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要通顺流畅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这是考生应该能够较容易达到的标准,但在实际评卷中,我们发现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随意跳脱,语势不畅;词语贫乏,表意不准;过渡缺失,转接生硬等三方面问题,还有些作文的语体风格随意变换,也会使作文语言不流畅。若要使作文语言流畅,就要解决好这些问题。
关键词: 高考作文;语言流畅;病因分析;升格指导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学科中赋分最多的一道试题,历来被教师和考生所重视。有人说“只要能写好作文,就不怕高考语文得不了高分”,也有人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还有人说“得作文者的天下”,这些话语无不证明作文在高考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因此上,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所有的学生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的问题,并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笔者拟从如何使作文语言流畅的角度谈谈写好高考作文的问题。
语言要通顺流畅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这是考生应该能够较容易达到的标准,但在实际评卷中,我们发现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随意跳脱,语势不畅。有些考生随心而写,胡编乱凑,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读来不知所云,得分可想而知。比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的评卷中阅卷老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大观园是一个奇特,具有各式各样的房屋装饰植物,无法用世俗语言描绘的园子。大观园甚奇,其中之人物更妙。”三句话便有三个意思,随意跳转,阅卷时不知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词语贫乏,表意不准。有些考生由于阅读量少,积累不够,再加上网络文化和一些庸俗歌曲的影响,作文时语言干瘪,词不达意。更有甚者,将流行歌曲东一句西一句地拼上去凑数,这样的作文得分是可想而知的。
高考作文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病句,但是在评卷中却数见不鲜。如“我的愿景是希望对社会有所作为”、“全国上下各忙各的,以至招待外国人们”、“我心里顿时对他充满了感激,崇敬,但更多的还是羞愧”等等,有的病句是由于句子成分出现问题,有的是因为滥用关联词,还有的是一些简单的逻辑错误引起的。
(3)过渡缺失,转接生硬。有些作文的句子段落之间虽然在内容上有关联,但句段之间的关系生硬,显得不够流畅,这是因为缺少有效的过渡句连接。过渡句是句段之间的桥梁,有时只需要一个词、一句话就能使文章的语势畅通。
除此之外,还有些作文的语体风格随意变换,一会儿现代白话,一会儿文言语句,间或奉上三两句打油诗,更让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
【病例例谈】
书与网
一考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找一个恬静的树林,煮上一杯香飘四溢的清茶,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
网络却让我们“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用鼠标轻轻一点击,想要的文章,想了解的内容,不到一分钟,便可检索出来,掌握在手,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让人们可以干一些其他的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文化的出现,它逐渐地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有着一种无法估量的潜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功不可没,人类的进程中离不开它,因此,我说,书不可丢弃。
自从原始社会至今,农具从石器到铁器,变化巨大,难道我们能用收割机、播种机完全取代它们吗?没有,只有大面积地推广,而非绝对的替代。
網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图书与网络在我们身边都很平常,但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衍,使阅读图书的人数逐渐下降,而网络却直线上升。这让我们又欢乐又忧愁,欢乐的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求知渠道的快捷,忧愁的是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逐渐丢弃。
书中苦乐参半,网中形象真实,两者好像是敌手,其实是友人,网中吸收的是书的精华,借助别人而使自己发光,这不就是月亮吗?但月亮也为夜行人洒下一片皎洁,照亮前行之路,书离不开网,网也离不开书。
书用网更好地去传播自己,宣扬自己,网借书更好地展现和发展自己,让自己日臻完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处理好相互的关系,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和网快乐地交融在一起,用各自的优点发展成共同的原动力,取长补短,以各自的不足去吸收对方的优点,共同开启属于“书网”的一片蓝天。
【病文把脉】
(1)词语贫乏,表意不准。由于语言缺乏锤炼,使文章出现词语贫乏,表意不准的情况。例如,第一自然段中“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就杂糅不清,“边品茗边沉醉”后应该用一“,”停顿;“文化”后的“。”除了应改为“,”外,还应补上一句强调的话,才算严密。第五自然段“网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档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也是颇值得推敲的。另外,不但“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一句,让人费解,而且“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一句中一、二分句间没有转折关系,倒是二、三分句间有着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却”应该改为“因为”,而这句话也太绝对,不能以理服人,应该改为“因为往往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所以网上阅读就成了一纸空头支票。”
(2)过渡缺失,转接生硬。由于逻辑不严密、过渡缺失,本文结构上不严谨、语言上不流畅。比如,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恬静的树林边品茗边读书的情状,言犹未尽,立即就转入到第二自然段去写网络的优点。很明显,两者之间缺乏使之有机联系起来的话语。第三、四自然段之间更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第三自然段先谈书籍的作用、然后归纳起来,告诫人们书不可丢弃、而第四自然段却大谈农具的演变以及农具只能“大面积地推广”,而绝不能“取代”的道理,这与书籍的作用有什么联系?非常明显,第三、四自然段之间更是缺乏使之必要的、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话语。
关键词: 高考作文;语言流畅;病因分析;升格指导
作文作为高考语文学科中赋分最多的一道试题,历来被教师和考生所重视。有人说“只要能写好作文,就不怕高考语文得不了高分”,也有人说“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还有人说“得作文者的天下”,这些话语无不证明作文在高考语文学科中的重要性,因此上,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所有的学生都在研究如何才能写好考场作文的问题,并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笔者拟从如何使作文语言流畅的角度谈谈写好高考作文的问题。
语言要通顺流畅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这是考生应该能够较容易达到的标准,但在实际评卷中,我们发现情况却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随意跳脱,语势不畅。有些考生随心而写,胡编乱凑,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读来不知所云,得分可想而知。比如2006年高考全国卷I的评卷中阅卷老师发现了这样一段文字:“《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大观园是一个奇特,具有各式各样的房屋装饰植物,无法用世俗语言描绘的园子。大观园甚奇,其中之人物更妙。”三句话便有三个意思,随意跳转,阅卷时不知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2)词语贫乏,表意不准。有些考生由于阅读量少,积累不够,再加上网络文化和一些庸俗歌曲的影响,作文时语言干瘪,词不达意。更有甚者,将流行歌曲东一句西一句地拼上去凑数,这样的作文得分是可想而知的。
高考作文中应尽量避免出现病句,但是在评卷中却数见不鲜。如“我的愿景是希望对社会有所作为”、“全国上下各忙各的,以至招待外国人们”、“我心里顿时对他充满了感激,崇敬,但更多的还是羞愧”等等,有的病句是由于句子成分出现问题,有的是因为滥用关联词,还有的是一些简单的逻辑错误引起的。
(3)过渡缺失,转接生硬。有些作文的句子段落之间虽然在内容上有关联,但句段之间的关系生硬,显得不够流畅,这是因为缺少有效的过渡句连接。过渡句是句段之间的桥梁,有时只需要一个词、一句话就能使文章的语势畅通。
除此之外,还有些作文的语体风格随意变换,一会儿现代白话,一会儿文言语句,间或奉上三两句打油诗,更让人如坠五里云雾之中。
【病例例谈】
书与网
一考生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找一个恬静的树林,煮上一杯香飘四溢的清茶,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
网络却让我们“不出自家门,便知天下事”,用鼠标轻轻一点击,想要的文章,想了解的内容,不到一分钟,便可检索出来,掌握在手,这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为人们节约了很多时间,让人们可以干一些其他的事。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文化的出现,它逐渐地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它有着一种无法估量的潜力,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功不可没,人类的进程中离不开它,因此,我说,书不可丢弃。
自从原始社会至今,农具从石器到铁器,变化巨大,难道我们能用收割机、播种机完全取代它们吗?没有,只有大面积地推广,而非绝对的替代。
網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
图书与网络在我们身边都很平常,但随着网络文化的日益繁衍,使阅读图书的人数逐渐下降,而网络却直线上升。这让我们又欢乐又忧愁,欢乐的是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求知渠道的快捷,忧愁的是把祖先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逐渐丢弃。
书中苦乐参半,网中形象真实,两者好像是敌手,其实是友人,网中吸收的是书的精华,借助别人而使自己发光,这不就是月亮吗?但月亮也为夜行人洒下一片皎洁,照亮前行之路,书离不开网,网也离不开书。
书用网更好地去传播自己,宣扬自己,网借书更好地展现和发展自己,让自己日臻完善。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处理好相互的关系,才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书和网快乐地交融在一起,用各自的优点发展成共同的原动力,取长补短,以各自的不足去吸收对方的优点,共同开启属于“书网”的一片蓝天。
【病文把脉】
(1)词语贫乏,表意不准。由于语言缺乏锤炼,使文章出现词语贫乏,表意不准的情况。例如,第一自然段中“边品茗边沉醉于书海中去遨游、去探索、去追寻古色古香的文化。”就杂糅不清,“边品茗边沉醉”后应该用一“,”停顿;“文化”后的“。”除了应改为“,”外,还应补上一句强调的话,才算严密。第五自然段“网络也自有千秋,以存储量大、容易查找而被人们所喜爱,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且在阅读过程中,无法找到愉悦的阅读感,而不被老年人所采纳,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档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也是颇值得推敲的。另外,不但“但其容易被人误删”一句,让人费解,而且“小学生坐在电脑旁,却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网上阅读成了一个空头支票。”一句中一、二分句间没有转折关系,倒是二、三分句间有着一种因果关系。因此,“却”应该改为“因为”,而这句话也太绝对,不能以理服人,应该改为“因为往往无法抵挡游戏的诱惑,所以网上阅读就成了一纸空头支票。”
(2)过渡缺失,转接生硬。由于逻辑不严密、过渡缺失,本文结构上不严谨、语言上不流畅。比如,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恬静的树林边品茗边读书的情状,言犹未尽,立即就转入到第二自然段去写网络的优点。很明显,两者之间缺乏使之有机联系起来的话语。第三、四自然段之间更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第三自然段先谈书籍的作用、然后归纳起来,告诫人们书不可丢弃、而第四自然段却大谈农具的演变以及农具只能“大面积地推广”,而绝不能“取代”的道理,这与书籍的作用有什么联系?非常明显,第三、四自然段之间更是缺乏使之必要的、有机地联系起来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