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名言,即“有名之言”,是我们语言文化中的奇葩。就语文教学应用名言而言,首先要精心选择,有的放矢;其次要根据不同情况,灵活应用名言教学;最后要持之以恒,不断积累,增加储备。
关键词:名言;精心选择;灵活应用;持之以恒
名言,即“有名之言”,究其来源,既可指名人经典之言,又可指来自民间俗偐之精警者,以前者为重。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言则是我们语言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光彩夺目。看到名言,就会想到名人,就会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的丰盈详博。自古以来,多少哲人巨匠、文化大师,以其见解之独特、议论之精辟、蕴含之深刻,即使他们的片言只语,也让我们赏玩不已、佩服之至!这些名言,言简意赅,内涵深刻,人文性强,短短几句即见先圣之神情襟袍、神采风韵。若将之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点拨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语感,涵养学生性情,熏陶学生情感,语少意丰,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果、以少胜多之妙用。现在,我就名言应用于语文教学谈几点拙见,敬请方家斧正。
一、精心选择,有的放矢
古往今来,经典性名言浩如烟海,到底应用哪些名言于教学,必须精心挑选。学生年龄特点、接受水平不同,教学实际情况不同,课型授课方法不同,都应因情况而定,选择最合适的名言为教学服务。总之,结合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名言,高屋建瓴,突出重点,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领会语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1.课前积累,集腋成裘。有时跟教学内容有关,有时专为积累。谈读书,谈勤奋,谈理想,列举同一主题多则名言,扩大积累量。短短课前几分钟名言积累,聚少成多,聚沙成塔,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思想认识,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穿插名言,画龙点睛。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引用名言,给课堂点睛。教学时,可以用名言引入,可以用名言类比,可以用名言作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名言是名人精神内核、思想精粹,课堂中点睛式的运用,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收效。
3.拓宽渠道,积累名言。或专讲名言,或开展说名言比赛,鼓励学生多看书,多积累,分门别类摘抄搜集名言,以备平时揣摩运用。我经常利用活动课讲人文掌故,用几则精选的名言提纲挈领概括名人思想。像我每个学期列出十几位名人作为专题进行讲座,讲时用名言扣住名人闪光点,以点带面,既便于突出名人思想精粹,又便于学生积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名人,长期坚持,效果很好。
4.仿写名言,提炼警句。名言是名人思想提炼和文字历练的结晶,很多写得文采斐然,是学生仿写的重要对象。首先可以采用改写名言。其次运用一定修辞手法,仿写名言。再次鼓励学生口语、习作中运用名言,或做论据增强说服力,或用名言表达主旨,或引名言点铁成金、化腐为奇,或穿插使文章文质彬彬等。最后训练学生习作中有意识地创作“名言”,提炼警句。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句句皆好,如果能够在文章嵌入精警透辟、文笔优美的自创警句,那标志习作又进入到另一境界。对学生仿写、创作的警句加以点评,优秀的予以表扬,并定期出版学生名言警句专栏。
5.评析名言,深化认识。名人名言是特定的时代产物,带上地域民族的鲜明烙印和时代风格。长期坚持名言教学,有必要对名言评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名言,理清名言的特定时代背景,辨别名言彼此之间的异同。例如,讲李白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一方面表现诗人视权贵如粪土的铮铮傲骨,另一方面也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激苦恼乃至借游仙行乐的消极遁世思想。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传达的超时代超阶级的政治理想,相之于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继承,追求的人生境界更为崇高,所以响彻千古,现在看来依然是我们追求的至高人生境界。这样引导学生评论,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使学生深化了对名言内涵的认识。
三、含英咀华,持之以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名言教学,收到满意效果,确非易事。这就要求老师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窮年”(韩愈),“细大不捐”,“提玄钩要”,这样才能广泛搜求,披沙见金,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厚积薄发、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其次也要求我们长期坚持运用名言教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才会有水滴石穿之效果,才会让学生含英咀华,提升文化品位,琢磨成器。
关键词:名言;精心选择;灵活应用;持之以恒
名言,即“有名之言”,究其来源,既可指名人经典之言,又可指来自民间俗偐之精警者,以前者为重。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言则是我们语言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光彩夺目。看到名言,就会想到名人,就会感受到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的丰盈详博。自古以来,多少哲人巨匠、文化大师,以其见解之独特、议论之精辟、蕴含之深刻,即使他们的片言只语,也让我们赏玩不已、佩服之至!这些名言,言简意赅,内涵深刻,人文性强,短短几句即见先圣之神情襟袍、神采风韵。若将之运用到语文教学中,点拨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语感,涵养学生性情,熏陶学生情感,语少意丰,往往有画龙点睛之效果、以少胜多之妙用。现在,我就名言应用于语文教学谈几点拙见,敬请方家斧正。
一、精心选择,有的放矢
古往今来,经典性名言浩如烟海,到底应用哪些名言于教学,必须精心挑选。学生年龄特点、接受水平不同,教学实际情况不同,课型授课方法不同,都应因情况而定,选择最合适的名言为教学服务。总之,结合教学实际,灵活选用名言,高屋建瓴,突出重点,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领会语文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二、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1.课前积累,集腋成裘。有时跟教学内容有关,有时专为积累。谈读书,谈勤奋,谈理想,列举同一主题多则名言,扩大积累量。短短课前几分钟名言积累,聚少成多,聚沙成塔,扩充了知识储备,提高了思想认识,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2.穿插名言,画龙点睛。根据教学内容,适当穿插引用名言,给课堂点睛。教学时,可以用名言引入,可以用名言类比,可以用名言作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名言是名人精神内核、思想精粹,课堂中点睛式的运用,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收效。
3.拓宽渠道,积累名言。或专讲名言,或开展说名言比赛,鼓励学生多看书,多积累,分门别类摘抄搜集名言,以备平时揣摩运用。我经常利用活动课讲人文掌故,用几则精选的名言提纲挈领概括名人思想。像我每个学期列出十几位名人作为专题进行讲座,讲时用名言扣住名人闪光点,以点带面,既便于突出名人思想精粹,又便于学生积累,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名人,长期坚持,效果很好。
4.仿写名言,提炼警句。名言是名人思想提炼和文字历练的结晶,很多写得文采斐然,是学生仿写的重要对象。首先可以采用改写名言。其次运用一定修辞手法,仿写名言。再次鼓励学生口语、习作中运用名言,或做论据增强说服力,或用名言表达主旨,或引名言点铁成金、化腐为奇,或穿插使文章文质彬彬等。最后训练学生习作中有意识地创作“名言”,提炼警句。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句句皆好,如果能够在文章嵌入精警透辟、文笔优美的自创警句,那标志习作又进入到另一境界。对学生仿写、创作的警句加以点评,优秀的予以表扬,并定期出版学生名言警句专栏。
5.评析名言,深化认识。名人名言是特定的时代产物,带上地域民族的鲜明烙印和时代风格。长期坚持名言教学,有必要对名言评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名言,理清名言的特定时代背景,辨别名言彼此之间的异同。例如,讲李白名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时,一方面表现诗人视权贵如粪土的铮铮傲骨,另一方面也表现诗人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激苦恼乃至借游仙行乐的消极遁世思想。例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传达的超时代超阶级的政治理想,相之于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孟子“与民同乐”思想的继承,追求的人生境界更为崇高,所以响彻千古,现在看来依然是我们追求的至高人生境界。这样引导学生评论,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使学生深化了对名言内涵的认识。
三、含英咀华,持之以恒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地运用名言教学,收到满意效果,确非易事。这就要求老师广泛阅读,“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窮年”(韩愈),“细大不捐”,“提玄钩要”,这样才能广泛搜求,披沙见金,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厚积薄发、举重若轻、游刃有余。其次也要求我们长期坚持运用名言教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才会有水滴石穿之效果,才会让学生含英咀华,提升文化品位,琢磨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