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材中的古诗文,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完美结合。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古诗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古诗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有效性
闻一多先生曾极力提倡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应该说,这“三美”虽是对诗歌创作的指向,但我们不妨把它借用到古典诗歌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建筑美、音乐美进而感受诗歌的绘画美,从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感受建筑美
众所周知,对称美经常体现在中国的建筑之中,如中国著名的古都长安,其建筑是非常讲究对称的。除此之外,众多的亭台阁楼、民居奇观都有对称之美。所以说,对称美是建筑美的一大特征。其实在中国诗歌里,同样具有明显的对称美的特征。
中国诗歌历来讲究对称对偶,如常见的“天”对“地”、“朝”对“暮”、“青山”对“绿水”等等,只不过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对称美也随着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上。古体诗一般句数不限,因而在整体上对称美表现不明显,但在局部还是较为常见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之一,其间一些诗歌(如《关雎》)已初具对称之型。诗歌而后由四言逐渐发展为五言、七言、乐府,诗歌的对称也愈发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提及“辞赋”,特别是受此影响而生成的骈体文,这种文体在语句上要求骈偶(即四六对),语音上讲究平仄。这种现象发展到齐梁时代,诗体逐渐发生变化,此时从局部而言,它已经具有较为严格的对称美了。这点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以沈约和谢朓为代表的“永明体”诗已注意讲究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偶为特点的格律诗。中国诗歌发展到这里,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具有对称之美的近体诗。这种对称美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偶。近体诗主要以律诗和绝句为代表。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等等。
对于中国诗歌来说,不仅讲究对称之美,同时也具有非对称式的自然之趣。如同苏州园林一样,设计者们在每一处,每个角落的设计都是匠心独运,精心而为,这种自然之趣主要体现在词、曲等方面,它们与格律诗相比,在句数、平仄、对偶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在“气”、“神”、“韵”、“境”、“味”等方面毫不逊色于格律诗。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凄楚哀婉的愁思绵绵无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胸怀浩大,词作笔力雄健,气垫奔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词中江南水乡清新、活泼……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感受诗歌建筑美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体味美,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二、鉴赏音乐美
黑格尔曾说过:“抒情诗求助于音乐,以便深入到情感和心灵里。”由此可见,诗与音乐的渊缘颇深。正是基于音乐与诗的关系,朱光潜给诗下定义为:“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这种说法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来说,是尤为恰切的。中国传统文学(主要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说:“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宋词、元曲,一整部中国的诗史可谓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因而,朱谦之先生认为:“屈宋唐景的作品,都是可歌唱的音乐文学。”在这种“诗乐合一”的源头之下,中国诗歌的长河便处处荡漾着音乐的气息。在《诗经》《楚辞》之后,乐府与音乐关系极深,所以,刘勰说:“乐府者,声依咏,律和声也。”而后出现的骈文赋则更是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于这一点,王勃的《藤王阁序》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展现。
中国诗歌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因而,吟诵起来更是琅琅上口,给人荡气回肠之感。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等等。而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白居易,他在《琵琶行》中直接用诗歌来摹状音乐:“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吟着诗歌,一曲凄美悠扬的琵琶独奏如绕耳前,萦回不绝。
在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对其进行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不能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我们所学的古诗都是精选的,语句精练,寓意深刻,意境开阔,形象鲜明,脍炙人口,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我们要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去提高自己的眼力而有所发现,这就应该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柔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美;“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秀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美;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静态美等等,这些美都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体会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诗人本身,在同样的地点、环境中去感受,以激昂还其激昂,以委婉还其委婉。而诵读的特点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声韵美。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三、理解绘画美
中国诗歌之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莫过于是它的意境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境界”即“情与景、物与我的交融统一所产生的艺术世界”。如果我们将这个艺术世界用另一种艺术介质——绘画再现出来的话,那就会使诗歌产生另一种美——绘画美。这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处处皆是,《诗经》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了难分难舍的凄楚。《东坡志林》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道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质。如“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淇上即事田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取景深具画家构图之匠心,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更表现了画面色彩映衬的优美。
课文入选的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感知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本诗描写了泊舟暮宿建德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情,通过阅读,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再用课件让学生去体会,学生的脑海中不难形成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中,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四处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他低头望水,江水清清,江水中仿佛沉浸一轮明月。这个画面外诗的感情怎样体味呢?教师可以抓住一个“愁”字,在联系这首诗之前,先了解诗人对自己的功名怀有很大的希望,捧着一颗热情的心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重用,但事与愿违,被君主所弃,壮志难酬,长期压抑着忧郁,心里能不愁吗?日暮黄昏,夜幕降临,这是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却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伴孤舟的景色,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坎坷,漂泊的惆怅,还有思乡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又平添了一缕新愁。至此学生就会把画面上的景色和画面上见不到但能体味到的诗人感情融合到一起,走进这情景交融、和谐的艺术境界,在这境界中,感受美、认识美,进而理解了美。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
【关键词】古诗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有效性
闻一多先生曾极力提倡诗歌创作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应该说,这“三美”虽是对诗歌创作的指向,但我们不妨把它借用到古典诗歌教学中来,引导学生欣赏古诗的建筑美、音乐美进而感受诗歌的绘画美,从而提高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感受建筑美
众所周知,对称美经常体现在中国的建筑之中,如中国著名的古都长安,其建筑是非常讲究对称的。除此之外,众多的亭台阁楼、民居奇观都有对称之美。所以说,对称美是建筑美的一大特征。其实在中国诗歌里,同样具有明显的对称美的特征。
中国诗歌历来讲究对称对偶,如常见的“天”对“地”、“朝”对“暮”、“青山”对“绿水”等等,只不过在中国诗歌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对称美也随着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上。古体诗一般句数不限,因而在整体上对称美表现不明显,但在局部还是较为常见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集之一,其间一些诗歌(如《关雎》)已初具对称之型。诗歌而后由四言逐渐发展为五言、七言、乐府,诗歌的对称也愈发明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不提及“辞赋”,特别是受此影响而生成的骈体文,这种文体在语句上要求骈偶(即四六对),语音上讲究平仄。这种现象发展到齐梁时代,诗体逐渐发生变化,此时从局部而言,它已经具有较为严格的对称美了。这点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以沈约和谢朓为代表的“永明体”诗已注意讲究声律。到了唐代,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和对偶为特点的格律诗。中国诗歌发展到这里,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具有对称之美的近体诗。这种对称美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要求对偶。近体诗主要以律诗和绝句为代表。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等等。
对于中国诗歌来说,不仅讲究对称之美,同时也具有非对称式的自然之趣。如同苏州园林一样,设计者们在每一处,每个角落的设计都是匠心独运,精心而为,这种自然之趣主要体现在词、曲等方面,它们与格律诗相比,在句数、平仄、对偶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但它们在“气”、“神”、“韵”、“境”、“味”等方面毫不逊色于格律诗。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凄楚哀婉的愁思绵绵无尽;“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人胸怀浩大,词作笔力雄健,气垫奔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词中江南水乡清新、活泼……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感受诗歌建筑美的过程中去发现美、体味美,才能使之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二、鉴赏音乐美
黑格尔曾说过:“抒情诗求助于音乐,以便深入到情感和心灵里。”由此可见,诗与音乐的渊缘颇深。正是基于音乐与诗的关系,朱光潜给诗下定义为:“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这种说法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来说,是尤为恰切的。中国传统文学(主要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正如有学者所说:“从诗经、楚辞到乐府、宋词、元曲,一整部中国的诗史可谓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因而,朱谦之先生认为:“屈宋唐景的作品,都是可歌唱的音乐文学。”在这种“诗乐合一”的源头之下,中国诗歌的长河便处处荡漾着音乐的气息。在《诗经》《楚辞》之后,乐府与音乐关系极深,所以,刘勰说:“乐府者,声依咏,律和声也。”而后出现的骈文赋则更是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于这一点,王勃的《藤王阁序》可以说是一种极致的展现。
中国诗歌讲究平仄,押韵严格,因而,吟诵起来更是琅琅上口,给人荡气回肠之感。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等等。而在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及白居易,他在《琵琶行》中直接用诗歌来摹状音乐:“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吟着诗歌,一曲凄美悠扬的琵琶独奏如绕耳前,萦回不绝。
在感受古诗文的语言美对其进行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不能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我们所学的古诗都是精选的,语句精练,寓意深刻,意境开阔,形象鲜明,脍炙人口,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我们要引导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去提高自己的眼力而有所发现,这就应该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读出来,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柔美;“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的壮美;“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的秀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清新美;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静态美等等,这些美都是无处不在的,关键在于我们要体会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要设身处地,把自己当作诗人本身,在同样的地点、环境中去感受,以激昂还其激昂,以委婉还其委婉。而诵读的特点就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把抽象的文字变为真实的情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朗读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声韵美。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三、理解绘画美
中国诗歌之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莫过于是它的意境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境界”即“情与景、物与我的交融统一所产生的艺术世界”。如果我们将这个艺术世界用另一种艺术介质——绘画再现出来的话,那就会使诗歌产生另一种美——绘画美。这在中国诗歌的长河中处处皆是,《诗经》中即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之句,非常形象地勾勒出了难分难舍的凄楚。《东坡志林》曾这样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道出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质。如“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淇上即事田园》)、“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取景深具画家构图之匠心,而“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更表现了画面色彩映衬的优美。
课文入选的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诗人所描写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的意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感知的积极性,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本诗描写了泊舟暮宿建德江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情,通过阅读,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再用课件让学生去体会,学生的脑海中不难形成这样的一幅画面:在暮色苍茫中,一只小船停泊在薄雾笼罩的小洲旁。诗人立于船头之上,举目远望,四处茫茫,旷野无垠,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他低头望水,江水清清,江水中仿佛沉浸一轮明月。这个画面外诗的感情怎样体味呢?教师可以抓住一个“愁”字,在联系这首诗之前,先了解诗人对自己的功名怀有很大的希望,捧着一颗热情的心奔入长安,本想博得皇帝的重用,但事与愿违,被君主所弃,壮志难酬,长期压抑着忧郁,心里能不愁吗?日暮黄昏,夜幕降临,这是在外奔波了一天的人们该回家的时候。而诗人却孑然一身,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伴孤舟的景色,他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此时此刻,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破灭,人生的坎坷,漂泊的惆怅,还有思乡的愁绪……一齐涌上心头,又平添了一缕新愁。至此学生就会把画面上的景色和画面上见不到但能体味到的诗人感情融合到一起,走进这情景交融、和谐的艺术境界,在这境界中,感受美、认识美,进而理解了美。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