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华商报》熊宁报道及相关报道为例,从七个方面,即用感情贯穿事实、采用平民化视角、注重受传者参与以拉近其与新闻媒体和所报道的典型人物之间的距离、借用其他新闻媒体或艺术形式的优势、纵横交叉立体报道、报道与评论紧密配合相得益彰、设身处地追寻人物典型的活动足迹等方面阐述了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途径或方式,以资进行人物典型报道的新闻工作者借鉴。
关键词:人物典型报道; 传播效果
人物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一大特色。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不同时代各自产生了与其时代相应的人物典型报道,关于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任长霞、方永刚等的人物典型报道,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影响了或正在影响着一代代人。可以说,人物典型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
那么,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化人物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呢?就此,笔者以《华商报》关于熊宁一系列报道及相关报道为例,从七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情贯事实,以情感人
传播效果具有双重含义,一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无论这些影响是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显在或潜在的。 文章论述中的传播效果这两方面都涉及,当然要强化的肯定指其正面传播效果。
在《华商报》对熊宁典型报道中,从开始的3月13日的“西安女孩青海献爱心不幸车祸亡”到4月23日的“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等多篇报道中,几乎无一不是在事实中渗透着浓浓的情感,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例,“熊宁小时候最爱听爸爸写的诗歌。吃不下饭,爸爸流着泪,写下对女儿的怀念。‘你就像洁白的天鹅一样冉冉升起天空,飞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沐浴着阳光,走进天堂……’熊宁的爸爸哽咽着读着这首写给女儿的诗。一旁的妈妈和亲属个个都泪流满面。” “电话里告诉他(笔者注:这里指熊宁的丈夫黄晨),他的爱人熊宁在青海省玉树州玛多县境内出车祸身亡!电话里顿时响起男人撕心裂肺的号啕。” “‘她把灾民当作了自己的亲人。’玉树县隆宝镇干部巴桑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难割难舍的骨肉亲情,刻骨铭心的爱情,并肩携手的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至情,这几种情感互相交织辉映,最终给我们描绘出了熊宁高尚的精神境界,还有包括她的亲朋好友在内的人民群众对这位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的青年志愿者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从传播技巧来说,“诉诸感情”显然发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读者在阅读了熊宁的报道后都为之深深打动,于是有给报社打电话表示深受感染的,有给报社写信愿意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有为藏区孩子捐款的。
二、平民视角,凡中见伟
从传播内容来看,《华商报》对熊宁的报道中,不管是涉及到熊宁本人还是她的亲友等,传播者都以平民视角来客观叙述,让人感觉熊宁和她的亲人等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他们都有与普通人同样的喜怒哀乐,熊宁生前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喜悦、她离去后亲人无尽的悲痛、人们对熊宁真诚的追思都跃然纸上,没有一丝的做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伪饰,只有真情的自然流淌,这样就让受传者感到了熊宁的可亲、可敬和可学。例如报道中提到熊宁妈妈说熊宁最喜欢蓝天、白云和草地,还喜欢下雪;熊宁爱漂亮;熊宁去康复路淘衣服,喜欢美食;朋友要请她吃一顿大餐,她带朋友到一家别致但又价格低廉的餐厅;还有因一次赌气与青海结下不解之缘并不断帮助穷困的人;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和熊宁感情好得像亲姐妹。她流着泪悲伤地说,熊宁生前在福利院领养宝宝,都是挑长得不好看的宝宝。熊宁说,漂亮的宝宝大家都喜欢,不漂亮的宝宝最可怜,所以,她要把爱给这些宝宝。”
三、注重参与,拉近距离
拉近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距离和人物典型与受传者之间的距离,唤起受传者的参与意识与行动,这也是强化人物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报道熊宁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008年3月16日在西安市殡仪馆主厅举行时,《华商报》大胆采用号召式的标题——“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报道分三个部分激发了读者参加熊宁的遗体告别仪式愿望,即“妈妈的怀念 她和最爱的雪待在一起”、“ 好友的想念 生前领养宝宝专挑不漂亮的”、“ 大家的纪念 明天上午,我们送她” 。 另外,在相关报道中,《华商报》号召大家捐善款为熊宁在青海玉树州立“爱心碑”并发扬熊宁精神资助玉树孤残儿童,完成她未了的心愿;还将捐款地址、咨询电话、账户名、账号、开户行等详细信息公布,还设立了“捐款爱心榜”,报道捐款情况,例如报道“10万’爱心款’已转捐青海灾民”,这种报道方式,也激发读者参与捐款行动。用报道组织活动,用活动报道激发参与行动,也是《华商报》在此次人物典型报道当中强化传播效果的特色方法:华商报用报道“本报将举办大型寄思活动 让我们一起传递熊宁的爱”、 “清明节网上为熊宁献束花”组织活动,进一步扩大熊宁报道的传播效果,又通过报道“学熊宁 七旬翁当志愿者”(内容包括500余人集体宣誓 、七旬翁愿当志愿者、向11支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13名大学生集体报名、 一志愿队30分钟报了150多人、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在“让熊宁重生,让爱心传递”大型横幅上签名等) 、赵季平父子联手为熊宁谱曲(3月31日)、著名藏族词作家昂旺文章为熊宁写了一首名为《爱的怀念》的歌词并有多位读者为熊宁谱曲等活动,更加激发读者与新闻传媒的互动并参与志愿者行动,其传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助其它媒体或艺术形式的优势,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华商网还为熊宁开通了网上纪念专区。《华商报》此次熊宁报道中就不时采用网友的感言来增加人物典型报道的魅力。在“上千网友网上祭奠 你是西安人的骄傲”报道中,列举了一些网友的祭奠留言,如网友“拂尘”说:“生前精彩,逝后留香。有了你,天堂里从此充满阳光!熊宁,一路走好!”网友“爱心”说:“贝贝,你是我们西安人的骄傲,你是天使,愿你在天堂快乐。”网友“椰子”说:“我深知青海的贫困和落后,而你却像一个天使,给青海带去了阳光和雨露。我想会有更多像你一样的爱心天使,会继续你心中的慈善事业。”还有许多网民的留言,如:“你是让人感动的好女孩,你的天堂之路是一条充满爱的路,你的义举和你的高尚情怀会给我留下无限的思念。”“因为有你,我们感到很骄傲,很温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永远活着。”“人间因你的离去泪雨纷纷,天堂因你的到来更加美丽。”“ 大爱无疆心系汉藏两地,爱心之花永留春色人间。”华商报社还特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熊宁谱曲写歌,以期用这种独特的文艺形式为熊宁报道增色添彩。 五、纵横交叉,立体报道
《华商报》此次关于熊宁的报道不但按照时间的推移,对熊宁的事迹及相关事项进行纵向报道,比如从报道熊宁的不幸遇难到她的追悼会的召开、再到寄思活动等展开纵向报道,还与陕西团省委联合推出大型读者参与活动——寻找“青春榜样”,并对推荐的这些“青春榜样”——或是像熊宁一样的普通志愿者,或是一些公益性组织成员,或是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进行报道,与对熊宁的报道形成合力并产生了横向报道的规模效应。另外,在对熊宁的报道中也尽量采取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方式增强传播的冲击力,如不但从熊宁亲朋好友的角度对她进行报道,还从社会各阶层人们对熊宁的关注追思进行报道,甚至是对各大新闻媒体或网站对熊宁的报道也进行了报道,如《华商报》的“爱心传播 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熊宁”一文就对央视、上海东方卫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媒体以及华商网、新华网、搜狐网、腾讯网对熊宁的事迹关注和报道进行了报道 ,可以说产生了一种联动的传播效果。
六、报道评论,配合紧密
熊宁典型报道与评论紧密配合,互相照应,是此次《华商报》人物典型报道的又一大特色,“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系列评论之“我们为什么如此感动”、“剥开结痂的心墙让道德不再迷茫”(毕诗成)、“同样的平凡活出更多的意义”、 “愿爱浸透每个人的生活”等以画龙点睛之笔,凸显了熊宁作为人物典型的重大积极的时代意义,强化了此次人物典型报道的社会示范效应。
七、设身处地,追寻足迹
《华商报》深度报道“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以设身处地的追寻熊宁足迹的报道方式,为读者展现了熊宁足迹所至的地方的恶劣自然环境,如气候严寒、高原缺氧、冰天雪地等等,以及她的一些以前不为读者所知的动人事迹。正像此篇报道所说的“没有来过青藏高原的人,无法想象熊宁曾忍受的艰辛。” 而正因此才更能表现出熊宁那对素不相识者毫无保留付出的博大之爱和对生命最深沉的热爱与尊重,引起读者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以上七个方面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途径或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可以作为僵化的模式或照搬套用的公式,时代在发展,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途径或方式也应不断创新。
注释:
①参考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第188页。
②卢红曼:《父亲含泪写诗怀念爱女》,载于2008年3月13日《华商报》。
③《西安女孩青海献爱心不幸车祸亡》(据《西海都市报》),载于2008年3月13日《华商报》。
④江雪,曹旭刚:《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载于2008年4月23日《华商报》。
⑤卢红曼:《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载于2008年3月15日《华商报》。
⑥卢红曼:《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载于2008年3月15日《华商报》。
⑦《学熊宁 七旬翁当志愿者》,载于2007年3月27日《华商报》。
⑧《爱心传播 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熊宁》,载于2007年3月26日《华商报》。
⑨江雪,曹旭刚:《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载于2008年4月23日《华商报》。
(作者简介:谭成兵( 1974.12-),男,陕西人,硕士研究生,教师,西安思源学院,主要研究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
关键词:人物典型报道; 传播效果
人物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报道的一个优良传统和一大特色。在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史上,不同时代各自产生了与其时代相应的人物典型报道,关于雷锋、焦裕禄、张海迪、孔繁森、任长霞、方永刚等的人物典型报道,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像,影响了或正在影响着一代代人。可以说,人物典型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重大的社会影响力。
那么,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代背景下,如何强化人物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让它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呢?就此,笔者以《华商报》关于熊宁一系列报道及相关报道为例,从七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情贯事实,以情感人
传播效果具有双重含义,一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二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无论这些影响是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显在或潜在的。 文章论述中的传播效果这两方面都涉及,当然要强化的肯定指其正面传播效果。
在《华商报》对熊宁典型报道中,从开始的3月13日的“西安女孩青海献爱心不幸车祸亡”到4月23日的“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等多篇报道中,几乎无一不是在事实中渗透着浓浓的情感,限于篇幅,这里仅举几例,“熊宁小时候最爱听爸爸写的诗歌。吃不下饭,爸爸流着泪,写下对女儿的怀念。‘你就像洁白的天鹅一样冉冉升起天空,飞向太阳升起的地方,沐浴着阳光,走进天堂……’熊宁的爸爸哽咽着读着这首写给女儿的诗。一旁的妈妈和亲属个个都泪流满面。” “电话里告诉他(笔者注:这里指熊宁的丈夫黄晨),他的爱人熊宁在青海省玉树州玛多县境内出车祸身亡!电话里顿时响起男人撕心裂肺的号啕。” “‘她把灾民当作了自己的亲人。’玉树县隆宝镇干部巴桑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难割难舍的骨肉亲情,刻骨铭心的爱情,并肩携手的友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至情,这几种情感互相交织辉映,最终给我们描绘出了熊宁高尚的精神境界,还有包括她的亲朋好友在内的人民群众对这位奉献出自己的生命的青年志愿者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从传播技巧来说,“诉诸感情”显然发挥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读者在阅读了熊宁的报道后都为之深深打动,于是有给报社打电话表示深受感染的,有给报社写信愿意报名参加志愿者行动的,有为藏区孩子捐款的。
二、平民视角,凡中见伟
从传播内容来看,《华商报》对熊宁的报道中,不管是涉及到熊宁本人还是她的亲友等,传播者都以平民视角来客观叙述,让人感觉熊宁和她的亲人等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他们都有与普通人同样的喜怒哀乐,熊宁生前热爱生活乐于奉献的喜悦、她离去后亲人无尽的悲痛、人们对熊宁真诚的追思都跃然纸上,没有一丝的做作,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伪饰,只有真情的自然流淌,这样就让受传者感到了熊宁的可亲、可敬和可学。例如报道中提到熊宁妈妈说熊宁最喜欢蓝天、白云和草地,还喜欢下雪;熊宁爱漂亮;熊宁去康复路淘衣服,喜欢美食;朋友要请她吃一顿大餐,她带朋友到一家别致但又价格低廉的餐厅;还有因一次赌气与青海结下不解之缘并不断帮助穷困的人;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和熊宁感情好得像亲姐妹。她流着泪悲伤地说,熊宁生前在福利院领养宝宝,都是挑长得不好看的宝宝。熊宁说,漂亮的宝宝大家都喜欢,不漂亮的宝宝最可怜,所以,她要把爱给这些宝宝。”
三、注重参与,拉近距离
拉近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距离和人物典型与受传者之间的距离,唤起受传者的参与意识与行动,这也是强化人物典型报道的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在报道熊宁的遗体告别仪式于2008年3月16日在西安市殡仪馆主厅举行时,《华商报》大胆采用号召式的标题——“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报道分三个部分激发了读者参加熊宁的遗体告别仪式愿望,即“妈妈的怀念 她和最爱的雪待在一起”、“ 好友的想念 生前领养宝宝专挑不漂亮的”、“ 大家的纪念 明天上午,我们送她” 。 另外,在相关报道中,《华商报》号召大家捐善款为熊宁在青海玉树州立“爱心碑”并发扬熊宁精神资助玉树孤残儿童,完成她未了的心愿;还将捐款地址、咨询电话、账户名、账号、开户行等详细信息公布,还设立了“捐款爱心榜”,报道捐款情况,例如报道“10万’爱心款’已转捐青海灾民”,这种报道方式,也激发读者参与捐款行动。用报道组织活动,用活动报道激发参与行动,也是《华商报》在此次人物典型报道当中强化传播效果的特色方法:华商报用报道“本报将举办大型寄思活动 让我们一起传递熊宁的爱”、 “清明节网上为熊宁献束花”组织活动,进一步扩大熊宁报道的传播效果,又通过报道“学熊宁 七旬翁当志愿者”(内容包括500余人集体宣誓 、七旬翁愿当志愿者、向11支志愿者服务队授旗、 13名大学生集体报名、 一志愿队30分钟报了150多人、仪式结束后志愿者们在“让熊宁重生,让爱心传递”大型横幅上签名等) 、赵季平父子联手为熊宁谱曲(3月31日)、著名藏族词作家昂旺文章为熊宁写了一首名为《爱的怀念》的歌词并有多位读者为熊宁谱曲等活动,更加激发读者与新闻传媒的互动并参与志愿者行动,其传播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借助其它媒体或艺术形式的优势,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华商网还为熊宁开通了网上纪念专区。《华商报》此次熊宁报道中就不时采用网友的感言来增加人物典型报道的魅力。在“上千网友网上祭奠 你是西安人的骄傲”报道中,列举了一些网友的祭奠留言,如网友“拂尘”说:“生前精彩,逝后留香。有了你,天堂里从此充满阳光!熊宁,一路走好!”网友“爱心”说:“贝贝,你是我们西安人的骄傲,你是天使,愿你在天堂快乐。”网友“椰子”说:“我深知青海的贫困和落后,而你却像一个天使,给青海带去了阳光和雨露。我想会有更多像你一样的爱心天使,会继续你心中的慈善事业。”还有许多网民的留言,如:“你是让人感动的好女孩,你的天堂之路是一条充满爱的路,你的义举和你的高尚情怀会给我留下无限的思念。”“因为有你,我们感到很骄傲,很温暖……”“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她永远活着。”“人间因你的离去泪雨纷纷,天堂因你的到来更加美丽。”“ 大爱无疆心系汉藏两地,爱心之花永留春色人间。”华商报社还特邀著名作曲家赵季平为熊宁谱曲写歌,以期用这种独特的文艺形式为熊宁报道增色添彩。 五、纵横交叉,立体报道
《华商报》此次关于熊宁的报道不但按照时间的推移,对熊宁的事迹及相关事项进行纵向报道,比如从报道熊宁的不幸遇难到她的追悼会的召开、再到寄思活动等展开纵向报道,还与陕西团省委联合推出大型读者参与活动——寻找“青春榜样”,并对推荐的这些“青春榜样”——或是像熊宁一样的普通志愿者,或是一些公益性组织成员,或是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员工进行报道,与对熊宁的报道形成合力并产生了横向报道的规模效应。另外,在对熊宁的报道中也尽量采取全方位的立体报道方式增强传播的冲击力,如不但从熊宁亲朋好友的角度对她进行报道,还从社会各阶层人们对熊宁的关注追思进行报道,甚至是对各大新闻媒体或网站对熊宁的报道也进行了报道,如《华商报》的“爱心传播 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熊宁”一文就对央视、上海东方卫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媒体以及华商网、新华网、搜狐网、腾讯网对熊宁的事迹关注和报道进行了报道 ,可以说产生了一种联动的传播效果。
六、报道评论,配合紧密
熊宁典型报道与评论紧密配合,互相照应,是此次《华商报》人物典型报道的又一大特色,“西安最美女孩熊宁”系列评论之“我们为什么如此感动”、“剥开结痂的心墙让道德不再迷茫”(毕诗成)、“同样的平凡活出更多的意义”、 “愿爱浸透每个人的生活”等以画龙点睛之笔,凸显了熊宁作为人物典型的重大积极的时代意义,强化了此次人物典型报道的社会示范效应。
七、设身处地,追寻足迹
《华商报》深度报道“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以设身处地的追寻熊宁足迹的报道方式,为读者展现了熊宁足迹所至的地方的恶劣自然环境,如气候严寒、高原缺氧、冰天雪地等等,以及她的一些以前不为读者所知的动人事迹。正像此篇报道所说的“没有来过青藏高原的人,无法想象熊宁曾忍受的艰辛。” 而正因此才更能表现出熊宁那对素不相识者毫无保留付出的博大之爱和对生命最深沉的热爱与尊重,引起读者对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以上七个方面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途径或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可以作为僵化的模式或照搬套用的公式,时代在发展,强化人物典型报道传播效果的途径或方式也应不断创新。
注释:
①参考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第188页。
②卢红曼:《父亲含泪写诗怀念爱女》,载于2008年3月13日《华商报》。
③《西安女孩青海献爱心不幸车祸亡》(据《西海都市报》),载于2008年3月13日《华商报》。
④江雪,曹旭刚:《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载于2008年4月23日《华商报》。
⑤卢红曼:《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载于2008年3月15日《华商报》。
⑥卢红曼:《明天我们一起去送西安最美女孩》,载于2008年3月15日《华商报》。
⑦《学熊宁 七旬翁当志愿者》,载于2007年3月27日《华商报》。
⑧《爱心传播 全国各大媒体关注熊宁》,载于2007年3月26日《华商报》。
⑨江雪,曹旭刚:《追随她,走进青藏高原》,载于2008年4月23日《华商报》。
(作者简介:谭成兵( 1974.12-),男,陕西人,硕士研究生,教师,西安思源学院,主要研究广告传播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