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会学习、会思考、会创新。质疑,是求变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应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促使学生经常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会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这样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培养质疑能力,学生会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试图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里就会再现解决问题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并努力使之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当中,使所学知识与所需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使原有的知识得到重组,丰富知识结构。
二、充分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一)以“名言”为引导,有效激励质疑
初中生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易于激励。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有关质疑的名言及事例来激励学生质疑。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就曾组织过一场让学生谈质疑的交流课。笔者首先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接着鼓励学生讲讲关于质疑的名言。有学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笔者笑着予以赞许,之后,学生更是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在交流中,笔者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师生间的共同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全方位地调动了质疑的积极性。
(二)以“氛围”为条件,有效激发质疑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更加愿意质疑,更加愿意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意见。教师在营造氛围过程中,要当好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将自己对学生的信任化作激发学生质疑的动力。
(三)以“鼓励”为重点,有效勉励质疑
教师要通过鼓励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乐于”提问,由不善提问到“长于”提问。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质疑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质疑,产生新的领悟和见解。即使学生的质疑行为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或问题提得毫无意义,教师也要先给予鼓励,赞扬他敢于发问、勇于质疑的勇气,之后再给予点拨、启发。可以说,教师每一句鼓励与宽容的话,都会给学生带来质疑的力量,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展现个性。
三、教会学生有效质疑的方法
(一)依据文章矛盾特点来质疑
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时,可以依据课文之中内含的矛盾展开质疑,确保学生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就针对结尾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明显的一组矛盾词语,笔者抓住这一对词语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想象作者为何如此遣词造句。在引发学生大讨论后,笔者再点拨:因为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所以没有人关注他。这样,谁又能真正地知道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因此,只能说“大约”;但孔乙己又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假如有一口气,他哪怕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过,看来孔乙己并非“也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很合乎逻辑。
(二)依据文章比较来质疑
有比较才有鉴别。培养学生的比较质疑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比如《故乡》这一课,课文中描写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及对“我”态度的转变。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先后变化,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闰土在二十年之中有如此之变化?这变化表现在哪儿?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依据文章盲点来质疑
文学作品讲求艺术性。在许多作品的字里行间,作者出于构思炼意和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会省略许多内容,形成作品的盲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盲点来质疑问难,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有这么一段文字:“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将要讲什么话,作者是用“我”,再辅之“——”,此处无声胜有声,很明显,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也是作品的一个盲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此质疑:依据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出韩麦尔先生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效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刘宇帆)
一、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质疑能力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可促使学生经常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会让学生为解决问题而积极思考,这样就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思维,长此以往,必然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和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培养质疑能力,学生会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试图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脑里就会再现解决问题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并努力使之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当中,使所学知识与所需解决的问题产生联系,使原有的知识得到重组,丰富知识结构。
二、充分激起学生质疑的兴趣
(一)以“名言”为引导,有效激励质疑
初中生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易于激励。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有关质疑的名言及事例来激励学生质疑。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就曾组织过一场让学生谈质疑的交流课。笔者首先提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接着鼓励学生讲讲关于质疑的名言。有学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笔者笑着予以赞许,之后,学生更是纷纷举手,踊跃发言。在交流中,笔者还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师生间的共同交流,学生充分认识到质疑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全方位地调动了质疑的积极性。
(二)以“氛围”为条件,有效激发质疑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更加愿意质疑,更加愿意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意见。教师在营造氛围过程中,要当好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将自己对学生的信任化作激发学生质疑的动力。
(三)以“鼓励”为重点,有效勉励质疑
教师要通过鼓励使学生由不敢提问到“乐于”提问,由不善提问到“长于”提问。教师要呵护学生的质疑热情,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去质疑,产生新的领悟和见解。即使学生的质疑行为与教学内容相去甚远或问题提得毫无意义,教师也要先给予鼓励,赞扬他敢于发问、勇于质疑的勇气,之后再给予点拨、启发。可以说,教师每一句鼓励与宽容的话,都会给学生带来质疑的力量,让学生勇于表现自己,积极地展现个性。
三、教会学生有效质疑的方法
(一)依据文章矛盾特点来质疑
教师在指导学生质疑时,可以依据课文之中内含的矛盾展开质疑,确保学生正确而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笔者在上《孔乙己》这一课时,就针对结尾处:“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句中的“大约”与“的确”是明显的一组矛盾词语,笔者抓住这一对词语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想象作者为何如此遣词造句。在引发学生大讨论后,笔者再点拨:因为孔乙己是个可有可无的小人物,所以没有人关注他。这样,谁又能真正地知道孔乙己是死了还是活着,因此,只能说“大约”;但孔乙己又是一个好喝懒做的人,假如有一口气,他哪怕是爬也要爬到咸亨酒店来喝上一口,然而从初冬到年关,到第二年的年关,始终没见孔乙己来过,看来孔乙己并非“也许是死了”,而是“的确死了”,这很合乎逻辑。
(二)依据文章比较来质疑
有比较才有鉴别。培养学生的比较质疑能力,可以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比如《故乡》这一课,课文中描写了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外貌对比及对“我”态度的转变。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先后变化,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闰土在二十年之中有如此之变化?这变化表现在哪儿?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三)依据文章盲点来质疑
文学作品讲求艺术性。在许多作品的字里行间,作者出于构思炼意和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会省略许多内容,形成作品的盲点。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效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盲点来质疑问难,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最后一课》的结尾处有这么一段文字:“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将要讲什么话,作者是用“我”,再辅之“——”,此处无声胜有声,很明显,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也是作品的一个盲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如此质疑:依据课文内容,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出韩麦尔先生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不仅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效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