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kns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整理国外学术界关于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企业家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水平体系的现状,提出深化管理对象、创新管理手段和创新激励方式的经验启示。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国际经验;启示
  一、 引言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是指基金管理人与被投资企业签订协议后,从私募股权基金向被投资企业注入资金后直至私募股权基金退出被投资企业的期间内,基金管理人参与被投资企业董事会、追踪监控企业的行为以及提供各种管理上的帮助以实现价值最大程度增值、防范风险的行为。那么,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有何关系呢?本文拟通过整理国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总结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
  二、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国际经验
  1. 企业黑箱视角。所谓企业黑箱视角,是指将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企业视为黑箱,研究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后管理和被投资企业的公开上市价格、股票回报率以及投资回报率之间是否正相关,从而判断基金管理人的参与管理活动是否对被投资企业的价值绩效产生积极作用。目前国际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基金管理人的投资后管理对被投资企业具有积极意义,基金管理人的参与管理活动提高了被投资企业公开上市后的经营绩效和长期市场绩效,如表1所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企业与无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的企业在市场绩效方面并未有实质差别,如表2所示。
  2.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主要研究私募股权基金哪些投资后管理行为积极作用于被投资企业的成长,而非单纯地将被投资企业视为黑箱,简单研究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的关系,具体如表3所示。这种分析方法也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投资后管理是被投资企业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被投资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为投资后管理可实现知识共享、整合或接近关键资源、缩短企业产品市场化时间,从而增加被投资企业价值;另一种观点认为,被投资企业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绩效,他们质疑投资后管理是否真的能为被投资企业带来价值增值,从而提高被投资企业的绩效,具体如表3所示。
  三、 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的启示
  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水平较低的原因。私募股权基金有效的投资后管理,应能够支持被投资企业,研究和协助规划发展战略,帮助优化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构建最优的公司架构、透明规范的财务体系和业绩评价体系,以促使目标企业迅速发展,实现投资增值。而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后管理远未达到上述目标,投资后管理水平还比较低。笔者认为,由以下几个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由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还跟不上资金规模膨胀的速度,专业的人才更为匮乏。其次,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具有地域性,导致其规模较小,且缺乏统筹规划和风险的合理分散,管理水平也比较低,而能够为被投资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私募股权基金更是少之又少。其三,因Pre-IPO盈利更可观,大量的私募股权基金主要侧重于对拟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无心提供有益的决策意见和增值服务。其四,我国募股权基金一半以上具有政府背景,其运营体系受到行政关系的干扰,导致决策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并容易滋生寻租行为。其五,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多数未建立目标企业风险管理组织、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文化,将风险管理业绩作为对目标企业职业经理人的重要考核指标,也为在投资协议中就资金使用的监管、优先股权、一票否决权、明确股东派生诉讼权等权利进行明确规定。
  2. 对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的启示。国内关于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绩效的研究比较少。龙勇、庞思迪和张合(2010)针对投资后管理中的两种主要形式——项目监控和增值服务,研究了两者对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中董事会、股权结构、约束激励三个主要方面的影响,认为项目监控和增值服务都对企业董事会、股权结构、约束激励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孟卫东、江成山和刘珂(2009)认为基金管理人对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监控最终是作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他们通过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作用机理,提出投资后管理通过提升创新投入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转化能力等方面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分析框架。
  综合国内外对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的关系,笔者认为值得国内私募私募股权基金借鉴的主要在于管理体制创新,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 深化管理对象。对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后管理,其核心是对企业家的监管。由于企业家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具有独特的属性:低担保性、高专用性、强显示性、可抵押性。因此,投资后管理不仅要考虑对企业家的激励,也要实施严格的监控和约束。笔者认为,基金管理人要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发展阶段,结合企业家的特性,设计合理的机制。对于处于早期阶段的被投资企业,由于企业家拥有较高的股权,其努力程度的收益大部分归其所有,但担保能力却不明显不足,造成激励与风险承担的不对称,此时,基金管理人必须通过提高最终控制权,保证被投资企业的利益高于企业家的利益,以降低投资风险和损失。随着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企业价值不断提高,企业家的能力不断显现,担保能力亦不断提高,基金管理应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整体运营状况、企业家的能力动态调整控制权,在对企业家进行良好激励的同时,对其严格的监控和约束。
  2. 创新管理手段。笔者认为,对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分配和转移安排是基金管理人投资后管理机制最核心的手段。通过合理治理机制,使基金管理人企业家之间的重复博弈形成最优的博弈结果。基金管理人可通过契约的设计,实现控制权的逐步、分层次转移。从国内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对企业的激励约束的创新手段有如下几种:(1)以可转换证券的投资工具。可转换证券等投资工具是一种严格的控制权激励,可促使企业家将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投入到企业,促成经营目标,同时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和企业家的效用最大化;(2)分阶段投资策略。基金管理人可根据项目的进展判断企业家的努力水平选择追加投资还是终止后续投资,以减少企业家试图对企业剩余索取权进行重新谈判的机会主义行为;(3)创新激励性报酬的形式。笔者认为,以股票赠与和股票期权(如对赌协议)为主的激励报酬形式可实现基金管理人与企业家的利益高度趋同,降低委托代理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4)退出约束。基金管理人可以要求在被投资企业业绩低于预期目标时将前期投资以预先设定的价格回售给被投资企业。这种形式不但会导致被投资企业的资本数额减少,而且具有信号传递效应,影响被投资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后续融资,从而对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产生市场约束。   3. 创新激励方式。由于基金管理人与企业家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加之他们之间所签订的契约具有不完备性,单纯的显性激励或隐性激励都不足以形成对企业家的强而有效的激励,而只有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的结合才能取得预期的激励目标。在显性激励方面,笔者认为,可通过被投资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以及薪酬结构最为重要。一方面,基金管理人应根据项目的发展和业绩,动态调整被投资企业的剩余控制权和索取权;另一方面,可按照企业家的经营业绩连续支付薪酬,这不但可有效提高企业家的努力水平,亦可为基金管理人提供激励与约束企业家提供手段。在隐性激励方面,主要包括相对业绩激励和声誉激励机制。前者通过过滤企业家补课控制的经济环境因素,评价其经营绩效,以间接考察基金管理人关心的企业家的努力程度、智力因素、诚实和创新能力。后者通过利用市场投资者对被投资企业提供资金以其前期的业绩为依据,驱使企业家根据其人力资本、潜能,提高声誉,以在融资过程中处于有利竞争地位和获得更强的谈判力量。
  参考文献:
  1. 安国俊,李飞.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发展思路.中国金融,2011,(1).
  2. 黄亚玲.私募股权基金文献综述.国际金融研究,2009,(3).
  3. 贾宁,李丹.创业投资管理对企业绩效表现的影响.南开管理评论,2011,(1).
  4. 李琼,周再清.我国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风险成因及其管理对策.金融经济,2011,(6).
  5. 刘二丽,崔毅.风险投资后管理与被投资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现代管理科学,2007,(8).
  6. 龙勇,庞恩迪,张合.风险资本投资后管理对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结构影响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9).
  7. 孟卫东,江成山,刘珂.风险资本投资后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3).
  8. 彭飞.风险投资后管理概念辨析及分类模式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1,(6).
  9. 彭飞,汤海溶.风险投资家投资后管理效果研究综述.探索,2010,(4).
  10. 朱奇峰.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理论、实践与前瞻.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11. 郑德程,欧阳铭,孙路.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研究——以金融创新推进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新思路.金融发展评论,2010,(8).
  12. 张亦春.现代金融市场学(第二版).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3. 张亦春,郑振龙,林海.金融市场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林木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2-08-18。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利用山东省134家县市级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数据,研究了基层农信社董事特征和董事会特征对其绩效的影响。文章通过统计分析研究了农信社董事会及其成员的各类特征,并通过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董事会及其成员的部分特征对农信社的绩效存在显著的影响,其中董事的学历、董事会的规模和会议次数对银行的绩效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关键词:农村信用社;银行治理;董事会一、 研究背景在我国银行体系中,农村信用社是一个特殊而
摘要:文章从顾客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中国商业情境下的大型超市购物环境对顾客感知及惠顾行为的S-O-R模型,通过对268个有效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购物环境要素对顾客趋近行为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设计要素影响最为显著;购物环境要素不仅会影响顾客情绪,而且还影响着顾客对商品和服务的认知评价;顾客的认知评价和情绪反应会显著影响顾客的趋近行为,同时顾客认知和情绪反应会部分中介购物环境对顾客行为的影响。关键词:
摘要:文章首先系统总结了资金配置、金融资产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发现和风险配置及货币当局实施货币政策的操作市场是现代金融中心的四大功能。其次分析归纳了决定现有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最后基于金融中心的功能和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立足点的看法,并在分析了上海现有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现代金融中心的功能;金融中心的国际影
摘要: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使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之中,大萧条对于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是怎样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大萧条的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由于中国是当时唯一采用银本位体制的大国,大萧条正是通过影响白银价格,促使白银流入流出中国,影响到中国银元
摘要:运用位点简化表征城市功能空间,文章考察在通勤距离和开发成本约束下微观经济主体选址决策调整过程,发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变迁,根本上是通过众多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投资选址和消费选择等活动逐渐积累形成。以深圳30年城市发展经验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功能位点在深圳市整体区域结构中的变迁,据此得到城市功能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并分析后续的发展走势。关键词:主体选择;功能位点;空间结构;深圳一、
摘要:文章从财政压力的视角来分析20世世70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动因和路径。“财政压力说”是研究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从解决财政危机、维持国家义理性这一点上看,可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动因。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企工人和农民集团之间博弈均衡,通过改革,各方均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因而这场改革的结果是帕累托改进非常成功的改革。政府改革
摘要:文章采用2004-2009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董事会特征和银行绩效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银行资产规模同绩效显著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同绩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此外银行的国有性质也会对银行绩效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商业银行;董事会;公司治理;绩效  一、 引言  国外关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
摘要:文章利用瑞士制造企业Maillefer Extrusion的案例来阐述对实物期权的认知和开发是如何嵌入到供应链中,使企业在高成本环境中从市场变化中获得竞争上的优势。  关键词:实物期权;供应链战略;竞争  一、 引言  实物期权是指在不确定条件下,以期权的概念来定义实物资产投资的现实选择权,根据尚不确定的因素改变投资行为的一种权利。实物期权具有金融期权的特征,即投资不可逆性、时间上的延迟和选
摘要:通过行业组织和政府博弈是企业的一个重要策略,而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构建了不同的博弈情景,对于转型期中国的国家社会关系,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社会控制论、国家建构论、法团主义论和理性政府论。文章以两个行业组织为案例,分析企业、政府、行业组织三方的动态博弈过程。认为在政府处于主导地位的低制度化环境下,企业需要有对整体博弈格局有个清晰的认识,并且制订有针对性的策略来提高成功的几率。  关键词:动态博弈
摘要:目前,融资难题已成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需要通过从政府层面对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创新。文章通过对德国政府成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各项措施的分析,可以针对我国资本市场和中小企业特点,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政策支持  2008年,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发酵衍生了2011年欧洲国家的债务危机,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