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学的每一环节进行思考,特别是课堂的前三分钟要抓住学生的心,通过讲历史典故能很好的让学生早早的把心事收归于课堂。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既有利于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还能树立自信心,培养能力。
关键词 课改 课堂前三分钟 历史课 历史典故
随着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值得一个教育者去思考,而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们期盼的时间、留恋的时间,如果一上课就直接进入正题,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在上历史课前,怎么有效的利用课堂的前三分钟呢,我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做了一些事情,以期同仁们的指正。
一、对高二学段历史学习的思考
历史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能力,更可以是思想。高二的历史学习,除了完成正常的模块学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小高考,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基于此种任务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落实知识点,以学考促高考,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课堂的前三分钟的教学,我尝试着改革。
二、课堂前三分钟的实践
课间十分钟太短暂,同学们还来不及呼吸新鮮空气、转换思维,就又要上课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们已口若悬河的开始了教学,可同学们却是“身在教室心在外”,心思还没有集中。这种状况如何改变呢,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心呢?让学生成为课堂前三分钟的主人——讲成语典故!
原则:小组轮流制
合作、竞争的小组建立后,由小组轮流来讲;小组内也是轮流制。每次由一个小组的一名成员准备一个典故。这样为每个同学都提供了机会,都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准备:学生自行准备
资料来源既可以是书本,也可以上网去查;搜集资料的过程既可是学生自己的智慧,也可以是小组团队的结晶。轮到的学生必须在课前准备好。
实施:尽显学生风采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全都进了教室,期盼着同学的精彩故典。在热烈的掌声中一同学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他所精心准备的历史典故。内容包括:典故的出处,故事情节,典故的本意和引申意等。讲解者头头是道,不时伴有肢体语言,引来笑声不断,高潮迭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中了。
知识链接:提取信息
近年来历史高考都注重考察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讲典故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好时机。在听典故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除了典故本身的内容外,我们还能想到什么?这时同学们的思维早已打开,与此有关的知识点一个个都暴发出来,这样把典故教学推向更深的层面。
如一同学讲完“卧薪尝胆”,同学们链接到了很多知识: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由此而推及到政治上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等等。这些平时很难死记的东西,一下子从同学们口中跳出来,此谓无意胜有意。
三、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堂前三分钟讲典故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调查中,有95%的学生认为课前三分的活动有趣味,其中80%的学生认为很有收获。课前活动能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欢迎,是因为它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丰富、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人格等方面很有实效性。
第一、收心、自信、提升兴趣。学生虽然读高二了,可他们还是孩子,下课后总想玩一玩,享受“自由”。可是课间十分钟“走得太快”,上课铃再响起时,同学们总有一些留恋和不舍,就算进了教室,可与上课无关的活动仍在进行。通过此活动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变。
课前同学之间会相互问问,都准备了什么内容(其间暗含了很多竞争的暗流)。如此看来,很多同学的心已不在“玩”字上,而在比拼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而大大提高。
第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塞翁失马”的典故讲完后,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特别讲到了辩证思想,由此而联系到我们所学的诸子百家中的老子的思想,就此对这一知识点共同复习了一篇。通过这个活动,还给了学生一个平台,锻炼了他们的胆识、口才;培养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升了表达能力……把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寓教于乐之中。
第三、彰显人文关怀。成语典故的背后,总有更深的含义。如 “守株待免”原指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获得意外收获,现指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学生讲完后,加上了一句话“希望我的同学们对待任何事情不要有侥幸的心理,不能总想着天上掉免费的馅饼,而要经过努力付出,最后收获甜美的果实。”虽然只是一句平淡的话语,其间看到同学之间学会关怀他人,互相激励。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教学改革搞了几年,很多问题还没有改变,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更新。很多人都认为历史学科就是“背多分”,老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习惯了背,久而久之,对历史学科越来越不感兴趣。课改之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历史课前三分钟活动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因为这个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关键词 课改 课堂前三分钟 历史课 历史典故
随着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值得一个教育者去思考,而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是学生们期盼的时间、留恋的时间,如果一上课就直接进入正题,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在上历史课前,怎么有效的利用课堂的前三分钟呢,我在思考中摸索,在摸索中实践,做了一些事情,以期同仁们的指正。
一、对高二学段历史学习的思考
历史可以是知识,也可以是能力,更可以是思想。高二的历史学习,除了完成正常的模块学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小高考,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基于此种任务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落实知识点,以学考促高考,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课堂的前三分钟的教学,我尝试着改革。
二、课堂前三分钟的实践
课间十分钟太短暂,同学们还来不及呼吸新鮮空气、转换思维,就又要上课了。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时候老师们已口若悬河的开始了教学,可同学们却是“身在教室心在外”,心思还没有集中。这种状况如何改变呢,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心呢?让学生成为课堂前三分钟的主人——讲成语典故!
原则:小组轮流制
合作、竞争的小组建立后,由小组轮流来讲;小组内也是轮流制。每次由一个小组的一名成员准备一个典故。这样为每个同学都提供了机会,都可以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准备:学生自行准备
资料来源既可以是书本,也可以上网去查;搜集资料的过程既可是学生自己的智慧,也可以是小组团队的结晶。轮到的学生必须在课前准备好。
实施:尽显学生风采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全都进了教室,期盼着同学的精彩故典。在热烈的掌声中一同学走上讲台,向同学们讲解他所精心准备的历史典故。内容包括:典故的出处,故事情节,典故的本意和引申意等。讲解者头头是道,不时伴有肢体语言,引来笑声不断,高潮迭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中了。
知识链接:提取信息
近年来历史高考都注重考察阅读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讲典故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好时机。在听典故的过程中,我会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除了典故本身的内容外,我们还能想到什么?这时同学们的思维早已打开,与此有关的知识点一个个都暴发出来,这样把典故教学推向更深的层面。
如一同学讲完“卧薪尝胆”,同学们链接到了很多知识:春秋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由此而推及到政治上分封制遭到破坏,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思想上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等等。这些平时很难死记的东西,一下子从同学们口中跳出来,此谓无意胜有意。
三、实践的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课堂前三分钟讲典故取得了始料不及的效果。调查中,有95%的学生认为课前三分的活动有趣味,其中80%的学生认为很有收获。课前活动能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支持欢迎,是因为它不仅在形式上生动活泼,更重要的是在知识的丰富、兴趣的培养、能力的提高和完善人格等方面很有实效性。
第一、收心、自信、提升兴趣。学生虽然读高二了,可他们还是孩子,下课后总想玩一玩,享受“自由”。可是课间十分钟“走得太快”,上课铃再响起时,同学们总有一些留恋和不舍,就算进了教室,可与上课无关的活动仍在进行。通过此活动后,这种现象有所改变。
课前同学之间会相互问问,都准备了什么内容(其间暗含了很多竞争的暗流)。如此看来,很多同学的心已不在“玩”字上,而在比拼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而大大提高。
第二、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塞翁失马”的典故讲完后,同学们想到了很多,特别讲到了辩证思想,由此而联系到我们所学的诸子百家中的老子的思想,就此对这一知识点共同复习了一篇。通过这个活动,还给了学生一个平台,锻炼了他们的胆识、口才;培养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提升了表达能力……把知识与能力的要求寓教于乐之中。
第三、彰显人文关怀。成语典故的背后,总有更深的含义。如 “守株待免”原指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获得意外收获,现指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学生讲完后,加上了一句话“希望我的同学们对待任何事情不要有侥幸的心理,不能总想着天上掉免费的馅饼,而要经过努力付出,最后收获甜美的果实。”虽然只是一句平淡的话语,其间看到同学之间学会关怀他人,互相激励。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教学改革搞了几年,很多问题还没有改变,原因何在?我以为主要是观念没有彻底更新。很多人都认为历史学科就是“背多分”,老师还是热衷于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习惯了背,久而久之,对历史学科越来越不感兴趣。课改之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的、开放的合作关系,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历史课前三分钟活动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因为这个活动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