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929年-1933年的大萧条使美国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之中,大萧条对于当时中国的宏观经济有什么影响,是怎样影响的,影响的程度有多深?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试图描述20世纪30年代中国所处的国际宏观经济环境,分析大萧条的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通过研究,作者认为,由于中国是当时唯一采用银本位体制的大国,大萧条正是通过影响白银价格,促使白银流入流出中国,影响到中国银元汇率和货币供给,从而造成了中国实体经济的波动。
关键词:大萧条;银本位;货币供给
一、 大萧条的背景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大幅下跌,证券市场到处弥漫着恐慌和混乱。这一天史称“黑色星期四”,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加尔布雷斯,2006)。美国股市崩溃之后,随即发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这次世界性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危机从1929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危机期间,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达到3 000万~4 500万人,社会生产力受到了空前的破坏。市场上商品大量滞销,物价大幅下跌。股票市场一蹶不振,货币信贷紧缩,银行大量破产倒闭。
大萧条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应对和解决危机的方法。英国和日本等国于1931年9月起陆续放弃了金本位货币体制,采用货币贬值等政策措施,很快重振了经济,加快了复苏的步伐。美国启动了罗斯福“新政”,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白银购买法令》,宣布其目的在于增加白银在国家货币储备中的作用。但出于满足国内银矿主的要求以及与英国争夺对远东国家货币的控制权的需要,白银收购价定为每盎司64.5美分,而当时的市价为每盎司43美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高价收购白银,造成世界银价飙升,结果使得采用银本位的中国等国家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破坏了这些国家的货币经济制度。
二、 中国的银本位货币体制
中国在16世纪与欧洲各国直接贸易之前,实际是以黄铜、紫铜为原料的铸钱本位制。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的币制变成银钱平行本位制,并一直延续到清代。而在民国,虽然货币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流通形式,但其货币体制已经形成了以用银为核心的银本位制。一些学者也认为自1914年北京政府公布《国币条例》时,中国已经确立了银本位(黄逸平、虞宝棠,1995)。
1928年,中国的货币形态因地而异,货币流通状况非常混乱。财政部甘末尔(Edwin Kemmerer)顾问委员会报告书中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币制,“中国之通货,在世界任何重要国家中,最为窳陋”,严格地说,按照“法英美币制之意义而论,则中国固无所谓币制也(财政顾问委员会,1929)”。中央和各省的政府以至私人机关都可以鼓铸货币。许多不同的银、铜铸币,和形形色色的贬值纸币同时都在流通。这一时期的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硬币,纸币和银两。
1. 硬币。
(1)银元。银元是中国各地流通最广的货币,通常称为银洋或大洋。在国内国外,银元一般都被视为中国的本位币。银元在国内各地流通,只是流通的程度各地有差异。银元的种类很多,有许多国外和本国造币厂铸造的各种不同的类型。最早传入中国的,在17世纪使用的西班牙卡洛斯银元(Carolus,本洋),1928年在中国仍可发现这种银元。其他包括美国(花旗洋)和英国(站人洋)的贸易银元,日本和西贡银元,旧奥匈帝国的玛利亚·特利萨银元,秘鲁银元,但是最重要的是墨西哥银元(鹰洋),所有的银元都平价通用,并被赋予“墨洋”的统称。广东的造币厂自1889年起开始铸造银元,其连同此后湖北、江西和北洋造币厂所铸造的银元被称为龙洋。民国铸造的银元主要是袁世凯头像银元和孙中山头像银元。银铸币的供应数量逐渐增加,到了1928年,中国自造的银元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通货。各种不同的银元的重量,自412格令(grain,1格令=0.064 8克)至420格令不等。成色的不同约为自0.890至0.900。法定的纯银含量的不同约为自369格令至378格令。尽管有这许多差别,而且某些银元的重量不够,各种银元一般是可以互相平价兑换的。但是它们是否会被接受使用则随地而异。较重的银元渐次从流通中消失,它们都被熔化,或者贩运出口了。
(2)银辅币。银辅币一般通称为“小洋”,以区别于“大洋”。小洋当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面值20分的双毫(双银角),另一部分则是面值10分或5分的银角,还有半元银角,其多在四川流通。虽然政府当局希望这些辅币和大洋平价流通,但是这类银辅币的含银比例通常都比银元低,而且多发行小洋可以从铸造货币中赚取利润,所以相对于大洋来说,小洋在很多地方都贬值。在华南,每一个以五枚双毫小洋当作一枚银元计算的单位,其含银总量实际上只等于一枚银元的70%至75%。小洋在两广地区被大量使用,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货币单位。
(3)铜币。铜币在中国各地广泛流通。居住在农村地区和小市镇的大部分人,在进行日常小额交易时,大都使用重量、成色各不相同的铜钱、铜元以及常见的铜元券、铜子票等。中国银、铜并行的通货制度,意义不同于十九世纪在欧美各国通行的那种金、银两用的复币制度,因为中国的银币和铜币并没有按固定的比值结合在一起,而是银、铜两种货币的价值可以各自按市场行情随时变化。
早先通行的铜币,绝大多数是铜制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铜价高涨,大量铜钱被熔化成铜出口,铜钱流通几乎绝迹,只有四川、甘肃等省仍有流通。铜元有5、10、20、50、100、200文等诸多种类,流通甚广。由于一战期间铜价上涨,轻质铜元逐渐代替厚重铜元在市场上流通。据统计,1912年~1928年,天津、上海、四川等地银元与铜元比价分别上升了298%、216%和720%(戴建兵,2005)。铜元数量越多,价值越低,其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在调查时也发现,货币流通中银元显然更重要。他们使用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所作的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的结果,发现调查之处有80%的农民买卖交换媒介是银币。被调查的22个省中,在出售商品方面,121个地区中,79%的农民接受银币,只有19%接受铜币;购买商品方面,124个地区中,80%的农民使用银币,29%的农民使用铜币;在偿还债务方面,118个地区中,高达96%的农民使用银币,仅有7%的农民使用铜币。铜币在多数地方不过是小额交易的媒介,银币在偿还债务和商品交易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白银在中国是交换的标准媒介物(实业部,1935)。
2. 纸币。中国流通的纸币可以根据发行机关的性质分为以下几种:(1)中央银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了2 000万元的大洋纸币在1928年11月后开始流通,它所发钞票的准备金,60%为金银条块或其铸币,40%为政府债券和商业证券。(2)中国私立银行纸币,市场流通的主要钞票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钞票。(3)外国银行纸币,某些外商银行也发行了钞票,但大多是港币和日元。以上海和天津为基地,各银行所发钞票一般都可以平价兑换银元。这些纸币和行用日广的银元,逐步促成某种形式的币制统一。在某些地区,流通的纸币还包括由各省的银行或钱局发行的贬值纸币。东北地区和广西、云南等省的纸币贬值得很严重。
3. 银两。在中国,常见的银货是“元宝”(亦称细丝银),它以“两”来表示;另一种银货的形式是银条。这类银货可以作为钱庄银行的储备,但是不甚适宜于通常的银钱支付。“银两”是一种重量单位,也是一种货币单位,它从来没有像一般铸币一样流通使用。一两的实重各地不同,纯度不同,这都是约定俗成的,每一两重500格令至600格令之间,约32~39克。衡量银两重量的标准称为平砝。关平两,是海关征收关税银两的平砝,各地关平两并不一致,广州为37.679 26克,天津为37.799 3克,上海为37.683 8克,一般认为37.68克(戴建兵,2005)。银两还包括银锭的成色,即含纯银比率,成色97就是含银量为97%。成色不同,平砝也不同的银两之间相加记账出现了困难,这就产生了虚银两,虚银两是一种以一定的平砝和一定成色为标准的记账单位,从而使所有实银均可折算成虚银相加入账。民国后,在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虚银两逐渐统一于上海九八规元、武汉的洋例银和天津的行化,其中以九八规元的影响最大。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银两已经为银元所代替。然而在上海、天津和汉口这些港口城市,银两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货币单位。各银行使用银元也使用银两计帐。
尽管不同类型的货币和各种各样的发行机构是中国的货币体系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但是一般都认为中国是个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因为大部分批发交易,相当部分的零售交易,大部分债务,和外汇交易市场都是以银作为基础的。
三、 大萧条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
1. 银价的波动。中国的货币体制以用银为基础,需要大量的白银。然而中国本身产银数量很少,所需的白银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在1929年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消费国。世界白银的产地主要是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的进口国,伦敦、纽约、上海和孟买是世界上主要的白银交易中心,在世界白银市场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世界白银市场以伦敦最为重要,其次是纽约。世界白银的价格主要由这两个白银交易中心决定。
(1)1928年~1931年的银价下跌。世界银价自1928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银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大萧条背景下,黄金价格飙升,导致几乎所有商品的(用黄金来计价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白银也不例外。其次是白银自身供求的影响。世界工业和艺术对白银的需求,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而数量减少。甘末尔顾问团应聘来华,并且提出停止用银,改用金本位的主张,也成为促使银价在1928年~1929年趋于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杨格,1981)。供给方面,许多国家把停止使用的银币熔成白银出售,因而增加了世界上的白银供应数量。比如1930年1月越南(安南)改行金本位,3月伊朗(波斯)改行金本位,大量出售国内存银。所有这些原因导致世界白银价格骤然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商品。
(2)1932年~1935年的银价上涨。1931年9月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开始贬值英镑。从此以后到1932年12月,日本、挪威、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7国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1933年3月美国出现银行危机,大批银行倒闭,黄金大量外流。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至此,一共有35个国家脱离金本位制,“结果使这一制度成为历史陈迹”(陈彪如,1990)。由于金本位被抛弃,以上诸国开始贬值本币,实行货币扩张政策。黄金的价格有所下降,而白银的价格逐渐回升。
美国是世界上的产银大国,而且控制着南美大部分银矿。美国七个产银州的参议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左右了美国的白银政策。1933年7月,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议题由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转移到美国最为关心的白银问题上,并达成了白银协定。该协定限制了印度、中国、西班牙、墨西哥等用银国和产银国出售白银的数量,以稳定银价。1933年12月美国公布了银购入法,收买国内新产白银。1934年6月19日美国政府公布《白银购买法案》,规定在国家货币储备中要有1/4的白银,并授权财政部长摩根索自行决定购买白银的时间和数量,但必须购买白银直到储备达到既定的比例,或白银市场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为止。在美国强势干预下,1935年4月,世界银价飙升至每盎司0.67美元,8月,美国宣布白银国有化,收购国内现存白银,世界银价进一步攀升。
2. 银价波动和中国货币体制。由于中国采用银本位制,是世界上最大的用银国,白银价格的涨跌将从两个方面影响中国的货币问题。第一,银价变化直接影响中国银元的外汇价格。第二,银价变化决定白银流出或是流入中国,从而影响中国的货币供给。
国际白银价格虽然受到中国需求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很小,银价的决定权仍然在伦敦和纽约这两个白银市场。国际银价的波动影响中国银价和汇率,而不是相反。在现实的世界白银市场上,在考虑了运费、保险以及关税等成本因素后,套利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1929年~1931年国际银价暴跌时期,中国白银价格(汇率)高于国外,国际上过剩的白银纷纷流入中国套利。1932年国际银价逐渐上涨,而中国白银价格(汇率)偏低,这导致白银外流。到了1934年,美国在国际市场购买白银,人为地提高了国际银价,这导致中国白银的外流更加严重。套利的行动一直会持续到汇率接近于国际银价,无利可图为止。
银价变动和中国银元的汇率变动是同向关系。刘巍用计量经济学的估计方法对1905年~1936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发现银价变动1%,汇率就同向变动0.93%(刘巍,2004)。我们看到银价指数和汇率指数同步变化,而且差别不大,直到1934年国民政府禁止白银出口时,银价和汇率的变化才有了一些差距。汇率的变化导致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整体来说银价下跌,汇率下跌,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而银价上升的效果正好相反。
在白银出口被限制之前,中国的白银流动是自由开放的。中国特殊的货币体系无法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很大程度上由国际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是外生的。1928年~1931年国际银价下跌,中国进口白银,白银的流入增加了中国的货币供给(许涤新、吴承明,1993),国内物价上涨,信贷有所扩张,工商业欣欣向荣,中国出现了意外的经济繁荣。而从1932年开始,银价上涨,白银从中国流出。特别是1934年,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失,先是直接减少了货币供给,紧接着紧缩了银行的信贷,物价下跌,通货紧缩,中国最终陷入萧条。
四、 结论
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以及世界各国为应对萧条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波动,这种波动通过中国银本位货币体制,影响了中国的外汇汇率和货币供给,从而最终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这就是大萧条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大萧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并迫使中国在1935年11月宣布放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改革,从此中国经济步入复苏的阶段,直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著.沈国华译.1929年大崩盘.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黄逸平,虞宝棠主编.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顾问委员会.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理由书.南京: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印行,1929.
5. 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中国银价物价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大危机影响下的近代中国产业结构与政策:1929-1937”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晓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0-12-18。
关键词:大萧条;银本位;货币供给
一、 大萧条的背景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价大幅下跌,证券市场到处弥漫着恐慌和混乱。这一天史称“黑色星期四”,标志着“大萧条”的开始(加尔布雷斯,2006)。美国股市崩溃之后,随即发生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萧条。这次世界性的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最持久的一次危机,危机从1929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危机期间,世界各国工业生产剧烈下降,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数达到3 000万~4 500万人,社会生产力受到了空前的破坏。市场上商品大量滞销,物价大幅下跌。股票市场一蹶不振,货币信贷紧缩,银行大量破产倒闭。
大萧条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应对和解决危机的方法。英国和日本等国于1931年9月起陆续放弃了金本位货币体制,采用货币贬值等政策措施,很快重振了经济,加快了复苏的步伐。美国启动了罗斯福“新政”,于1933年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1934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白银购买法令》,宣布其目的在于增加白银在国家货币储备中的作用。但出于满足国内银矿主的要求以及与英国争夺对远东国家货币的控制权的需要,白银收购价定为每盎司64.5美分,而当时的市价为每盎司43美分。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大量高价收购白银,造成世界银价飙升,结果使得采用银本位的中国等国家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破坏了这些国家的货币经济制度。
二、 中国的银本位货币体制
中国在16世纪与欧洲各国直接贸易之前,实际是以黄铜、紫铜为原料的铸钱本位制。明代中后期,海外贸易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的币制变成银钱平行本位制,并一直延续到清代。而在民国,虽然货币存在着很多不同的流通形式,但其货币体制已经形成了以用银为核心的银本位制。一些学者也认为自1914年北京政府公布《国币条例》时,中国已经确立了银本位(黄逸平、虞宝棠,1995)。
1928年,中国的货币形态因地而异,货币流通状况非常混乱。财政部甘末尔(Edwin Kemmerer)顾问委员会报告书中曾经这样评价中国的币制,“中国之通货,在世界任何重要国家中,最为窳陋”,严格地说,按照“法英美币制之意义而论,则中国固无所谓币制也(财政顾问委员会,1929)”。中央和各省的政府以至私人机关都可以鼓铸货币。许多不同的银、铜铸币,和形形色色的贬值纸币同时都在流通。这一时期的货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硬币,纸币和银两。
1. 硬币。
(1)银元。银元是中国各地流通最广的货币,通常称为银洋或大洋。在国内国外,银元一般都被视为中国的本位币。银元在国内各地流通,只是流通的程度各地有差异。银元的种类很多,有许多国外和本国造币厂铸造的各种不同的类型。最早传入中国的,在17世纪使用的西班牙卡洛斯银元(Carolus,本洋),1928年在中国仍可发现这种银元。其他包括美国(花旗洋)和英国(站人洋)的贸易银元,日本和西贡银元,旧奥匈帝国的玛利亚·特利萨银元,秘鲁银元,但是最重要的是墨西哥银元(鹰洋),所有的银元都平价通用,并被赋予“墨洋”的统称。广东的造币厂自1889年起开始铸造银元,其连同此后湖北、江西和北洋造币厂所铸造的银元被称为龙洋。民国铸造的银元主要是袁世凯头像银元和孙中山头像银元。银铸币的供应数量逐渐增加,到了1928年,中国自造的银元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通货。各种不同的银元的重量,自412格令(grain,1格令=0.064 8克)至420格令不等。成色的不同约为自0.890至0.900。法定的纯银含量的不同约为自369格令至378格令。尽管有这许多差别,而且某些银元的重量不够,各种银元一般是可以互相平价兑换的。但是它们是否会被接受使用则随地而异。较重的银元渐次从流通中消失,它们都被熔化,或者贩运出口了。
(2)银辅币。银辅币一般通称为“小洋”,以区别于“大洋”。小洋当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面值20分的双毫(双银角),另一部分则是面值10分或5分的银角,还有半元银角,其多在四川流通。虽然政府当局希望这些辅币和大洋平价流通,但是这类银辅币的含银比例通常都比银元低,而且多发行小洋可以从铸造货币中赚取利润,所以相对于大洋来说,小洋在很多地方都贬值。在华南,每一个以五枚双毫小洋当作一枚银元计算的单位,其含银总量实际上只等于一枚银元的70%至75%。小洋在两广地区被大量使用,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货币单位。
(3)铜币。铜币在中国各地广泛流通。居住在农村地区和小市镇的大部分人,在进行日常小额交易时,大都使用重量、成色各不相同的铜钱、铜元以及常见的铜元券、铜子票等。中国银、铜并行的通货制度,意义不同于十九世纪在欧美各国通行的那种金、银两用的复币制度,因为中国的银币和铜币并没有按固定的比值结合在一起,而是银、铜两种货币的价值可以各自按市场行情随时变化。
早先通行的铜币,绝大多数是铜制钱。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铜价高涨,大量铜钱被熔化成铜出口,铜钱流通几乎绝迹,只有四川、甘肃等省仍有流通。铜元有5、10、20、50、100、200文等诸多种类,流通甚广。由于一战期间铜价上涨,轻质铜元逐渐代替厚重铜元在市场上流通。据统计,1912年~1928年,天津、上海、四川等地银元与铜元比价分别上升了298%、216%和720%(戴建兵,2005)。铜元数量越多,价值越低,其在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日益下降。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在调查时也发现,货币流通中银元显然更重要。他们使用了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所作的全国土地利用调查的结果,发现调查之处有80%的农民买卖交换媒介是银币。被调查的22个省中,在出售商品方面,121个地区中,79%的农民接受银币,只有19%接受铜币;购买商品方面,124个地区中,80%的农民使用银币,29%的农民使用铜币;在偿还债务方面,118个地区中,高达96%的农民使用银币,仅有7%的农民使用铜币。铜币在多数地方不过是小额交易的媒介,银币在偿还债务和商品交易方面占据绝对优势。白银在中国是交换的标准媒介物(实业部,1935)。
2. 纸币。中国流通的纸币可以根据发行机关的性质分为以下几种:(1)中央银行纸币,中央银行发行了2 000万元的大洋纸币在1928年11月后开始流通,它所发钞票的准备金,60%为金银条块或其铸币,40%为政府债券和商业证券。(2)中国私立银行纸币,市场流通的主要钞票是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钞票。(3)外国银行纸币,某些外商银行也发行了钞票,但大多是港币和日元。以上海和天津为基地,各银行所发钞票一般都可以平价兑换银元。这些纸币和行用日广的银元,逐步促成某种形式的币制统一。在某些地区,流通的纸币还包括由各省的银行或钱局发行的贬值纸币。东北地区和广西、云南等省的纸币贬值得很严重。
3. 银两。在中国,常见的银货是“元宝”(亦称细丝银),它以“两”来表示;另一种银货的形式是银条。这类银货可以作为钱庄银行的储备,但是不甚适宜于通常的银钱支付。“银两”是一种重量单位,也是一种货币单位,它从来没有像一般铸币一样流通使用。一两的实重各地不同,纯度不同,这都是约定俗成的,每一两重500格令至600格令之间,约32~39克。衡量银两重量的标准称为平砝。关平两,是海关征收关税银两的平砝,各地关平两并不一致,广州为37.679 26克,天津为37.799 3克,上海为37.683 8克,一般认为37.68克(戴建兵,2005)。银两还包括银锭的成色,即含纯银比率,成色97就是含银量为97%。成色不同,平砝也不同的银两之间相加记账出现了困难,这就产生了虚银两,虚银两是一种以一定的平砝和一定成色为标准的记账单位,从而使所有实银均可折算成虚银相加入账。民国后,在金融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虚银两逐渐统一于上海九八规元、武汉的洋例银和天津的行化,其中以九八规元的影响最大。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银两已经为银元所代替。然而在上海、天津和汉口这些港口城市,银两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货币单位。各银行使用银元也使用银两计帐。
尽管不同类型的货币和各种各样的发行机构是中国的货币体系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但是一般都认为中国是个使用银本位的国家,因为大部分批发交易,相当部分的零售交易,大部分债务,和外汇交易市场都是以银作为基础的。
三、 大萧条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传导机制
1. 银价的波动。中国的货币体制以用银为基础,需要大量的白银。然而中国本身产银数量很少,所需的白银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在1929年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银消费国。世界白银的产地主要是在北美洲和南美洲,中国和印度是主要的进口国,伦敦、纽约、上海和孟买是世界上主要的白银交易中心,在世界白银市场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世界白银市场以伦敦最为重要,其次是纽约。世界白银的价格主要由这两个白银交易中心决定。
(1)1928年~1931年的银价下跌。世界银价自1928年开始,连续四年下跌。银价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大萧条背景下,黄金价格飙升,导致几乎所有商品的(用黄金来计价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跌,白银也不例外。其次是白银自身供求的影响。世界工业和艺术对白银的需求,受到经济萧条的影响而数量减少。甘末尔顾问团应聘来华,并且提出停止用银,改用金本位的主张,也成为促使银价在1928年~1929年趋于疲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杨格,1981)。供给方面,许多国家把停止使用的银币熔成白银出售,因而增加了世界上的白银供应数量。比如1930年1月越南(安南)改行金本位,3月伊朗(波斯)改行金本位,大量出售国内存银。所有这些原因导致世界白银价格骤然下降,并且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其他商品。
(2)1932年~1935年的银价上涨。1931年9月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开始贬值英镑。从此以后到1932年12月,日本、挪威、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17国也先后放弃了金本位。1933年3月美国出现银行危机,大批银行倒闭,黄金大量外流。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放弃金本位。至此,一共有35个国家脱离金本位制,“结果使这一制度成为历史陈迹”(陈彪如,1990)。由于金本位被抛弃,以上诸国开始贬值本币,实行货币扩张政策。黄金的价格有所下降,而白银的价格逐渐回升。
美国是世界上的产银大国,而且控制着南美大部分银矿。美国七个产银州的参议员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左右了美国的白银政策。1933年7月,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召开,会议议题由稳定国际货币体系转移到美国最为关心的白银问题上,并达成了白银协定。该协定限制了印度、中国、西班牙、墨西哥等用银国和产银国出售白银的数量,以稳定银价。1933年12月美国公布了银购入法,收买国内新产白银。1934年6月19日美国政府公布《白银购买法案》,规定在国家货币储备中要有1/4的白银,并授权财政部长摩根索自行决定购买白银的时间和数量,但必须购买白银直到储备达到既定的比例,或白银市场价格达到每盎司1.29美元为止。在美国强势干预下,1935年4月,世界银价飙升至每盎司0.67美元,8月,美国宣布白银国有化,收购国内现存白银,世界银价进一步攀升。
2. 银价波动和中国货币体制。由于中国采用银本位制,是世界上最大的用银国,白银价格的涨跌将从两个方面影响中国的货币问题。第一,银价变化直接影响中国银元的外汇价格。第二,银价变化决定白银流出或是流入中国,从而影响中国的货币供给。
国际白银价格虽然受到中国需求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很小,银价的决定权仍然在伦敦和纽约这两个白银市场。国际银价的波动影响中国银价和汇率,而不是相反。在现实的世界白银市场上,在考虑了运费、保险以及关税等成本因素后,套利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当1929年~1931年国际银价暴跌时期,中国白银价格(汇率)高于国外,国际上过剩的白银纷纷流入中国套利。1932年国际银价逐渐上涨,而中国白银价格(汇率)偏低,这导致白银外流。到了1934年,美国在国际市场购买白银,人为地提高了国际银价,这导致中国白银的外流更加严重。套利的行动一直会持续到汇率接近于国际银价,无利可图为止。
银价变动和中国银元的汇率变动是同向关系。刘巍用计量经济学的估计方法对1905年~1936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发现银价变动1%,汇率就同向变动0.93%(刘巍,2004)。我们看到银价指数和汇率指数同步变化,而且差别不大,直到1934年国民政府禁止白银出口时,银价和汇率的变化才有了一些差距。汇率的变化导致中国进出口贸易发生变化,整体来说银价下跌,汇率下跌,促进出口,限制进口。而银价上升的效果正好相反。
在白银出口被限制之前,中国的白银流动是自由开放的。中国特殊的货币体系无法决定货币供给,货币供给很大程度上由国际经济和政治因素决定,是外生的。1928年~1931年国际银价下跌,中国进口白银,白银的流入增加了中国的货币供给(许涤新、吴承明,1993),国内物价上涨,信贷有所扩张,工商业欣欣向荣,中国出现了意外的经济繁荣。而从1932年开始,银价上涨,白银从中国流出。特别是1934年,中国白银的大量流失,先是直接减少了货币供给,紧接着紧缩了银行的信贷,物价下跌,通货紧缩,中国最终陷入萧条。
四、 结论
1929年爆发的大萧条,以及世界各国为应对萧条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波动,这种波动通过中国银本位货币体制,影响了中国的外汇汇率和货币供给,从而最终影响了中国的实体经济,这就是大萧条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机制。大萧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并迫使中国在1935年11月宣布放弃银本位,实行法币改革,从此中国经济步入复苏的阶段,直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
参考文献:
1.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 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著.沈国华译.1929年大崩盘.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3. 黄逸平,虞宝棠主编.北洋政府时期经济.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
4.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顾问委员会.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理由书.南京: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印行,1929.
5. 实业部银价物价讨论委员会.中国银价物价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6. 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大危机影响下的近代中国产业结构与政策:1929-1937”资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晓宇,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