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并逐渐进入课堂,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境界。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逐渐推广和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也越来越成为广大教师所应掌握的一种技术。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把握好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关键,防止在一开始就走入一些误区,这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新模式的应用,对于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作为教学工具的重要性正在不断被证实。把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中,它既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又可以通过声音、颜色、文字、图象、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提供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那么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如何对课件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最新的“技术”,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这是不准确的。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课件的可教性入手
首先,明确使用目标,确定适用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适用对象是哪些人?应从哪里着手?只有真正弄清这几个问题,才能用得其所。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最主要的目标。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教学的对象,先要了解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针对各个阶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处理,从总体教学最优化角度考虑,重新组合、编排教学内容,把教材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语言动作和教学活动体系,使制作出来的软件易于被学生接受,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应有的价值。明确目标和确定对象之后,就要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学媒体,设计合理步骤,着手把自己的意图转化为文字,编写成脚本。
其次,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教学重点,以简驭繁,以纲带目,触类旁通,使知识产生迁移,是我国很早就有的处理教材、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结构优化的方法。至于哪些知识是教学难点,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那些太抽象的、离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是教学的难点。在多数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相同的;有时,难点不见得的重点,但必须突破难点才有利于重点的解决。
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呢?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教学的基础。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多媒体教学可用声音、颜色、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从信息学角度来看,屏幕图像特别是彩色图像,携带大量信息;从刺激——反应的心理测量角度来看,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集中媒体优势,充分发挥动画、图形、图像的作用,把有关的直观材料呈现在学生的跟前,扩展学生感性知识的范围,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把所见所听所思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巩固,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彩色动画、图形和背景音乐的配合,形成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组合,借以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增强他们的感受力、记忆力、联想力、创造力。
再次,加强能力训练,激发创造思维。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优化,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现在强调学科的实用性,突出的也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应该更加体现加强能力训练,激发创造思维,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加强。
二、从课件的易用性入手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計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
2.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
3.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
4.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从课件的艺术性入手
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一方面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其主要表现有:
1.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2.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3D效果。
3.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
4.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教育教学手段的改革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作为教学工具的重要性正在不断被证实。把多媒体技术引用到教学中,它既可以为教师提供更直观、更形象、更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又可以通过声音、颜色、文字、图象、视频和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的全脑开发、智力培养、素质提高等提供广阔的天地和有效的途径。那么在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前,如何对课件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教师一味地追求最新的“技术”,把课件搞成多媒体成果展览,这是不准确的。那么,课件的设计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从课件的可教性入手
首先,明确使用目标,确定适用对象。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之前,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使用的目的是什么?适用对象是哪些人?应从哪里着手?只有真正弄清这几个问题,才能用得其所。
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大力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最主要的目标。所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考虑教学的对象,先要了解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教育水平和接受能力,针对各个阶层学生的不同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处理,从总体教学最优化角度考虑,重新组合、编排教学内容,把教材转化为适合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的语言动作和教学活动体系,使制作出来的软件易于被学生接受,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应有的价值。明确目标和确定对象之后,就要选择教学方法,准备教学媒体,设计合理步骤,着手把自己的意图转化为文字,编写成脚本。
其次,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抓住教学重点,以简驭繁,以纲带目,触类旁通,使知识产生迁移,是我国很早就有的处理教材、组织教材,使教材知识结构优化的方法。至于哪些知识是教学难点,不能一概而论。一般说来,那些太抽象的、离生活实际太远的、过程太复杂的、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的,是教学的难点。在多数情况下,重点和难点是相同的;有时,难点不见得的重点,但必须突破难点才有利于重点的解决。
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呢?
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通过感官获得的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经验是教学的基础。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总是建立在对事物感知的基础上,学生缺乏直接经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容易犯抽象、空洞、形式主义的毛病。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直观教学,有助于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多媒体教学可用声音、颜色、文字、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而从信息学角度来看,屏幕图像特别是彩色图像,携带大量信息;从刺激——反应的心理测量角度来看,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集中媒体优势,充分发挥动画、图形、图像的作用,把有关的直观材料呈现在学生的跟前,扩展学生感性知识的范围,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突出教学重点,分解教学难点,把所见所听所思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巩固,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彩色动画、图形和背景音乐的配合,形成多媒体信息的有机组合,借以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增强他们的感受力、记忆力、联想力、创造力。
再次,加强能力训练,激发创造思维。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依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优化,潜能得到充分开发,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现在强调学科的实用性,突出的也就是创造能力的培养。多媒体课件在设计中应该更加体现加强能力训练,激发创造思维,引导他们挖掘自己的潜能,促使他们的创造能力得到开发和加强。
二、从课件的易用性入手
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不能使教师和学生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课件的调试和控制上。因此,课件要提供一目了然的教学目标、教学步骤及操作方法,还要在能够脱离本机的其它計算机环境中运行。具体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件安装方便,可以自由拷贝到硬盘上运行。课件启动要快,不能让师生焦急等待。课件要尽可能占据小的容量,一定要改变认为课件越大越好的错误观念,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课件最好还要能在网络上运行。
2.友好的操作界面。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有含义明确的按钮和图标,要支持鼠标操作,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可以方便地向前、向后和跳跃。
3.课件运行要稳定。如果教师执行了误操作,可以很容易地退出,或重新启动,尽量要避免死机现象,提高课件运行的稳定性。
4.及时的交互应答。不能把课件变成电影,一放到底,要注重学生的学,让学生的学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三、从课件的艺术性入手
如果一个课件的演示不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说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这样的课件可以说是好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完美结合。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不仅教师的美术基础要扎实,还要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所以这一方面的要求也不宜过高。其主要表现有:
1.界面色彩柔和,搭配合理,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
2.为使对象更加逼真,可以采用3D效果。
3.动画要流畅,无停顿、跳跃的感觉,但运动的对象不要超过两个。
4.配音要恰当,且音色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