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教学长期陷入“教”与“学”的两难境地:文言文晦涩难懂,学生怕学厌学,视之为畏途。教师串讲直译,生怕学生“吃不透”文章。学生每天听教师讲打持久战,自然觉得没意思,更加不想学。如此恶性循环,老师苦教,吃力不讨好;学生倦学,文言文阅读能力难以提高。教学在两难中冲撞,自然走不出低效之轮回。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下文言文教学欲走出困境,需要我们巧用策略,重视听说读写,同时通过编演赏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展文言文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文言文背后丰富的内容价值和精神价值,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重视听与读,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言味
将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文言文重在“文言”,“文言”是文言文这种文体的根本属性,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故文言文必须教出文言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之一:“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并给出如下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从教学的现实出发,文言文教学欲充分彰显“文言”的温度,必须重视听和读。听与读,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表现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先听老师范读三到六遍,然后学生跟着老师吟诵,一句一句地模仿。熟读之后,老师才开始“讲书”,也就是讲解。可见,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听与读是古诗文學习的起点。
我们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重视听与读的重要性,学生听名家朗诵或老师范读,正音明节奏,而后跟着模仿,读得字正腔圆,读得熟至成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听读、朗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给出文言文教学的提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文言文诵读要落实读“准”、读“熟”、读出“文气”三个要求。读“准”要解决字音、停顿的问题,通过听名家、老师或同学范读和自读纠错的方法解决读准的问题;读“熟”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文本,只有读“熟”才能增强语感,把握文章内容;读出“文气”,即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好语气,凸显不同句式的气韵特点,读出气氛特点、人物性格等。如《荆轲刺秦王》“廷刺秦王”的章节,如果不给学生朗读,只单纯强调字词,学生很难感受到行刺时紧张的氛围和荆轲从容不迫的静气。再如教学《兰亭集序》这类思想性极强的文章,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乐则轻缓,悲则深沉,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王羲之“乐”“悲”“痛”的情感变化。
二、强化说和写,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味
1.说——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激荡
古人授课第三步叫复讲,即由学生去复述学到的内容,讲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同时古代私塾学完一课都会有一节“会讲”,也就是讨论课。老师出一道题,大家一起讨论,发表个人的见解,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描述的就是会讲的场景,孔门四子各言其志,孔子进行点评。可见,古人授课非常重视说,互相切磋讨论,激荡着思想的碰撞。它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巨大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入的文言文文本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教师在讲读作品之后,应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组织学生去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大胆地言说,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提示:“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研讨,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见,阅读文言文作品应鼓励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言说,打通古与今的界限,带着审视的态度去思考。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去讨论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学习《鸿门宴》组织学生去讨论一场宴会暴露出楚汉之争怎样的结果?补充阅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组织学生交流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学习《兰亭集序》组织学生讨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魏晋时期的积极意义;学习《赤壁赋》组织学生去交流苏轼面对困境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等。
文言文教学,只有学生喜于思考,乐于言说,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温度和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彰显文言文的温度和现实价值。
2.写——文言文教学的厚积之道
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学习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言知识的梳理上,还要向学生呈现一个可感的文化时空,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就如何彰显文言文本的文化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如下学习目标和内容:“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所以,在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老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助读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撰写随笔。
学生对资料的占有是有限的,想要通过文言文教学深植学生的文化之根,需要老师整理拓展阅读资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再选择一个写作点,引导学生通过随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审视文本的思想价值。如学完《荆轲刺秦王》,教师应补充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去感知刺客文化,思考荆轲作为一个失败的刺客却名垂千史、受人敬仰的原因,理解荆轲刺秦的初衷和选择。在学生有了个人的思考之后,以“我眼中的荆轲”或“我看荆轲刺秦”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思考,学生的随笔则可能迸发着深刻的反思。比如有个学生在他的随笔中这样反思荆轲刺秦:“他的做法就像两名争斗的战士,可怜的燕国被击倒在地,他无力地将手中的匕首掷向秦国,放弃抵抗。就算刀刃顺利没入秦国国君的脸颊,也是毫无作用的。体制上的差异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刺杀能代替的,秦朝的制度与血腥的扩张已经使秦朝的高官和帝王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皇帝死后必有大乱,秦朝亡了对他们同样无任何好处。法家的统治之下人人之手皆是鲜血,一次刺杀不仅难以撼动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反而会使其陷入更疯狂的侵略,镇压。荆轲到底做了什么?一个清醒而绝望的人在血雨腥风降临之前,为自己国家做出了最后一搏。很壮烈,同样很无力。”学生思维的深度、对文化的思考在随笔中彰显。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当下文言文教学欲走出困境,需要我们巧用策略,重视听说读写,同时通过编演赏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拓展文言文的内容,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探究文言文背后丰富的内容价值和精神价值,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重视听与读,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言味
将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文言文重在“文言”,“文言”是文言文这种文体的根本属性,也是文言文教学的逻辑起点,故文言文必须教出文言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之一:“梳理所学作品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和文化常识,注意古今语言的异同。”并给出如下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独立研读文本,并联系学过的古代作品,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从教学的现实出发,文言文教学欲充分彰显“文言”的温度,必须重视听和读。听与读,是文言文教学的起点。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表现为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先听老师范读三到六遍,然后学生跟着老师吟诵,一句一句地模仿。熟读之后,老师才开始“讲书”,也就是讲解。可见,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听与读是古诗文學习的起点。
我们当下的文言文教学也应重视听与读的重要性,学生听名家朗诵或老师范读,正音明节奏,而后跟着模仿,读得字正腔圆,读得熟至成诵。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多种形式的听读、朗读,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给出文言文教学的提示:“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增进文本理解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积累古代作品的阅读经验。”文言文诵读要落实读“准”、读“熟”、读出“文气”三个要求。读“准”要解决字音、停顿的问题,通过听名家、老师或同学范读和自读纠错的方法解决读准的问题;读“熟”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读文本,只有读“熟”才能增强语感,把握文章内容;读出“文气”,即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好语气,凸显不同句式的气韵特点,读出气氛特点、人物性格等。如《荆轲刺秦王》“廷刺秦王”的章节,如果不给学生朗读,只单纯强调字词,学生很难感受到行刺时紧张的氛围和荆轲从容不迫的静气。再如教学《兰亭集序》这类思想性极强的文章,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节奏,乐则轻缓,悲则深沉,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王羲之“乐”“悲”“痛”的情感变化。
二、强化说和写,打造文言文教学的文化味
1.说——文言文教学的思想激荡
古人授课第三步叫复讲,即由学生去复述学到的内容,讲给老师听,讲给同伴听。同时古代私塾学完一课都会有一节“会讲”,也就是讨论课。老师出一道题,大家一起讨论,发表个人的见解,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描述的就是会讲的场景,孔门四子各言其志,孔子进行点评。可见,古人授课非常重视说,互相切磋讨论,激荡着思想的碰撞。它所达到的学习效果也是巨大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选入的文言文文本多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有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教师在讲读作品之后,应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组织学生去讨论分析,引导学生大胆地言说,发表自己的观点。正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的教学提示:“组织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量的基础上,展开交流和专题研讨,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可见,阅读文言文作品应鼓励学生就文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言说,打通古与今的界限,带着审视的态度去思考。比如学习《荆轲刺秦王》组织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去讨论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学习《鸿门宴》组织学生去讨论一场宴会暴露出楚汉之争怎样的结果?补充阅读《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组织学生交流项羽败给刘邦的原因;学习《兰亭集序》组织学生讨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在魏晋时期的积极意义;学习《赤壁赋》组织学生去交流苏轼面对困境的方法和态度对我们今人的启示等。
文言文教学,只有学生喜于思考,乐于言说,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温度和文化的内涵,才能真正彰显文言文的温度和现实价值。
2.写——文言文教学的厚积之道
文言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丰厚的思想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学习文言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文言知识的梳理上,还要向学生呈现一个可感的文化时空,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就如何彰显文言文本的文化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给出如下学习目标和内容:“阅读作品应写出内容提要和阅读感受。选择一篇作品,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讨论分析,撰写评论。”所以,在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时,老师可以提供丰富的助读资料来拓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引导学生撰写随笔。
学生对资料的占有是有限的,想要通过文言文教学深植学生的文化之根,需要老师整理拓展阅读资料,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有了一定的阅读量,再选择一个写作点,引导学生通过随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审视文本的思想价值。如学完《荆轲刺秦王》,教师应补充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供学生阅读,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去感知刺客文化,思考荆轲作为一个失败的刺客却名垂千史、受人敬仰的原因,理解荆轲刺秦的初衷和选择。在学生有了个人的思考之后,以“我眼中的荆轲”或“我看荆轲刺秦”为话题,写一篇随笔。有了一定的阅读和思考,学生的随笔则可能迸发着深刻的反思。比如有个学生在他的随笔中这样反思荆轲刺秦:“他的做法就像两名争斗的战士,可怜的燕国被击倒在地,他无力地将手中的匕首掷向秦国,放弃抵抗。就算刀刃顺利没入秦国国君的脸颊,也是毫无作用的。体制上的差异并不是一次成功的政治刺杀能代替的,秦朝的制度与血腥的扩张已经使秦朝的高官和帝王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皇帝死后必有大乱,秦朝亡了对他们同样无任何好处。法家的统治之下人人之手皆是鲜血,一次刺杀不仅难以撼动这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反而会使其陷入更疯狂的侵略,镇压。荆轲到底做了什么?一个清醒而绝望的人在血雨腥风降临之前,为自己国家做出了最后一搏。很壮烈,同样很无力。”学生思维的深度、对文化的思考在随笔中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