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评价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不喜欢习作,对习作产生退缩、畏难情绪,这主要是学生缺乏习作的自信心。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培养小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赏识激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过:“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所以,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激励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
  一、巧用等级评价激自信
  1.升级制
  作文本一发下去,同学们都赶快打开本子,急于知道自己的成绩。一名学生翻开本子,不禁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地喊出来:“你们看,我得了‘优★★’!”同学们都向他投去羡慕的眼光,教师也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这样的场景在每次作文本发下去之后都会出现,只不过事件的主人公会有所不同。在教学中,习作评价采用高等级政策,以“优”为基准,采取上下浮动制,有特色、有亮点就加星星,当然,学生在习作时书写端正、正确,没有错别字,卷面整洁,标点符号运用正确,同样都能加星星,星星也从一颗到三颗不等。学生把获得“优”加五角星作为一种目标,这种激励会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降级制
  一名学生在一次要求写400字左右的作文中,只写了250字左右,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也较多,但题材新颖,有些句子还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这样的习作,本来只能打个“合格”,可是这样一来,就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信心,甚至让他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理。于是,我就给他打了“优—良—合格”,并做了旁注:“优——因为你选取了别人都没有想到的题材,有些地方还有自己的真实感受;良——因为你没有把事情写具体;合格——因为你的字迹潦草,还有错别字。”
  同样是“合格”,但这个“合格”就更有激励性和指向性,它肯定了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明白自己在习作方面并非一无是处,而是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这样的评价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信心,为学生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二、善用评语激励增自信
  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每次作文本一发下来,我就特别兴奋,因为我很喜欢看老师给我写的评语。今天,我把作文本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他们看了我的作文,还看了老师写的评语,高兴地对我说:‘我们的婷婷作文越写越好了!’其实,我写作进步的原因是因为老师的鼓励,老师的评语让我喜欢上了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因此,当学生写完习作后,教师应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习作,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朋友和知音这一角色,细读学生的作品,善于发现习作中的“亮点”,满足学生被赏识的渴望,帮助他们体验写作成功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教师要充分利用评语,善于赞美,善于欣赏,从而达到让学生乐于表达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习作不同的特点进行评价,有的习作结构完整,有的语言优美,有的开头与结尾很具特色等。因此,在使用评价语时,可针对习作的某一突出特点来进行,如:“你的文章开头别具一格,很有创意。”“你这篇文章最令老师欣赏的是用过渡句来连接上下文,这样就使你的文章前后连贯,衔接自然。”“由于你平时注意积累,所以你文中的好词佳句为文章增色不少。”等等。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如学生的写作基础有差异,对写作基础好的学生,他们的习作一般都会达到要求,所以教师可写上一些赞美、欣赏性的评价语,但有些学生的习作平平,还有的基础比较差,评价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用直白的语言进行批评,而要善用评语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提高习作水平。如一学生写了《游千岛湖》一文,我写了这样的评语:“你能把游览的顺序写得这样清楚,说明你的记忆力很强,同时还可以看出你的思路很清晰,如果你能把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具体地写出来,那就更好了。”
  同时,我们应努力打破以教师为唯一评价主体的方式,让学生、家长参与到对学生习作的评价活动中来,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习作评价环境,使习作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与评价主体的互动化相结合;使评价标准的统一性与灵活性、个体差异性相结合。在教学中,我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同学间互评,写上评语,让家长也参与评改,评语以第二人称的口吻为宜,注重评语的针对性、建议性和激励性,从而使学生的习作得到充分的重视与肯定。
  三、活用成果展示强自信
  1.上台朗读
  班里一位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写了一篇周记《我被冤枉了》,写出了自己被妈妈冤枉的前因后果,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于是,我在上课时让他上台来朗读他的这篇习作,他红着脸读完后同学们都鼓起掌来。后来我发现这一整天他上课都非常认真。
  让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这是对学生的充分肯定,这种肯定会增强学生对习作的自信。其实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或多或少有一些闪光点,教师应该加以放大。让学生上台朗读并非一定要读全篇,可以是一段话、一个开头、一个结尾,甚至是一句话,所以这样的殊荣每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得到。当学生能站在全班同学面前来朗读自己的习作时,那份欣喜、那份激动、那份自豪可能会终生难忘。
  2.展示习作
  班级中有一块“学习园地”,经常定期更换,展出一些学生的优秀习作。当我刚把展示板张贴出来后,学生们都涌过来观看,还不时听到惊叹声……这块学习园地展出的习作被学生关注,被任课教师关注,开家长会时被家长关注,上榜的学生心中自然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而会更加勤奋,而其他的学生则心神向往之。
  3.投稿参赛
  当学生的习作逐步趋于成熟时,还可以向校红领巾广播站投稿,向报纸杂志投稿,习作被录用或刊登,这是对学生最好的奖赏。当学生享受了这种成功的快乐后,他们对习作的兴趣自然会更加浓厚。
  4.编写学生习作成长记录
  我要求学生从自己的作文(日记)中选取1~3篇自认为不错的,打印好交给我,由我进行编辑和整理,编一本全班的作文集。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取名为《爬山虎》的班刊终于问世了,大家欢呼雀跃,争相阅读。接着,我又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来编一本自己的作文集,来记录自己的成长经历,怎么样?”学生们积极行动起来。过了些日子,学生陆陆续续带来了自己出的“书”,封面上有“书名”,还进行了美化。当一本本凝聚着学生心血的“书”在他们手中传阅时,我看到了他们脸上所流露出来的喜悦和自信。
  习作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习作的过程,更要让学生珍惜习作成果,利用成果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坚定学生写出好作文的信心。把学生的作品和相关资料收集起来,以反映学生所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是培养学生成就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而且,学生在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能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感受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进步,这种心理体验会让学生的潜能进一步发挥出来,让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进一步得到增强。
  (浙江省德清县实验学校 313200)
其他文献
在“实践运用”“以生为本”等成为当前小学语文研究热点的背景下,特级教师盛新凤提出构建“以练导学”的生本课堂。在“以练导学”课堂中,“练是载体,导是路径,学是落点”:一方面通过“练”,即学生听说读写等各种语文实践,将课堂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语文实践,将学生某些隐性的、即时的、个性的学习显性化、历时化、交流化,并依据由此而产生的文本理解、言语获得、学法学路、价值
上好小学语文始业课是一个常教常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创新。为此,笔者组织开展了小学语文始业课课例研修,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课例研修背景】  始业课是开学第一课,举足轻重。但是,一直以来,教师们在对待语文始业课问题上态度不一、方法各异,有的让学生收心,有的让学生回顾上学期学习情况,有的强调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的给学生讲学语文的方法要求,还有的忙于新知识的教学,等等,这些始业课的效果都不甚
活动作文的教学  知不易,行更难。理论只有可以实际操作,对一线的教育教学改革才可能发生具体有意义的作用。搞好活动作文教学的实际操作,才可能夯实生本作文大厦的基础。  一、把成果融入课程  小学活动作文的研究与实践,从1982年的《玩玩说说》的游戏习作开始,一直致力于建立教学模型,自觉地在课程标准下与教材的习作体系相融合,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材体系,让新课程背景下的习作成为适合儿童的习作,让国家课程落
摘 要:在篮球教学过程中,对于素质练习与技术练习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从“关系”的视角,对两者在篮球教学中的定位进行阐述和分析,根据体育核心素养,解析篮球教材等要求,总结技术练习与素质练习是一种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结合、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关系;二者在教学中也应坚持整体与均衡发展,有效提高篮球教学效果。  关键词:篮球教学;技术练习;素质练习;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内容的充实,作为记录英雄故事、弘扬英雄精神的革命传统题材的文章,在人教版课标教材中明显减少了。“知史方能通文”。革命传统题材课文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历史,更能铸就他们坚韧向上、追求理想的民族品质,更何况这类课文内容真实,情感真挚,描写生动,人物形象丰满突出,在“言”和“意”两方面都堪称经典。如何利用仅有的教材,实现最优的教学效益?笔者以六下第三单元的课文为例,谈谈对此类教材的教学处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在变化,渐渐形成了共识——“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要指导学生在更多的阅读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要努力建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拓展阅读这一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课堂教学中进行拓展阅读,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文化积淀、形成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读了上海的《小学语文教师》和浙江的《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中关于语文学科中“阅读”和“写作”谁是“本位”的争辩文章以后,我回想过去,觉得似乎都存在着重阅读、轻写作的现象。例如:  抗日战争以前,我在上海某小学读书,语文老师教语文课,只有教学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个环节,从来不讲写作方面的内容。  解放后,回顾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每次修订,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求。  1.强调“双基”
轻轻翻阅语文教材,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静观我们日常的课堂教学,发现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把握决定了一堂课的实效。从一些成功的、精彩的、优秀的教学设计和实例中发现,教者的成功、课堂教学的有效都源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有机选择、整合与准确把握。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一类事物有一类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理念”。语文教学也有其本质。其本质在于发现,在于言语运用,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这一本质。
摘 要:回望几十载的体育教学之路,是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的学校体育奋斗岁月。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展开论述,包括我的教学成长——学习、积累、反思与创新,我的教学思想——心中有纲、目中有人与手中有法,我的教学研究——继承和发展与旧成分的新组合,我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像一支歌,像一幅画,像一首诗,旨在为学校体育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建党百年;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教师  中图
新课程的实施,使一向被视为老大难的作文教学有了很大改观。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努力按照“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相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和情感体验,力求有童真、有个性地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做到有感而发。然而,在平时的听课和交流中,常常发现由于教师认识上的模糊和教学的习惯,在作文教学中还是为学生提供所谓的标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