们则会增大疑惑的眼睛,为什么会用梳子?从形态上理解也可以是牙刷,或油漆刷...不管是不是梳子,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增设更多的疑问,探究总结出艾德莱斯纹样的制作工艺以及取材特点,艾德莱斯纹样取材范围非常广,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特殊的工艺特点让这些纹样更具神秘色彩。
(3)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引导学生更细致的观察纹样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目标,就会不由自主的给出提示性语言,而这样的提示完全暴露了教师预设的答案。潜意识中还是想把“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以上做出的提示性语言,就是典型的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时应该围绕学生各自得出的结论再进行小组或集体讨论,最终得出学生自己总结的答案。
2、提问性教学语言的合理性
(1)诱发疑问的提问
把“视觉效果”改成“视觉感受”,学生的回答和思考方向就完全不一样。对视觉感受,学生通常只是感受最直观的,表面的,比如很模糊,很毛糙。而思考视觉效果时,学生会试着去找些更多形容词句来回答。
(3)改变视点的提问
改变视点的提问是学生在固有的认知思维下,无法理解,需要改变视点使之重新思考,或是追究功能和目的,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分析理解艾德莱斯木梳这个纹样,仅仅从木梳这个普通的生活用品中似乎很难理解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需要改变提问从新疆辽阔的土地,历史发展过程中领土被别的国家侵占的角度再引发学生思考。
3、解释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1)是否具有普世性
对一些宗教性质的文化内容,教师首先要查阅各种资料,确保内容积极健康,并核实其是否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和接受。艾德莱斯纹样对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来说有很深刻和广泛的意义。给纹样赋予更多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不仅可以丰富其寓意内涵,也让更多其他民族的人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解读和传播。
(2)对不确定性信息进行补充说明
除了一些跟宗教有关,其他的冷门知识,网络流行语,暴力美学语言等也应该细心分辨,避免为了迎合学生的猎奇心或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在课堂上传播不良信息。关于伊斯兰教对纹样留白的看法,教师并没有对这个信息内容进行多方核实。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传说,但也应在表达的时候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对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或能在课后收集更多的资料进行确认。
4、指令性教学语言的必要性
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都把创意用在了上半身的设计,下半身的造型则比较简略。教师通过指令性的语言,看似帮忙解决了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实则限制了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也阻碍了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创意服装设计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没必要特意提醒。
二、优化教学语言的策略
1、充分预设下的极简表达
教师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满足于单纯的预设也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更好的预设为了更好的生成。探究艾德莱斯的色彩为什么这么艳丽,教师在补充回答原因的时候会提及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跟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但在表述过程中容易越讲越多,往往忘了只需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稍作提醒,继续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和探究。
2、聚焦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硬是要把整个流程都走完,而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感受力、思维特点都不一样,教师需要把课堂进度拉慢一点,停下来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艾德莱斯服装秀》这节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从了解纹样的制作工艺、取材特点,提取设计素材再到服装设计,安排的内容过多,各个环节时间安排也不够合理,教师和学生都显得手忙脚乱。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了解纹样并设计纹样,第二课时把设计好的纹样用纸造型的方法设计服装,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操作。
3、做课堂的指导者,而不是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中讲得越多,越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对学生引导得越多,越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性,限制学生的思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道路上,要注重适时适量。抛出课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的法则决定学的法则,学的法则决定教的法则。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感知,推敲和总结。看似通过各种提问在引导学生学习,实则限制了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新的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读懂课堂》,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
关键字:课堂教学语言表达引导学习主动认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早就摈弃了对学生进行单向知识灌输的思想观念,转而通过引导,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是否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感受学生的学习情绪,需要不断进行斟酌和反思,通过优化课堂教学语言从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活动。
一、反思具体课堂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不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引导同学去思考和发现问题,都离不开课堂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说什么,怎么说,详细说还是简略说,都需要从实际课堂教学中去总结、反思和调整。
1、提示性教学语言的有效性
(1)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提示
分析艾德莱斯纹样的取材特点,发现有些图案较为直观,很容易辨认。有的则运用强烈的艺术变形,不那么容易辨认。尽管给学生出示的图案都相对直观易认,但有些图案脱离学生认知经验的就比较难回答。
(2)增強疑问的提示
学生在观察分析纹样特点时,是否能联系到这种独特的工艺,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提示,触发学生的疑问。比如提示有些比较抽象的图案,梳子,同学们则会增大疑惑的眼睛,为什么会用梳子?从形态上理解也可以是牙刷,或油漆刷...不管是不是梳子,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通过增设更多的疑问,探究总结出艾德莱斯纹样的制作工艺以及取材特点,艾德莱斯纹样取材范围非常广,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特殊的工艺特点让这些纹样更具神秘色彩。
(3)避免直接给出答案
引导学生更细致的观察纹样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没有达到教师预想的目标,就会不由自主的给出提示性语言,而这样的提示完全暴露了教师预设的答案。潜意识中还是想把“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以上做出的提示性语言,就是典型的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时应该围绕学生各自得出的结论再进行小组或集体讨论,最终得出学生自己总结的答案。
2、提问性教学语言的合理性
(1)诱发疑问的提问
把“视觉效果”改成“视觉感受”,学生的回答和思考方向就完全不一样。对视觉感受,学生通常只是感受最直观的,表面的,比如很模糊,很毛糙。而思考视觉效果时,学生会试着去找些更多形容词句来回答。
(3)改变视点的提问
改变视点的提问是学生在固有的认知思维下,无法理解,需要改变视点使之重新思考,或是追究功能和目的,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看待问题。比如分析理解艾德莱斯木梳这个纹样,仅仅从木梳这个普通的生活用品中似乎很难理解它有什么特殊的含义,需要改变提问从新疆辽阔的土地,历史发展过程中领土被别的国家侵占的角度再引发学生思考。
3、解释性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1)是否具有普世性
对一些宗教性质的文化内容,教师首先要查阅各种资料,确保内容积极健康,并核实其是否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认可和接受。艾德莱斯纹样对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人来说有很深刻和广泛的意义。给纹样赋予更多的神话故事或民间传说,不仅可以丰富其寓意内涵,也让更多其他民族的人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解读和传播。
(2)对不确定性信息进行补充说明
除了一些跟宗教有关,其他的冷门知识,网络流行语,暴力美学语言等也应该细心分辨,避免为了迎合学生的猎奇心或吸引学生的注意而在课堂上传播不良信息。关于伊斯兰教对纹样留白的看法,教师并没有对这个信息内容进行多方核实。虽然是一个小小的传说,但也应在表达的时候进行补充说明,让学生对信息作出自己的判断和理解,或能在课后收集更多的资料进行确认。
4、指令性教学语言的必要性
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学生都把创意用在了上半身的设计,下半身的造型则比较简略。教师通过指令性的语言,看似帮忙解决了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实则限制了更多发挥想象的空间,也阻碍了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创意服装设计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进行各种尝试,没必要特意提醒。
二、优化教学语言的策略
1、充分预设下的极简表达
教师的课堂教学,既不能满足于单纯的预设也不能满足于单纯的生成。预设为了生成,更好的预设为了更好的生成。探究艾德莱斯的色彩为什么这么艳丽,教师在补充回答原因的时候会提及跟他们的民族性格有关,跟他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关。但在表述过程中容易越讲越多,往往忘了只需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稍作提醒,继续让学生自己去挖掘和探究。
2、聚焦学生的实际需求
课堂上教师往往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硬是要把整个流程都走完,而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兴趣点、感受力、思维特点都不一样,教师需要把课堂进度拉慢一点,停下来关注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艾德莱斯服装秀》这节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从了解纹样的制作工艺、取材特点,提取设计素材再到服装设计,安排的内容过多,各个环节时间安排也不够合理,教师和学生都显得手忙脚乱。内容安排上可以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了解纹样并设计纹样,第二课时把设计好的纹样用纸造型的方法设计服装,这样学生就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操作。
3、做课堂的指导者,而不是引导者
教师在课堂中讲得越多,越容易把自己的主观想法强加给学生,对学生引导得越多,越容易导致学生的依赖性,限制学生的思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道路上,要注重适时适量。抛出课题后,放手让学生自主去研究。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的法则决定学的法则,学的法则决定教的法则。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语言进行感知,推敲和总结。看似通过各种提问在引导学生学习,实则限制了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新的方法和手段,真正实现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读懂课堂》,钟启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5
萧山区瓜沥镇第一初级中学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