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会想、会说、会做、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评一评,议一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真正地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单调枯燥的知识传授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刚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学生自备一个三角形,并量出每个角的度数。上课时,当学生说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后,教师便马上猜出了第三个角的度数,生感到惊奇。老师就用这种猜测方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后续的学习情境中来。此外,教师的语言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谁来帮帮他”等,能得到情感的调动。如,教学“千米、吨的认识”时,教师出一道要求学生填出合适单位的填空题:教室长80( ),有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教室长80厘米”,教师幽默地说:“我们竟然在一个不到一米的教室里学习,我们每个人岂不变成布娃娃了,这道题这样回答对吗?”教师拿出米尺演示,这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错误,其他学生对其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根据儿童喜爱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适当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数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用厚纸做一个圆锥,再做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刚好是3次”,而不是事先告诉他们是3次。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认识分数。例如,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用手折),出现了4种分法。让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剪成1份、2份、3份、4份,分别表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教师要反复强调:“平均分”是谁的几分之几。再请学生分别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通过“剪—取—拼”达到了初步认识分数的要求,又较形象地得出了四分之四=1。
三、巧设铺垫,解难激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难和过易的知识都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思维停滞,教学中,教师可巧设“铺垫”,化难为易,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教学第六册的一道例题,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学生很容易理解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解答,然后再改成例题,扫除了学生理解例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思维障碍,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四、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在教学评价的安排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拟出学习目标,如:(1)理解什么叫做分数基本性质;(2)能运用这个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必须认真读书,不但要在读书中思考,而且要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着手选择方法策略,安排学习步骤,从而评价自己能否具备达标的能力。又如教学“长方体面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教师请学生自己对这章节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时,有的学生说:“求长方体前、上、左每个面的面积用哪两个条件的乘积表示否定不明确”,有的说:“求表面积与求棱长总和容易混淆”等等。学生的这些自我评价,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解题能力的真实信息。
课堂教学中,要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凤坡小学)
关键词:兴趣;创设情境;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评一评,议一议,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他们真正地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单调枯燥的知识传授于活泼有趣的教学活动之中,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一个或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一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刚上课时,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的状态,这时,如果教师能巧妙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课前让学生自备一个三角形,并量出每个角的度数。上课时,当学生说出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后,教师便马上猜出了第三个角的度数,生感到惊奇。老师就用这种猜测方法,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后续的学习情境中来。此外,教师的语言和蔼可亲、自然幽默,如“谁来当一回小老师”“谁来帮帮他”等,能得到情感的调动。如,教学“千米、吨的认识”时,教师出一道要求学生填出合适单位的填空题:教室长80( ),有位学生不假思索地说:“教室长80厘米”,教师幽默地说:“我们竟然在一个不到一米的教室里学习,我们每个人岂不变成布娃娃了,这道题这样回答对吗?”教师拿出米尺演示,这位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认识错误,其他学生对其概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二、动手操作,主动探究
根据儿童喜爱自己动手摆弄、尝试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适当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数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教学“圆锥的体积”学习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用厚纸做一个圆锥,再做一个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土,然后倒入空圆柱里,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自己去发现“刚好是3次”,而不是事先告诉他们是3次。又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认识分数。例如,要求每一个学生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用手折),出现了4种分法。让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剪成1份、2份、3份、4份,分别表示四分之一、四分之二、四分之三、四分之四。教师要反复强调:“平均分”是谁的几分之几。再请学生分别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的过程。这样通过“剪—取—拼”达到了初步认识分数的要求,又较形象地得出了四分之四=1。
三、巧设铺垫,解难激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过难和过易的知识都会使学生兴趣索然,思维停滞,教学中,教师可巧设“铺垫”,化难为易,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如教学第六册的一道例题,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学生很容易理解数量关系,提出中间问题并解答,然后再改成例题,扫除了学生理解例题结构和数量关系的思维障碍,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解题思路。
四、自我评价,促进发展
在教学评价的安排上,把学生的自我评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拟出学习目标,如:(1)理解什么叫做分数基本性质;(2)能运用这个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之后,必须认真读书,不但要在读书中思考,而且要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着手选择方法策略,安排学习步骤,从而评价自己能否具备达标的能力。又如教学“长方体面与正方体的表面积”这一章节,教师请学生自己对这章节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时,有的学生说:“求长方体前、上、左每个面的面积用哪两个条件的乘积表示否定不明确”,有的说:“求表面积与求棱长总和容易混淆”等等。学生的这些自我评价,反映了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和解题能力的真实信息。
课堂教学中,要从全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儿童的认知结构和年龄特点,结合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他们主动的发展。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诗山凤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