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有声亦无声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精品《药》之所以流传甚广,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除了它给读者提供了一面观照辛亥革命之鉴,以及华老栓、康大叔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外,对华小栓的咳嗽描写,也是不可轻忽的一个因素。但是,对此人们往往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或蜻蜓点水般不作深入分析,或只字不提其在作品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短文试就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小说中,作者从不同侧面对华小栓的咳嗽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收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满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之效果。
  首先,从正面陪衬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华老栓接了华大妈递过的多年的也许是仅有的积攒,正欲去买药。鲁迅写道:“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此处以里屋的声响衬托外屋的静寂。华小栓咳嗽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不经意中交代华老栓买药的个中原因,非只陪衬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还有倘若没有小栓的咳嗽,也就没有老栓的成行,可见此为悲剧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小栓的咳嗽是老栓愚昧无知的依据。试想,如果没有华小栓的咳嗽,今天看来是“病急乱投医”,定然不会致使老栓形成愚昧性格的一面。作者虽未作特别的渲染和强调,但我们不难看出鲁迅描写华小栓咳嗽一如绿叶之于红花。
  这令我们想起了作者另一名篇《故乡》。如以少年闰土陪衬少年“我”。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生动、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其次,从相反相逆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衬托。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使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此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远近反衬,“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远近反衬,将月光下盛开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幽雅之美。有正反映衬,文中写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此句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有动静相衬,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此处着力刻画环境的宁静,创造了飘渺朦胧、轻淡幽美的醉人意境。接着写蝉声和蛙鼓,动静结合,道出了作者摆脱不了的绵绵愁思。有人景反衬,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内心苦闷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同荷塘月色这一“静美”的环境相反相成,从而使飘渺朦胧的景色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
  在小栓吃药的场面中,鲁迅先生作了这样的描写:“两人(华老栓、华大妈)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在这里,作者先后两次描写小栓的咳嗽,其深意不难解读,老栓夫妇在儿子身上“注进”的是小栓痊愈的希冀,“取出”的是小栓身上的病毒。虽然是人物常情常理的愿望,而小栓咳了又咳,且是“按着胸膛”,可见小栓的病情并非因父母的无限希冀及其对人血馒头的笃信而好起来,而是背逆着其父母的心理而越发严重,如此构成显隐反差,给读者呈现一种不祥的先兆。正是这先兆,透示出华家悲剧的必然性。
  再次,因了揭示主题的需要。鲁迅先生用他娴熟的衬托之法,采用一如少妇时的杨二嫂和眼前的杨二嫂的笔法。当杨二嫂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再如,祥林嫂的寂然死去和鲁镇祝福的景象的对照衬托的写法,小说开头对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描写,既有对阴沉、低暗的年底景象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更有对虚伪、反动、保守的鲁四老爷及其书房的典型描写,这就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悲剧的发展提供了背景。结尾一段再描写祝福的欢乐情景和“我”的感受,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了揭示小说主题,作者将华小栓的咳嗽适时、到位地描绘出来,当康大叔不知廉耻更不知罪恶地大嚷其“药”效的时候,“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当茶客们又现出几分活气谈笑起来的时候,“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读到此处,我们已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作者让小栓此时出来咳嗽是迥乎寻常、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在刽子手康大叔叫嚷“包好”的背景下展示的,后者则是在谈客们“现出活气”时发生的。如果说小栓的“合伙咳嗽”是对康大叔信口雌黄的讥刺,那么他的“拼命咳嗽”就是对茶客们“活气”的抗议。此处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收到一石多鸟之效,其一是嘲讽了康大叔们,其二是批判了华老栓的愚昧,其三是暗示着华小栓死亡的必然结局。这些无不揭示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主题。
  宋人范成大有诗云:“朝暾不与同云便,烘托晴空万里霞。”鲁迅先生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绝非是有无等同的闲笔,而是不可或缺的重笔,它使小说主题越发深厚,情节更趋合理,人物形象更加凸显,因而作品艺术感染力更强。
  
  (作者单位:淮州中学)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位一体课程目标,改变了过去重认知轻情感的倾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人们关注的往往是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何也?“情感态度”相对于“知识与技能”来说很难测量。语文知识与读写能力是外显的,容易量化,因而被现行考试所关注;而情感态度是隐性的,语文考查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因而在教学中只注重对语文知识
项目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行动中构建出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学习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职业学校在学习中运用到的有效教学方法之一,它不仅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更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针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论述。  将项目教学法引入中职语文教学,师生共同在大语文教学环境下,通过全程参与某
摘要:高考作文等次是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综合考量结构、字迹和文面等多种因素来评定的。要想使高考作文斩获高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审题和立意、拟题与结构布局、开头与结尾、语言与内容、文体与字迹文面等诸多方面着力打造。  关键词: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标题;语言;文体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推行,高考作文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高考作文分值一般占语文总分值的40%,所以,高考作文写作的成败,直接
我父亲患视网膜脱离,请问,该怎样治?  山东 孟祥君    当头部突然受到剧烈震动时,如不慎跌倒、所乘车辆突然刹车、眼球受到打击等,致使变薄的视网膜产生裂孔,液化的玻璃体便从破孔流到视网膜与脉络膜之间,使视网膜从供给它营养的脉络膜上脱离下来,这在医学上叫做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可以治疗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运用,视网膜脱离手术的成功率已越来越高。它的治疗原理很简单:①封闭视网膜上的破孔:
打开生活的记忆之门,大事要事寥寥无几,更多的是不上串的生活琐事。面对司空见惯的现象,平凡无奇的小事,很多同学不以为然,不觉得它们是写作文的材料,更不相信用它们还能写出好文章。然而,大量事实证明,平凡材料只要处理得法,就可写出令人赞赏、让人叫绝的妙文!且看下文:  敞开的大门(于桂梅)  住校生最盼望的就是星期五。  在回家的路上总是兴奋看,回到家里更是无忧无虑。愉快地度过两个安静、甜美的夜晚,星期
“读”,指口头语言;“写”是指书面语言。二者结合,即构成了“语文”。语文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应用能力,这是个人素质结构的核心能力。语文教学强调两条腿走路,一面是接受,即使学生学会倾听和阅读;一面是表达,即使学生能说得明白、写得清楚。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凝练概括,使文本框架立体化  “能读千赋,则善为之矣。”也就是说,阅读千遍,
北京,宛若我的一个情人。  很多年之后,我站在一座南国的城市怀想着她,平静而安然,失却了曾经的激情与悸动。但我仍然是爱着她的,挚爱着,不曾改变。  最早知晓北京,是因幼年时看到的一张邮票,上面印着“祖国风光美丽首都”的字样和图像。抚摩着这印在邮票上的几个字,我总在想象这几个字背后的故事。  长大后,看过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和黄宗英的《京城琐记》……北京,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地立体起来,却始终觉得有些
结构主义大师让·皮亚杰认为:“人们可以在一些实体的排列组合中观察到结构,结构是功能的积淀。”文学作品的信息,不仅存在于语词之中,而且也非常普遍地存在于结构之中,尤其是审美信息更是如此。 因为作者是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与作品内容来结构作品的。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我们可以根据某一作品的结构形式,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与结构的功能。  下面以杜甫《登高》诗为例,加以探讨。  此诗写于夔州。时值重九,该
在追求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人们为什么还迷恋诗歌?而且,常常是物质生活越富足,对诗歌迷恋的程度越高?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同时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存在。如果说人是世界的花朵,那么诗歌则是这种花朵自然而绚烂的绽放。靠了诗歌的装点,人生才不至于显得太苍白、太虚空。从某种程度上说,是诗歌赋予了人生真正而且是终极的价值与意义。人类在创造物质世界的同时,也一直没有忘记须令自己的精神家园充满美好的情愫,一直没有放弃在
编者按: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当前,重庆产业结构调整思路更加清晰,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政策措施逐步落地,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正在形成。为带领全市人民继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抓住机遇、用好机遇,把机遇转化为项目实体、转化为发展动能、转化为民生福祉,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今年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