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除了引导学生认识世界、陶冶情感,还有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科素养,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基本的语文知识,例如字词﹑修辞﹑语法﹑文体知识﹑文学常识等陈述性知识;二是基本的语文技能,如语言运用的能力﹑辨体识文的能力﹑阅读理解的能力﹑遣词造句的能力等。这些以程序性知识为核心的技能,构成了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三是基本的语文思维。这是建立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基础上的、在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概括出来的策略性知识。掌握了这类知识,也就形成了一定的语文思维,这对于灵活运用语文知识和技能,拓展语文能力,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思维方式
  概括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概括的过程。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我认为急需培养有两种概括信息的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概括言语信息的能力。可以采用关键词句法,引导学生运用“对象+特征”的句式结构,来尝试归纳言语的基本信息,并使之形成概括言语信息的基本思维方式。因为一切的言语活动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对象的,言语表达的主要目的,无非是为了揭示“对象”的特征,陈述对象的意义。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夏》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舰船。”初一的学生面对这样一个句子,在理解上是有难度的,因为句中出现的“对象”实在太多。这时候,要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把握主要对象。这个句子描写的主要对象是“太阳”和“麦浪”,后面的句子是对“麦浪”的进一步陈述,是突出“麦浪”的特征的。把握了这两点,学生就不至于越读越糊涂了。这里,尽量不要用“主语”“谓语”等生硬的概念术语来引导学生理解句意,因为这些概念在学生看来比较抽象,要尽量用揭示概念内涵的意义语言,即“对象”和“特征”来启发学生,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按照“对象+特征”的思维方式,从对句意的把握拓展延伸到对段意、文意的把握,长期练习,深入感悟,自然能转化为能力。
  二是在引导学生把握语文的基本知识概念时,按照“涵义、方法、作用”三要素法,构建概念模型,建立概念意义。例如,我们在教学“描写”,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描写”时,从“涵义”上揭示描写的关键特征,即“描摹、形容”;从“方法”上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描写”案例,提炼其“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从“作用”上引导学生体会描写对凸现主旨的作用。同样,我们在引导学生把握并理解“抒情”这一概念时,也按照“涵义、方法、作用”三要素法,其中的“方法”还是立足于“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两个方面,当然,“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本身也有特定的概念内涵,在此不展开论述。在引导学生学习“说明”和“议论”两种表达方式时,也是按照这样一个基本模式进行。在建构下列概念,如“景物描写”时,也是按照“描写”的三个概念要素(涵义、方法、作用)来展开的,这样,在对不同层级的语文概念进行学习时,也都是按照“涵义”“方法”“作用”三要素法来展开,形成了一个纵向上不断分化、横向上彼此贯通的结构体系。长期运用这样的方法策略,在学生的头脑中固定下来,就变成了特定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建立相应的认知结构。
  二﹑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思维方式
  在初中语文学习中,我认为可以从“一个核心”“两个方面”来简要概括品味语言的基本方法。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知识应该突破陈述性知识的局限,增加程序性知识(或者叫操作性知识),以便指导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实际练习和应用,如‘理清文章思路’‘寻找段落主句’‘说话要合乎分寸’等。这是当前的一个新动向,但似乎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在品味语言时,我们也可以尝试探索,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程序性知识。
  一个核心,指言语表达的实质,就是“言意转换”,因此,品“言”必先明“意”,也就是要围绕“意”(说话者的意图、意旨)来品;同时,品“言”必能生“意”,也就是“言”是生成“意”的桥梁,对话者要能捕捉“言”背后的“意”,在相互的碰撞中,生成智慧,拓展情感,更进一步加深对“意”的感悟,悟文本之意、会作者之意。
  两个方面,是指品味语言不外乎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入手,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内容,主要是指语言的思想内核;形式,主要是指语言的外在表现,包括“遣词造句”“音韵节律”“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在品味语言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的方法,努力使这种方法程序显性化、概括化、固定化,使它能成为学生主动应用的工具,从而内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嵌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颇具生命活力的语文思维。
  例如,在赏析诗歌语言时,按照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的基本步骤,针对诗歌语言的特点,加强诵读,体会诗歌语言的韵律美;推敲字词,体会诗歌语言的蕴蓄美,从而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从“遣词造句”来看,选用“沉”“病”两字。从感情色彩上看,让人感到冷峻抑郁,和后面的“千帆过”“万木春”的热烈、明媚两相对照,造成了诗歌情感节奏的跌宕起伏,这样,在朗读节奏的处理上,就要体现出沉郁顿挫、婉转抑扬的特点,不能采用纯粹的升调或降调,这样就与诗歌语言本身的冷暖色调不符。再从“表达技巧”来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可感;从语言风格上看,朴实深沉。都是为了表达诗人内心的慷慨豁达、乐观坚定。
  诗歌语言有自身的特质,在遵循“解构词句—品味韵律—分析技巧—体会风格”四步法的基础上,要有所侧重,品味诗歌语言的独特性,重视联想,再造意境。要把普遍规律和问题情境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样的语言赏析思维策略才有生命力,而不是僵化的教条框架。
  同样,赏析散文语言也是如此,要体现散文形式自由、时空交错的特点,运用联想,填补词面意思的空白,品出自己独特的感悟。例如于漪的散文《往事依依》,开篇第一句话“年华似流水”。我们先引导学生“解构词句”,发现用的是“短句”,适合抒发内心深沉的情感;“品味韵律”,节奏舒缓沉郁,似有无尽感慨;“分析技巧”,运用比喻,把年华流逝的迅疾、永不复返的特点描摹得生动可感;“体会风格”,质朴无华,但情感深沉,给人以联想的余地,余韵袅袅。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展开丰富的联想,让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学生才能有深刻的感悟。
  “解构词句—品味韵律—分析技巧—体会风格”,是语言形式特点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丰富性和特殊性自不待言,但这是品味语言的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向和操作策略,掌握了这个基本策略,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品味语言的思维方式。
  三﹑培养学生解读文章的思维方式
  解读文章是一个主动解构、意义建构的多向过程。也就是说,在“想象、预测、联想、思考”之上,还有一个基本的程序,即先由下而上,由句到节,由节到段,由段到篇,读懂文章,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再由上而下,循着作者的思路,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去揣摩品味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运用一定的读解程序或策略,如“想象、预测、联想、思考”,加深对每一段话、每一小节甚至每一句话的深入理解,加深阅读体验,生成阅读创意。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梳理全文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我们发现,这篇文章除了写父亲对“我”的照顾外,还有很多笔墨是写惨淡的家境以及“我”对父亲的情感变化。这样,这篇文章的主旨就不仅仅是父子情深,还有“我”对父爱的理解、患难之际父子相恤的人间真情。这是那种粗枝大叶的阅读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可见,细读文本、运用由下而上的阅读策略、整体把握文本,是阅读的第一步。
  在运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的阅读思维方式,整体把握,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文体,运用不同的读解策略,提高阅读的实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诗歌的过程中,可以抓住诗歌“凝练含蓄”的特点,运用“抓住意象﹑展开联想﹑再造情境﹑诵读体悟”的解读策略(方法程序),提高诗歌赏读的深刻性。
  当然,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还包括诸多方面,如主动作文的思维方式、灵活迁移的思维方式等,这里就不再一一阐述。总之,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关键还是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思维,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
其他文献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教的好,学生受到实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无论教材编的如何详尽,如何有条理,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身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并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酰胺是一类稳定且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是基本的化学单元结构之一。在有机合成中被广泛用作胺的保护形式,并且酰胺基是C-H键官能化的重要导向基,广泛存在于生物碱中。酰胺是合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引发众多有机化学家对其进行探究。由于酰胺化合物中的羰基亲电性低,极大地降低酰胺的反应活性。其直接转化需要剧烈的反应条件,往往导致没有化学选择性。因而酰胺转换大都通过多步骤方法实现,因此发展一种步骤经济性和温和高效的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