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日益增强,施教和受教两方都有了较为科学的理论及要求。在教材改革中,尽力考虑德育教育的渗透,文化底蕴的挖掘,人文思想的灌输;在教法改革中,大声疾呼要彻底摒弃“填鸭式”“注入式”教学,充分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在学法改革中,力求施教者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教具改革中,要求加重现代科技含量,引进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手段。但落到实际施教过程中,关键还是要靠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转换自身角色。这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尤显迫切。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师角色 转换
长期以来,在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语文教学维系着两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积累式和分析式。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应试压力的束缚下,要么是学生借助于多种形式的练习,强化记忆大量的考试范围内的题型考点和标准化答案,甚至包括作文在内,都圈定一定的套路和模式,新瓶装旧酒,其目的就是对付在内容上漫无边际的考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么就是通过教师讲授、评析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遵循教师的思路,“逆来顺受”,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按规定的模式来填写,这本质上还是过去私塾先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法。教师力求核对、分析答案讲深讲宽,唯恐讲漏;学生则力求准确规范,反复练习,为应付考试精心准备,唯恐越雷池半步而丢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往往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至于文中的情感、思想、韵味则更是荡然无存。这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被慢慢消磨得无影无踪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教师生烦,学生生厌,课堂是一潭“死水”。说到底,这是教师角色的错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转换教师的角色。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主宰”为“主导”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宰”,学生是“奴隶”。教室里教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学生正襟危坐,仔细聆听。黑板上,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抄写,学生一字不漏,全盘照录。评定一节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透彻,学生配合得是否默契自如,以致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几次彩排,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讲掉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主导”则要求教师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任务是在批判性、创造性地认识、理解大纲和教材,个性化地借鉴、使用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求异思维和进取精神。
教师除了是课堂里的组织者、点拨者外,还应有“导”的艺术,“导”的魅力,能让学生时时处于愤悱、跃跃欲试的状态中。教学中,教师或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语言,再现文学作品的生活画面和艺术形象,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去观赏、品味、领略艺术美的情趣;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愉悦;或结合课文的内容情节恰当地用故事、笑话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教学进程,使学生感到趣味十足。教师要把握“导”的艺术,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后,学生才可能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思考、认识、理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觉性,变“讲堂”为“学堂”
变“讲堂”为“学堂”,首先应解决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课堂看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并不关注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诸如情感、意志、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心态等因素,加之脱离学生实际和经验的课程知识的繁、难、陈旧,双面夹击,酿成学生不愿读书和不读书的苦果。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教师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注重学法研究,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这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自主地选择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给学生以正确的褒奖,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只有开启学生思维,使学生突破“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畅所欲言,言无不尽,才会同教师一起商议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讨论学习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讲堂”变成“学堂”的转变。
三、充分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变“高高在上”为“积极参与”
变“高高在上”为“积极参与”是教师角色转变中最本质的一点,既为人师,就应时时在先,事事在先,做出榜样。广至古今之事,人情冷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细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胸襟,乐观旷达的性格,忠诚笃信的职业道德来参与教学活动,感染学生。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虔诚一定会唤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和对语文的美的折服,从而激起无限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往往满足于述而不作,教师这种“高高在上”“袖手旁观”的态度势必使师生产生隔膜,何谈教学主动性的培养?例如给学生指导作文,教师应深入其中,细致指导,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之恰到好处。学生对作文态度冷漠,教师就要激发其兴趣;学生对眼前事物视而不见,捕捉不到写作信息,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学生眼高手低,对所要表达的感情力不从心,教师就要指导他在课外经常练笔。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直接引入现实生活的天地去观察,去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山川草木、人世百态、社会聚焦均是我们的作文素材。要做到这样,教师则应以身示范,勤于笔耕,下水作文。如此,教师既为学生之师,又为学生之友,密切了师生感情,沟通了教学的关系,必然会增强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同任何事物的改革一样,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我们语文界同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育理论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修正。我相信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语文界同仁都会在教学中转换角色,刷新语文教学艺术的记录。
(责编 张亚欣)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师角色 转换
长期以来,在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制约下,语文教学维系着两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积累式和分析式。在传统观念的影响和应试压力的束缚下,要么是学生借助于多种形式的练习,强化记忆大量的考试范围内的题型考点和标准化答案,甚至包括作文在内,都圈定一定的套路和模式,新瓶装旧酒,其目的就是对付在内容上漫无边际的考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么就是通过教师讲授、评析来完成教学任务。这样的模式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遵循教师的思路,“逆来顺受”,就像写八股文一样按规定的模式来填写,这本质上还是过去私塾先生的“填鸭式”“注入式”教学法。教师力求核对、分析答案讲深讲宽,唯恐讲漏;学生则力求准确规范,反复练习,为应付考试精心准备,唯恐越雷池半步而丢分。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往往会被弄得支离破碎,至于文中的情感、思想、韵味则更是荡然无存。这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读死书、死读书”的现象,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也被慢慢消磨得无影无踪了。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教师生烦,学生生厌,课堂是一潭“死水”。说到底,这是教师角色的错位。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点转换教师的角色。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主宰”为“主导”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宰”,学生是“奴隶”。教室里教师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学生正襟危坐,仔细聆听。黑板上,教师精心设计,认真抄写,学生一字不漏,全盘照录。评定一节课的好坏,主要看教师讲得是否精彩透彻,学生配合得是否默契自如,以致有些教师为了上好一节公开课,几次彩排,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讲掉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主导”则要求教师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教师的主导任务是在批判性、创造性地认识、理解大纲和教材,个性化地借鉴、使用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求异思维和进取精神。
教师除了是课堂里的组织者、点拨者外,还应有“导”的艺术,“导”的魅力,能让学生时时处于愤悱、跃跃欲试的状态中。教学中,教师或用绘声绘色的描述性语言,再现文学作品的生活画面和艺术形象,把学生领进文学的殿堂,去观赏、品味、领略艺术美的情趣;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找寻答案,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愉悦;或结合课文的内容情节恰当地用故事、笑话激发学生兴趣,推动教学进程,使学生感到趣味十足。教师要把握“导”的艺术,做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后,学生才可能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主动思考、认识、理解、掌握知识,获得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力和自觉性,变“讲堂”为“学堂”
变“讲堂”为“学堂”,首先应解决教师的教育观念问题。传统的教育观念把课堂看成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并不关注学生非智力方面的诸如情感、意志、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心态等因素,加之脱离学生实际和经验的课程知识的繁、难、陈旧,双面夹击,酿成学生不愿读书和不读书的苦果。现代教育思想则要求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教师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注重学法研究,授之以“鱼”的同时授之以“渔”。这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使之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的内容,自主地选择学习的伙伴。教师要善于捕捉“闪光点”,给学生以正确的褒奖,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品尝成功的喜悦,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教师只有开启学生思维,使学生突破“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理转变,学生才会自觉、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畅所欲言,言无不尽,才会同教师一起商议学习内容,决定学习方法,讨论学习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讲堂”变成“学堂”的转变。
三、充分突出“教”与“学”的互动,变“高高在上”为“积极参与”
变“高高在上”为“积极参与”是教师角色转变中最本质的一点,既为人师,就应时时在先,事事在先,做出榜样。广至古今之事,人情冷暖,天文地理,花鸟虫鱼,细到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教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开阔的胸襟,乐观旷达的性格,忠诚笃信的职业道德来参与教学活动,感染学生。热爱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的虔诚一定会唤起学生心灵的震动和对语文的美的折服,从而激起无限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可是,一些语文教师往往满足于述而不作,教师这种“高高在上”“袖手旁观”的态度势必使师生产生隔膜,何谈教学主动性的培养?例如给学生指导作文,教师应深入其中,细致指导,把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使之恰到好处。学生对作文态度冷漠,教师就要激发其兴趣;学生对眼前事物视而不见,捕捉不到写作信息,教师就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学生眼高手低,对所要表达的感情力不从心,教师就要指导他在课外经常练笔。总之,教师要把学生直接引入现实生活的天地去观察,去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山川草木、人世百态、社会聚焦均是我们的作文素材。要做到这样,教师则应以身示范,勤于笔耕,下水作文。如此,教师既为学生之师,又为学生之友,密切了师生感情,沟通了教学的关系,必然会增强教学的生机与活力。
当然,同任何事物的改革一样,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这需要我们语文界同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教育理论修养、职业道德修养和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修正。我相信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我们语文界同仁都会在教学中转换角色,刷新语文教学艺术的记录。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