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诗词教学 弘扬传统文化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foryo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初中生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热爱民族语言的兴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教学责无旁贷。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
  一、古典诗词是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
  在理解古诗词活动中,首先要了解“文化背景”。这就是不仅要了解诗人的文化常识,而且要了解作者所写事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
  1. 了解诗人
  任何一个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作者的人生经历不同,他(她)通过诗词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也就不同,[1]因而在创作中也就形成的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风格。这些独具风格的诗歌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都和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作者的性格密切相关,于是,鉴赏古诗词时可以根据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经历及其作品主要风格来进行。比如,王维不仅诗作得好,而且也很精通书画和音乐,因此,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从而因山水田园诗出名。了解诗人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创作一时的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及诗人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歌作好铺垫。
  2. 了解诗的创作背景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一是要依赖于对作家的熟悉,二是要依赖于诗词前的序言,三是要依赖于诗词语句所透露的信息,四是要依赖于诗词后的注释。注释也叫隐含信息,往往为我们所忽略。其次,和历代“大师”直接“对话”,使学生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并汲取、消化,其好处将是终生受用不尽的,学生们懂得“天下为公”的理念;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可以认识李白、杜甫、白居易,成为先贤的知己;知道唐宋元明各朝代,了解了历史变迁;体会蜀道之难,泰山之险,初步学习地理知识;感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接触辩证法常识。
  二、儒家道家禅宗是古诗词的文化底蕴
  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和主干,不少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在于儒家文化。最突出的典型是“诗圣”杜甫的作品。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始终以严肃、悲悯的心情注视和关心着社会,尤其是他晚年的诗作,更体现出强烈的对社会政治、对苦难人生的无尽感慨。如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通过描写他在狂风猛雨无情袭击的秋夜本身的痛苦来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来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
  道家文化以“道”为本体,道家从“道”出发,从自然本体出发,强调“天人合一”,以天为主,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回归自然。陶渊明的诗篇《归园田居》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思想,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陶渊明诗歌如《饮酒》(其五)中“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也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
  晚唐后期,参禅悟道被作为古诗词创作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以禅喻诗,诗禅结合,在诗词中表现禅趣是文人共同的审美爱好。如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等都是为历代所推重的深得禅理禅趣的名句。
  在古诗词理解中,了解儒家道家禅宗相关的知识,不仅有利于古诗词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文化爱国与文化乡愁的高尚情感培养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2]。初中古诗教学应该在落实语文基本能力训练的同时,充分挖掘古诗的人文内涵,引领学生融入古诗词蕴涵的文化氛围之中。初中古诗词中有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主要表现为:
  1. 文化爱国
  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大多充满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在他们的作品中有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它表现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进取、敢于奉献的乐观精神。例如,文天祥生活在南宋即将灭亡的时代,元军大量入侵,文天祥誓死都不向元军投降,在《过零丁洋》中写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表达自己对山河沦丧的悲痛之情。不少作者留下了浸透着爱国之情的诗词作品,成为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报效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2. 文化乡愁
  古代诗人因为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常会背井离乡,到外地发展。因交通不便,他们一离家就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因此马致远古典诗《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表现漂泊在外的游子浓烈的思乡之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的千古佳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体会它的不朽之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这种饱含哲理的语句是更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理解。
  总之,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诗词中的真、善、美弘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懂得摈弃假、丑、恶。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有更为现实的积极意义,而且可以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智俊.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7(4).
  [2]丰贤云.浅谈古诗词的课程资源开发.中国农村教育 2008(5).
其他文献
华罗庚先生说过,“如果不做足够数量的习题,那就好比入宝山而空返”。我们都知道数学学习,做题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的重要性仅次于听课。通过做题,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数学概念加深理解,进一步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很多老师只注重上课时讲解例题,不注重课后指导学生选择练习题,或者是统一订一本习题了事,这样的做法老师轻松,但却未必对学生有效。因为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的习题应该是不同的,没有一本教辅
期刊
【摘 要】教师是幼儿园发展的基石,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成为幼儿园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幼儿园新手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新手教师的成长直接影响到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稳定性,我园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特别重视新手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关注新手教师专业成长的现状,了解新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现实困惑,并积极探索新手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  【关
期刊
白居易在《一七令·诗》中所论:“诗。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能助欢笑,亦伤别离。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一颦一笑,一花一草,甚至清风明月都可入诗。一首好诗必须写出情感,呈现出优美的意境,如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中国的诗歌是文字“作画”,意蕴其中。  中考中对诗的考查主要是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教学由于面临高考的压力,政治老师通常选择枯燥无味的,由理论到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备课的时候只管理论知识,不顾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改革面临的巨大挑战。  【关键词】政治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政治课程的学习效率,达到政治教学的目的,创新高中政治教学方式有着重大的意义。政治教师可以从抓住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充分给予学生自我思考
期刊
2010年10月,学校接到上级通知,我区将在11月下旬举行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我有幸代表学校参加片区的阅读课比赛。于是,便有了我这次《矛和盾的集合》的教研三部曲——“模课、磨课、悟课”。  一、模课——走进名师的课堂,东施效颦,山穷水尽  有一次,我模仿着刘老师的《矛与盾的集合》,结果没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给我的评价是:教学过程繁琐,表面上围绕着课题步步深入,可是实际上是围绕着课题
期刊
【摘 要】课外作业是英语教学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效的课外作业,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课外作业 趣味化 主动学习  语言学习主要是实践,实践离不开作业。作业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不仅限于课堂,还可延伸到课堂之外。因此课外作业是英
期刊
【摘 要】评价的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本文从数学课堂评价的角度谈论了如何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评价 数学课堂 有效性 evaluation mathematics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教学的有效性是在实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大的教学效率与教学效益。这种追求是在完
期刊
对于《信客》这样的文章,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性散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关键。而在这篇文章中“信客”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和他的职业特点密切结合的。所以,我首先将现代邮递员和“信客”作对比,他们之间有相似之处——投递信件物品,当然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这个不同之处正好是这篇文章的主旨,也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  对于这篇文章主旨的解读,一般人都会放在诚信上,而我认为从“信客”的职业特点来说确实和诚信有很大
期刊
一、课例研究背景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青少年的性教育一直在遮遮掩掩中进行。长期以来,人们对性教育的认识有着一定的偏颇,常常认为是性的生理教育。其实性教育的核心是人格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康人格。 我国现有“10~20”岁的青少年3亿多人,他们的性成熟时间一般在12岁至13岁左右,比10年前提早了1岁至2岁。而与此同时,我国为这种早熟“保驾护航”的性教育却相对滞后。 青少年性教育不仅包括过去所说
期刊
张琦,男,高二年级学生,一般家庭,人际关系良好,无重大疾病史,学习成绩良好。  张琦在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左右来到心理咨询室,自称最近总是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无法控制,感觉很痛苦,而且伴有失眠症状。  张琦成绩很好,一般在班里前五名左右。上次月考,他考得很好,班里排名第二。最近几天他上课时无法自控的想一些“没有意义”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答案不是这样?为什么老师会有那样的表情等。同时张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