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精品《药》之所以流传甚广,让人百读不厌,是因为除了它给读者提供了一面观照辛亥革命之鉴,以及华老栓、康大叔等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外,对华小栓的咳嗽描写,也是不可轻忽的一个因素。但是,对此人们往往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或蜻蜓点水般不作深入分析,或只字不提其在作品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短文试就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
小说中,作者从不同侧面对华小栓的咳嗽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收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满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之效果。
首先,从正面陪衬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华老栓接了华大妈递过的多年的也许是仅有的积攒,正欲去买药。鲁迅写道:“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此处以里屋的声响衬托外屋的静寂。华小栓咳嗽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不经意中交代华老栓买药的个中原因,非只陪衬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还有倘若没有小栓的咳嗽,也就没有老栓的成行,可见此为悲剧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小栓的咳嗽是老栓愚昧无知的依据。试想,如果没有华小栓的咳嗽,今天看来是“病急乱投医”,定然不会致使老栓形成愚昧性格的一面。作者虽未作特别的渲染和强调,但我们不难看出鲁迅描写华小栓咳嗽一如绿叶之于红花。
这令我们想起了作者另一名篇《故乡》。如以少年闰土陪衬少年“我”。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生动、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其次,从相反相逆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衬托。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使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此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远近反衬,“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远近反衬,将月光下盛开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幽雅之美。有正反映衬,文中写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此句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有动静相衬,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此处着力刻画环境的宁静,创造了飘渺朦胧、轻淡幽美的醉人意境。接着写蝉声和蛙鼓,动静结合,道出了作者摆脱不了的绵绵愁思。有人景反衬,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内心苦闷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同荷塘月色这一“静美”的环境相反相成,从而使飘渺朦胧的景色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
在小栓吃药的场面中,鲁迅先生作了这样的描写:“两人(华老栓、华大妈)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在这里,作者先后两次描写小栓的咳嗽,其深意不难解读,老栓夫妇在儿子身上“注进”的是小栓痊愈的希冀,“取出”的是小栓身上的病毒。虽然是人物常情常理的愿望,而小栓咳了又咳,且是“按着胸膛”,可见小栓的病情并非因父母的无限希冀及其对人血馒头的笃信而好起来,而是背逆着其父母的心理而越发严重,如此构成显隐反差,给读者呈现一种不祥的先兆。正是这先兆,透示出华家悲剧的必然性。
再次,因了揭示主题的需要。鲁迅先生用他娴熟的衬托之法,采用一如少妇时的杨二嫂和眼前的杨二嫂的笔法。当杨二嫂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再如,祥林嫂的寂然死去和鲁镇祝福的景象的对照衬托的写法,小说开头对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描写,既有对阴沉、低暗的年底景象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更有对虚伪、反动、保守的鲁四老爷及其书房的典型描写,这就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悲剧的发展提供了背景。结尾一段再描写祝福的欢乐情景和“我”的感受,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了揭示小说主题,作者将华小栓的咳嗽适时、到位地描绘出来,当康大叔不知廉耻更不知罪恶地大嚷其“药”效的时候,“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当茶客们又现出几分活气谈笑起来的时候,“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读到此处,我们已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作者让小栓此时出来咳嗽是迥乎寻常、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在刽子手康大叔叫嚷“包好”的背景下展示的,后者则是在谈客们“现出活气”时发生的。如果说小栓的“合伙咳嗽”是对康大叔信口雌黄的讥刺,那么他的“拼命咳嗽”就是对茶客们“活气”的抗议。此处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收到一石多鸟之效,其一是嘲讽了康大叔们,其二是批判了华老栓的愚昧,其三是暗示着华小栓死亡的必然结局。这些无不揭示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主题。
宋人范成大有诗云:“朝暾不与同云便,烘托晴空万里霞。”鲁迅先生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绝非是有无等同的闲笔,而是不可或缺的重笔,它使小说主题越发深厚,情节更趋合理,人物形象更加凸显,因而作品艺术感染力更强。
(作者单位:淮州中学)
小说中,作者从不同侧面对华小栓的咳嗽作了入木三分的描写,收到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丰满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之效果。
首先,从正面陪衬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华老栓接了华大妈递过的多年的也许是仅有的积攒,正欲去买药。鲁迅写道:“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此处以里屋的声响衬托外屋的静寂。华小栓咳嗽的描写作用有二:一是不经意中交代华老栓买药的个中原因,非只陪衬作品中的人物关系。还有倘若没有小栓的咳嗽,也就没有老栓的成行,可见此为悲剧故事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小栓的咳嗽是老栓愚昧无知的依据。试想,如果没有华小栓的咳嗽,今天看来是“病急乱投医”,定然不会致使老栓形成愚昧性格的一面。作者虽未作特别的渲染和强调,但我们不难看出鲁迅描写华小栓咳嗽一如绿叶之于红花。
这令我们想起了作者另一名篇《故乡》。如以少年闰土陪衬少年“我”。少年闰土较之少年“我”更是一个富于表现力的少年,是一个有更多的新鲜生活和新鲜感受要表达的少年。少年“我”的知识像是从书本当中获得的,少年闰土的知识则是从大自然中、从自己的生活实感中获得的。他生活在大自然中,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他比少年“我”更像一个语言艺术家。他的语言生动、流畅,多么富有感染力啊!它一下子就把少年“我”吸引住了,并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其次,从相反相逆的角度描写华小栓的咳嗽,形成十分鲜明的反差衬托。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使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此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王维的“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杜甫的“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都是用声响来衬托一种静的境界。朱自清《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远近反衬,“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远近反衬,将月光下盛开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写得朦胧而宁静,给人以幽雅之美。有正反映衬,文中写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此句写了荷叶、荷花的安谧,恬静,勾勒出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有动静相衬,荷塘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此处着力刻画环境的宁静,创造了飘渺朦胧、轻淡幽美的醉人意境。接着写蝉声和蛙鼓,动静结合,道出了作者摆脱不了的绵绵愁思。有人景反衬,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了内心苦闷之情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而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同荷塘月色这一“静美”的环境相反相成,从而使飘渺朦胧的景色与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融为一体。
在小栓吃药的场面中,鲁迅先生作了这样的描写:“两人(华老栓、华大妈)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在这里,作者先后两次描写小栓的咳嗽,其深意不难解读,老栓夫妇在儿子身上“注进”的是小栓痊愈的希冀,“取出”的是小栓身上的病毒。虽然是人物常情常理的愿望,而小栓咳了又咳,且是“按着胸膛”,可见小栓的病情并非因父母的无限希冀及其对人血馒头的笃信而好起来,而是背逆着其父母的心理而越发严重,如此构成显隐反差,给读者呈现一种不祥的先兆。正是这先兆,透示出华家悲剧的必然性。
再次,因了揭示主题的需要。鲁迅先生用他娴熟的衬托之法,采用一如少妇时的杨二嫂和眼前的杨二嫂的笔法。当杨二嫂的青春已逝、美貌不再的时候,她就把任何东西都拿来当作获取物质实利的手段了。她的人生完全成了物质的人生,狭隘自私的人生。这样一个人,亲近的只是物质实利,对别人的感情已经没有感受的能力。她的生活是辛苦的,但这种辛苦也压碎了她的道德良心,使她变得没有信仰,没有操守,没有真挚的感情,不讲道德,自私狭隘。再如,祥林嫂的寂然死去和鲁镇祝福的景象的对照衬托的写法,小说开头对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描写,既有对阴沉、低暗的年底景象的自然环境的描绘,又有对家家准备祝福的盛况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更有对虚伪、反动、保守的鲁四老爷及其书房的典型描写,这就揭示了悲剧主人公——祥林嫂所生活的典型环境,为祥林嫂悲剧的发展提供了背景。结尾一段再描写祝福的欢乐情景和“我”的感受,起着深化主题的作用。
为了揭示小说主题,作者将华小栓的咳嗽适时、到位地描绘出来,当康大叔不知廉耻更不知罪恶地大嚷其“药”效的时候,“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当茶客们又现出几分活气谈笑起来的时候,“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读到此处,我们已情不自禁地注意到,作者让小栓此时出来咳嗽是迥乎寻常、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在刽子手康大叔叫嚷“包好”的背景下展示的,后者则是在谈客们“现出活气”时发生的。如果说小栓的“合伙咳嗽”是对康大叔信口雌黄的讥刺,那么他的“拼命咳嗽”就是对茶客们“活气”的抗议。此处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收到一石多鸟之效,其一是嘲讽了康大叔们,其二是批判了华老栓的愚昧,其三是暗示着华小栓死亡的必然结局。这些无不揭示出辛亥革命不彻底性的主题。
宋人范成大有诗云:“朝暾不与同云便,烘托晴空万里霞。”鲁迅先生对华小栓咳嗽的描写绝非是有无等同的闲笔,而是不可或缺的重笔,它使小说主题越发深厚,情节更趋合理,人物形象更加凸显,因而作品艺术感染力更强。
(作者单位:淮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