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创新,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的现状,而后分析实施“有效引导”的策略,改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策略
一、 前言
小学生天性好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采取“有效引导”策略实施教学,增加数学知识的吸引力,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便于教师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现状
目前,小學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本身不喜欢数学。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到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的根本原因在与其教学过于枯燥、单调,尤其是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的数字和公式等知识,致使学生感觉疲累。第二,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数学知识很难。主要是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或是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做错习题,而在自己尝试纠正错误时也常常遇到困难,长期下来学生便觉得数学知识太难,失去学习的信心。第三,学生不喜欢完成数学作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作业是觉得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占据自己大量的游戏时间,每次都是还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作业,导致学生消极的对待作业,不愿意思考作业中体现的数学知识。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一)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
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课程改革理念被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以此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具体需要教师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教师要合理的转变角色。在新课标中,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角色则是学生学习中的领路人、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互动活动,并且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促使师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其次,教师应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学生熟悉且新颖的事物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此时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和谐数学课堂,并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平台;同时,在学生探讨、分析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并适当的指导学生,使其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教师营造的课堂教学环境要轻松、愉悦,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落实“有效引导”教学。
(二) 适度引导教学活跃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还要认识到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在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的过程中,重视教学活跃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让教学陷入枯燥、沉闷的氛围中,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引导”策略,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和活跃度。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得比较消极。此时,需要教师适度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性格内容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也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其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主动分析、探索数学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其成为小组学习中复杂探索知识的成员,而后引导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其他成员进行总结和表达,这样既可以使其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够使其逐渐变得开朗。
(三) 简化教学重难点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重难点知识,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并能够准确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学习乘法知识时,教材中的内容是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增多和计算能力的提升逐渐加深难度,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经验,精心设计练习题,从见简单逐渐渗透到难点知识,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简化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适度转化,使想通过简单的练习题等掌握知识点的本质,而后教师在增加习题的难度,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四) 对学生适当进行点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是实施“有效引导”策略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回答错误或是理解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息和效率。此时,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唤起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回顾已学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实施“有效引导”的关键,需要教师能够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点拨,从而发挥出点拨的重要作用,体现其在“有效引导”教学方法中的价值。
四、 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采取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适度引导教学活跃度、简化教学重难点内容、对学生适当进行点拨等措施,对学生展开“有效引导”,既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木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09.
[2]李灿,吴红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3.
[3]吴建庆.基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22-223.
[4]张智丽.“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湘潮(下半月),2011(05):127.
作者简介:
付彦华,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导;策略
一、 前言
小学生天性好动,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要,采取“有效引导”策略实施教学,增加数学知识的吸引力,促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便于教师提高其数学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现状
目前,小學数学教学中“有效引导”存在不足,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本身不喜欢数学。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到很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的根本原因在与其教学过于枯燥、单调,尤其是每天需要面对很多的数字和公式等知识,致使学生感觉疲累。第二,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数学知识很难。主要是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或是课后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做错习题,而在自己尝试纠正错误时也常常遇到困难,长期下来学生便觉得数学知识太难,失去学习的信心。第三,学生不喜欢完成数学作业。小学生不喜欢数学作业是觉得完成作业的时间太长,占据自己大量的游戏时间,每次都是还在被动状态下完成作业,导致学生消极的对待作业,不愿意思考作业中体现的数学知识。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
(一) 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
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是当前小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下,课程改革理念被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以此达到期望的教学目的,具体需要教师采取如下措施:首先,教师要合理的转变角色。在新课标中,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的角色则是学生学习中的领路人、引导者和组织者。这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互动活动,并且参与到互动活动中,促使师生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其次,教师应从教学和学生发展的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学生熟悉且新颖的事物开展教学,促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此时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合探索的和谐数学课堂,并为学生提供知识交流平台;同时,在学生探讨、分析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参与其中,并适当的指导学生,使其学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此外,教师营造的课堂教学环境要轻松、愉悦,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谐的课堂环境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利用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在和谐的课堂环境中落实“有效引导”教学。
(二) 适度引导教学活跃度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还要认识到教学氛围的重要性,在对学生实施“有效引导”的过程中,重视教学活跃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让教学陷入枯燥、沉闷的氛围中,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通过“有效引导”策略,提高学生教学参与度和活跃度。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个性,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与他人交流,在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得比较消极。此时,需要教师适度的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性格内容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中,也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但是其学习能力很强,能够主动分析、探索数学知识。此时,教师可以让其成为小组学习中复杂探索知识的成员,而后引导其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其他成员进行总结和表达,这样既可以使其参与教学活动,也能够使其逐渐变得开朗。
(三) 简化教学重难点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部分重难点知识,需要教师采取恰当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并能够准确运用这部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例如:学习乘法知识时,教材中的内容是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增多和计算能力的提升逐渐加深难度,教师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经验,精心设计练习题,从见简单逐渐渗透到难点知识,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并且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简化数学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将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适度转化,使想通过简单的练习题等掌握知识点的本质,而后教师在增加习题的难度,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四) 对学生适当进行点拨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是实施“有效引导”策略的关键环节。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回答错误或是理解不到位等,都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息和效率。此时,需要教师适当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等,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难度。同时,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经验,唤起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解决数学问题,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回顾已学的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教师实施“有效引导”的关键,需要教师能够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点拨,从而发挥出点拨的重要作用,体现其在“有效引导”教学方法中的价值。
四、 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采取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适度引导教学活跃度、简化教学重难点内容、对学生适当进行点拨等措施,对学生展开“有效引导”,既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保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运用“有效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1]朱木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及其运用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5(29):109.
[2]李灿,吴红波.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26):3.
[3]吴建庆.基层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22-223.
[4]张智丽.“有效引导”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湘潮(下半月),2011(05):127.
作者简介:
付彦华,山东省菏泽市,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安兴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