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推进到今天,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势在必行,课堂教学到底怎样改革,新课堂如何构建,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个人认为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打造真正的“新课堂”。
【关键词】课堂改革 规范教学 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49-01
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创新课堂也将是学校和老师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堂创建要有品牌意识
为追求“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办学境界,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特点,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创建学校教学特色,树立学校学科品牌。我们的特色品牌就是:“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抓住一个主题:落实常规、课堂为本、师生发展;提倡一种理念:以课堂促教学,以课堂促质量;确定一个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实现一个目的:规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培养特色模式
1、依据学科不同,构建理想课堂的大模式。
语文课堂:探索“书香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探索“生活化数学课堂模式”。其它学科课堂:根据我们独有的探究把课堂开展到大自然中,真正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依据学段不同,探讨低、中、高教学模式。
各年级要从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课堂语言、课堂评价、课堂练习、课堂拓展等方面,研究创新出各学段的教学模式来。使各学段的学科教学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不违背学生年级特点、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
3、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师要结合任教学段的教学模式和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风格,自己定位一个教学特色,借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中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来。
三、新课堂中学生参与性的培养
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主体”。让学生明白:我应该怎样预习,怎样记录,怎样思考,怎样发言和讨论等等。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3、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思路、见解,敢于质问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实践中学。
4、注重预习,培养自学。
应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工具书,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新知的理解,从中初步获取知识,达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教学新课中“胸有成竹”。把“传授”新知變为“探究”新知,促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5、 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钩,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能和互动。老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应解读新课堂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
【关键词】课堂改革 规范教学 新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149-01
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没有特色的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创新课堂也将是学校和老师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堂创建要有品牌意识
为追求“学校有特色,教师有专长,学生有特长”的办学境界,我校根据学校实际特点,立足课堂教学,着力创建学校教学特色,树立学校学科品牌。我们的特色品牌就是:“小规模、精品化、高质量”。抓住一个主题:落实常规、课堂为本、师生发展;提倡一种理念:以课堂促教学,以课堂促质量;确定一个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实现一个目的:规范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二、培养特色模式
1、依据学科不同,构建理想课堂的大模式。
语文课堂:探索“书香课堂教学模式”。数学课堂:探索“生活化数学课堂模式”。其它学科课堂:根据我们独有的探究把课堂开展到大自然中,真正把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依据学段不同,探讨低、中、高教学模式。
各年级要从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课堂语言、课堂评价、课堂练习、课堂拓展等方面,研究创新出各学段的教学模式来。使各学段的学科教学模式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又不违背学生年级特点、认知特点和教学规律。
3、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师要结合任教学段的教学模式和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风格,自己定位一个教学特色,借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中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学模式来。
三、新课堂中学生参与性的培养
1、 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主体”。让学生明白:我应该怎样预习,怎样记录,怎样思考,怎样发言和讨论等等。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
2、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在教学中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特别是教师要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
3、 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思路、见解,敢于质问老师。整个教学过程应体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合作中学、探究中学、实践中学。
4、注重预习,培养自学。
应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利用工具书,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对新知的理解,从中初步获取知识,达到“心中有数”,从而在教学新课中“胸有成竹”。把“传授”新知變为“探究”新知,促使学生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
5、 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讨论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主动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所学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认知结钩,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能和互动。老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总之,在新课改不断迈向深入的过程中,教师应解读新课堂理念的实质、借助自身的反思、通过实践的历练,创造出“真实、开放、生成”的绿色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