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体化开放式文言文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长期陷入“教”与“学”的两难境地:文言文晦涩难懂,学生怕学厌学,视之为畏途。教师串讲直译,生怕学生“吃不透”文章。学生每天听教师讲打持久战,自然觉得没意思,更加不想学。如此恶性循环,老师苦教,吃力不讨好;学生倦学,文言文阅读能力难以提高。教学在两难中冲撞,自然走不出低效之轮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下文言文教学欲走出困境,需要我们巧用策略,重视听说读写,同时通过编演赏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展文言文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文言文背后丰富的内容价值和精神价值,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重视听与读,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言味
   将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文言文重在“文言”,“文言”是文言文这种文体的根本属性,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故文言文必须教出文言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之一:“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并给出如下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从教学的现实出发,文言文教学欲充分彰显“文言”的温度,必须重视听和读。听与读,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表现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先听老师范读三到六遍,然后学生跟着老师吟诵,一句一句地模仿。熟读之后,老师才开始“讲书”,也就是讲解。可见,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听与读是古诗文學习的起点。
   我们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重视听与读的重要性,学生听名家朗诵或老师范读,正音明节奏,而后跟着模仿,读得字正腔圆,读得熟至成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听读、朗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给出文言文教学的提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文言文诵读要落实读“准”、读“熟”、读出“文气”三个要求。读“准”要解决字音、停顿的问题,通过听名家、老师或同学范读和自读纠错的方法解决读准的问题;读“熟”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文本,只有读“熟”才能增强语感,把握文章内容;读出“文气”,即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好语气,凸显不同句式的气韵特点,读出气氛特点、人物性格等。如《荆轲刺秦王》“廷刺秦王”的章节,如果不给学生朗读,只单纯强调字词,学生很难感受到行刺时紧张的氛围和荆轲从容不迫的静气。再如教学《兰亭集序》这类思想性极强的文章,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乐则轻缓,悲则深沉,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王羲之“乐”“悲”“痛”的情感变化。
   二、强化说和写,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味
   1.说——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激荡
   古人授课第三步叫复讲,即由学生去复述学到的内容,讲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同时古代私塾学完一课都会有一节“会讲”,也就是讨论课。老师出一道题,大家一起讨论,发表个人的见解,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描述的就是会讲的场景,孔门四子各言其志,孔子进行点评。可见,古人授课非常重视说,互相切磋讨论,激荡着思想的碰撞。它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巨大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入的文言文文本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教师在讲读作品之后,应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组织学生去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大胆地言说,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提示:“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研讨,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见,阅读文言文作品应鼓励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言说,打通古与今的界限,带着审视的态度去思考。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去讨论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学习《鸿门宴》组织学生去讨论一场宴会暴露出楚汉之争怎样的结果?补充阅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组织学生交流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学习《兰亭集序》组织学生讨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魏晋时期的积极意义;学习《赤壁赋》组织学生去交流苏轼面对困境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等。
   文言文教学,只有学生喜于思考,乐于言说,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温度和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彰显文言文的温度和现实价值。
   2.写——文言文教学的厚积之道
   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学习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言知识的梳理上,还要向学生呈现一个可感的文化时空,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就如何彰显文言文本的文化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如下学习目标和内容:“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所以,在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老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助读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撰写随笔。
   学生对资料的占有是有限的,想要通过文言文教学深植学生的文化之根,需要老师整理拓展阅读资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再选择一个写作点,引导学生通过随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审视文本的思想价值。如学完《荆轲刺秦王》,教师应补充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去感知刺客文化,思考荆轲作为一个失败的刺客却名垂千史、受人敬仰的原因,理解荆轲刺秦的初衷和选择。在学生有了个人的思考之后,以“我眼中的荆轲”或“我看荆轲刺秦”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思考,学生的随笔则可能迸发着深刻的反思。比如有个学生在他的随笔中这样反思荆轲刺秦:“他的做法就像两名争斗的战士,可怜的燕国被击倒在地,他无力地将手中的匕首掷向秦国,放弃抵抗。就算刀刃顺利没入秦国国君的脸颊,也是毫无作用的。体制上的差异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刺杀能代替的,秦朝的制度与血腥的扩张已经使秦朝的高官和帝王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皇帝死后必有大乱,秦朝亡了对他们同样无任何好处。法家的统治之下人人之手皆是鲜血,一次刺杀不仅难以撼动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反而会使其陷入更疯狂的侵略,镇压。荆轲到底做了什么?一个清醒而绝望的人在血雨腥风降临之前,为自己国家做出了最后一搏。很壮烈,同样很无力。”学生思维的深度、对文化的思考在随笔中彰显。
其他文献
整本书阅读是当今教学的热点更是难点.整本书阅读根据阅读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特点建构不同的课型,能较好地提高阅读效益.我们根据“精致教学”的“教学主题精炼深刻、教学内容
期刊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1914年圣诞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战场上出现了奇异的一幕:战线两侧的同盟国和协约国士兵不约而同地放下武器,爬出战壕,走到曾经的“无人区”庆祝节日,交换礼品。这就是著名的“圣诞节停战”。人性的光芒终未被残酷的战争所掩埋。   材料二:2007年,科特迪瓦内战频仍。足球明星德罗巴提议将3月的非洲杯预选赛放在叛军首都布尔凯举行,
《昆明的雨》是统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阅读选文,和以往教材不同,本单元所选散文类型多样,或写景抒情,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自
期刊
依据文本解读的概念,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设计,帮助学生获得学科教学所期望的阅读或者写作的经验.也就是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文本解读行为,
期刊
对于一些经典文本的解读,常常要深入到文本的内部,站在文本中主要人物的角度,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深度的思考。之所以在开篇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经典文本的经典之处,正在于这些经典文本往往都是一个伟大的人物,在某一个具体的环境当中演绎出来的。如果在课文解读的时候,不能进行这样的深入,那课文解读就会失之于肤浅。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这样的肤浅是要不得的,是应当极力避免的。   《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积极展开整本书阅读,和文本、作者进行愉悦的对话,和同伴、教师进行深度合作,进而提升整本书阅读的效率。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对话的角度,掌握对话的方法,渗透对话意识,这样才能提升他们整本书阅读的效率。   一、
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研究,需要遵循历史主线,纵观高中语文学科20多年来的教学,在课程改革与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本学科的教学正经历着一些显著的变化,从三维目标的实现
期刊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教师把写作知识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上给学生大量讲解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写作课成了写作知识讲解
期刊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加之我们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社会赋予语文更多的意义,这样对语文及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要想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仅要明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还要具备正确的教学方法、手段。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语文阅读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整体教学的效果。为了有效改善、解决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积极革新、优化教学理念、方法。其中,比较阅读逐步被老师在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所说的发散思维,指的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的信息,是一种寻求变化、多方探索答案的思维形式,也是创造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的活跃期,教师可以把握住这个时期,提升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多角度解决方法,促使他们展开深度阅读。   一、解读矛盾,梳理各个因素   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核心,若要让学生展开深度阅读,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