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五个小故事(节选)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根据鲜为人知的档案和回忆录写成此文,以纪念长征——这部“人类伟大史诗”中的普通红军战士,并借此展示当年红军将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
  5位战士渡乌江
  乌江素以天险著称,为遵义的天然屏障。江面宽约250米,深不可测。水流湍急,水温仅有10度,对岸敌人密布岗哨,工事坚固。这么宽的江面,如没有渡河工具,渡过几乎不可能。二师立即赶制竹筏,同时挑选出习于水性的18个战士,准备派他们游水过江,以扰乱敌人的警戒,掩护后续部队强渡。
  第二天9时左右,18人中的8个勇士,每人各备驳壳枪一支,奋然跃入江中,带着架设悬桥的绳索,向对岸游去。江宽水急,人虽游至对岸,可绳索怎么也拉不过江,只得以竹筏强渡。竹筏至中流时被敌击沉,强渡无功而返。当夜,又组织第二次强渡,将单层竹筏改为双层竹筏。4只竹筏同时强渡,3只被江流阻回岸边。三连连长毛正华的第二筏划至江中后也没有了消息。
  强渡继续进行,当竹筏划至中流,只见从敌人工事下的石崖里,跳出几个人来,向着敌人一阵猛烈扫射,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落荒而逃,我们的竹筏这才顺利地登了岸。这些接应的人是谁呢?
  原来,毛连长于2日晚偷渡时,率战斗员4人登第二筏,这个竹筏不知怎样竟然靠了彼岸。在他们登了岸后,等待其他竹筏靠岸,却都不见来人。这种情况下,5位战士只能围坐在一堆,在乌江边石崖下过了一夜。
  第一批强渡的十几个战士与毛连长等会合了,在占领了敌军的岗哨阵地后,继续向敌人仰攻。敌人阵地被彻底夺取了,一个排死伤过半,其余的仓皇逃窜。天险乌江,就这样被突破了。
  坐筐过绳桥会师
  1935年6月14日,中央红军一部和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红三军团担负中央交予的维护交通、与红四方面军会师的任务。彭德怀亲自率领十一团来到维古村。
  这是个依傍高山、面临大河的村庄。河上的桥已被敌人破坏,隔河而望,红四方面军的队伍正向这边走来。双方虽是面貌可辨,可使尽力气喊话,对方仍是听不清楚。急中生智,他们互掷石头,在石头上缠上字条,相约在这里架设悬桥。听说在上游的以念有一道桥,彭德怀又来到以念。这里的绳桥也受到破坏,上下两条绳,只剩一条,河的对面就是红四方面军,双方仍然沿用维古的方法,向对岸掷石头。十余分钟以后,接到这样的一个字条:“我是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之一部到达了”,“我们是三军团之一部,在此迎接你们”。虽然取得了联络,但双方依然不能讲话,也不能渡河,仍是隔河相望着。
  就在为难之际,红军战士在河岸的树林中找到了渡河办法:四方面军的一个战士坐在筐子里将筐子拴在绳子上,从河对岸慢慢地荡过来了。接下来便是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以及其他官兵一个又一个地渡过来,双方终于会师成功。
  红军女战士“接受检查”
  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翻越岷山,到达甘肃宕昌哈达铺。
  部队进入宿营地之后,各部红军战士派出采买员去购买东西,而且买卖用现大洋。群众觉得红军说话和气,买卖又公平,都感到有点惊奇。
  在这里更有意思的是几位汉族、回族农妇对于红军中做政治工作的女战士产生了兴趣,她们觉得这些女战士言语行动明明是女子,但细看她们穿着戎装、麻鞋,又缠上绑腿,配着手枪,雄赳赳地又引起她们怀疑。于是几个农妇格外亲热地拉着一个女同志向他们家里跑,因为她们对女战士是男是女还抱一点怀疑态度,所以向女战士“实行检查”。检查后,女同志不仅被请上炕,而且被农妇请吃了晚饭。
  一般的战士们虽然没有农妇请吃晚饭,但各个伙食单位都买到了羊肉和白面、盐、油,与雪山草地吃野菜、青草,数月不尝盐油之味的情形比较起来,简直就像“困于囚笼之鸟儿,一旦逃脱而翱翔空中”一样。
  (选自2015年2月5日《人民政协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陆定一是一位讲故事的老手,他采用中国传统的叙事方法,把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讲得有头有尾且波澜迭起,原因之一是他善于安排结构,把“事”作为记叙的线索,顺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安排材料。本文作者张家康也善于讲故事:他巧妙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几个故事串联在一起,表现了红军将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他善于设置悬念来激发读者的兴趣,如“这些接应的人是谁呢”,运用一个疑问句设置了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他还善于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如对乌江天险的描写,突出了红军不畏艰难的英雄形象。
  不仅如此,两位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有相近的地方,即都朴实优美,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比如第一则故事中,作者仅用“仓皇逃窜”四个字就能表达出对敌人的嘲讽和对我军的赞美;结尾句“天险的乌江,就这样被突破了”写得轻松自如,原来拥有天险的乌江在红军面前也不堪一击。
  读有所思
  1. 作者张家康也是一位讲故事的老手,试举一例分析作者是怎样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的?(“鉴赏空间”中举的例除外)
  2. 本文的三个小标题语言简洁但概括性强,请你也试着给下面材料拟一个标题。
  刘伯承率领中央纵队干部团三营化装成国民党军,乘守敌疏于防备的情况下,弄到了两只船,当即就把一排人送过江。过江后才知道,川军在皎平渡并没严加设防,仅有一个收税哨卡。当红军战士冲进哨卡时,从酣睡中惊醒的川军官兵还以为是神兵天降。红军战士很快就找到川军的4只船,连同原先的两只船,现在已经有了6只船。不久,红军千军万马靠着这6只木船渡过天险金沙江。
其他文献
一  在一个烈日炎炎的日子,我们带着同天气一样火热的情感,来到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采访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赵淳生教授。  赵爷爷非常和蔼亲切,平易近人,他的精神状态也非常好。听说他前一天刚从北京出差回来,而再之前,他是在国外考察了一段时间的。一路奔波,并没有让他表现出疲惫之态,我们也一点没看出来他是一位年逾古稀,曾经因患癌症动过两次大手术的老人。  原来,2000年11月时,只身在国内搞研
访谈人:张院士,您好!能否请您谈谈您有关学习数学,特别是中小学时代学习数学的经历呢?  张景中:我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数学课本、读物没有现在这么多,我的学习经历也很普通,没参加过数学竞赛之类的活动,平时我就是做做老师布置的题目。当时,我比较喜欢提前看一下,能看懂的就先做,不明白的就先听老师讲解,然后再做题,自学还是很重要的。其实,我对数学的兴趣,是高中时看到一本微积分的书后才逐渐产生的。那本书虽
同学们,伴随着隆冬的脚步,初初陪伴你进入一个全新单元的学习——漫步高新科技的大观园,领略科学世界的奇妙。  第六单元被冠以一个非常时髦的名字——高新科技,从选录的课文内容来看,都是介绍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成就。太空、克隆、转基因、纳米……这些领域,人类已经有了突破,但科学之路永远没有尽头,人类对科学的探索,永远在路上。我们不仅要折服于人类的勇敢探索精神和孜孜以求的严谨的求实精神,还要为人类在科学领
编者的话  你还记得北京奥运会上杜丽的眼泪吗?女子10米气步枪决赛中,背负巨大压力的杜丽发挥失常,没能拿下这枚赛前备受国人期望的奥运首金。她哭了!5天后,调整了心态的杜丽在女子50米步枪决赛中一举夺冠,颁奖台上的她再一次泪流满面。短短120小时,杜丽尝尽了从大悲到大喜的转折。  有些时候,我们过于计较结果,或者太想要表现自己,又或者太过在意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评价,于是自我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最后结果
【习作巡诊】  快乐的三人世界  樊力立  我和父母之间没有太多激烈的言辞,也没有太过亲昵的动作,有的只是一丝淡淡的温情。我相信,平平淡淡才是真,快乐就源自那份纯真。  登机篇  今年暑假,我们一家要去云南玩。我们准备乘坐航班飞往云南。通过安检后,妈妈怕我走丢,于是搂着我的腰,而爸爸则用他布满青筋的粗糙的大手死死地握住妈妈娇小柔弱的手掌。我们就这样走着。夕阳照在我们的脸上,难掩我们嘴角的笑意。  
我在窗里,看着窗外。  2009年春,很期待的初二下学期到来了。莫名地想念同学,莫名地想要学习。那段时间,每天放学我总会留到很晚,疯狂地赶作业。虽然回家后还有堆积如山的课外作业,我却很享受,不知哪来的冲劲。  我想,是因为它吧。春天到了,它悄悄地抽出新芽。是啊,沉寂了整一个冬天,它又该好好生长了。总会想到它在陪我成长,总会想到我不孤单。  它伫立在窗外,默默地注视着我。  ……  2009年的夏天
今日的江南,难得的热闹非凡。  男女老少都围在江南最大的饭馆旁,等待着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厨师大賽开始。  而此时的董花落,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挤入人海之中,生怕错过最精彩的场面。  “哇,人真多,我该怎么才能挤到最前面去啊?”董花落踮起脚,望了望前方,不禁着急地跺起脚来。  如果不能挤到最前面,以她的身高是看不到比赛的,也许还失去了品尝美食的最佳机会,想到这里,她的脸上不禁露出了急切和遗憾的神色。  “
勒奈·笛卡尔(Rene Descartes),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笛卡尔是伟大的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他自成体系,熔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于一炉,在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
大家简介  赵 恺:1938年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委,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曾多次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出席国际文学活动,创作以诗歌为主,兼及散文、小说。代表作品有诗集《我爱》《赵恺诗选》《周恩来》,散文集《诗雕》《漂浮在水上的土地》等。代表诗作《我爱》《第五十七个黎明》,曾获“1979-1980年全国优秀新诗奖”;《走向青铜》获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艾青杯”全国文学艺术一等奖第一名。
铁塔,象征现代化法兰西  1884年11月8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于1889年在巴黎再次举行世界博览会,以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1886年5月,法国向世界招标:在巴黎战神广场设计一座高塔。最初的要求并无特别之处,只要求高塔能够吸引参观者买票参观,并且在世博会后能轻易拆除。  不久,法国官方就收到了不少应征方案。时年53岁的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是一座钢铁结构的拱门高塔,这个方案最终胜出了。世博会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