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培养中等技能人才的职业学校,依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笔者所在的祁阳县职业中专把“以教育培育内在素质,以实践培养外在技能”的办学理念为根本基点,设置了融技能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活动机制、管理模式和文化系统,构建了一套富有特色、颇具新意的中职德育新模式,具有一定启发性和借鉴意义。
课程育人:注重效果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根据职业学校的课程特点,学校将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根本指针,设置了融技能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专门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重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和职业人做准备。虽然课程名称非常正统,但却是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学校首先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组织精锐力量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校本化”处理。为保证教学案例的鲜活性和时效性,教研组还根据社会热点、最新时政随时补充和调整新内容。马云、潘石屹、释永信等创业先锋的经典案例常被用来激励学生,“老人摔倒扶不扶”“网络理财”等热点话题常被结合到教学中,“变形计”“职来职往”等教育性、针对性强的综艺节目也会随时引入德育课堂。在此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考核、考试机制。对教师推行推门听课、随机测评、抽样调查等多种灵活实用的课堂教学考核办法,对学生采取即兴演讲、模拟面试、情境实战等德育素质测试办法。通过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风格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教育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文字内容少、老师讲得少,但学校照样把德育渗透做进了各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上专业课的时候,学生之间普遍不称呼姓名,而是以“××长”“××经理”来称呼,这是因为学校采取了多种与企业接轨,又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机制。小组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模式,把全班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个组建立自己的制度章程和小组文化,组内实行组长轮换制,定期进行组内和各组之间的竞赛和评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虚拟工资制、公司化管理制是一种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机制。班委会、团委会按照公司管理模式设置,实行竞聘上岗和优胜劣汰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模擬考核卡和工资卡,课内外的各种表现都会相应进行体现,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管理流程和方式,强化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时间观念,增强对生产质量、效益等要素的认识,为过渡为真正的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
职业学校大都会与一些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要求各班根据相应专业性质、企业文化以及班级学情等元素,开设特色化的班本课程。发挥企业管理代表或派驻教师的教育功能,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案例跟学生现身说法,往往更具可信性和教育力。另外,学校还开设了法规普及、身心拓展等方面的校本选修课程,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变得完整、丰满、生动有效。
活动育人:提振信心
活动育人是德育一个重要载体。学校教育教学始终贯穿着明显的“三主”特色,即以学生全员参与为活动主体,以专业技能展示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职业素养为主要宗旨。
学校所有的文体活动,不论哪一个环节,尽量都由学生自行组织、自我完成;不论哪一种表演形式,其内容和主旨必定离不开所学专业和相关职业。不仅主题突出,而且活动密度大,做到了“天天有展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汇总”。搭建足够的活动平台,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发展潜质有机会得到挖掘和发现。相当多在初中阶段因成绩不佳而缺乏自信、颓废不振的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找回了自信。自信心一上来,整个人就会瞬间爆发似的,发生着让人刮目相看的全新蜕变。
“首月效力”是祁阳县职业中专更具魔力的育人理念。学校多年前就意识到学生入学第一个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明确指出:“学生行不行,一个月影响一生;教师行不行,一个月给学校交答卷;学校行不行,一个月赢得家长信任。”围绕这一理念,学校在学生入学第一个月不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是设置了包括理想教育、礼仪训练、校规普及、军事训练等形式丰富、富有成效的教育类活动,然后集中到月末的会操表演统一检验,作为考核相关处室及班级工作成效的第一关,使重点力量全部走上教育第一线,全天候围着学生转。一个月下来,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社团活动制度,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成立了电器维修、电脑维护、医疗咨询、农技指导、礼仪服务、爱心献演等多个学生公益社团,经常深入街头和社区开展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业知识为群众或特定群体提供各种义工服务。在服务别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自信、社交能力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管理育人:与时俱进
对于手机给学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很多学校在禁与否之间困惑和徘徊,一直未能找到有效办法化解。但在祁阳县职业中专,就会发现每当上课铃响的时候,学生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自觉走上讲台,将手机关掉并投入一个贴有自己名字的专用收纳袋中。晚上就寝前,手机统一收纳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这样一来,可以用的时候不耽误使用,不能用的时候集中管理不用,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尽量避免手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学校还经常开展与正确使用手机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正面疏导使学生养成好的使用习惯,营造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清静世界。
根据现代学生喜欢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方式相互交流的特点,学校要求学生处管理人员、班主任等骨干德育成员,至少都要开通一种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并对与学生互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专门负责心理咨询的“知心大哥”“知心大姐”,除了通过书信、面谈等方式跟学生保持沟通,还能玩转微博、微信等学生中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是学生钦佩的“潮人”和“达人”,拥有相当多的粉丝,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提高自信力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核心”,针对职中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的现状,学校推出了一项以“细节点亮人生”为中心主题的教育举措。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性质,要求上至学校领导,下至门卫等所有人员,每周必须上报一定数量的学生亮点信息,作为一条硬性措施,纳入基本的工作考核范围。然后通过多种发布平台,对收集到的学生亮点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推介和发布。一学期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有几次受到全校师生、家长或社会关注的荣耀时刻。
文化育人:传承创新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学校得天独厚的办学环境。学校前临文化旅游胜地、国家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公园,背靠有几十家新兴企业的县经济开发区。学校以敏锐的办学理念,实行开门办学,将难得的区域优势融进学校教学,形成了“园中校、校中厂”的大文化格局。旅游专业、美妆专业每年都要到浯溪公园进行几次临战实训,机电、数控、电工等其他专业则都可以随时到就近的企业进行观摩、实习,身临其境感受企业文化,对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操作习惯等具有独到的促进作用。
学校实训室的整体设置完全按照企业环境和文化进行构建。相应专业的生产流程、质量检验标准、优秀作品展示、历届校友楷模等布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车床、机器的摆放都尽量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来设置,实训老师以实际生产的标准、流程进行管理和考核。仿真的企业环境,实战的生产气氛无形中是对学生一种非常好的熏陶和激励,极大地提高了实训效果。
2012年,学校启动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借这一重大契机,学校高瞻远瞩、有所突出地又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对整个校园的物质文化重新进行了一次整体规划,从中心广场到各个角落,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虽然整个校园相当于换了一层皮肤,但办学精神和文化精髓却得到了更好彰显,原有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很好保留。新改造的文化设施赏心悦目,校园的每株植物、每个元素,似乎都充满了可以说话的文化力量,流淌着一种和谐、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育人:注重效果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根据职业学校的课程特点,学校将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根本指针,设置了融技能培养和思想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专门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重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事、做人,为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和职业人做准备。虽然课程名称非常正统,但却是学校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学校首先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三贴近”原则,组织精锐力量对现有教材进行必要的“校本化”处理。为保证教学案例的鲜活性和时效性,教研组还根据社会热点、最新时政随时补充和调整新内容。马云、潘石屹、释永信等创业先锋的经典案例常被用来激励学生,“老人摔倒扶不扶”“网络理财”等热点话题常被结合到教学中,“变形计”“职来职往”等教育性、针对性强的综艺节目也会随时引入德育课堂。在此基础上,学校构建了独具特色的考核、考试机制。对教师推行推门听课、随机测评、抽样调查等多种灵活实用的课堂教学考核办法,对学生采取即兴演讲、模拟面试、情境实战等德育素质测试办法。通过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从根本上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教学风格的改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教育变得有血有肉、生动有趣。
职业学校的专业课重在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文字内容少、老师讲得少,但学校照样把德育渗透做进了各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上专业课的时候,学生之间普遍不称呼姓名,而是以“××长”“××经理”来称呼,这是因为学校采取了多种与企业接轨,又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机制。小组合作是一种最基本的模式,把全班学生按照一定规律合理搭配,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每个组建立自己的制度章程和小组文化,组内实行组长轮换制,定期进行组内和各组之间的竞赛和评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虚拟工资制、公司化管理制是一种更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机制。班委会、团委会按照公司管理模式设置,实行竞聘上岗和优胜劣汰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模擬考核卡和工资卡,课内外的各种表现都会相应进行体现,使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管理流程和方式,强化纪律意识、服从意识、时间观念,增强对生产质量、效益等要素的认识,为过渡为真正的职业人打下良好基础。
职业学校大都会与一些企业联合办学,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要求各班根据相应专业性质、企业文化以及班级学情等元素,开设特色化的班本课程。发挥企业管理代表或派驻教师的教育功能,用他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案例跟学生现身说法,往往更具可信性和教育力。另外,学校还开设了法规普及、身心拓展等方面的校本选修课程,从而使整个课程体系变得完整、丰满、生动有效。
活动育人:提振信心
活动育人是德育一个重要载体。学校教育教学始终贯穿着明显的“三主”特色,即以学生全员参与为活动主体,以专业技能展示为主要内容,以提高职业素养为主要宗旨。
学校所有的文体活动,不论哪一个环节,尽量都由学生自行组织、自我完成;不论哪一种表演形式,其内容和主旨必定离不开所学专业和相关职业。不仅主题突出,而且活动密度大,做到了“天天有展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汇总”。搭建足够的活动平台,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发展潜质有机会得到挖掘和发现。相当多在初中阶段因成绩不佳而缺乏自信、颓废不振的学生,在多元化的活动中找回了自信。自信心一上来,整个人就会瞬间爆发似的,发生着让人刮目相看的全新蜕变。
“首月效力”是祁阳县职业中专更具魔力的育人理念。学校多年前就意识到学生入学第一个月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明确指出:“学生行不行,一个月影响一生;教师行不行,一个月给学校交答卷;学校行不行,一个月赢得家长信任。”围绕这一理念,学校在学生入学第一个月不以课堂教学为主,而是设置了包括理想教育、礼仪训练、校规普及、军事训练等形式丰富、富有成效的教育类活动,然后集中到月末的会操表演统一检验,作为考核相关处室及班级工作成效的第一关,使重点力量全部走上教育第一线,全天候围着学生转。一个月下来,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学校建立了健全的社团活动制度,将学生的专业技能优势与群众需求相结合,成立了电器维修、电脑维护、医疗咨询、农技指导、礼仪服务、爱心献演等多个学生公益社团,经常深入街头和社区开展活动,使学生有机会利用所学业知识为群众或特定群体提供各种义工服务。在服务别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职业自信、社交能力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管理育人:与时俱进
对于手机给学校管理带来的新问题,很多学校在禁与否之间困惑和徘徊,一直未能找到有效办法化解。但在祁阳县职业中专,就会发现每当上课铃响的时候,学生所做的第一件事是自觉走上讲台,将手机关掉并投入一个贴有自己名字的专用收纳袋中。晚上就寝前,手机统一收纳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这样一来,可以用的时候不耽误使用,不能用的时候集中管理不用,既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又尽量避免手机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学校还经常开展与正确使用手机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正面疏导使学生养成好的使用习惯,营造一个利于学生成长的清静世界。
根据现代学生喜欢通过QQ、微信、微博等网络方式相互交流的特点,学校要求学生处管理人员、班主任等骨干德育成员,至少都要开通一种信息化的交流方式,并对与学生互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专门负责心理咨询的“知心大哥”“知心大姐”,除了通过书信、面谈等方式跟学生保持沟通,还能玩转微博、微信等学生中流行的网络交流平台,是学生钦佩的“潮人”和“达人”,拥有相当多的粉丝,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提高自信力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核心”,针对职中学生自信心普遍不足的现状,学校推出了一项以“细节点亮人生”为中心主题的教育举措。根据不同工作岗位性质,要求上至学校领导,下至门卫等所有人员,每周必须上报一定数量的学生亮点信息,作为一条硬性措施,纳入基本的工作考核范围。然后通过多种发布平台,对收集到的学生亮点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推介和发布。一学期下来,几乎所有学生都会有几次受到全校师生、家长或社会关注的荣耀时刻。
文化育人:传承创新
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学校得天独厚的办学环境。学校前临文化旅游胜地、国家四大碑林之一的浯溪公园,背靠有几十家新兴企业的县经济开发区。学校以敏锐的办学理念,实行开门办学,将难得的区域优势融进学校教学,形成了“园中校、校中厂”的大文化格局。旅游专业、美妆专业每年都要到浯溪公园进行几次临战实训,机电、数控、电工等其他专业则都可以随时到就近的企业进行观摩、实习,身临其境感受企业文化,对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环境、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和操作习惯等具有独到的促进作用。
学校实训室的整体设置完全按照企业环境和文化进行构建。相应专业的生产流程、质量检验标准、优秀作品展示、历届校友楷模等布置在最显眼的位置,车床、机器的摆放都尽量按照企业的实际状况来设置,实训老师以实际生产的标准、流程进行管理和考核。仿真的企业环境,实战的生产气氛无形中是对学生一种非常好的熏陶和激励,极大地提高了实训效果。
2012年,学校启动了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的创建工作,借这一重大契机,学校高瞻远瞩、有所突出地又将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点,对整个校园的物质文化重新进行了一次整体规划,从中心广场到各个角落,都进行了精心设计。虽然整个校园相当于换了一层皮肤,但办学精神和文化精髓却得到了更好彰显,原有的文化传统得到了很好保留。新改造的文化设施赏心悦目,校园的每株植物、每个元素,似乎都充满了可以说话的文化力量,流淌着一种和谐、昂扬向上的生命力量。
(作者单位:湖南省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