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韩氏家训”作为古坝地区的本土文化之一,如何有效地将“韩氏家训”融入语文教学中就成了一个新课题。文章着重于将古坝“韩氏家训”中“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经过课例探讨,笔者认为可以从“质疑”“问题”“拓展”三个策略入手,促进“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元素;融入策略
思辨,是古坝“韩氏家训”中提炼出来的其中一个核心元素。把“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活化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思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在我校“乐贤课堂”和课题研究教学中,思辨,是指学会思考,敢于辩论;学会探究,追求本真。那么如何把“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让质疑渗透“思辨”与理解文本的融合
培养思考习惯和质疑精神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占一定训练比例。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以及要求掌握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有很多,如文章题目、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到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笔者从一个“疑”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课眼“了不起”进行了质疑。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能提出很多有质量的问题。学生在充分地质疑和解疑过程中,不但理解了文本,而且实现了思辨能力的提升。
二、让问题驱动“思辨”与中心感悟的融合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教学中,可以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抛出问题:“为什么作者用了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当题目呢?”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立马进入思考探索的状态,从而清晰明确了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是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对文本中心深入去感悟。因此,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不但能感悟中心,更能达到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让拓展促进“思辨”与重难点的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也指出,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透过多种孔道将学生的生活和教学相联系,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毕竟是很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教师抓住了课文的一处难点——“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进行拓展。学生在不了解作者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个“梦”的含义的。于是,教师透过拓展达成目标。
拓展材料: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入读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四五十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小城里来了。难道是一个梦吗?这毕竟就是事实。我脑海里印象历乱,面影纷呈。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他们的笑容又呈现在我眼前。我那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她那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我眼前。那窄窄的街道、街道两旁的铺子、城东小山的密林、密林深处的小咖啡馆、黄叶丛中的小鹿,甚至冬末春初时分从白雪中钻出来的白色小花雪钟,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都一齐争先恐后地呈现到我眼前来。(《再返哥廷根》)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拓展材料谈谈对“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的理解。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季老先生几十年后重回德国,重遇自己的老师,自然回想起当初老师们悉心照顾的情景,真如梦一般!”有的说:“当初季老先生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德国求学,现在重回德国,又回想起当初的梦想。”……正因为有了材料的拓展,才能让学生轻易地突破难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爱国情怀的熏陶,进而实现思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33).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
[3]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辨元素;融入策略
思辨,是古坝“韩氏家训”中提炼出来的其中一个核心元素。把“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这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活化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思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在我校“乐贤课堂”和课题研究教学中,思辨,是指学会思考,敢于辩论;学会探究,追求本真。那么如何把“思辨”元素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呢?
一、让质疑渗透“思辨”与理解文本的融合
培养思考习惯和质疑精神作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占一定训练比例。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质疑,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第二步,加强学生质疑过程的引导和训练。教材中常有“画出不理解的句子、词语”“理解自己不懂的地方”这一类要求。先让学生读读生字新词以及要求掌握的词语,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有很多,如文章题目、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到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质疑能力,在《地震中的父与子》的教学中,笔者从一个“疑”字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围绕课眼“了不起”进行了质疑。课堂上,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气氛热烈,能提出很多有质量的问题。学生在充分地质疑和解疑过程中,不但理解了文本,而且实现了思辨能力的提升。
二、让问题驱动“思辨”与中心感悟的融合
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问题驱动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其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和引导能力。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中,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教学中,可以从课题入手导入新课,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抛出问题:“为什么作者用了意思截然不同的两句人物语言当题目呢?”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立马进入思考探索的状态,从而清晰明确了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是在思辨的过程中能对文本中心深入去感悟。因此,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不但能感悟中心,更能达到思辨能力的提升。
三、让拓展促进“思辨”与重难点的融合
《语文课程标准》再次明确“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刘国正也指出,要在语文的教学中透过多种孔道将学生的生活和教学相联系,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料毕竟是很有限的,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整合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教师抓住了课文的一处难点——“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进行拓展。学生在不了解作者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个“梦”的含义的。于是,教师透过拓展达成目标。
拓展材料: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入读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四五十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小城里来了。难道是一个梦吗?这毕竟就是事实。我脑海里印象历乱,面影纷呈。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他们的笑容又呈现在我眼前。我那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她那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我眼前。那窄窄的街道、街道两旁的铺子、城东小山的密林、密林深处的小咖啡馆、黄叶丛中的小鹿,甚至冬末春初时分从白雪中钻出来的白色小花雪钟,还有很多别的东西,都一齐争先恐后地呈现到我眼前来。(《再返哥廷根》)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拓展材料谈谈对“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的理解。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季老先生几十年后重回德国,重遇自己的老师,自然回想起当初老师们悉心照顾的情景,真如梦一般!”有的说:“当初季老先生是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德国求学,现在重回德国,又回想起当初的梦想。”……正因为有了材料的拓展,才能让学生轻易地突破难点,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爱国情怀的熏陶,进而实现思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秦艳.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助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2015(33).
[2]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
[3]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