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被人轻视,美育的缺位导致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感情贫乏的“文化人”,精神庸俗的“废品人”。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也太暗了……”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的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惟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近年来,各种语文实验教科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选文的角度、审美眼光有所不同,但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或枯燥地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借助一篇篇精美的融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为一炉的语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品味语言文字美。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这一句中的动词“喧”和“动”进行分析鉴赏,感受作者所表现的情态。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字词乃至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这种语言节律音韵上的美在许多散文里都有,至于诗歌里就更多了。特别是高考中就有对诗词歌赋的鉴赏,这是直接的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的考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诗词歌赋的阅读,学生能投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能很好地理解诗歌传达出的美来。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在展开想象中,领悟文章画面美。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画面,语文课本中,有的地方存在着空白,而对课文中的空白,教师亦可引导学生去想象,他们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的美和画面的美,进而上升到艺术美,享受到美的体验。
(责编 李 晔)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水也太暗了……”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的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惟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近年来,各种语文实验教科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虽然选文的角度、审美眼光有所不同,但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或枯燥地进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借助一篇篇精美的融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为一炉的语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品味语言文字美。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这一句中的动词“喧”和“动”进行分析鉴赏,感受作者所表现的情态。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字词乃至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的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这种语言节律音韵上的美在许多散文里都有,至于诗歌里就更多了。特别是高考中就有对诗词歌赋的鉴赏,这是直接的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的考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诗词歌赋的阅读,学生能投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能很好地理解诗歌传达出的美来。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在展开想象中,领悟文章画面美。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画面,语文课本中,有的地方存在着空白,而对课文中的空白,教师亦可引导学生去想象,他们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的美和画面的美,进而上升到艺术美,享受到美的体验。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