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9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应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如果互动的双方没有认真倾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当然,倾听的种类很多,既包括教师倾听学生,也包括学生倾听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
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倾听意识
营造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教师应以赏识和期待的态度充分倾听,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专注自己的行为。一要鼓励学生多讲;二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注意和倾听,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喜爱、关注和尊重,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倾听是为了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倾听的。所以,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话时,要注意去了解学生讲话时的思考和表达系统,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正在说什么?”“他说得正确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等,充分分析理解学生的发言内容及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各抒己见。
在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和认真分析后,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希望教师参与倾听并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激发其思维活动。反之,教师不给予反馈,这种形式就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2.教育学生怎样去倾听
一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如何倾听,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指导。听可不只是左耳、右耳的事,眼睛、嘴巴、四肢和身体、大脑都要一起来听。只有教师从各个方面教育学生全身心参与,才会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
3.明确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绝不能心不在焉。教师要让小学生倾听时保持专心、耐心,更要用心,真正在听课时做到“说”“听”“思”,提高听课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一年级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
1.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发言意识
不光会听还要会说,能像小老师一样清楚地表述解题的思路,才是真正的会了。要敢于表达自己,不会说才要多说,说错了没关系,更要多说。
2.要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多加鼓励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只要能够举起小手,无论答案对错,老师都要进行表扬,并且每节课都力争让每一个举手的孩子都有站起来发言的机会,不管讲得怎么样,都给予适当表扬,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发言特别精彩、声音又响亮的小朋友,可以冠以“发言小标兵”的荣誉称号。
3.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言
(1)学会怎样举手。学生应坐正,五指并拢,胳膊肘为轴的竖起手臂,目光注视老师。不能为让老师喊自己,就在位置上又叫又跳的。教师经常要说“我选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发言”或“我选最会举手的孩子来说”。
(2)教导学生举手的时候就要在心里想好要说的话,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养成先思考再发言的好习惯。
(3)发言要求声音一定要响亮,语言简洁、准确,并表述完整。不要觉得要求太高,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慢慢来,才会有日后的“方圆”。
4.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问题的设置也要“量身定做”。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大胆发言的信心。如,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回答,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可以提问中等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让优生回答。
由于上课发言的机会有限,还可以利用“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内大家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这个过程,教师要加以巡视、及时参与,关注一些平时不爱发言和羞于表达的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一般可以安排喜欢说的和不喜欢说的学生做同桌,以达到“一带一,一对红”的效果。
以上都是一些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具体做法,还有许多不足,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努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认真听别人讲话”“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应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如果互动的双方没有认真倾听,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就无法得到保证。当然,倾听的种类很多,既包括教师倾听学生,也包括学生倾听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在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前提。良好的倾听习惯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构建。
一、在课堂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倾听意识
营造良好的课堂倾听气氛,使课堂气氛紧张而不死板、活跃而不紊乱。教师应以赏识和期待的态度充分倾听,做到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专注自己的行为。一要鼓励学生多讲;二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内心的体验;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你愿意听他讲话。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注意和倾听,意味着对学生的了解﹑重视、喜爱、关注和尊重,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倾听是为了理解去倾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倾听的。所以,教师在倾听学生讲话时,要注意去了解学生讲话时的思考和表达系统,不断地思考这些问题:“学生正在说什么?”“他说得正确吗?”“他为什么要这样说?”等,充分分析理解学生的发言内容及其造成错误的原因。同时,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各抒己见。
在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和认真分析后,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时,希望教师参与倾听并及时给予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动性,激发其思维活动。反之,教师不给予反馈,这种形式就不能取得实际的效果。
2.教育学生怎样去倾听
一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如何倾听,需要教师耐心细致地加以指导。听可不只是左耳、右耳的事,眼睛、嘴巴、四肢和身体、大脑都要一起来听。只有教师从各个方面教育学生全身心参与,才会让课堂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
3.明确对学生的要求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绝不能心不在焉。教师要让小学生倾听时保持专心、耐心,更要用心,真正在听课时做到“说”“听”“思”,提高听课的效果。
二、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说的习惯。一年级孩子口头表达能力较弱,要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习惯。
1.要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发言意识
不光会听还要会说,能像小老师一样清楚地表述解题的思路,才是真正的会了。要敢于表达自己,不会说才要多说,说错了没关系,更要多说。
2.要树立榜样,及时表扬,多加鼓励
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只要能够举起小手,无论答案对错,老师都要进行表扬,并且每节课都力争让每一个举手的孩子都有站起来发言的机会,不管讲得怎么样,都给予适当表扬,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于发言特别精彩、声音又响亮的小朋友,可以冠以“发言小标兵”的荣誉称号。
3.明确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言
(1)学会怎样举手。学生应坐正,五指并拢,胳膊肘为轴的竖起手臂,目光注视老师。不能为让老师喊自己,就在位置上又叫又跳的。教师经常要说“我选坐的最好的小朋友来发言”或“我选最会举手的孩子来说”。
(2)教导学生举手的时候就要在心里想好要说的话,引导学生学会组织语言,养成先思考再发言的好习惯。
(3)发言要求声音一定要响亮,语言简洁、准确,并表述完整。不要觉得要求太高,从一开始就立好规矩,慢慢来,才会有日后的“方圆”。
4.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说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层次的要求,问题的设置也要“量身定做”。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果子”,及时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大胆发言的信心。如,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后进生回答,有一定思考性的问题可以提问中等生,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让优生回答。
由于上课发言的机会有限,还可以利用“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小组内大家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有更多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这个过程,教师要加以巡视、及时参与,关注一些平时不爱发言和羞于表达的学生,加以鼓励和引导。一般可以安排喜欢说的和不喜欢说的学生做同桌,以达到“一带一,一对红”的效果。
以上都是一些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具体做法,还有许多不足,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