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变化,特别是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原有的教育教学体制的弊端业已暴露无遗。在此背景下,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新课程标准便应运而生,本文从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教材改革的角度去论述中学教材的发展方向,中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教材改革的对策建议等。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材改革
为使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江苏、山东、广东等几个省率先进入了课改,但在当前推行课改的同时,在教育界也引起了重大争议,遭到了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在责难中艰难跋涉。中学教材究竟要不要改怎样改才更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方向?还是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中学教材的发展方向
1.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看,就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教师教学生的就是解题的方法,怎样让学生去拿高分,纯粹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与现实完全脱节,没有实践,这些空洞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用不上。再看看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它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学以致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应用、实践、多动手。在素质教育面前,应试教育暴露了多种弊端,观念的转变使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与创新社会的需要,而作为体现时代发展的中学教材(一种主流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反映和谐与创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实际需要,因此中学教材的发展的方向必须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2.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现在的中国人缺少的是什么?就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过去,老课程的结构是以学科为主导,基础知识丰富,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创新却很欠缺。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必须凸显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从实践中创新这样一条主线,因而创新是中学教材发展的一大方向,而新课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向。
二、中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1.现阶段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决定一切,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差异,(但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层次可能有差别)这种不平衡的出现要求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材方案,以达到切实完善而适合自身的发展需求。
2.新课改注重的是综合素质、整体素质、自主创新精神,是针对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全民素质、培养自主创新精神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优点在于新课改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比如:学分制管理、综合素质评定、学习成果展示、模块式教学等,而不是光看一张试卷,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高分低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新课改能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改变传统的的学习方式。课改后的教材编写灵活,而且容量大,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多种教学方案,便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增加了教师讲课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了教师教学的兴趣,使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其次,课改后的教材中,活动体验和问题探讨成为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讨式与接受式学习的密切结合。
三、中学教材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全面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抓住两点:①加强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即:解放眼睛看形式、解放头脑敢为先、解放双手去开辟、解放嘴巴多质疑、解放空间觅粮食、解放时间寻乐趣。②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指导、培养、教研、备课比赛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事项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2.增强教学研究气氛和加强教师之间合作。①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②加强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团结协作,教师之间要精诚协作,共同商讨教学策略、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要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到: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②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要做大量的尝试性工作。比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一套新教材的问世,肯定有它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订,使它越来越成熟。新课改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与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都会坚信,面对未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选择改革。虽然眼前的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同行们能静下心来,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如何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去做一些文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新时代出版社,1999.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胡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教材改革
为使中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江苏、山东、广东等几个省率先进入了课改,但在当前推行课改的同时,在教育界也引起了重大争议,遭到了众多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在责难中艰难跋涉。中学教材究竟要不要改怎样改才更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方向?还是让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起:
一、中学教材的发展方向
1.从传统的应试教育来看,就是单纯地为了考试而去学习,教师教学生的就是解题的方法,怎样让学生去拿高分,纯粹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与现实完全脱节,没有实践,这些空洞的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用不上。再看看当前提出的素质教育,它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从而学以致用,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注重应用、实践、多动手。在素质教育面前,应试教育暴露了多种弊端,观念的转变使应试教育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以适应建设和谐社与创新社会的需要,而作为体现时代发展的中学教材(一种主流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反映和谐与创新的时代精神,体现实际需要,因此中学教材的发展的方向必须与素质教育发展的方向相一致。
2.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长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现在的中国人缺少的是什么?就是一种自主创新的精神。过去,老课程的结构是以学科为主导,基础知识丰富,但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创新却很欠缺。作为一种新的教材必须凸显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从实践中创新这样一条主线,因而创新是中学教材发展的一大方向,而新课改正是体现了这一方向。
二、中学教材改革的必要性
1.现阶段中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决定一切,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导致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差异,(但主流文化是一致的,层次可能有差别)这种不平衡的出现要求各地区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本地区特色的教材方案,以达到切实完善而适合自身的发展需求。
2.新课改注重的是综合素质、整体素质、自主创新精神,是针对未来社会发展、培养全民素质、培养自主创新精神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优点在于新课改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比如:学分制管理、综合素质评定、学习成果展示、模块式教学等,而不是光看一张试卷,从而改变了过去那种高分低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3.新课改能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改变传统的的学习方式。课改后的教材编写灵活,而且容量大,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多种教学方案,便于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去选择,增加了教师讲课的灵活性和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激发了教师教学的兴趣,使教师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其次,课改后的教材中,活动体验和问题探讨成为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由被动到主动,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讨式与接受式学习的密切结合。
三、中学教材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1.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全面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第一线教学的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抓住两点:①加强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六个“解放”即:解放眼睛看形式、解放头脑敢为先、解放双手去开辟、解放嘴巴多质疑、解放空间觅粮食、解放时间寻乐趣。②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开展传、帮、带以及学科带头人指导、培养、教研、备课比赛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确立正确的教育事项和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增长教育教学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要有外出学习考察提高的机会。
2.增强教学研究气氛和加强教师之间合作。①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效应,重视研究教法学法,全面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新教材,鼓励创新,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②加强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和团结协作,教师之间要精诚协作,共同商讨教学策略、教学措施、教学技巧等,课后,都要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要经常通过电话、上网等方式探讨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激发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做到:①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换位转变,教师从传统教学的传授者转向现代教学的促进者、学习者、发现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建构,使教学过程由教向学转化,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②在培养学生学习方式、方法上要做大量的尝试性工作。比如,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寻求不同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总之,一套新教材的问世,肯定有它的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使用的过程中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反复修订,使它越来越成熟。新课改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个不断探索与不断改进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都会坚信,面对未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必须选择改革。虽然眼前的道路是艰难的、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真心希望我们的教育同行们能静下心来,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面对新课程改革,如何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如何在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去做一些文章。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新时代出版社,1999.
[2]王建军.课程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
[3]胡慧琦,胡兴宏.教师成为研究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